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比较好?这对喜欢读书的人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读书、研究和写作实践中,已经找到了该读什么书的门径,自有自己的考量和定数。读什么书的问题或者说困惑,只是那些准备或想要读书的人,必然面对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读适合自己的书。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书?俄国鲁巴金说过:“凡是最适应你的个性和素质的书籍,比如说,适应你的知识积累,你的智力储备,你的意愿和志向、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书籍,对你都是最为适宜的。”
但要确定适合自己的书,并非易事。因为适合自己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问题,有难度上的,有方向上的,有个人喜好特长上的。客观难度上的比较容易把握,读不懂的,太难,一点难度都没有的,太浅,都不是适合自己的书。但主观方向和个人喜好两方面,确认是否适合自己,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一则它是动态变化的。按说每个人读书的方向应该与自己所学专业吻合,但偏偏有人在跨界的非专业领域十分热衷并做出了成绩。兴趣爱好的变化性就更不用说了,不同职业的变化或年龄的增长等,都会导致适合你的读书热点的切换。二则适合自己的书是经由读书实践检验和确认的过程。它不是先知而后读的,而是先读而后知的。这颇有一点先鸡后蛋还是先蛋后鸡的逻辑循环难以判释的意味,也是它使人们困惑的因由所在。
“先知而后读”与“先读而后知”
人们总是希望走“先知而后读”的捷径或找到这样的方法,于是就有了让名家开书单的做法。因为他们普遍相信,甚至迷信,名家成功自有其道理所在,希望追随和复制他们读书的成功经验,而免去自己探索和寻觅的成本。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故冀望于名人荐书的方法大抵也是不可取的。鲁迅说过:“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所以,不少名家都不愿做推荐书目这样的事情。就是说,“先知而后读”的方法是不靠谱的。
基于此,我更倾向于“先读而后知”的方法。就是说,书适不适合自己读,只有读起来才知道。如鲁迅谈读书体验时说过:“譬如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你若不呷、不尝,怎么知道汤的口味?书的好坏,不读,更没法判定书适不适合自己。人并非自明的,所以才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说。人有时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或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许多事情都是“时过方明其理,境迁乃悟昔错”。这亦启悟我们什么书适合自己,是需要“先读而后知”的。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感受所依赖的坐标,也首先是从自我出发,依靠自我的认知、理解、感受来确定的。同理,什么书适合自己,它的最终定位也必须是经由自己的读书实践、研究实践,根据自己读的喜好程度、心灵指引和实践感悟等唤醒的。这时,人才能选择并确立自己的读书方向,并由此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
我非常赞成鲁迅先生的“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的观点。你想啊,人有时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别人更是无从了解,让不了解自己的人荐书,岂非雾中看花、隔靴搔痒?但我亦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我以为,对于同一研究领域的专家荐书,包括你信得过的、有水平的同行荐书,还是可以听的。一来因为目标、方向一致,不存在“隔行如隔山”的问题;二来名家都先行看过,知道在这一领域有哪些好书是值得看或必须看的,请他们推荐几本必读的,是必要的和可信的。但不宜多,一多就滥,就不精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看后再行选择。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来读
泰戈尔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所阅读的不该读的书,比我应该读的书要多得多。”泰戈尔尚且如此,其他人更难幸免。所谓“不该读的书”,我想:一是质量低劣的书。如业内编辑自嘲的那样:“我是编辑我可耻,我为国家浪费纸。”而当下这种“浪费纸”的书,还不在少数。读这样的垃圾书,实在是对生命的亵玩和浪费。二是不适合自己读的书,即无论是在意愿、志向、研究对象上,还是在知识水平、精神成长和自我发展上,所读之书都是错位的或并非最佳的。而最可悲的是,当我们读这种不合适的书,被它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也就放弃了或错过了读合适的书并滋养自我的机会。
总之,避免读书之苦、享受读书之乐,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