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响亮的口号,作为彪炳和影响世界的伟大命题,已被人们践行了400多年。它唤醒、激励、鼓舞、指引着人们在追求知识、文明进化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以获取内在的理性的力量、心灵的力量和外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这两类力量呢?有两种路径:一是“入得进”;二是“行得出”。
“入得进”,使知识转化为心灵的力量。“行得出”,使知识升华或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转化的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就是读书与实践。
“入得进”的读书,使知识转化为心灵的力量
知识是人们总结出来的并得到精心阐释的理论系统。如果我们不学习知识,知识就只能是外在于人的一种自在的存在,是与人隔膜的、没有关联的存在。这样的知识对于人来说,即便有力量,也是一种潜在的、尚未实现的力量。所以,要想把知识转化为力量,首先要“入得进”,要读进去,使所读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自为的存在。正如黑格尔所说,“使一个已有的精神世界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周国平也说,读书是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的过程。正是依靠这样的过程,我们汲取人类智慧的营养、知识的精华,充实自己的心灵,武装自己的头脑。如此,我们才会感到特别有底气,特别踏实,有内涵、有思想,不虚飘、不轻浮,才会感到自己的视野、思维、见识高人一等、胜人一筹。这就是读书赋予我们的心灵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有了它,我们才能感到自信和强大,才能生成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和智慧。
“入得进”的读书,具有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双重价值。从目的角度看,知识内化于心灵、理论武装头脑,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间性、阶段性目标,因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从为着运用的终极目的来看,占有和获得知识,只是冲击和实现下一目标的一种准备、一个前提。在这一意义上,过程性、阶段性的目标,就变身为一种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即它必须服务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成为实现人们“行得出”目标的理论指导。
“行得出”的读书,使知识升华或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行得出”的读书,是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另一重要形式,它是一种实践诉求,也是一种境界,实现起来并非易事。
第一,“行得出”的读书,要求“入得进”的理论必须是扎实有根的。涉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产生于人脑、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读书绝不是单纯地依靠人脑对抽象的知识进行思考加工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并不排斥身体的参与和体验,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只有这样涉身认知、躬行实践获取的知识,才是牢靠的、扎实的和有根的知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亦如台湾作家唐诺指出的:“阅读最重要的不是看我们拥有了多少书,而是看有多少东西进入我们心中驻留不去,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而只有这样融摄性的、“躬行绝知”、化入血脉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第二,“行得出”的读书,是知行合一的读书。知行合一重要的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演和完善,而是从认识到行动的自觉和践履。知行合一,总的意思无非是说,认识事物与实行其事、真知与力行,应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与行互为表里,不分先后,不能分离。倘若知与行相分离,这个知就不是真知,而是妄想;同样,倘若行与知相分离,这个行也就不是笃行,而是盲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归根结底,重要的是知的自觉与行的坚定,根本要求就是知行合一。知识是人类自觉实践的思想底本。知行合一,就是把读书致知和实践致能结合起来。颜习斋说过:“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方算学问。”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也说:“今人读书多不就切己上体察,但于纸上看,文义上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换言之,倘若我们读书求知只会静态存储或拿来炫耀,而不能“学以致用”“切己体察”“身上行出”,转化为实践智慧、应用技能,就无法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这样的读书就是读死了。
第三,“行得出”的读书,亦包括理论上的发展和超越。“行得出”的读书不单指改造世界的实践上的成功,理论上的发展超越也是“行得出”的表现。黑格尔说,读书是“使一个已有的精神世界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然后予以发展并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的过程”。前半句讲的是“入得进”,但光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理解了、吸收了、消化了还不行,本质上还是别人的精神世界;后半句讲的是“行得出”,即把转化后的东西再凝练、再创构,“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读出自己的东西来。补充、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实现理论上的发展和超越、文化上的传承和创新,这样“不是为了采摘别人的果实,而是为了结出自己的果实”的读书,亦属于理论创新的“行得出”的读书,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和倡导的“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应然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