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德育方法(1 / 1)

德育方法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联系德育主体和德育活动的中介,在德育活动中居于枢纽环节,不仅是德育目标的依托,而且是形成德育活动具体形态的基本工具。德育方法问题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因此,明确德育方法是道德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本节在对德育方法进行一般概述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常用的德育方法,以及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一、德育方法概述

(一)德育方法的含义

方法是“达到某种认识或实践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其实质是“以现实之道为依据,又规范现实本身”,是根据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来干预其当下发展状态的一种艺术。“方法”也就是“程序”“道路”“路径”,其作用是为人们从事某一活动、处理某一事情提供一种思路、规则和导引。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我国学校常用的德育方法可以分成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行为训练法、榜样示范法和修养指导法几大类。这几类方法中既包括基于教师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也包括基于学生自身采用的方法,同时也考虑到了师生互动的方式。

(二)德育方法的特点

1.德育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较为特殊

德育心理学指出,一个道德概念的内化一般经过认识发展的三种水平:一是具体的道德概念水平,道德概念与具体的道德行为、道德形象结合在一起;二是知识性道德概念水平,道德概念、理论、规范等作为知识而未内化为学习主体的内心观念的形式掌握;三是内在性道德观念水平,对道德问题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成为个体道德评价的依据和道德行为的准则。由此可知,对于道德教育而言,道德信念问题、情感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从方法的角度看,只有作用于学生道德情感,有助于学生建立道德信念的德育方法才是好方法。

2.对应用德育方法的主体要求较高

道德教育对应用方法的主体有特别要求。首先,道德教育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是道德教育的工具和道德教育方法的有机组成。其次,道德教育的价值性使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是否公开自己的教育意图面临抉择,为了避免学生的心理抗拒,削弱德育实效,要么态度绝对真诚,不致学生反感;要么采取间接、巧妙的方式实施道德教育。这对于教师的教育素养与境界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3.德育方法及其运用的复杂程度高

法无定法。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取决于多种因素,既包括教师的德育素养,也包括德育的时间性,也就是德育效果取得的情境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某种德育方法在一个个体和一段时间内有效,却不能保证在另一个时空环境、对另一个个体取得同样的德育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极其复杂的。

二、我国常用的德育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方法,通过讨论、谈话、讲授等可以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辨析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意志。属于这一类的德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

讲授是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法。讲授法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教育方法,起源于原始社会老年人给儿童和青少年讲述英雄事迹和神话故事、生活经验等。道德教育中的讲授法主要应用于道德科目的教学形式中。一般在采用直接道德教育模式的国家,讲授法经常被使用。讲授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讲述、讲解和讲演。“讲述”主要是客观描述事实,呈现知识、材料和观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讲解”是进一步分析、论证和说明问题,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讲演”是综合运用讲述、讲解的方法,采取演说或报告的形式,完整、深入地论证或说明某一问题。在中国学校德育过程中,学校日常德育课教学往往采取讲授的方式传授道德知识,也经常采取报告的形式请一些先进人物就某一德育内容进行讲演。

讲授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和系统的信息,教师合乎逻辑的分析与论证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缺点是常常没有机会让学生以和教师完全对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做出反馈、产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易发挥。

讲授法的要求是:①注意内容的组织。讲授法的特点要求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做较周密的安排,使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做到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系统全面和重点突出的统一。②注意学生的发动。讲授法以教师的活动为主导,要特别注意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运用。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同步接受、分析和推演教师的解释、分析和推论。③注意语言艺术。讲授法主要以语言为媒介,教师清晰、准确、简练、形象生动、条理清楚的语言表达会让学生更好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讲授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也要合理设计,注意抑扬顿挫,有一定的节奏和旋律感,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2.谈话法

谈话法是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教育方法,是说理教育的常用方式。谈话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集体进行,因此,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简便易行。谈话法也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法。孔子就曾倡导“叩其两端”的方法,让学生注意事物的正反两面。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是典型的谈话法。大体说来,谈话法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是提问,二是对话。

(1)提问法,是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进行逻辑推演得出结论,或者通过提问使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发现自己在概念和结论上的不周延或不合理之处,从而修正自己的看法。提问法要求所提问题应当明确、难易得当、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的问题和针对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提问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步骤,掌握好时间;提问后应引导学生及时做出适当的总结。

(2)对话法,是指师生双方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平等讨论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价值说教。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将真诚、依赖、尊重等观念引入教师和学生关系中,是一种源于人文主义心理学的较为现代的德育方法。

