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飞机上翻看航空公司画册,无意中看到了这个词——丰富的安静。它是周国平先生的一篇散文的标题。我很喜欢这个偏正短语,看似对立,内蕴和谐,近乎矛盾中暗寓统一,充满辩证色彩,故愿借此为题,说说读书。
读书是一个追求安静的丰富、丰富的安静的过程。“安静的丰富”重在强调丰富的前提是安静,即人是在安静读书中逐渐丰富起来的。“丰富的安静”意在突出安静的目的是丰富,即人在丰富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安静。
安静的丰富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喧嚣的、缺乏安静的世界。周国平认为,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永远不缺热闹,缺少了,也会有不甘寂寞的人把它制造出来。而安静不是制造出来的,制造了也没用。安静是“世不静人人自静”的一种把持和安顿,是一种主观自求的境界。这种境界不能带来轰动、聚焦和闹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寂寞的别名。但这正是安静者追求的甘于寂寞、静水深流的境界,一种“满瓶不响”、宁静致远的境界。
这是因为安静者懂得:丰富源于安静,安静是丰富的逻辑前提。宋代大儒程颐就要求书院学子忌“躁妄”,倡“静专”。周国平说,安静是为了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没有安静,仅有浮躁、喧哗、**,断然难有丰富,只能制造浅薄、简陋、寒碜,甚或低俗。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一个扎堆凑趣的人,一个贪恋酒桌、牌桌的人,能坐下来安静地读书以致“富”吗?
人需要在安静中才能获得升华。看那自然界的花木,向下扎根,是为了向上开花,而且根扎得愈深,花开得愈美。“向下扎根”就是安静蓄能的过程,为的是“向上开花”的升华。古人说:“静生明。”宁静致远。其所以然者何?盖因宁静是一种蓄能、一种准备、一种等待、一种趋向质变的量的渐变的过程。所以,心静是一种生产力。周国平把自己定位于“安静的位置”上,所以成就了著作等身的学术成就。
安静的丰富应重在追求内在的、心灵的丰富。周国平先生认为,缺乏精神追求的外部活动,“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然是贫乏空虚的”。外在的、身外的东西,如权力、金钱、美色等,都是异己的,是“烟云”或“昙花”一类的东西,而只有内在的、心灵的东西,才是属己的,是别人拿不走、夺不去、相伴一生的东西。
安静是读书致富的一种境界。读书是一种静的活动。因为唯有安静,人的心神才能安定,才能凝思澄虑,恰如古人所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宋代大儒朱熹也说:“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又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亦云:“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静之为功大矣哉!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静则万物毕现矣。惟心亦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彻。”
丰富的安静
丰富的安静强调丰富之于安静的意涵和关系。“丰富”的所指当然是多义的,可以是物质的、外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内在的。读书所言丰富,主要是指后者,指一个人通过读书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思想,拥有了充实、丰盈的内在精神世界。这种精神的丰富是一种不依附于物质生活的尊严和骄傲,是人的生命的支撑系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心灵依据。它使我想起了那些丰富博学的著名学者深居书房、安静著述的情形。是的,人只有丰富了,才能享有真正的安静。那是摆脱竞争焦虑后的气定神闲,那是超然于外物所役的从容不迫,那是心灵充实丰富后的一种沉稳、自信和大气。人常说,心安理得。“理得”是丰富的一种体现。心安,才是真正的安静,而不仅仅是外在的静止。这种安静是精神的宁静、心态的平静、思想的沉静和自适的娴静。所以,人一定要通过读书追求这种“智者不惑、仁者不忧”的内在的安静,追求这种知识富足、思想丰盈的丰富的安静。这样,人才能进入一种不为应酬吃喝所累、声色犬马所迷、身外之物所惑、人情世故所困的生存状态,进入一种生命的成熟、从容、智慧的境界。
热闹是浮躁者的目的,安静是丰富者的理由。《庄子》里有一句话:“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就是说,水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映照万物,何况人的精神世界!它也只有在宁静的时候才能反观自身。于丹说:“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被急速的时代、飞快的节奏裹挟,匆匆忙忙,来不及停顿,来不及思考。”人生固然需要蓬勃进取,需要饱胀的生命力的奔突,但亦需要宁静,需要从容,需要走向精神化。让我们远离浮躁,在安静的读书中丰富自己,在丰富自适中安静悠然,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