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书在心中(1 / 1)

读书须做到“我在书中,书在心中”。

我在书中

“我在书中”,是入书,即真正能读进去,如古人所言“入得进”。换一种“西式”的说法,“我在书中”,即读书时要保持自我的“在场”。“在场”是一种卷入,一种亲临,一种融进和沁入,即倾心投入,与书融为一体。

读书只有“我在书中”,入得进,才能看得真切,悟得透脱,才能了解其精蕴,掌握其精髓,品味其精妙,汲取其精华,读懂、读透、读化。就修身励志来看,读书只有“我在书中”,读进去了,才能明理臻善,淡泊明志,才能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培育自己的高尚人格,养成自己的高尚品位。反之,倘若你入不进去,与书有距离,有隔阂,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读书效果和境界。

浙江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读书就是‘转世’,转到书的世界里去。读《红楼梦》时,你就转到大观园里去了。”你就必须融入书的情节和意境之中,融入人物的生命沉浮、情感跌宕、爱恨悲喜中,才能读出意蕴和滋味。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读书就是读自己。“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去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不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这种读书把自己摆进去的方法,也是“我在书中”,入得进的一种体现。问题在于,在这样一个喧嚣、扰攘、功利、逐欲的社会,人心日益浮躁,精神日渐贫困,思想日趋浅薄,有多少人读书是沉潜于书香,真正能读进去的?他们读书是“在文字的表面滑行”,浮光掠影、雾中看花,根本不知所读为何物、何意。还有很多人热衷于网络阅读、电子阅读,他们已经没有了书的概念,以为这样“触网”“览屏”就可以替代读书、超越读书。更有甚者,“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他们已经浮躁到读不进文章、书刊的程度。凡此种种,都属于“我在书外”的那种读书,是“飘”着的、虚浮式的,与真正的读书大相径庭。

书在心中

书在心中,就是时时、事事、处处记挂着读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那种读书境界。读书不能拿起书本读之,放下书本忘之,这是“狗熊掰棒子”式的一读了之的低级读书。读书必须“过心”,如牛食草,悠然闲卧,不断反刍。即读书要放在心里“悟”,不断反思,这才是真正的读书。所以书在心中,就是读书时要学会思考。孔子早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王夫之引申发挥了这一思想,亦提出了“学思相资”的观点。他认为:“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乃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功也。”又说:“学非有碍于思,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思之困则学必勤。”可以说,读书引起的思考及思考的程度,是衡量读书境界和实效的标尺。

“书在心中”的思考,追求怎样的境界呢?

一要有条理地思考。思考最重要的品质是梳理出事物的条理,把握著者著述构思的内在理路和逻辑脉络。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记忆书的内容,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做到有条不紊,层层深入,逻辑自洽。如果我们看过以后,头脑纷乱,思维混沌,理不出逻辑和头绪,那说明我们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水平与作者的水平和高度可能还有“落差”,有待提升。

二要有根据地思考。首先,根据书的论点、结论等,思考它的依据、凭恃是否科学合理,持之有据。其次,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认知前见,思考和理解书的内容,力争深刻把握。最后,根据阅读的目的思考如何汲取应用。要能够找到或提炼出书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信息、观点或思想,成为自己迁移、创新、应用的前提和指引,照亮自己思维的天空和创新的路径。

三要批判性地思考。读书人要善于进行批判性思考,不要盲信。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即如果我们完全相信或迷信书本上说的,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见解,还不如没有书。书也是人写的,不可能没有舛漏不足。即便是大家,也只能说出错的概率少点,更何况人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局限,难以超越每一时代的认知高度,他们的思想必然要被取代、超越或修正。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批判性思考,对书中的东西不加分辨地完全相信、全盘接受,那人类思想的前行就会停滞,文化的创新就会阻断,文明的进化就会定格。可见,读书的批判性思考不仅关乎个体的提升、发展、进步,也关系到人类、国家、民族文明发展的进路,不可小觑。

四要内省性地思考。古人强调“见贤思齐”,要求“日三省乎己”,读书也是如此。内省性地思考,就是要以书为“镜”,联系自己,独立思考。让书如镜子,照见自己的知识缺失、精神贫匮、修为不足。这样明己鉴失,补偏救弊,长善救失,才能使自己在读书思考中不断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