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你该读书了(1 / 1)

物候学是生物学与气象学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学科。物候学里有许多自然变化的征兆,提示人们注意环境和天气的变化,要求人们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应对准备。比如,气象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这些自然征候,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经由观察发现的联系并反复验证形成的较大概率的经验。

读书之于人,有没有这样的警讯式提示,告诫人们知识缺失,该读书了呢?当然有。例如,当你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当你心浮气躁、无所适从的时候;当你发展停滞,感到身体被掏空的时候;当你玩乐而又心神不宁的时候;当你感到自己百无聊赖、虚度时光的时候;当你达到“高原期”,徘徊不前的时候。这些表现、感觉或状态,就是人的未泯的理性、追求的意愿、进取的心向,向你发出的读书的警讯,就像提示人肚子饿了需要补充食物,口干舌燥需要补充水分一样。

问题在于,我们许多人明明精神空乏、能量不足,面对这样的讯号,却反应迟钝、麻木不仁,或虽有所觉察,却听之任之,这就很成问题。人本应是有追求和想进步的动物,但当人意识到这些而又不愿读书,就进入了下降通道,就开启了退化模式。人就开始了不思进取、自甘沉沦的人生。这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那些年纪尚小的人来说,更是可悲。这其中也包括我们不少老师。他们心不在教书上,职业怠倦,缺乏敬业精神,一任自己耽于玩乐,沉迷酒桌、牌桌;他们已丧失了事业上的进取意识,满足于“吃老本”“炒冷饭”,应付教学;他们虽然也算“传道、授业、解惑”的书香之人,但已坐不住书桌,排斥读书致知,反感学习充电。想来可怕,这些还有着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职业生涯时间的人,居然成为远离书本、放弃发展进步、甘于平庸凡俗的混日子的人。这样的日子其实是很难熬的。正如浙江特级教师闫学指出的:“不读书的教师生涯,是一种无休无止的重复和受难。要避免这种痛苦和虚空,只有让自己更坚决、更深入地沉入阅读之中。”

一些人耽于玩乐,不愿读书,还自以为这就是生活,这才叫享受生活。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已经没有了“追求”的字眼。他们会认为那些牺牲工余时间、娱乐时间,认真钻研、读书的人很傻,不懂生活。其实生活不仅是活着和享乐,或者说,这样的享乐充其量只是一种可怜的快乐、无聊的快乐、平庸的快乐,生活的真谛是进取和事业有成,是“诗和远方”,这是人的大幸福和大快乐,要享受就享受这样追求的快乐、幸福的人生。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与书结缘,成为终身学习的人。

读书是人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好像一级台阶,我拾级而上,从动物上升为人。”人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人只有通过一本一本书打底,才能夯实和垫高遥想和祈望成功的基础,才能引领人沿着书籍的台阶不断向上攀登,不断冲击人生的制高点。而人一旦放弃读书,关闭了自己与外界进行精神能量交换的通道,精神机能就不再具有活力和灵性,人就进入了衰颓退化模式,他的进步也就停止了。因为他已经撤掉了自己借以登高的梯子,只能在山脚仰望山顶的无限风光。

读书是人进步的根源

书籍是人类创造的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精神文明成果。那里有人类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精髓、文化的凝练。读书就是人与书中的这些美好的东西相拥相融的过程,就是人与书中的思想智慧对话的过程。它能使我们的思想获得“源头活水”的补给、精神阳光的照耀。当你还有意愿和兴趣翻开书籍的时候,说明你还有学习进步的心态、追求进取的意愿、发展提升的空间。这就好比电器的电用完了,必须充电,才能使能量满格,读书就是给人的精神“充电”、思想“蓄能”,使我们接受书香的熏染、精神的洗礼,永葆前行发展的不竭动力、进步创新的成长机能。

读书是人发展的命脉

人的生命有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靠物质条件维系的生命存在;社会生命是靠交往划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精神生命是靠读书赋予的发展的能量和动力。发展与存在、变化不同:存在是前提;变化是中性的或双向的;只有发展才意味着进步、更新、提升、突破,它是一种正向的跃迁和递升。而阅读恰恰具有这种发展的功能。它“帮助教师至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一个爱阅读的教师,生命将变得敞亮、豁达而生动。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必要的实践和经验,只有阅读能让自己变得富有智慧、充满活力、幸福涌动”。

当你的职业生涯、生命旅程出现需要读书的警讯时,请一定抓紧开始读书。余秋雨说:“早一天(读)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读)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