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1 / 1)

经典著作是指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被证明了的、经得起考验的、对人类文明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则认为,我们将人们读了爱不释手、加以珍藏的书冠之以经典,它是值得人们重读的那种书,“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经典是书本中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著名学者梁衡认为:“常说为经,常念为典。经典的标准有三条:一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可重复引用,能不断释放能量。”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和过滤,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的“经典”。它是能够穿过时间隧道和历史长河的精神的阳光、思想的恒星。比如,基督教的《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伦理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国的《易经》《论语》《道德经》等。经典应该成为人们阅读的首选。《孔丛子·杂训》记载:“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厉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可见,“学必由圣”亦是古人的卓见。梁启超从阅读文学经典的效用角度忠告:“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朱永新教授则从自己的阅读实践角度强调:“与经典对话,与大师交流,给心灵一份营养,给思想一方晴空,已经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贵勇说:“读书,从经典书籍开始,既可以领略某领域最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相当于与最权威的人士对话,也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最快地通览全局,直达本质,正所谓‘取法乎上’。”

古代经典是精神之母和文化之魂。《魏书·李先传》载:“太祖问先曰:‘天下何书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对曰:‘唯有经书。’”宋人程端蒙在《程董学则》中也提出过“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的观点。北宋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亦足见经典的力量之大、实效之显。

当我们走进经典,立刻会为它精湛、深邃的思想所吸引,如同仰望星空,发现了天宇中最亮的恒星;为它凝练、简洁至极而又压缩了无限意义的语言境界所折服;为它洞达彻悟、指导人生的生活智慧所**涤。我们读《论语》《庄子》《道德经》等,经常会被触发、激活这样的感触、感动与感悟。它们温暖、滋润着我们的内心,洗涤着我们的灵魂。除了钦敬和叹服,我们真的不知还能说些什么,唯有向经典致敬!

然而,当下的阅读存在着拒绝经典或“去经典化”倾向,人们普遍喜欢在新闻八卦中徜徉,在垃圾信息中溜达,醉心于猎奇、秘闻、逸事的追逐,钟情于文摘、选粹、集锦之类的文化快餐,迷恋于浏览、扫描式的浅阅读或“屏阅读”,唯独不喜欢内涵厚重、意蕴深邃的经典。显然,这样的阅读除了培养人的趋乐无思、肤浅无根的阅读嗜好外,只能造就人的浅薄、浮躁、粗俗。这样的阅读不可能赋予人精神的底蕴和文化的品位。人的精神发育离开了经典的浸润,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走向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和躁动化。越是这样远离经典,人们就越是学养薄、积淀少、思想浅、能力弱,越是无法拥抱经典,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值得人们警惕的。

有人说,成年人阅读经典是给思想补漏,青少年阅读经典就是给精神筑底。其实,无论是谁阅读经典,都会有所收益和滋养。而且经典富矿,对任何人都是敞开的。只是有的人挖到了金子,有的人刨出了玉石,也有的人败兴丧气、空手而归。这绝不是运气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方法问题。究竟如何阅读经典呢?

阅读经典要有敬畏之心

一切娱乐的、戏谑的甚或轻浮的阅读态度,都是对经典的亵慢与不恭。经典的庄肃、深邃和精宏,绝不允许也绝不是这样的人可以消受与染指的。阅读经典,你要有谦恭之心。因为经典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初乳,它包含着我们祖先伟大的智慧和精深的思想;它滋养着中华儿女,塑造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读这样的书,就是追溯民族文化的源头,探求华夏文明的本根,你能不虔诚以对,恭敬相待吗?阅读经典,你必须采用精读的方式。精读是精心用意地读,是深究研求地读,是全“心”以赴地读。不精读,思想的底蕴能浮现吗?不精读,意义的真髓能显现吗?不精读,理解的意趣能光临吗?所以,阅读经典,一要“熟读而精思”,反对“泛观而博取”。“泛观而博取”只是阅读者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对一般读物的阅读也许可以,但用来阅读经典,绝不可行。二要“眼口心”协同运作。即如朱熹所言,要“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这与他的“眼到、口到、心到”有异曲同工之妙。阅读经典只有做到这“三头”或“三到”,才能调动全副身心的理解感悟,形成全感官、立体性、结构化的阅读认知,提升阅读效果。三是阅读经典不能死扣硬想。经典是深邃博大的,我们阅读时可能能力不及,理解不了,这时要灵活处置,不要太过拘执呆板。要按照陆九渊《读书》诗讲的“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思量”处置。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不求甚解”并非肤浅或偷懒,“而是避免对中国古代经典的某些模糊语意做过度解析,不受注释的束缚,不认死理,不削减必要的灵活性”。

阅读经典,不能完全盲从和轻信,要敢于质疑

经典也是人写出来的,百密一疏或百是一非,亦属正常,所以读经典也要秉持批判精神,敢于质疑。经常质疑,不仅能够磨砺我们本不锋利的思维刀刃,还能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比如,孔子的“毋友不如己者”,一是有歧视之嫌,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好一概而论,且这话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也是相矛盾的。二是会自食其果。你不友不如己者,比你强的也不友你,那还能“友”到朋友吗?恐怕只能落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