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方可深读(1 / 1)

读书是一种静态的心智活动,它不是动手去做的体力劳动,而是用心而为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需要热闹的场面去振奋人,需要“嗨呦嗨呦”的号子去鼓舞人,读书则是“去热闹化”而崇尚安静的一种活动。尽管有人举出名人或领袖故意在闹市读书,以磨炼自己的心志,但并不能改变这一行为违反读书规律的本质。设使我们有条件在安静的环境中读书,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过不去,跟读书效果过不去,选择不适合读书的情境去读书呢?何况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名人和领袖,所以这种方法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满瓶不响,静水深流。哗哗喧闹流淌的必然是清浅的溪流。读书亦然,静心深读,险躁就浅,而我们的问题恰恰在于静不下心来。浮躁得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中按不下去的葫芦,像鞭下停不住的陀螺,那哪能行呢?现在国人读书少、读书浅备受诟病,流行的是电视、电脑、手机“三屏”阅读。朱永新教授指出:“读屏,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观屏,它不是严格意义的阅读状态,更多的是一种点览、浏览状态。读书是‘深阅读’,观屏则是‘浅阅读’和‘轻阅读’。”这就是静不下心来的结果。太多的人被物欲俘获,被躁动操弄,被浅俗裹挟,逐利匆匆、噪声嚣嚣、俗欲汹汹,哪里还有心思、心境静下来读书。所以,回归读书,重要的是使人们能够静得下来,能坐到书桌前,而不是酒桌上、牌桌上。

生命的常态是平静与深邃,而不是动**与浅俗。它需要读书来造就。而读书需要外在环境的清静和内在心灵的安静,需要抵御外在的喧嚣,抛却过度的物欲,过滤折腾的浮躁,拒斥浅薄的俘获。“以一种古典的平静之心面对书籍,这是我们能否真正走进书香世界的前提。”王栋生教授也提出“静养式阅读”。“让教师们的心静下来,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中,通过阅读,自觉地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生活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为什么读书需要静心呢?

静心方能深思

读书是与思考相伴生的一种活动。这种思考具有接力深化的特点。唐君毅先生指出:“一个直接单纯的思想从来不会深,只有对一个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人只有思想过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得深;人只有走过他人所走过的,才走得远。”而读书的再思考是需要外在环境的安静和内在心灵的清静的。一个扰攘、喧闹的读书环境,会分散和干扰人读书的情绪和心境,使人心气败坏,烦躁不安,安能入得书中?再有,读书倘若内心不清静,头脑中装满琐事俗务,心猿意马,能读得进书吗?好比抽屉里塞满了东西,还能再放得下新东西吗?人需要把自己的心腾空,才能装得下东西。与其在头脑中放置一个垃圾箱,不如设定一个删除键。心静了,才能真正入得进、思得深,而只有深思,才能看得真切,悟得透脱,想得彻底,才能发掘书香底蕴,把握内涵精髓,怡养生命成长。

静心方可澄明

不妨罗列一些古人所言,以证其不诬。庄子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就是说,水只有在平静时才能像镜子一样,照得见万物。设若波涛翻滚的湖面,还能照得见东西吗?浊浪排空的长江,还能映现出山景吗?即便急流的小溪啪嗒啪嗒地拍打在山石上面,那些碎末的喧嚣还能照得见什么呢?更何况人的精神呢?所以,“静则万物毕现”“静则万理皆彻”。静者之怀和若春。人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神聚意凝,“思风发于胸臆”,澄明事理,厘清纷乱,洞明世事,将自我提升到去除遮蔽、洞达智慧的境界。这就是生命静好的写照。

静心方可有成

于丹说:“心静是一种生产力。”它是思想的生产力,精神的生产力。心静是一种心灵资源和品质。它能把人带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把人带入书的精彩世界,让有限的生命更为深邃出彩。因为心静的时候,人的心态平和,心灵虚静,心神凝聚,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能够连类感悟,迁移创新,思而有得;出思想、生创意、来灵感,从而读而有成,读出自己的东西来。齐白石老先生在成名后,有人问他,如何从一个木匠华丽转身成一位巨匠?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静气在胸的人有涵养,静气在魄的人有格局,静气在灵的人有辉映。老先生的守静成功之道,当为吾辈谨记践行。

静心方可致远

诸葛亮的《诫子篇》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诗句强调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静,是圣贤、君子、仁人、志士出类拔萃的要诀;是英才俊杰立德、立功、立言、创业的重要功课,也是人生中一门上乘的修养艺术。静,是一个蓄能的过程。“盘马弯弓惜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都是讲的以静制动、蕴蓄势能的过程。读书也是如此。没有静态的蓄能、储备、积淀,没有“破万卷”“绝苇编”的功夫,哪有下笔有神或成为至圣先师的可能?唯有“目不窥园”,心无旁骛,静读、久读,方可成就盛事大业,抵达思想和心灵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