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校德育组织管理(1 / 1)

学校德育是一个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另一方面,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达成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一、学校德育组织机构

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一定的法律和章程成立,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系统。组织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德育组织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的组织结构。

经过长期的德育管理实践,我国学校建立了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主要包括党组织、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教导处或德育处以及年级组、班主任等。这个组织系统既有德育的决策指挥层,又有德育的具体执行层,这些合理而有效的德育组织适应了社会及学校教书育人的要求,有利于发挥组织机构的职能作用,协调德育管理者的活动,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学校德育管理组织能使每一个组织成员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德育基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按照基本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地完成任务。学校德育组织能使每个成员了解自己在整个组织中的工作关系和他的隶属关系,并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使工作协调、步调一致。学校德育组织不仅能使每个组织成员明确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且能使成员了解自己应有的权利,并能正确运用,恰当地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学校德育组织还能及时调整与改善自身的结构,使各个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更加明确合理,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自觉地按照德育规律办事。

二、学校德育组织机构的职责

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全校教师、全体职工以教书育人、以管理育人、以服务育人的全员参与原则,以党支部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共青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

(一)校长工作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校长的根本任务是在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负责地做好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造能力、健康体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教育行政部门的决议,努力做好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2)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和职工学习研究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行使对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的统一指挥权、对人事安排的任免权、对师生员工的奖惩权、对经费使用的决定权和对学校重大问题的最后决策权。

(3)全面管理学校教育、教学、人事、总务、保卫等各项工作,认真抓好管理过程和基本环节。要经常深入教研组和课堂,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学校实际出发,制订有明确目的、切实可行的学校长期规划和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并采取得力措施组织落实,加强执行计划的督促和检查工作,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

(4)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根据学校特点和改革需要,组建灵敏高效的工作指挥系统和反馈系统。按照知人善任的要求,安排好处室主任、专业组长、班主任、教师和职工的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确定明确的职责范围,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5)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的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定期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并通过对话、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6)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用主要精力抓好教学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参与教师备课、听课,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要经常参加班会、教研活动和学生的课外活动。

(7)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教职工的政治、文化、业务的学习和进修。引导教师发扬团结、协作、互尊、互学的精神,培养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教师群体。

(8)负责考核评定副校长和各处室主任的工作。

(9)遵循勤俭办学的方针,领导有关部门管理好学校的校舍、设备和经费。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0)要依法治校,调动教职工民主参与监督学校工作的积极性,给教职工创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11)关心教职工生活,积极创造条件为教职工搞好福利事业,多为教职工分忧解难。

(二)党支部工作职责

(1)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为目标,结合时代特点,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完成学校德育任务。负责制订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并检查和推动工作计划的落实。

(2)领导政教处的工作,对政教处主任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与检查。

(3)要经常指导检查班主任的工作,和班主任研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方法,组织班主任工作学习和经验交流。向校长报告班主任工作情况,提出改进班主任工作的建议。

(4)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参加班会和课外教育活动。及时掌握团委、学生会的工作情况,指导校内各职能部门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5)领导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组织评选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工作,使文明单位建设水平逐年提高。

(6)负责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贯彻上级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起草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计划、总结,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处理教职工之间或家庭内部矛盾,建立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

(7)负责教师业务考核汇总工作、教师职称评定工作、评优工作、档案工作,在完善考核评定工作的基础上,使上述各项工作得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8)负责德育、卫生、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工作,抓好课间操、体育活动课工作,抓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上好健康课,建立高标准卫生室,切实发挥校医、卫生室对师生的保健作用。

(9)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校园环境管理,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10)组织政教处经常到班级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建立学生请假制度、班级汇报出席情况制度。

(11)及时总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定期向校长和师生报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教导处工作职责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校长的决策和行政会的决议,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制订政教处工作计划,负责政教处的全面工作,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指导班主任教师制订并实施班级工作计划,主持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总结常规检查评比工作,组织班主任教师交流经验,并进行业务学习。

(3)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教育活动和公益劳动,搞好学校室内外卫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4)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好常规管理。深入班级了解情况,做好后进生帮教工作。实施对学生的奖惩制度,做好班主任和班级的量化考评工作,负责学生的操行评定工作。

(5)抓好控制班级的工作,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向主管校长请示汇报。协调政教处内、外关系。完成校长分给的其他工作。

(四)团委工作职责

(1)团委书记对学校党支部负责,全面领导团委会的工作,根据学校和党支部工作计划,制订并组织实施团委工作计划,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2)主持团委会的日常工作,主持团委和支部书记会议;贯彻执行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决议、指示,对团员、青年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负责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各种团委的活动,要注意不断充实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强化教育效果。