谈话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活学习动机和潜能,具有较高的启发性。但也有耗费时间较多,对教师的谈话技巧要求较高的局限性。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道德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寻求结论的德育方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拉思斯的“价值澄清”法主要都是运用讨论法进行道德教育。两难故事法是设计一些道德上的两难故事并提出一个道德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检验自己的立场,反思不同意见。讨论中存在不同道德水平的解释与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朝更高一级的道德水平发展;价值澄清法则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通过讨论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珍视和实践自己的道德判断。

运用讨论法要注意的是:讨论的主题要切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除了指导学生做好思维和材料上的准备外,需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畅所欲言。教师要在讨论时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循循善诱,求得问题的澄清与解决,而不是关注讨论的结论。

[案例2-3]

善待布赖恩

帮助有学习缺陷的儿童融入普通班之中,在美国是一项得到优先考虑的教育措施。某校某班,有个名叫布赖恩的9岁小男孩,他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弄的对象。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在操场上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人取笑。每当布赖恩不停地遭到嘲笑时,常见他整堂课哭哭啼啼。

有一天,布赖恩没来上学。华伦太太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她认为班上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听到老师说存在一个“问题”时,似乎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华伦太太解释说:“有的人天生就有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运用自己的肌肉,要他们像正常人那样行动是很困难的。我不知道,各位如果你们自己不能做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伦太太说话的语气不愠不火,但充满了关怀和敏感性。

有个女孩开始说话了:“蒂姆和杰克取笑布赖恩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杰克马上应道:“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讨论继续进行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有些学生站在布赖恩的立场上看问题,杰夫说:“如果有人那样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珍尼特提出了“公平”问题:“那不公平——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故意跑得那么快,而布赖恩没有办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

这是一场没有答案的情感性讨论。第二天,布赖恩回到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动上前帮他拉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时,布赖恩和大家一起打球,三次安全上垒。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人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

资料来源: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1~172.

(二)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感染和教育的一种德育方法。该法的特点表现为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陶冶法自古有之,孔子、老子等都曾倡导和践行过“无言之教”。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暗示教学法”也属于陶冶教育方法。当前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的关怀模式,都是情感陶冶法在道德教育上的出色运用。一般来说,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作用机制。陶情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感和情趣的化育过程;冶性则指与情感联系的认知上的进步乃至人格上的提升。陶冶的过程是陶情和冶性两个作用机制的统一。

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一般包括三种途径,即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教师的师爱是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威望及其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和期望来对学生进行陶冶。环境陶冶是教师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创设一种教育情境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进行陶冶,包括美化的校容、优良的校风和班风、美化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风。艺术陶冶是指运用文艺的教育作用进行陶冶。积极健康的艺术熏陶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劝善惩恶”的熏染教育。

运用情感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其基本要求有:①教师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教育情境的设计上,这一情境必须能够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教育作用渗透其中而非显性的存在。②教师作为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的条件是对学生的热爱、真诚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③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化、美化和改进。

情感陶冶法的长处是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教育过程具有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的特点,易于发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和理解能力等。短处在于它不能在短时间内传授明确和大量的知识信息。

(三)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以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行为训练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优良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增强道德意志,培养品德践行能力。在组织学生行为训练的过程中,应使参与实践活动与提高道德认识、组织情感体验相结合,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实施教育规范相结合,坚持教育训练和预防、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相结合。

行为训练法包括道德实践和奖励与惩罚两种方式。

1.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指通过实际锻炼的方式,以巩固道德观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学生实际道德能力等为最终目的的方法。道德实践法的基本形式有:模拟活动、社会实践和日常规范训练等。

模拟活动是指学校道德教育情境中通过模拟的道德生活去体验道德价值和道德实践的教育活动。

社会实践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一种教育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道德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巩固道德认知、练习道德策略,既包括个体完成集体交给的特定任务,也包括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特定的道德实践活动。

日常规范训练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应养成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经常性的行为训练,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日常规范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常规、卫生常规、饭厅常规、礼貌常规和图书馆、阅览室规则等。一方面,规范的制定要有民主程序,让学生认识到规范并不是异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规范训练既然是日常的,就必须建立公平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长期的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通过奖励和惩罚这两种积极和消极的强化方式去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方法。奖励包括一般的赞许、表扬,也包括专门的奖励;惩罚既包括一般的批评,也包括较严重的处分。

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对学生正确认识与行为的肯定或较高的评价。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动机,改善教育活动的氛围。但奖励也可能导致负面的教育效果,所以使用奖励法要做到:①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②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③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④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本质上都应是精神上的鼓励。⑤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惩罚法在正确运用时同样具有教育性。要正确运用惩罚法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是:①注意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罚。②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避免主观、武断、随意的惩罚。③惩罚的灵活性。不能刻板地使用惩罚手段,而应结合学生的特点。④注意惩罚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⑤适合公开处罚的惩罚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获得学生群体的道德支持,扩大惩罚的教育面。

