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阅读的“丰水期”(1 / 1)

——读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有感

朱熹一生读书无数,写作无数,对阅读和写作有着很深的感悟,这首诗就是他曲尽其妙地喻写自己读写感悟的代表作。

《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原文: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直译: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这是一首借物、借事喻写读书或写作之理的诗,表面上写春水与载舟、行舟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隐喻的是灵感和顿悟在读写过程中的神奇作用与功能。

昨夜当阅读的灵感像江上上涨的春水一样袭来,原先难解的困境犹如江中那原本已无法行驶的大船,一下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以往即便你花费很大的力量也不能推动的大船(理解的难题),如今却能在水中间自在地行驶(很容易就解决了)。

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和体验:当理解遇到问题障碍的时候,有时候就像“艨艟巨舰”被卡在枯水期的江中,动弹不得,解决起来真是毫无办法和希望。这时就要希冀丰水期的来临,才能使船舰重又获得水的浮载而畅行无碍。这首诗写的就是阅读的“丰水期”来临时的几种情形。

阅读的“丰水期”,就是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那种质变、飞跃与升华。读书是人的不断悟道、精神成长和突破的过程。它需要积累,不能一蹴而就。当积累尚未达到质变的关节点时,盲动无益。所以当你在书籍铺成的道路上蹒跚前行时,你必须把最初的决心兑换成足够的耐心,因为读书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不到一定程度是不行的,只能“向来枉费推移力”,并不能将“艨艟巨舰”向前推移。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前两句着力揭示的就是人的读书积累的储备与人的进步升华之间的关系。诗歌先以春江水涨比喻人通过读书获得丰厚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解决原本解决不了的人的成长进步停滞不前的瓶颈问题。再以艨艟巨舰“此日中流自在行”,比喻通过阅读重启了人被知识贫乏胶于江中,无法前行的生命大船,打开了新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如果说前面是诗歌为我们讲述的读书“积多则神”的故事,那么,后面讲的就是读书带给我们灵感顿悟的神奇。

阅读需要“丰水期”的春水,浮载积累和理解的大船,驶向超越与创新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