(4)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对内外宣传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环境美化工作。

(5)加强团的组织建设,负责建立健全团委的各级组织,适时把符合条件的青年吸收到团委组织中来。负责团员档案的管理和接转;负责团员的团费收缴;负责团员证的颁发和注册。

(6)负责组织各级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团干部的评选和表彰工作。

(7)决定对违纪团员的处分,并负责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8)完成学校党支部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任务。

(五)专业组工作职责

专业组是学校的基层行政组织,专业组组长对学年德、智、体、美、劳等工作全面负责。在学校领导下完成各方面工作,定期向校长、主管校长汇报工作。

(1)专业组长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本学年的工作计划,并负责督促、检查、落实。

(2)完成学校各部门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3)督促、检查备课情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对本学年教学质量加强检查、考核和评定,督促本学年各班的学生常规管理。

(六)班主任工作职责

(1)热情关怀和爱护学生,负责做好本班德育工作,组织班会和主题班会活动等。教育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努力使本班形成一个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文明集体。

(2)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提高学习质量。

(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加强生活管理,组织和指导本班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搞好清洁卫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学生干部,组织领导班委会的工作,指导本班团支部开展活动。

(5)组织和领导本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6)联系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方面,互通情况,协调步骤,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7)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工作,处理偶发事件。

(8)要全面地、经常地考查学生的德智情况,搞好操行评定,对学生的奖惩等事宜提出意见。

(9)学期初订出班主任工作计划,学期末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或专题经验总结。

(七)班级团支部工作职责

(1)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传达上级团组织指示,研究安排团支部的工作,将支部工作中重大问题提交支部委员会和团员大会讨论。

(2)了解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经常性的思想工作。

(3)检查支部的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按时向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团员大会以及校团委汇报工作。

(4)抓好支委会的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按时开好生活会,加强团结,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督促和帮助各个委员分管的工作。

三、学校德育组织管理原则

(一)统一目标原则

任何德育组织,都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存在,并依据德育目标进行组织工作。要使德育组织在统一目标基础上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地开展各项活动,首先必须对德育总目标进行科学分解,使各个部门和每个人的目标成为实现总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以目标为基础,建立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根据每个部门、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给予一定的权力和利益;最后,在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中,注意各方面工作的协调、配合。

(二)统一指挥和协调原则

学校德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只有学校纵向的统一指挥、横向的相互协调,才能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统一指挥有两层含义:一是德育组织作为一个统一整体,为了协调各要素的活动,必须执行统一计划,服从一个号令;二是德育组织成员在从事某一工作时,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不能接受多头领导,在加强纵向统一领导时,还要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进行横向协调,把各方面组织起来,使之相互配合,同步进行。

(三)分层管理原则

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系统,具有职能层次。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系统可分为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和基础层。其中校长与党支部属于领导层,教导处和团委属于管理层,政治组、年级组、班主任等是执行层,团支部、班委会为基础层,每个层次都有各自职责,使学校的德育目标通过合力得以实现。在各层次的纵向指挥过程中,高层次的领导要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以有效地指导工作;低层次的管理工作员,应主动请示汇报,在自己管理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工作。各层还需要注意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次,按照顺序逐级进行指挥。分层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责、权、利一致,根据承担的责任,安排适当人员,合理分配任务,使职责统一,并按其履行责任的需要,授予相应的权力。

学校德育管理不仅要自成组织体系,而且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德育,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

[案例3-1]

××学校优化德育工作管理案例

德育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占首要地位,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然而,当前德育工作在很多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比较尴尬,德育往往是学校提得最响却抓得最软、教育效益较差的一项工作。教师们普遍反映:社会越进步,学生越难教。有人总结,现在的学生存在:虚荣心强,诚信减弱;对自己宽,对别人严;没有亲情,没有爱心,没有责任感。孩子有“四缺四不缺”:缺志气,不缺钱;缺精神,不缺物质;缺实干,不缺愿望;缺创造,不缺享受。有“三个一”:一听就懂,一说就会,一做就错(知、行脱节)。还有“四大特点”:懒(贪玩、怕吃苦,志向虽远大,但不行动)、馋(好吃、贪欲心强,不考虑承受力)、软(意志品质薄弱,遇事易退缩)、刁(性格倔强,好钻牛角尖)。

德育教育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在思想认识上:一些领导和教师存在重“智”轻“德”思想,片面认为:德育工作是德育部门和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也有教师错误地认为:进行德育教育要花时间和分散教学精力。

