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精神风景(1 / 1)

曾经有过一项世界性调查:“你认为最浪漫的一个词是什么?”最后投票得出的第一个词是“邂逅”。一种没有设计的蓦然相逢,一种令人惊喜的不期而遇,当然是具有浪漫色彩的,但也得分邂逅什么。邂逅自然风景,邂逅一份工作,邂逅一件衣物等,这些物质层面的邂逅,当然也令人惊喜,但我更推崇的是邂逅精神风景。

朱永新先生说过:“人类有两种风景:自然风景和精神风景。‘行万里路’,是为了看自然风景;‘读万卷书’,是为了看精神风景。”自然风景,行走之间,人人看得;精神风景,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消受得了的。

人能与精神风景邂逅,是人的幸运和荣光

在这个世界上,物种难以数计,只有人这一种动物能够邂逅精神风景,享用精神风景。精神风景是最伟大的人造物,是人的生命最本质的表征。精神风景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致,人若能“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的一次次邂逅”。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书刊泛滥的年代,邂逅精神风景并不难,难的是融入精神风景,拥抱精神风景。起初,书在你眼里还算不上风景,就是一种符号载体的印刷品而已。由“看书是书”到“看书是风景”,是一个转变或升华的过程。许多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过某一本书打开自己的心扉,令自己激动不已,兴奋无比的感受,它留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铭心刻骨、终生难忘的。这本书实际就是开启由书向风景演变的起点。比如,我比较喜欢哲学,就与我初中的时候读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本书有关。虽然不敢说当时都能看懂,但感到这本书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一扇新的窗口,使我惊叹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书。这也许算我最早的理性启蒙。直到今日,我依然很自信,因为在我的知识储备和研究结构中有哲学的优势存在和重要支撑,而这恰恰源于我年轻时与哲学的邂逅。人是趋乐向善的动物,有了第一本书的美好感悟和享受,就会像吸烟上瘾一样,还想复制那种美好的感觉、心灵的喜悦、兴奋的体验。于是,他们开始找第二本、第三本……渐渐地,对书的喜爱与日俱增,对书的感情日渐加深,书在他们的眼中就成了“风景”——精神风景。

读书看到的风景,是与人的知识水平成正比的

这与人们旅游时看自然风景是一样的,有知识背景、了解景点历史的人,看的是门道,知道谁对谁、哪跟哪,兴致和收获都大不一样。而没有相关知识的人,只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停留在看热闹的水平。而且有的地方,他们心里一点也没觉得好,就四个字:普通、一般。这就是水平制约,没看出名堂的结果。读书看精神风景也一样。水平低的人,只能看到肤浅的意义、一般的风景,甚至根本就没读懂;水平高的人,才能看出深邃的意蕴、大美的风景,领悟其思想精华,汲取其精神营养。所以,与精神风景邂逅,是需要邂逅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欣赏能力的。

读书是需要“走心”的

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的、脑力的和精神的活动。翻开书页,人就从表面的、平淡的、没有内容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人独有的与书对话交流的深层空间、心灵空间。如不走心,只如酒肉穿肠而过,不留心痕,那有什么用?正如朱熹讲的,读书是“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的过程。我们的问题在于,只有“眼头过”,没有“心头运”。如郑板桥说的“眼下匆匆,心中了了”,如英国弥尔顿说的“谁不专心致志地读书,即使他埋进书堆里,也仅仅是在它的表面滑行”。这样不“走心”地假读书,即便书中有“风景”,他能看得到吗?他能领略得了吗?反之,只有“入得进”的走心地真阅读,人才能融入其中,“得其所哉”。在这个意义上,“风景”其实就是“心景”。没“心”即没“景”,有“景”也会被无“心”所掩、所灭、所遮蔽。所以,“心”是领略精神风景的第一要素。

推究我们看书不“走心”,难见其“景”的缘由,可借周国平先生的话来揭示和澄明:“人有外在的眼睛和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见财富,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但人们往往外在的眼睛是睁着的,只看得见财富;内在的眼睛是关闭的,看不见意义,或根本不屑看见意义。人啊!太骛实,太逐利,难免会被物质的东西蒙蔽双眼,精神委顿,心灵退化,而失却看意义“风景”的精神慧眼。

看精神风景,还要重视自己得到了什么。如果只是看看而已,叫两声“美”、赞一句“好”,那又与你何干?一切景致还都是外在于你的,你本身并未获得什么。所以周国平说:“我爱自己的体悟远甚于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就是说,读书要重视获得自己的体悟。它是一种迎接灵感的仪式。读书不光要沙里淘金,还要能够点石成金。沙里淘金是读出别人的东西,点石成金是写出自己的东西。读书只有读到点石成金的份上,才不枉此次与风景的邂逅,才是把自己也变成了“风景”的一种超越。

应当指出的是,精神风景与精神垃圾是并存的,人要想邂逅美丽的精神风景,还必须有自己的眼光和辨别力。能够择得出好坏,辨得明精华和糟粕,才能不为垃圾的东西所扰、所祸,而直抵风光无限的精神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