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的桑叶吐成生命的丝(1 / 1)

读书是分层次和境界的。根据阅读的对象、方式和效果的不同,读书可以分为读屏、读书和创读三个层次。

低层次的阅读是读屏

比如,现在手机作为网络终端,许多阅读都可以通过手机下载或微信在线阅读等形式实现。这些低层次的阅读者以为自己是在读书,其实他们只是在读信息,而且是碎片化的信息。有人说,读1本书和看10万字是不同的。一本书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深化的体系,而那些零散的文字碎片是没有逻辑链接和思想营养的东西,即便看起来很美,却很难促使人深入思考,帮助人训练和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所以即便你读再多的“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文章,也是无效的。这就好比吃瓜子和薯片与吃饭是不一样的。长期碎片化的阅读,会使你沉浸在孤立的知识点、信息点中难以自拔,你的思维就会变得狭隘、弱化,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如作家张抗抗所言:“这些信息很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生命,我们变成了知道得最多而思考得最少的人。”

中层次的阅读是读书

中层次的阅读比电子阅读、手机阅读提升了一大层次,是本真的读书、应然的读书。别小看了这种触媒的改变,它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奇妙的、不一样的。因为每一本纸质书都有其特有的生命气息,它的大小、厚薄、轻重、气味、颜色、光泽、封面、年代、用纸、字形及手感,都与人有一种特殊、精微的关系,甚至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而这些大多是封闭在视频里面的电子书永远不可能有的。所以程乃珊说:与网络阅读相比,读书是立体的,可触可感的。林语堂在论及读书的意义时指出: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它可以使我们找到精神支撑,追寻生命意义,提高自身修养,寻求灵魂慰藉。最近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表示看好纸质阅读。但仅仅读书也有局限。读书只是采摘别人的果实,而不能结出自己的果实;只读书的人脖子上长的是别人的脑袋,心灵中保有的只是别人的思想。这样的读书只是存储、复制、反刍、因袭而已,并不具有超越、创新的核心价值。所以,还要向着更高层次的创造性、超越式阅读提升。

高层次的阅读是创读

创读是指读出自己的东西来。徐飞老师的观点是:“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我十分赞同这一意涵深刻而又精湛的比喻,愿从以下几个维度予以解析。

从目的论角度看,目的是人们想要确立和实现的东西。它大于一切、高于一切。春蚕食桑,不是为了吃桑叶,而是为了吐丝,完成生命的目的。读书,同样不只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汲取书中的营养和智慧,实现人的充实、完善、进步和提高。

从价值论角度看,价值是表征事物意义和效用的哲学范畴,或者说价值是事物的功用属性的体现。衡量蚕的价值并不在于蚕吃的桑叶的多少,而在于吐丝的多少。桑叶的消耗是负价值的,吃得多、吐得多,固然可喜,但吃得少、吐得多,更见效益。读书也是如此。衡量读书成效的价值和效益的标准,并不是看你读书的多少,而是看你思想成果产出的多少和质量。用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你是否“破万卷”,如果你能不破或少破万卷,依然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那岂不比“破万卷”才能做到的更高明,更有价值?但因为这句话耳熟能详、传播广泛,给人的感觉似乎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其实,读书多并不意味着产出的成果就多,二者不呈正相关。正如蚕吃的桑叶多,不一定吐的丝就多。余秋雨说,一个人的阅读量不用太多。不盲目看很多书的人,才是聪明人,才是优秀的读书人。宋代黄庭坚说:“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清人毛先舒论读书法强调一个“简”字:“惟简斯熟,若所治者多,则用力分,而奏功少,精神疲,岁月耗矣。”倘若我们能做到“精”“简”二字,虽读书少,但善于用书,善于引出自己的思想,同样可以做到多吐丝、吐好丝、吐丝好。

从生成论角度看,事物的生成是一个转化的过程。蚕吃进桑叶,将其转换成银丝,这是一种生物机能的神奇转化,是一种根本性的质变和飞跃。如果我们读书不能把别人的书的营养变成自己的精神血肉,即便能全部背下读过的某一本书,知道的还是别人的思想,还是在为别人背书。那有什么用?有多少用?还不如一只吐丝的蚕。所以最高级的读书是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读出自己的东西来,有所创新和超越。这种创读的生成转化机制:一要有感悟。读书是一个“淘金”和发现的过程,要把别人的东西当成启发自己的触媒,善于抓住读的过程中的灵思、感悟和创意,这是由桑叶转换成蚕丝的关键环节。没有这样的发现,没有创意的春风吹皱心灵的春水,哪里会有写作的欲望和动力?勉强去写,出来的也只能是低劣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二要能精思。即精于思考。如观点的凝练、层次的梳理、视角的确立、逻辑的经营、条理的建构、思路的完型等,都需要思考的助力,才能精思附会、逮意成文。三要能成妙文。如果说思考是意化加工的过程,是桑叶向蚕丝的内在转化过程,那么,成妙文就是外化倾吐的过程,是蚕吐出洁白、细长的银丝的过程,也是成果转化生成的最终环节。它要求创读的人善写,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塑造能力,否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看不上,没有成就感,没有惊喜,怎么能驱动自己援笔成文,吐出自己生命的丝呢?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过程中的写作和写作过程中的阅读,是相互成就的。写作因阅读的滋养而成功,阅读因写作成功的激励而可持续,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