(四)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品德教育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榜样示范不仅影响学生行为,让学生去效仿榜样,而且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会产生极强烈的影响。榜样示范法有家长和教师的示范、英雄模范人物的典范以及优秀学生典型等多种方式。

(1)家长和教师的示范。家长和教师的人格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家长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品德影响很大。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产生更大影响。许多学生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及个人的兴趣爱好都深受父母或教师的影响。所以,在品德培养方面,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榜样。

(2)英雄模范人物的典范。英雄模范人物是学生品德教育中最崇高最理想的榜样。他们的高尚情操、高大形象、典型事迹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作用,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典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坚定的道德信念、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优秀学生典型。优秀学生典型就生活在学生的群体中,是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榜样。他们年龄相近,经历基本相同,环境影响也大同小异,这些优秀学生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情感、好行为容易为大家所理解和信服,也易于被模仿和学习,因此是教育学生最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榜样。

运用榜样示范法应当注意:①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佩之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②引导学生区别对待榜样示范和偶像示范。榜样是有选择性的,只有那些优秀品德才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和道德示范的内容。有无道德理性和道德判断力的参与是区分两种示范类型的标尺。③引导学生对榜样进行分析,对照自己,找出差距,学习榜样的优良思想品质。④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习榜样与自己的品德认识、情感和行为联系起来,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

(五)修养指导法

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其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这种德育方法以学生自我修养为核心,学生在一定教育条件影响下自觉地提高思想认识,按照社会的要求评价自己,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主动接受社会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积极体验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动。

运用修养指导法的要求有:

(1)学生道德修养自觉性的培养。道德教育过程的实质是主体道德的自我建构,如果学生缺乏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那么任何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都无法让学生真正接受。因此,德育要着重激发学生道德修养的动机,使在德育过程中内因真正起作用。

(2)指导学生体验道德情感。只有学生的道德认识渗透着深厚的情感因素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才更深刻,行动才更坚决。德育过程中要重视指导学生形成有意义的积极情感体验,推动个人修养。这些情感体验包括自尊心、同情心、责任感和羞耻感等,能够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良好基础。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品德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言行的对错、优缺点的判断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步骤地培养他们自我品德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形成道德修养的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三、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德育方法的选择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又受到时间、地点、条件以及学生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是有法而无定法。

(一)德育方法的选择

1.德育方法选择的依据

(1)德育目标

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因此,选择德育方法的首要依据就是德育目标。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德育目标的特点,从中寻求对德育方法的要求。比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既要使学生“晓理”,又要使学生“践行”。“晓理”就需要选择讲解、谈话、讨论等德育方法,而“践行”则需要选择行为训练法、自我修养法等德育方法。或依据德育目标同时采用几种德育方法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2)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结构、特点、性质决定着德育方法的选择,特定的德育内容规定着特定德育方法的选择。选择德育方法时,首先要分析德育内容的性质,在寻找各项德育内容及所用方法共性的基础上,掌握其差异性。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学生的年龄特点、品德发展状况、知识结构等对德育方法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同时,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德育方法的选择也有较大影响,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都要充分考虑。这是德育方法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2.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1)把握德育情境

德育情境是由特定德育场景的人、事、物在交互作用中生成的特殊情境,隐性地发挥作用。选择德育方法必须通盘考虑、统筹兼顾、整体感知德育情境,从而决定德育方法的取舍与选配,确保其选择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注重德育实效性

一是追求最大、最佳的德育效果,争取德育目标的完成取得最大的正面成效;二是在保证最佳德育效果前提下追求最少的德育投入。

(3)重视德育方法的针对性

德育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德育方法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体现对德育问题解决的服务性功能。

(二)德育方法的运用

1.综合性

每一种德育方法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都同时具有优势和局限性,如说理教育法重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情感陶冶法重在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感染,行为训练法重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行为,因此德育方法很少单独使用。学校德育要根据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发展规律,把各种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2.灵活性

学校德育面对的是具体的学生、具体的德育内容和教育情境,教师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道德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德育内容、德育情境等条件,从实际出发,灵活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3.主体性

德育最终是为了学生道德的发展,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应当符合学生道德的发展规律,在其不同道德发展阶段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如在学生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重在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的传授,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道德判断力的逐渐增强,则应当采用情感陶冶、修养指导等德育方法,适时地进行品德形成的疏导,引导学生走向自我修养之路。

总之,德育方法的运用既有一定规律,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又无固定章法。而德育方法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对学生而言会成为德育隐性课程,因此,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必须十分审慎。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德育过程?它包含哪些要素?

2.中学生品德发展有哪些特点与规律?

3.道德发展理论包括哪些?

4.什么是道德原则?中学生道德原则有哪些?

5.什么是德育方法?我国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6.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需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