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精读(1 / 1)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迅变快闪的时代。30年前,我们还摇着蒲扇抵抗夏天,捧着报纸张望世界,守着邮筒等待信息。30年后,电器的强势介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生活。30年前的生活,与人类300年、3000年前的生活并无本质区别。仅仅30年时间,我们就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一路走来,横跨了三个大级别的经济时代。30年的革命超越了3000年的进化。日新月异的迅变与改革,成就了我国经济发展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和感到自豪的同时,忧虑地发现,经济的发展、物质的繁荣和社会的迅变,并没有带来文化的跟进、道德的提升和精神的拔高。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说:“这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金钱、地位、权力为世人追逐,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渐渐被人遗忘。”周国平也认为:“这是一个物质浪漫大于精神浪漫的时代。”物质浪漫大行其道,精神浪漫憋屈委顿。人们追逐物质实利、生活享受,日益变得浮躁、浅薄。是的,浮躁、浅薄日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而这一切都源于人们对读书的冷漠与疏离。试问,当下有多少人还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去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这基本上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人浮躁与否的试金石。

的确,在一个浮躁、浅薄和功利盛行的社会,读书已成为一种奢望。哪还有人能真正坐得下来精读?有调研表明:在阅读方式的调查中,快速诵读是大学生的首选方式,占45%;而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的只占33%;总体来看,选择慢读者只占到30%左右。传统的阅读方式正在被抛弃而渐行渐远,“慢工出细活”的读书取向正在被囫囵吞咽的快速阅读取代。电子阅读已超越纸质阅读,“大学生平均一个月的纸质阅读量为1.47本,电子阅读量为1.92本”。而越是这样就越要提倡精读,否则我们将与精读这种阅读方式越行越远。

为何需要精读?

精读才能真正理解、领悟

阅读是最费心、用心的一项活动,因为阅读的文本是他人的智慧和思想的结晶。你能否入得进、读得懂,将他人的优秀成果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取决于你心智投入的程度。这就需要精读,尤其是对那些文字较为艰深难懂的文本。只有精读,你才能促使自己全身心投入,进入最佳阅读状态。这时你心气健旺,反应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马达”高速运转,准备与文字进行一场智力博弈,迎接阅读挑战和思想盛宴。显然,有了这样精读的思想准备和精神状态,你自然能披文入里,精思附会,在自身的能力水平上,最大限度地读懂弄通,深刻领悟阅读文本。诚如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要求我们的:“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他又说“读书遇难处”,更要“笃志虚心,反复详玩”,才可能“理会道理”。相反,那种漫不经心地粗读,只让眼睛在文字表面滑过,心灵却根本没被触动,思维也懒于响应,这样的阅读只能是糊弄自己的阅读,往往根本不知所读为何物,更别说理解、领悟了。

精读是以少胜多的需要

精读是效益最高的一种阅读,表面上看,精读耗费的精力多,占用的时间久,如果不是精读,可能读的书数量就会更多一些。但凡事不能以量取胜,而应以质为本,质决定量,量不过是实现质的手段,所谓“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有时候,精读胜过博览,“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最少即最多”。透彻地理解一部经典,即可触类旁通,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如北宋宰相赵普就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就是精读深刻领悟、融会贯通带来的效益。正如英国剧作家奥斯本指出的:“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德国叔本华也认为:“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今人王开林也说:“读书太多,脑袋不是自己的了,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那还真不如省点心思,省点力气,干脆废书不观。”可以这样说,如果悟性缺席,思考缺位,多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河床淤积之后,流量将大为减弱;抽屉装满之后,就难以再放进新的东西。

精读才能转化为人生的底蕴

精读的东西一定是在你的人生中刻痕深、影响远的东西。尽管那些精读的内容随着时间的冲刷,可能已经淡忘,但这又何妨,它早已转化为一种底蕴,铺陈在你的生命建构之中。一种观念,渗透在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之中;一种习性,融贯在你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当中。人的底蕴是由读书转化而来的,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但并非你读书了、读书多了、读书久了,就一定有底蕴了。读书是一码事,底蕴是另一码事。有人终其一生读书,也不过是一个“两脚书橱”“存储硬盘”。不能转化为底蕴的读书,等于白读。他们读得太浅了,没有将读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思想,转变自身的观念,提升自我的德行,融入自己的灵魂、生命与人格,当然不能转化为底蕴。这样的读书还真不如不读。如何转化呢?宋代大儒陆九渊诗曰:“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思量。”这就是精读。换言之,只有精读而入心、入脑、入魂的东西,才能转化成底蕴。特级教师王崧舟曾把教师专业成长概括为“读书—底蕴—教学”这样三个环节。因为读书,我们充满了丰厚的底蕴;因为底蕴,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因为教学,我们更加体认到读书的意义。于是,这个循环就自觉进入良性运转状态。这一关于底蕴“由来—作用—发展”的概括,对其他任何职业群体的人都有启迪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