2.在德育工作上:存在学校德育目标抽象化;德育内容空洞化,远离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存在着相当大的落差、错位;德育方法单一化、陈旧化、想象化,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缺乏灵活性、生活化;德育途径和手段形式化,单一、机械、照搬。

3.学校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没有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德育部门唱“独角戏”,学校各部门与德育部门工作不协调,使德育工作的效率不高、实效性差。

4.在德育管理上:一是管理不到位;二是把德育程序化,形成“例行公事”的德育,而不是做“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

(一)实施“三维一体”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全员德育教育模式

为了改变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了过去抓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大胆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三维一体”德育工作模式和“四点一线,双轨并行”的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德育的工作格局。

1.“三维”是指“学校领导成员、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一体”,即融为一个整体。“三维一体”德育工作模式,即:学校领导成员、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形成一个整体抓德育,形成“全员育人”的管理目标责任体系。

“三维一体”的德育模式使全体教师人人都成为育人的主体、管理的主人。无论领导还是教师,“人人都既是德育的管理者,又是德育工作的执行者、实践者”,从而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2.“四点一线,双轨并行”。

“四点”,即: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德育教育执行线(简称“执行线”)和政教处、学生会、班干部、学生组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线(简称“自治线”)。

“双线”,即:执行线和自治线。“双线”同属于政教处领导,同时运行:执行线的职能是贯彻执行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德育常规要求,组织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实施教书育人。自治线是在政教处的指导下,由学生会组织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具体负责对卫生扫除与保持、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升旗和集会、全校性活动、各班学生到校情况、纪律、学习及规范教育、板报宣传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各班和学生中的不规范现象进行督查,并督促整改。协助、配合学校落实德育常规和进行规范养成教育。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改进完善和自我管理。

“双轨并行”,促进师生共同参与,实现了德育教育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密切配合,形成了和谐德育,使教育管理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推行“四制”

1.实施班主任负责制。

2.实施副班主任协作制。每个班设置一个副班主任工作岗位,明确职责要求,实施竞聘上岗。坚持定期考核,这样既有利于强化班级管理,又能壮大德育骨干队伍,有效培养班主任后备力量,而且减轻了班主任工作负担。

3.实施德育导师制。任课教师(与学生自愿组合)各自“承包”若干名学生,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为这些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学生认可的德育导师,做学生的“学习引路人”和“心理临床医生”,对帮助他们摆脱学科学困、矫正行为偏差和恢复心理信心有明显效果。

4.实施“学科渗透德育”制。落实备课“三渗透”,即:一是“目标渗透”;二是“内容渗透”;三是“方法渗透”。上课“四渗透”:一是“师表渗透”;二是“语言渗透”,教师一句关心、鼓励的话语,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甚至一生的影响;三是“教态渗透”,教师课堂上的每一次期望的目光、每一个甜蜜的微笑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以鼓励。四是“内容渗透”。

(三)坚持“四抓”

1.抓德育观念更新。我校树立了“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和“抓德育就是抓质量、抓安全”的观念。落实了德育观念“四个转变”:一是变管理为“引导”;二是变规章为“常规”;三是变“说”为“做”;四是变“虚”为“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抓德育载体创新。校园内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项项活动是德育载体。我校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1)让德育走进生活——实施规范教育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的源头。回归生活是当前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更是学生形成主体德育的源泉。德育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现代的教育越来越开放,“德育已不可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给学生灌输一种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的思想价值观念。”丰富的校内德育活动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对话的舞台,是促进品德发展的动力。

例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相当部分孩子的行为不规范,学习习惯差,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难管理。为此,我们开展了“植精神,养习惯,塑人格”的规范养成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勤学习、严训练和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当主人、怎样接待客人,见了长辈、老师要问好,饭前便后要洗手,以及学习常规等行为规范实践体验和展示,逐步养成良好的规范习惯。

我们在抓规范养成教育中,通过实施“三步走”策略,实现了“初一要我做,初二我要做,初三我会做”和“学习知行、训练导行,规范植根、体验树魂”的道德升华。

“三步走”规范教育策略,用一周时间“拉”,1~2个月时间“牵”、1~2个月时间“扶”,虽然“拉”得累,“牵”得苦,“扶”得也不轻松,但却用不到一学期的时间争取到了以后两年半的“轻松”,教师们都感觉值得。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由“拉”“牵”“扶”“引”到“放”的过渡;实现了由“要我做”、到“我要做”,再到“我会做”的转化;实现了由“植根”到“树魂”质的升华。这样,学生上了初二、初三之后,教师基本上可以不愁课堂纪律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了,这就使师生有时间和精力抓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就是我校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上升的原因所在,也是我校教学质量年年实现突破的秘密所在。

