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是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德育具体实施方法有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本章在对德育原则进行一般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校德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德育原则概述
(一)德育原则的内涵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会出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德育要求与教育者、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知与行、内因与外因、个体与群体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德育原则就是根据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这一系列矛盾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准则。
(二)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的关系
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育规律是德育内在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稳定的、必然的矛盾、联系或关系,是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它,却不能改变或废除它,更不能制造或创造它。德育原则是根据对德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制定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而强烈的目的性、实践性,是对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德育规律的反映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德育科学规律或原理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它不直接取决于德育客观规律本身,而是直接取决于对德育规律的主观认识。对德育客观规律认识不同,提出的德育原则也不同。随着人们对德育客观规律的认识深化,可能提出新的德育原则。
(三)德育原则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的经验的概括。作为反映德育规律的德育原则只能从德育实践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纵观中外教育史,许多教育家很早就开始总结德育实践经验,提出了大量有益的经验论述,概括出各种各样的德育原则。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对德育原则的论述也不尽相同。我国古代教育家侧重积累了德育过程中的知行统一,自我修养和教师以身作则等方面的德育原则。西方教育家则比较强调“遵循自然”,热爱和尊重儿童以及说服教育等方面的经验。总体而言,随着德育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经验的描述跃迁为对德育理论的概括,形成了德育原则。德育原则的形成又指导着德育实践。事实表明,遵循正确的德育原则,德育实践工作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德育原则与德育实践是相互促进并发展的。此外,对于历史上中西教育家、思想家提出的德育原则,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只吸收其合理内容,以此作为制定我国学校德育原则的借鉴,有效指导德育实践,促进德育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地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和可能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德育的内容、方法、形式以及德育活动都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是德育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性的根本要求和保证。
(2)把方向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3)引导学生把日常学习、生活同建设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以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紧密结合国家建设的实际,教育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国家、社会和理想渗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推动自身不断前进。
(二)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既要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认识,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促使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地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学校要向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法纪及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对世界、对社会、对道德和人生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正确标准,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评价、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能力水平,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动。学校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既要搞好显性的德育课程,还要注意通过隐性的活动课程进行。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品德实际,使学生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懂得做人的道德,使系统的理论教育成为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有的放矢的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原则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学生的实践活动除学习活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工农业劳动、公益活动以及社会活动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活动中使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德育理论分析、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培养他们分析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时,既要看动机,又要看行动,既要看认识,又要看实践。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养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优良道德品质。
(3)教师言行一致,为学生做出示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言传,也要身教,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具有权威性、严肃性,激发学生积极行动,否则学生不会信服教师的德育理论,也就不会去行动。因此,教师的言行一致、行为示范对学生的言行统一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有带强制性的纪律约束,督促其严格执行,以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说理疏导是在内容上用积极的正面的事实和道理、良好的榜样来教育学生,使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怎样做到对和好;在方法上,强调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接受教育,把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纪律约束是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用校规、纪律、制度等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教育管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学校德育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地提高学生认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启发他们自觉地分清真假、善恶、美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理明理讲理,敞开思想,诚心接受教育,产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愿望,从而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反之,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训斥、体罚等不正当方法压服学生,则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使其心悦诚服,也就无法真正解决品德培养和问题矫正的任何问题。
(2)树立典型和榜样引导教育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宣传全国的道德模范人物,树立道德学习的榜样,而且也要发现和宣传学生群体中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尤其要培养和树立后进变先进的典型。通过这些先进典型的榜样形象,辅助说理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育、引导、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说服力的反面典型和事例教育学生,以增强他们思想言行的警戒,进一步凸显正面榜样的教育、引导、激励作用。
(3)坚持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一方面,在德育过程中,发现学生个人和集体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要及时给予表扬。恰当的表扬对学生个人而言,可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促其进步,也可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带动他们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缺点应给予必要的批评,甚至惩罚。抓住适当时机批评处罚学生的错误行为,也是一种伸张正义、制止不良现象的有效方法。
(4)正面教育与强制性规章、制度教育、纪律约束相辅相成。规章制度是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具体化,规定着学生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做什么,不仅带有正面引导的性质,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性。德育过程中如果只有说理教育,没有必要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就无章可循,正面教育也就不能落实到行动中去,变成空洞说教。相反,如果只用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不伴之以正面说理教育,使其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启发学生自觉遵守,那么规章制度也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把正面教育与规章制度、纪律约束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自我品德控制能力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必要手段。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通常表现为优点和缺点、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因素,并用它去克服消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学生的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每个学生的品德都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统一体。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德育过程就是要促使学生品德结构的缺点和落后因素转化为优点和积极因素,从而使学生的品德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看到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弱点和消极因素,又要关注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在所谓的后进生身上,缺点、弱点和消极因素可能较为明显,优点和积极因素可能较微弱,或表面上被缺点和消极因素所掩盖,不易被发现,这就需要教师用更大的耐心去发掘他们品德中的闪光点,加以扶植,使其不断发扬光大,用这些闪光点去克服缺点和消极因素。而对于比较先进的学生,品德中的优点、长处是主要的,但也存在缺点和消极因素,教师在充分发扬先进学生的优点和积极因素的同时,也要指出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和消极因素,使他们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向更高目标前进。
