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三书”人生:读书—教书—写书(1 / 1)

教师是教书之人,曾被称为“教书先生”。这就注定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是与书结缘的人,是与书过从甚密的人。我将教师与书的这种必然联结和逻辑绑定概括为“读书—教书—写书”三环节,并凝练出本文的主标题——“教师的‘三书’人生”。

审视教师当下与书结缘的现状,三个环节中,只有教书是落地的,读书欠缺不足,写书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教师能教好书吗?能成为优秀教师吗?不妨做些分析。

读书

读书是教书的前提,在我国,教师很多是由师范院校专门培养的,这些报考师范院校的人,知道自己今后是传承知识、靠教书为生的人,必须做到“学高为师”,因而在校学习一般都不含糊,基本都能认真对待。因为他们懂得四年后就要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就要求自己有“一桶水”,倒给学生“一碗水”。还有近在眼前的说到就到的职业压力,使他们面对学校开出的各门课程不敢怠慢,利用在校学习的宝贵时光,如蚕食桑、蜂采蜜一样,内化吸收,认真学习,以便为今后职业岗位上的“吐丝”“酿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这种职前的在校学习的蓄力准备是值得肯定和褒扬的。当然,也有少数读书学习不认真的人,那要另当别论。一些在校认真学习的人入职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一些老师自认为在校学习掌握的知识足以应付这些基础差、起点低的学生,于是满足于“吃老本”“炒冷饭”,看书也仅限于教材、教参、专业书籍。鲁迅在《读书杂谈》中称这样的读书为职业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区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痛苦,很可怜。”我们很多老师读书,其实还停留在这一层面。

教书

教书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职业梦想的过程。这些怀揣着职业梦想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台,开始都有**和梦想,都希望在这一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成为学生喜爱的和有自我成就感的名师。但当丰满的理想对上骨感的现实时,这些人很快就被打回原形。成为名师,那是要何等地付出与坚守,才能成就的理想。那绝不是一般的备课、上课,或通过熬时间就能达及的目标。对此,他们原先的人生设想其实只是一些理想化或简单化的想象,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好准备。再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并非都是孺子可教的,也有玩世厌学的、基础特差的、违规逆反的,并不是那么好对付、轻易教得好的。于是,教师的热情被冰封,信心遭冷却,怠倦之意萌生,厌教之情滋长,进入了不得已而教之的状态。不教吧,不行,吃着这碗饭,拿着这份钱;教吧,看着这些教不好、难教好的学生,实在了无生趣,少有信心。但也没辙,面对这份虽不令人羡慕但也不令人鄙视的职业,面对这份虽不算高但也不是太低的薪水和另谋高就没门的境遇,他们只能选择无奈地坚守,而且一教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其一生。这就是教书,你可能不爱它,但又离不开它,只好厮守,应付着这份职业担当。所以即便是那些职业怠倦、不敬业的教师,也不得不教书、上课,这是他的职业本分和谋生的饭碗。这就是我所说的“三书”之中,教书是“落地”的原因,不“落”不行啊!

写书

写书本应是教师职业人生的组成部分,但很多教师都把它看成是学者、专家谋之的事,与我等教书匠何干?这是把写书看得太“高大上”,认为高不可攀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写书是教师的分外之事,教书才是本分,“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田”的事,那可不能干。这是把写书和教书对立起来。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对科研、写书畏难情绪的反映,是不敢尝试、缺乏进取,甚至规避自我短板弱项的表现。其实,正如真正优秀的教师都是那些能把后进生教出来、教好的教师,如果你教的全是一流的好学生,那是人人教而能之的事,岂能显示你的功劳和本领?写书也是这种难能而为之,方显优秀教师本色的事。真正优秀的教师本来就应该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写书也是他们的分内事。第二种观点表面上看,忠于职守、安于教书,实际上也是没有厘清二者关系的糊涂认知。写书与教书,绝对是互补的,具有正相关逻辑的事。能写书的教师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功底深厚、思维深刻,这样的教师教书差得了吗?反之,那些靠感性经验过活的教师,跟着“教参”走,摸着经验的“石头”过河,没有写作赋予他的经验升华、理性洞察、逻辑思辨能力,他的教书就只能在经验的“磨道”上日复一日地机械重复,能好得了吗?再考察一下现实中的那些优秀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著书立说的高手?他们从教书中汲取写作资源,从写作中凝练创新思想,提升教学理性,达到了两相融合、教写合一的至高境界。所以,我的观点是:写作是卓越教师与平庸教师的分水岭。除非你不想成为卓越教师、优秀教师,否则,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提出大目标,从单篇论文写作起步、入手,积累经验、素材,提升能力技巧,逐步过渡到能写书、出书的专家水平、名师水平。而且越早出书,就越具有发展优势和竞争后劲,越能尽早达及名师和特级教师的水平和境界。这是我们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