读书规律的诗化呈现(1 / 1)

——读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所写诗近万首,以及有大量的词、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高。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诗。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想到自己一生读书做学问的经验体悟,两个重大的思想感悟浮现于脑际,他沉醉在自己发现的激动、欣喜中,抑制不住外化的冲动,遂成这首充满哲理的七言绝句,送给小儿子子聿,勉励他在求学的道路上遵路识真,成就学问。

原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翻译: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从年轻时努力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透彻领悟其中的道理,还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陆游的这首诗确实是他读书治学、吟诗作词经验和感悟的结晶。它的高明卓异之处在于,明确揭示了人们读书治学的两条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普世价值。所以这首诗才普遍为人们熟知、传诵与推崇。

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这是诗的前两句昭告我们的。即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努力,到老才能有所成就。第一句“不遗余力”是说读书是一个100%投入的过程,主要是指心志的投入要静专精纯。庄子说,读书“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宋人黄庭坚说:“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这样才能读出书的深蕴精义,得其所哉。第二句强调读书治学的成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由知识“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的特性决定的。它是一个“所由来者,渐也”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不仅长,而且要“致一而不懈”,始终“不遗余力”,才可能“老始成”。如果不是“不遗余力”或熬不了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即便到老,恐怕也不会有所成,足见“人生易老学难成”的艰巨性。陆游借此告诫子聿别指望短期速成,要有长期付出的心理准备才行。

读书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诗的三、四句,是说读书不是一个单纯的阅读认知的行为,不是“纸上读”“眼头过”的机械行为。那样即便得之,也是肤浅无根、得之即失、读而后忘的东西。所以陆游既看重不遗余力地学,重视“学必本于书”,又反对仅仅停留在纸上的学。他承袭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传统思想。庄子就曾说过:“道,行之而成。”庄子的著述中也讲了许多关于艺人、匠人通过长期的艰苦实践,掌握了事物的规律,从而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获得绝技、达到自由的故事。荀子也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金人元好问则主张:“书须句句读,文须字字做。”陆游深谙此道,强调要想突破“知”(纸上得来)的“浅”,必须有“行”的坚实有力的保障和援手,才能深透地、真正地“绝知此事”。否则,就会如清人魏禧所说,读书“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所以,读书治学不仅要学之于心,还须体之于身。“学之于心”,是在静中实现对书的知解和领悟,它是“行之始”,是行的基础。“体之于身”,是身体力行,是达到身心整体的切己体认与自觉修持。它是“知之成”,是知的功夫。只有达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才是读书治学的真境界和大境界。陆游把自己的这一深切的哲思感悟说予子聿,也为后人留下了如何读书治学的精神财富。

这首诗的特点:一是词约旨重。短短的四句诗,涵盖了读书治学的两大规律,给人以重要启迪和指导。二是通俗直白。整首诗通俗易懂,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近乎大白话的语言娓娓道出,其深入浅出的功力,令人赞叹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