(2)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学生思想的进步,品德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他们自觉地开展品德内部的矛盾斗争,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品德内部矛盾的转化就难以完成。德育工作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品德实际和行为表现给予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引导他们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促使他们自觉地开展积极的品德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实现品德水平的提升。
(3)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不正确加以引导,就会把旺盛的精力用到不正当的活动中去,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德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引导到积极的活动中,使他们受到教育,品德得到发展。同时,学生品德中的优点和缺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教师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不断克服缺点和消极因素,使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推动学生品德健康迅速地成长。
(五)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把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与爱护、尊重、信任学生结合起来。热爱、尊重学生是指教师热情关怀学生思想品德成长,信任他们的力量和能力,相信他们能不断进步,并尊重他们的人格。严格要求是指按照教育方针、德育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只有既尊重、热爱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才能正确地解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感情和态度问题,使学生从教师那里既得到祥和温暖,又得到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德育要求就没有品德教育,没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就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只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对学生的尊重热爱,才能激起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才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履行教师提出的德育要求,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进而转化为品德行为习惯。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爱护、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学生的力量和能力。首先,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爱生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冷漠、信任、不公正等粗暴态度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挫,学生就会缺乏上进心,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每一个教育要求和措施以及情感的控制运用,都要有利于激发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并将其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唤起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荣誉感。其次,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对教师所提的批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虚心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
(2)德育要求要正确适当、明确具体,有连贯性。“正确”是指所提德育要求是科学的,符合教育目标,合情合理,这是首要条件和根本前提。“适当”是指所提德育要求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品德实际水平,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明确”是指所提德育要求有确定的意义和内容,能使学生明确地感知和理解,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学生无所适从。“具体”是指所提德育要求具有确定的具体意义和内容,而不能是抽象的空洞的一般化要求。“有连贯性”是指德育要求在提出之前要慎重考虑,要求一经提出,就要认真执行,坚持不渝地贯彻到底,督促和帮助学生切实做到,绝不姑息、迁就。
(3)形成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对师生之间良好的教育关系和道德关系的概括。建立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是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相结合等德育原则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要严于律己,增强德育要求的严格性、坚决性和权威性。要求学生尊师,教师先要爱护、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批评,并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其次,学生要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理解老师的苦心,从而形成民主平等、感情深厚、互尊互敬的师生关系。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是指在德育中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个人,同时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辩证地统一起来。
集体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最佳环境。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源泉,而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主要是在集体中进行的。因此,集体不仅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健全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目标、要求、舆论、赋予个体的权利和义务、集体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和影响都以有形、无形的力量影响着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塑造着他们的灵魂。集体使学生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养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每个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经历和主观态度都不同,气质、性格和思想品德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只有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和教育才能建立。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就要重视学生集体的培养。耐心组织、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良好的风气和传统、严格的组织纪律、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坚强的学生集体,只有这样的学生集体才能培养学生各种优良个性品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2)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集体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的过程。集体一旦形成,就成为相对于个体而存在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首先要指导和帮助集体中的干部做好工作,通过干部的聪明才智和组织作用,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变为对学生的要求;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舆论、风气和传统的作用,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责任;最后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使之形成良好的品德。
(3)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中的个体不仅有共性,又各具个性。集体教育解决共性问题,个别教育解决个性问题。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辅相成。如果只抓集体教育,忽视个别教育,个别学生的问题可能就会影响整个集体;反之,如果做好了个别教育,可用典型带动全面,对集体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既要进行集体教育,又要进行个别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发展和表现。只有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集体才会丰富多彩,朝气蓬勃。
(七)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
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都要按照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并按统一的教育要求互相配合、前后连贯地教育影响学生。
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交往广泛,参加的活动、接受的信息和影响复杂多样,这些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必然产生各种影响。同时,学生品德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期培养逐步提高的过程。要使学生明了一个道理、形成一种观点和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反复教育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整体教育环境中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影响不一致,相互矛盾,教育作用就会互相抵消,甚至使学生思想混乱、行为无所适从,阻碍他们的发展,影响德育效果。因此,学生的品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校内各方面的德育影响要一致。学校是学生品德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内部的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德育影响要保持一致。首先,校长要统一领导,组织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组织,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德育要求、内容和计划,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团队组织对学生的德育影响要一致。班主任积极主动地争取任课老师的配合,任课教师自觉地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配合班主任做好品德教育工作。只有形成团结友爱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目标和连贯一致的德育要求,才能保持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施加一致的德育影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2)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一致。家庭是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最初环境,家长是学生最早的教育者和启蒙者。家长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法,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必须经常同家长联系,介绍学校教育情况,共同分析学生思想表现,研究教育方法,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共同教育好学生。同时,校外教育机关及社会各部门、团体也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影响力量,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将这些教育力量组织到德育中来,共同研究、协调对学生的教育,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校外活动,教育和影响学生。总之,学校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各方教育力量的联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