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重境界(1 / 1)

境界是人的修为、追求所达及的层次和程度。中国古代论及境界这一概念,主要与诗文创作有关。例如,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诗人潘德兴则提出“学诗三境”。“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此外还有一些概念,如气韵、风骨、格调,这些与境界内涵相近的概念也都与文论或诗论有关。

什么是读书的境界?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解读和答案。如有人从读书的方法视角概括读书的三重境界为:吞、嚼、品。泛读“吞”之,精读“嚼”之,细悟“品”之。“吞”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读书。“嚼”是咀嚼消化、汲取吸收阶段的读书,是在“吞”的基础上的知性提高,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品”是玩味、领悟、含玩式地读书,是在“嚼”的基础上的悟性升华,是读书方法的最高境界。书读到“品”的份上,往往将“吞”“嚼”“品”相继并用,“吞”文字,“嚼”新意,“品”韵致。“吞”至其博,“嚼”至其深,“品”至其灵。

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从读书的效用功能角度概括读书的三境界。“读书有三重境界:一为读知识,长学问,从而高雅;二为读智慧,把知识变为觉悟、动力、谋略;三为读人品,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

香港散文家董桥则从读书的过程入手,用毛泽东的三段词来比喻读书三境界。一曰:“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喻学海苍茫,自感不足,目标明确,决心读书,气势浩**。二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表现读书不畏艰险、斩关夺隘、所向无敌之豪情。三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比喻读书后知识大长,知古博今,通晓人间正道。

最著名的读书三境(也有人称为“治学三境”)当数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概括。他用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位词人的词句表征这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为“知”的境界,强调立志高远,确立读书和人生的目标;二为“行”的境界,要求为实现目标锲而不舍地奋斗;三为“得”的境界,即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能取得成功。

湖北松滋教研室王世发仿王国维用现成古诗来概述读书三境。一是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乃读书的情境,讲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甘于孤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二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表读书的心境,即读书要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读得进去。这样才能沉醉其中,欣然忘食,进入人书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三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为读书的胜境。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人的眼界、胸襟和思想犹如登临绝顶,会达到很高的境界,看事物更为清透、深刻,心胸更加开阔、宽宏,思想更加澄明、无碍;看人生、世相、事物凌空取势,更加了然、洞明,许多不得而知的困惑、百思不解的难题都豁然开朗,如“一览众山小”。

这里我们还想借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讲的“禅悟”三境,即始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又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终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来概括和解读读书的三重境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是指读书人停留在意义表面,只能读出文字的表层含义,而不能悟及象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不能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末及本”的思考加工,只能为书中的内容所左右、所牵掣,书中说啥就是啥,跳不出来,心随书走,了无定见,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浅表的“看热闹”式的读书。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书是读的对象、悟的对象,读书不能停留在对象之上,被书牵着鼻子走,而应该读出书中的意味,读出书中的精髓,读出书中的内蕴,并拿来为我所用,这是此境界的要求。在这一境界中,主体思想介入,情感介入,意趣介入,找到了自己的关注点,在读书时有了自己的理解、思考、见地、看法。或者说,“阅读时读者从文本的思想中认出了他自己,文本的思想变成了读者的个人所有物”,此其一。其二,以批判思维的方式,找出文本的问题与不足,并形成了自己与读物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跳出了文本的框束和限囿。这是一种“看门道”式的读书。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是一种自由超脱的读书的境界和层次。它悟到了读书的真谛,回归到读书的本真,认识到书是服务于人的精神工具,是提高人的生命境界的凭借。它不是“敲门砖”,不是为了博取精英符号的行为,也不是为了拥有向别人讨价还价的资本,读书就是读书,不能太功利,不能有太多杂念、太多利欲,而应向读书本身回归。如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中所说:“什么叫作真正的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兴之所至,兴趣盎然,兴味到时,拿起书来就读,乐在其中了。”或如钱谷融先生所说、所做的那样:我喜欢自由自在地、漫无目的的读书。像《论语》《庄子》《世说新语》《陶渊明集》《红楼梦》《三国演义》《鲁迅全集》等,都是我爱读的。书是人类经验最好的保存方式,读书明理,读书要善于设身处地,反求诸己,于心有得,再推己及人,反复思考,以此知人论世。这样读书,一方面,自己感到有所增益;另一方面,开阔视野,内心世界得到陶冶,是一件让人十分愉快的事。这样的境界就是回归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地读书的本真境界。还有清人张潮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此亦符合此境界,并有所拓展,给人以启发。

总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表象性阅读;“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本质性阅读;“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回归性阅读。表面上看,第三阶段是重新回到第一阶段,实际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后的更高层级的回归,是认清规律后的一种洞达,一种透视,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全面俯察,一种“柳暗花明”的再发现、再认识的升华,绝非第一阶段所能同日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