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是一种互动相生、互促相成的关系。台湾作家李敖说:最好的读书办法是为了写作而读书。又说:要想搞明白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本书。这些经验之谈,就是对读书与写作关系的深刻诠释。读书为了写作,写作需要读书,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协同运作,才能远走高飞。“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文化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由此分析,只写不读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写文章的人,都懂得阅读吸收的重要性;都明白不读、不吸收、不参照,视野窄陋,水平低下,如何去写的道理。诚然,实践躬行、经验总结,亦可梳理提炼,援笔成文,但没有读书的理论铺垫、思想的充盈,恐怕只能就事论事,满纸浅俗。清人冯班在《钝吟杂录》中这样强调读和写的关系:“多读书则胸次自高,出语皆与古人相应,一也。博识多知,文章有根据,二也。所见既多,自知得失,下笔知取舍,三也。”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给《作文智慧》一书写的序中指出:“多读书有助于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又加深了阅读理解,如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后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台湾李欣频也说:“只阅读而不整理及与人分享,我深觉是一种罪恶。书写是阅读的完成。”所以,写和读绝对是相伴相生的。但只读不写的,大有人在,因为读易写难。读是只要认识字就可以为之的、门槛很低的事,而且即便读了也不是为了写而读,而是打发时光的、随兴的、消遣的阅读。写就不同了。写是一种创造技能,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写、都能写的,都愿意“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的,而且即便写了,如果写得不好,也没有兴趣和可持续性。问题在于,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种需要常性、需要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的技能。偶一为之或一曝十寒的写作,不可能产生量变积累而达臻质变提升的突破,练就写作能力。而越是这样,人的畏难情绪就越大,写作兴致就越低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写而不读和读而不写都是不行的。
怎样的读书或哪般的写作,才有助于读与写相得益彰、相偕双赢呢?
熟读精思是有助于写作的读书
不熟读的读书,脑中痕迹浅淡,读过即忘,读过的东西用不到写作中去;不精思的读书,读过的东西不知如何用,用在何处,找不到用的契机,不知如何与自己的写作接轨:这是读写“两张皮”的根由所在。
所以,古人特别重视熟读精思。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种读后能达到“言出吾口、思出吾心”境界的读书,当然会直接助益于人的表达和写作。这一点,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更明确:“读之至熟,阅之至细,则彼之气机,皆我之气机,彼之句调,皆我之句调,笔一举而皆趋附矣。苟读之不熟,阅之不细,气机不与我浃洽,句调不与我熔化,临文时不来笔下为我驱使,虽多读何益乎?”他们反对“贪多务广,涉猎卤莽”,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精思”。清人胡达源也说:“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思,无以得义理之益。”联系到写作,清人张英亦有精辟之见:“若贪多务博,过眼辄忘,及至作时,则彼此不相涉,落笔仍是故吾。所以思常窒而不灵,词常窘而不裕,意常枯而不润,记诵劳神,中无所得,则不熟不化之病也。”
有写作任务或问题抓手的读书是高效的读书
读书如果只是为读而读,没有任务驱动、问题导向,读书的目的不明、动力不强,读书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以问题来说,读书若无问题,就会如梁启超所言:“无所用其思索,无所用其研究,无所用其辩论,一切学问都拉倒了。所以,会做学问的人,本领全在自己会发生问题。”以写作来看,民国学者王云五说过:“如何能鼓起读书的兴趣和养成将来不断读书的习惯呢?我以为最好不过是一开首便择定一个中心问题,写一本系统的书稿,或是一篇系统的论文。”梁启超亦就以写促读发表过类似见解:“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本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有述作之志’,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印象深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劝青年好著书的习惯。”显而易见,提高读书效益,读书者应会自生问题,或拟订写作任务,这样既有利于读者读得更加经心用意,更富有实效,也有利于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读书人的一大经验。动笔墨,按照胡適的说法,就是读书时的“手到”,他建议的方式有札记、抄录备忘、提要、记录心得等。显然,如果我们读书时做了这样动手记(写)的工作,记忆的效果和读后的远效就会大幅提高。还有一点值得赘言,有读书、研究和写作经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好词、好句或好的意念涌现在脑际,倘不及时记下,可能转瞬即忘,追悔莫及。所以写或读的过程中,应及时记下一闪念、一刹那显现的好东西,否则,就会“泥牛入海无消息”,或雨入池塘何处寻,亦如梁启超所言,“稍微大意一点,便像拣出的金子依然混回沙堆子里,要再找可就费力了”。
要做到“文从心出,心在文里”
读书最重要的是有文章成果出来,所以“文从心出,心在文里”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文从心出”,即没有无心之文。文都是心灵的产物、思考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按照朱熹的说法,是“心头运”的结果。“心在文里”,即没有文外之心或无文之心,它要求读者时时记挂着文,为文而读,为文而思,为文而备。这样读别人的书,写自己的文,写作成果才会如涌泉、如抽丝,不断生成,接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