(2)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实施“孝敬教育”“感恩教育”

针对现在的许多孩子由于家长过分溺爱,成了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人不感恩,对物不爱惜,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关心他人,导致许多家庭最基础、最重要的“孝敬长辈”的道德规范都严重缺失等现状,我们开展了“走进学生心灵——孝敬教育”系列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在家中做到,为父母长辈尽一份孝心:为父母长辈沏一壶茶、削一盘水果、送一条毛巾、盛一次饭,为父母端一次洗脚水、捶一次背,洗一次自己的衣服,整理一次房间,买一趟菜,做一回厨房和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上学时向父母说一声“再见”,每天放学回家后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了”;在父母生日时为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唱一首生日歌,自制贺卡、合影留念等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之心;每周向父母介绍一件发生在学校或身边的有意义的事;与父母推心置腹地交流一次。

在学校,要求政教处每学期组织一次以“孝敬教育”为主题的橱窗展示,组织一次关于母爱(或父爱)的征文比赛;要求各班办一期以孝敬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一次以孝敬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要求学生学习一首献给父母的歌,朗诵一首歌颂母爱(或父爱)的诗,收集一句孝敬格言,讲一个孝敬故事,阅读一篇赞美母爱(或父爱)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让教育活动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尊重老师、不接受老师教导,老师难当等现象,我们开展了“浓浓恩师情,款款学子心——谢师恩”系列活动。

学校把每学期开校的第一周确定为“拜师周”,每学期的第二学月和最后一学月为“敬师月”,每学期的最后一天为“谢师日”。

通过指导学生讲学生尊师和老师爱生的动人故事,讲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唱歌颂教师的歌曲;引导学生观察老师为了教好同学们每天忙碌、操劳地工作,观察老师们的头发和额头上过早布满的皱纹,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仰、热爱之情,营造尊师氛围。同时,学校开展了谢师恩主题班队活动和争创尊师模范生及示范班活动;各班设置尊师台,开展每天为老师敬上一杯水、送上一句感恩的话、完成老师交办的事等系列活动。

通过营造浓厚的尊师爱师氛围,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过去不理解老师和后进的学生也在活动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们领悟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和纯真爱心。他们变了:自发给老师写感谢信、制生(节)日贺卡,为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学会了感恩。感师恩、感父母恩、感社会主义大家庭之恩,把对老师、对父母、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化作了巨大的学习动力,他们学习更自觉、更刻苦了,进步更大了……

3.抓德育常规创新。德育常规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没有基石的德育就像“无根豆芽”,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德育常规工作的落实,总结出“抠细节,重配合,抓落实,勤小结,广借鉴,常改进”常抓常新管理模式。

如:佩戴学生证这样一件事虽小,但对养成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培养爱校情感和保护学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必须天天坚持佩戴,而且对佩戴的位置、佩戴的规范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坚持进行督查指导和每周公布评比结果,使我校学生的学生证佩戴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以规范佩戴学生证为荣,以是一名高升学子为荣,学校丰厚的底蕴让每一位学子以自己是一名“高升人”而自豪。

又如:规范养成教育。我们坚持从学生课桌上的书本摆放、学生上下楼梯、升旗活动等每件事的每一个细节抓起,政教处、教导处、后勤处等部门齐抓共管,严格要求,指导学生会坚持每天一小评,每周在校会上公布各班本周规范养成教育考核扣分结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学生养成了规范的行为习惯。

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培养性格开朗,言行规范,有爱心,知感恩,有志向,勤学习,善创造的现代中学生”为目标,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为主,坚持德育工作“七有”:培养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训练有内容,过程有督导,考评有方案,结果有奖惩,奖惩有依据。

4.抓德育表彰常态优化,增强磁吸力。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开展争当“高升娇子”“优秀学生会干部”“尊师星”“爱校模范星”“学习星”“自强星”“宽容星”“卫生模范星”“礼仪星”“孝敬星”等的评选活动,均是经过了“学生自荐—同学互荐—老师推荐—审核小组审核”四道程序严格按标准筛选评出。从而让学生们有明确的学习榜样、追赶目标和奋斗方向,增强了表彰的吸引力。

在评选星级学生活动中,我们把星级学生评选标准印发全校,通过开展全校集中学、分班学、小组学、学生个人自学,让标准深入人心,植根于学生灵魂,学生比照标准不断修正完善,实现德育效益最优化。

资料来源:贺雄飞.高升学校优化德育工作管理案例.http://www.wzjy.cq.cn/ReadNews.asp?NewsID=2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