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人类文明进化至今而生成的最伟大的功能和特质。动物,即便经过训练也只对第一信号系统(如食物、声音、光源等)有反应,而人却可以对第二信号系统——抽象、间接的文字符号有反应,即人是具有读书能力的存在。这就是人高贵的地方,是人超越于世界上所有其他物类的独特的本质。所以,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养心是指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灵的优化与成长。
读书与养心是人与世界精神关系的联结
读书与养心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读书是手段,养心是目的。目的靠手段生成,手段服务于目的的实现;反之,目的是手段发挥作用的指向和归宿。读书与养心是人独有的精神品位和境界。动物为了生存,可以与世界结成物质的关系,选择和获取它们生存所需的环境与食物,而人则不仅此。丰子恺先生说过,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一是物质的境界,大致在衣、食、住、行层面;二是精神的境界,主要指文学艺术人文修养层面;三是灵魂的境界,是指人的信念、信仰、理想情怀层面。人应该追求灵魂的境界,有理性,有灵性,有诗性,有血性,有超越世俗的情怀,心灵强大而充实,灵魂美丽而高洁。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和灵魂的境界,对人而言也不是自发、自动生成的,而是需要“养”的。印度狼孩卡拉玛错失受教育的机会,从8岁开始回到人间,在辛格夫妇的悉心教育下,历经4年才学会6个单词,直到17岁死去时,智力水平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关闭”现象。同样,如果我们不读书养心,精神和灵魂就永远难以达到它所能达到的高度。
古人特别重视身心修养。“修”的本义是整治、提高、修饰;“养”的本义是存养、培育、抚育。有的偏重修身,那是注重激发身体潜能;有的偏于修心,那是强调增进心灵智慧。为了物质生存,人首先需要吃、喝、穿、住,需要养身,这就是董仲舒所说的“利以养体”。人只有有了谋利的本钱——身体,保衣食无忧、心气健旺,才能进到读书养心的精神层次。正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的:“人有三个生命:生理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理生命主要通过吃饭和呼吸来解决;社会生命主要通过交往来解决;而精神生命主要通过读书来解决。”读书解决的是精神问题,也就是养心的问题。
读书养心的机理
书是精神食粮,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它能把人带向心灵的远方。现在人们多有浮躁、浅薄、粗俗,由此引发了“利益在前,道德在后。金钱、地位、权力为世人追逐,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渐渐被人遗忘”的现象。改变这些,必须依靠读书养心。读书能使人获得学养和底蕴。人一旦有了学养和底蕴,心就静了,神就宁了,就能远离浮躁;知识多了,思想深了,就能揖别浅薄,从而建立一个独立于外界力量的内在王国。这个王国里栖息着古今中外伟大的灵魂,你与他们亲近、对话,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会感到生命的充实、富有和丰盈,其乐融融。人有了这样的学养和底蕴,就能拒斥物质的、声色犬马的利诱,看不上那些低俗的、谄媚的,希望依附权贵或富豪获取生命或价值施舍的人。真正的读书人绝不需要这样的外力支撑他的生命,他们思想富有、精神高贵、水平过人,他们活在自己的“此中有真意”的世界中,洒脱、自在,达到了超越的养心境界。
读书养心主要是向内向上用功
向内用功,就是通过读书反求诸己,正心诚意;就是古人讲的“养气”,养浩然之气,养昂扬锐气,养蓬勃朝气。向上用功,就是见贤思齐,超凡入圣,不断提升自己,登高望远,成大气候、大格局。梁漱溟认为,儒家为学本于人心,趋向在此心之开朗,以达于人生实践上之自主、自如。
读书养心,应当追求道德上的善
善是养心的途径和手段。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董仲舒也说过:“义以养心。”这里的“义”即为善或“正义”之“义”。善被普遍认为是正义的价值标准和准则。“正义”之“正”,便具有善的意思,所以善可养心,能给人带来快乐。善也是养心的目标、境界。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说,“善”是人通过读书获得的一种修为的升华,是人心灵自净、安顿自我、品味书香而获得的一种澄明与超脱。因为书中的精神营养、正能量,能够给人以教诲、砥砺、洗礼,使人获得提升、丰厚和转变,使人能力高超、心性高洁、人格高尚、修为高雅,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