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了教学智慧(1 / 1)

当老师的都有这样的尴尬体验和经历,比如,设计得好好的教案,在课程实施中总是因学生配合不到位,而不能顺顺当当地完成;学生的讨论回答总是游离在预设的环节和答案的周围,只能在错位或不完满中收场;自己教学的独到见解,总是因学生的思想与自己的见解不切合,而被学生的思路或答案牵制着,“圆”不过来,“转”不回去……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苦衷,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是天天发生的“常态”。“为什么会这样?思来想去,一言归结,都是因为缺少教学智慧。换言之,一个富有智慧的教师总会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左右逢源,应付裕如。”

教学是富有智慧含量的一种高级的知识和能力传导与培养的活动,它不是程式化的机械操作,不是流水线上固定批量的生产。学生都是有思想的、变化生成中的人,何况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人的群体,如果没有一点活的智慧、变的机智,怎能驾驭住学生,主导得了教学?智慧是一种理解、决断事物的思维反应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智慧是我们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及超越人生局限和误区的一种明智和聪慧。智慧是我们手中所能打的一张教学的“底牌”。说它是“底牌”,是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牌局”都离不开智慧,都需要它重组、优化和调适,才能教出智慧,教出“精彩”。

怎样才能成就教学精彩,成为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呢?我们认为,重要的问题在于读书——虽然不限于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增长教学智慧。

智慧是丰富的知识转化而成的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怡情、傅彩、长才,都包含着智慧的因子。知识并不等于智慧,没有知识或知识少的人,也可以有智慧,但仅限于经验智慧、实践智慧;读书的人则可以具有理论智慧,而且知识应用和传授的过程又可以转化为实践智慧、教学智慧。所以,知识多的人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智慧的翅膀,可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学高为师”的职业群体,是靠读书吃饭的职业读书人。如果不读书,凭什么教书,又靠什么育人,当然也就无由、无凭生成教学智慧,所以教师必须读书。不止于此,我们的教学为什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却“圆”不过来,“转”不回去,源于教师知识面太窄。这就警示教师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多读。不能局限于职业性阅读,而应“面”广一点,读“杂”一点,这样涉猎多、思维活、视野宽、话题广,有助于生成教学智慧,成功驾驭课堂。看那些教学大家、著名特级教师,他们的教学总是得心应手、顺畅自如。即便遇到“意外”“插曲”“枝节”,也能随时调适、扭转、矫正,而且不露声色、不着痕迹。那种驾轻就熟的从容、巧妙转化的机巧、反弹调适的睿智,其实都是他们“胸藏万汇凭吞吐”读书底蕴的一种展现,是“学富五车”成就的驾驭智慧的彰显。

智慧转化是在反思和构建自己的思想中实现的

多读是智慧生成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书本知识向着智慧转化,还需要善于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意义的组织和内化,就没有智慧的思考连线和外化彰显。反思是思维转向自身的一种回归性思考,而任何智慧,归根到底都是思想的智慧、思维的智慧。就是说,知识转化为智慧是需要“走心”的。读书若不能与思考相结合,或者说不能结合教学深入反思,就会形成“读教”两张皮,读书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更别说向着智慧转化。所以孔子才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才有“学思相资”的观点传世。光反思还不行,还要立足自身,建构自己的思想。一些教师辛苦教学很多年,熬成了老教师,可仍然停留在“匠”的层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过是在简单地重复前人的经验,简单地演绎他人的创造,简单地重复前人的结论,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教法,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当然更别说智慧了。所以,一名教师要想真正成为有智慧、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就必须树立自己的观念,建构自己的思想,勇敢地提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主张。这不是为自己的教学“贴标签”,而是为自己的教学找“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自我,成为智慧型教师。

智慧是在教学实践中磨砺而成的

智慧是“做”出来的。它是“应用已知的去明确指导人生事务之能力”。博学不足于使人智慧,如果一个人习得的知识仍然是静止的、僵化的知识,他就永远不能拥有智慧。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智慧是应用的结果,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将读书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获取成功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智慧的历练和挑战。当书本知识与实践不吻合,你怎样去修正?当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书本上并没有提及,你如何去应对?当教学中出现不曾意想的复杂困局,你如何去判断、化解?当教学中思维起冲突后,你如何去引领驾驭,把握利用,成功着陆?总之,教师必须善于用有关思想和恰当的行动去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正确的、优化的选择。这种选择能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题、工作困境,解决复杂问题。当教师通过了如许考核与历练,并能够成功应对和驾驭,就进入了智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