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悟处皆是妙(1 / 1)

“悟”字拆开来看,就是“心中见吾”,吾是心的主体,心是吾的根本。《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悟”为“了解;领会;觉醒”。读书之悟,是对书的内容领悟、理解、明白的心理过程。悟的过程性,说明悟不是一下子发生的。要悟,首先要读,要接触悟的文本。读书就是一个眼观语言符号,心想语言意义,解读语言符码的过程。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多种感官功能的交互作用过程,但“心头运”,或者说解读符码意义,不一定就能想得明白、解得清楚,这就需要悟了。所以元人吴澄说,读书“必究竟其理而有实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百遍”之功,就是一个反复诵读而悟义的过程。读书之悟,还不独是为着读懂之悟,更是为着“读出自己的东西”的那种自得之悟、超越之悟。读书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开悟的过程,是去除认知障蔽而心灵澄明的过程。

读书必须追求读到悟处的妙境。悟处之妙在于三。

悟处是开心进学

开心是“开心意”,进学是学业进步。开心意,就是用心的载体和悟的手段把握书的意义,并将书的意义注入人的心灵,转化为人的精神的营养、心灵的财富。这时人的心意和心量就会因与书相拥而被打开,人的生命因被读书所悟的意义充塞,而变得充实、丰盈和饱满。读书邂逅的慧然颖悟,是人学业进步的根本。学业进步依赖于在读书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悟。读书倘不能悟,那大概只能算读死书,好比吃饭,食而不化,并不能转化为滋养自身的营养。所以,悟是打开人的心灵的枢机,是学业有成和进步的钥匙和标志。

悟处是深思致知

悟是深思的结果,浅思、泛思,都不足以达到悟而致知、知而益悟的境界。

浅思、深思只能是致知的预热,或达及新知质变进程中的量变过程。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说过:“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但这样的思考一定是“深思”品质的思考。知而益悟是说,拥有知识或知识丰富的人,更有利于产生联想、顿悟,形成“思考—知识—开悟”的创新链接和良性循环。

悟处是创意自得

古人云:“道本无穷,学贵自得。”“自得”就是悟,就是自悟而有得。创意自得是悟之高境,是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境界。戴震说:“学者莫病于株守旧闻,而不复能造新意。”读书人倘若只能消费前人之思想,拾先人之牙慧,那是没出息的表现。真正的读书是能卓然自立的那种读书;是能自求自得、超越他人的那种读书;是通过读书,胸怀、眼量、境界被打开,读有所成的那种读书。

读到悟处的读书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没有方法或方法不对,都会制约人的感悟的发生和涌现。悟处的生成方法可由以下几点一窥门径。

一是疑则始悟。清人魏禧曰:“人不学,不知困;不疑,不能悟。”可见,疑是悟的前提和起点。明陈献章曰:“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则有悟,源于人学以穷理、释疑解惑的心向。它是一种动力机制,能刺激人深思、探索、追问、求解,直揭出事物的底蕴和本真,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疑”在“悟”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疑是觉悟的发端、始点、契机。所以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须教有疑”就是设置悟的问题情境,把人带入悟的过程之中;“却要无疑”是疑而后悟的一种结果,说明人已由悟而释疑,达臻无疑的境界,“方是长进”。悟疑、解疑,还要注意不要穿凿附会,而要善于分辨、明辨,恰如明代方孝孺所说:“学匪疑不明,而疑恶乎凿;疑而能辨,斯为善学。”

二是思则开悟。唐彪说:“读书能记,不尽在记性,在乎能解。”吾亦说,读书能悟,不全靠悟性,而在乎善思。所以,姚鼐说:“欲悟亦无他法,熟读精思而已。”宋吕本中的《紫薇杂说》也指出:“读书只怕寻思,盖义理精深,惟寻思用意,为可以得之。”善思开悟,是思到极致处的一种领悟。它是思“到上下四旁寻路不出”处,纠结折磨、困闷不已时的一种开悟。这时可能一句话、一个字,就能点醒你、触悟你,就能使你闻言可解,触处成悟。如庄子所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开悟之思的神奇功效,不可小觑。

三是创则成悟。读书需要生疑而悟、善思而悟,但更需要触发而悟。创则成悟,属于触发而悟。创即创意,它是读书思考形成的思维成果,是由感悟的形成而彰显的。成悟,即成就悟,“玉成”悟。张载《经学理窟》有言:“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死于言下,株守旧见,蹈常袭故,这还是读书吗?宋吕祖谦有言:“盖疑者不安于故,而进于新者也。”创则成悟的关键在于读书不能仅仅瞻于目、诵于口、运于心,还要书于手。“书于手”,就是把悟到的成果(创意)记录下来、固定下来,形成创新。这样以眼口之感官御之,以心灵之神明运之,而又以写作之践履行之,未有不期悟而可成也。而亦只有这样,有价值的妙思感悟才能被文字定格而传之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