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读书(1 / 1)

真正的读书不是阅读定义所界定的那种读书,它与读书的性质无关,而是与读书的特点和境界相关的那种纯粹的阅读,即自觉地读书,去功利化地读书,爱并快乐着地读书。

真正的读书是自觉地读书

真正的读书不是出于强迫和无法选择的读书。比如,大学学习需要读的课本、教材,那些都是出于强制性的任务,是为了获得文凭,谋得涉世立身的职业而不得已的读书。这种读书是手段性的、工具性的,算不上真正的读书。还有纯职业化的读书,如教师读教科书、备课资料等,这种为了满足职业角色需要的读书,也不是真正的读书。真正的读书是读书人自觉选择地读书。它不是出于职业动机和外在强制,而是读书必须是由他自己选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发动的,是自由地、自为地读书。这样的读书才能乐此不疲,欲罢不能。自觉地读书是一种拓展式的、扩散型的读书。人的知识永远是不完备的,尤其是教师,很容易受到专业局限而视野窄陋、眼界逼仄,成为局限于自身专业的“井蛙”。自觉地读书一定是为着突破这一局限和遮蔽的发散型读书。如教师围绕教育教学的需要,要多读一些教育学方面的书,以掌握教育规律;读心理学方面的书,以了解人的认知心理;读课程论方面的书,以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读哲学方面的书,以获得方法论视野。这样的读书才是本于职业而又高于职业的,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自觉地、理性地读书。自觉地读书是一种可持续的、一辈子喜欢的读书。或者说它是终身学习、终身为之的一种行为,是人一生的守望,是人终身养成的一种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样的读书才是自觉读书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读书是去功利化地读书

真正的读书一定是去功利化地读书。它不是直接为着某种目的而读书。读书虽然倡导目的性,但那是指向读书本身的目的,为的是更好地理解、记忆,汲取书中的营养,而不是读书之外的利益目的,例如,评职称。有的人在评职称期间认真读书,查资料、借图书、写论文,包括托关系发论文等,忙得不亦乐乎。然而,这些都是功利驱动的结果。一旦职称过关,他们就对读书敬而远之。这些人根本没有读书的虔敬之心,有的只是利益的算计、考量,利己的拼争付出。真正的读书若是这样的,就真的辱没了读书,亵玩了读书。再如,读书能使你升官吗?不一定,甚至可能相反。倘若为着升官而读书,一旦升不了官,就会因失望而放弃,不会具有可持续性。倘若我们为着提高人生境界、人生品位、人生格调而读书,有了生命的底蕴、气质、学养、素质,管理上更加柔性、智慧、以人为本,做人上更具有亲和力,没准升官的祥云就会卷过你的天空,提拔的机遇就会敲响你的门环。所以,真正的读书虽不拒斥外在的功利,但绝不褫夺、强求,而是顺其自然。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先生,一生专注于读书写作,坚决不写不屑放进自己精神仓库的东西,“不管它们能给我换来怎样的外在利益”。他又说:“我只是埋头写作,写作本身已经使我感到满足,占据了我的主要心思,对于我来说,挣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只是写作的副产品,我用不着专门为它花功夫。”这种去功利化的读书写作观,才是读书的应然态度和境界。

真正的读书是爱并快乐着地读书

宋朝学者翁森诗云:“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汉代包咸曰:“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可见,乐读是读书的一种最高境界。读书本是枯燥乏味之事,须耐得住寂寞,抗得住**,坐得住冷板凳才行。一般人很难过得了真正读书的这一门槛,当然也就难以达及读书之爱、读书之乐的境界。换言之,如果不是书读到一定份上的人,绝不会生成这种癖好和乐趣。反之,把读书当作爱并快乐的人,盖因读书使他们读有所得、所获,如春雨润物、春蚕食桑、蜜蜂采花那样,酿就了读书人的一份得之欣然的阅读快意,所以才有“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的诗意描述;才有陶渊明“不乐复何如”“欣然忘食”的动情表达。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老师做客《文明之旅》节目时说过:“书里有大自在,有真快乐,而且读了以后是你的。”这话说得非常朴实到位。只有当读书达到这种喜爱、痴迷的状态和境界,才是真正的读书。进而言之,读书达到这一境界者,不仅因为他们把读书当成生命的一种牵系,而且因为读书使他们具有读书人的眼光,确保能淘出好书来读,并从中获益良多,所以才读得有滋有味,兴味悠长。但这还不够,真正可持续地读书,是必须读出自己的东西来,是读写结合,借别人之梯,登上自己创造的高点。这才是爱好与快乐的根本源泉。而我们有的人读书,只限于读,获取的知识也只是作为浅薄的、炫耀才学的谈资,不具备创造的属性和乐趣。毕淑敏说:“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须知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只有善于将别人的好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品尝创造的幸福和乐趣。这样的读书才是真正值得人们向往和喜爱的,才是能够行之久远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