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它是由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创立的,而美国的米切尔(W.Mischel)等人则是该理论的积极追随者。这一理论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也吸取了认知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了《社会学习心理学》(Social Learning Theory)一书,该书对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改进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为此,下面以该书为研究的基本材料,提取其中最重要的和最有价值的思想进行分析,使之“洋为中用”。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习论与行为主义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但同行为主义不同的是,这一理论首先强调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环境刺激的反应(S-R),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他们反对发展阶段论的观点,认为发展阶段论过分强调并夸大了认知结构的内在发展,而低估了学习的作用以及人的学习能力。班杜拉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通常是通过观察别人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的,这种观察和模仿是人际之间的学习,因而该理论称为社会学习。
该理论强调儿童通过替代强化获得道德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只需要通过观察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新行为,而这一过程的实质是“替代强化”,这意味着儿童不仅可以通过观察习得行为,还可以在替代强化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因素都在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起着作用,像家庭与社会环境、社会文化、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均可直接地影响到儿童的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如果充分地利用这些可以利用的社会因素等有利条件,积极地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鼓励儿童的正确行为,抑制其不良习惯,无疑将对儿童的道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为此,班杜拉特别重视“观察学习”或曰“模仿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的认识与探讨主要集中在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这三个方面。在班杜拉看来,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与自我调控是人类对待善与恶、是与非等道德问题所做出的前后相继的持续不断的主观努力。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层面上解决不同的道德问题。具体来说,道德判断是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辨别;道德行为是以一定的道德判断为思想基础所采取的对待善与恶、是与非的具体行动;而道德调控则是人在面对两难道德行为等问题时通过理性分析与意志努力而对善与恶、是与非做出的道德行为的比较与取舍,即在是非分明的基础上做到避恶趋善。
第一,关于道德判断能力的获得。班杜拉与米切尔认为:人们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或直接学习去获得知识的。每个人都能够利用注意的选择性,通过观察去构造他关于“实在”(reality)的各种译本(renditions),但这并不是儿童对早期观察的模拟性模式或正在发生而未经剪辑的拷贝。观察者对信息的重新组织和领悟到的规则而指导产生的各种行为模式都是观察学习的积极产物。
米切尔认为,人们都能够获得道德的和非道德的行为能力,而且不同的个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不同的行为结构的能力。[1]这种行为结构能力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在道德判断能力上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种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其中,主体的认知能力是首要因素。众多研究和客观事实表明,认知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取得较多的成功。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学习和奖励手段,能够改变儿童的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进而改变与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特别相关的认知能力,并使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得到提升。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强调认知能力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但它并不同意认知学派对道德两难问题上的推理成熟性的测量研究结论。米切尔认为,纯认知性测量的最大缺陷是没能把反应者所能做出的那种推理形式与其所愿的那种推理形式区别开来,混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界限。米切尔指出,一个人在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不一致性——如言行分离、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等,可以用他在特定的社会学习经历和经验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道德判断能力来加以说明。
第二,关于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决定道德行为的实施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的种种期望与价值选择。这种期望,一方面要依赖于他自己在类似情形的类似行为中得到的结果;另一方面要依赖于他观察到的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效果。这种结果与效果的信息反馈,可以用来作为他自己下一次尝试类似行为的重要参考。班杜拉做的这方面的专项实验表明,当儿童观察到别人以某种行为方式获得了积极的效果,儿童就比较乐意产生类似方式的行为。比如,当一个儿童看到他人由于乐善好施的行为而受到赞许和夸奖,那么儿童在类似的情形中产生利他行为的倾向就会大大增加;反之,当一个人损人利己的行为受到处罚时,那么,儿童在类似的情形和行为上就会主动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所以,观察别人行为的后果,可以鼓励或抑制观察者以后对这种正反榜样行为的模仿与实施。榜样作用的暗示与替代性操作的后果,成为直接影响道德推理方面的和赞成社会行为方面的肯定程度的重要因素,并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道德期望与价值选择。
米切尔指出:自我调控能力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道德思维的发展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离不开自我控制,缺乏自我调节力会严重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特别是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所进行的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没有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有了自我调控能力,即使是长久地履行其道德义务,也能在没有明显的外部奖赏与支持因素的帮助下控制自己的行为来抗拒巨大的**和环境的种种压力。[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观察学习能较好地获得自我调控能力。比如,人们通过观察,自觉用榜样表现出的行为规范来强加在自己的行为上,激励自己按榜样的行为行事,这实际上就是自我调控能力的体现。至于在观察过程中形成的正确的认知、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的道德情感等都对自我调控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指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不明智地太多地运用奖赏。因为社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儿童从外部控制的奖赏中摆脱出来,以使他们的行为逐渐变成由内在的奖赏——也即与这种赞成社会行为本身紧密联系着的满足感来指导和支持。
(二)社会学习中的观察学习之基本过程
班杜拉为了证明自己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的正确性,还专门进行了两个著名的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模仿学习实验。他选择了一些道德判断故事,把经过初测选择的5岁至11岁的儿童分成两个等组进行实验。模仿学习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被试儿童分成甲、乙两组。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为了惩罚这个大孩子的不良行为,便打了他一顿。看完录像片后,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都会学着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这一阶段的实验说明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榜样行为。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班杜拉鼓励两组儿童学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谁学得像就给谁糖吃,结果两组儿童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打玩具娃娃。这表明通过看录像,两组儿童都已经学会了攻击行为。第一阶段乙组儿童之所以没有人敢打玩具娃娃,只不过这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会受到惩罚,从而暂时抑制了攻击行为,而当条件许可,他们也像甲组儿童一样把学习到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
这个观察学习的实验表明:儿童可以立即学到新的行为,可以抑制或消除内隐的行为倾向出现,可以刺激内隐的行为倾向变为外显的实际行为,可以改变、消除或强化原有的行为模式。正如班杜拉所指出的那样:“在错误很可能造成重大的或致命的后果的情景中,社会示范的呈现也就是传递和修正行为的不可缺少的手段。”[3]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儿童以某种方式受到示范者行为结果的影响,也就是在认知或情感上,或者兼而有之的基础上,儿童对示范者的结果做出反应。这种通过对示范者产生同感而学会某些情感的反应,也就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替代性地学习(Vicarious Learning )。因此,儿童不仅能通过观察而习得行为,而且还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通过条件反射而习得情感反应。此外,通过观察学习,还可以学到行为的规则,获得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准则。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观察学习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能动的学习。正如班杜拉所说的那样:“观察者作为积极的力量而发挥作用,他们把示范作用的刺激转换、分类和组织成容易记住的系统,而不是起着静止的照相机或录音磁带的作用,也不只是简单地贮存示范性事件的同类表现。”[4]个人行为的改变与品德的发展始终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观察学习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
1.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要求注意被观察学习的榜样模式。榜样模式本身应具备明显的特点,如成功、威信、个人魅力等一些引人注目的特征。班杜拉认为,应该从观察者的心理特征、榜样的活动特征和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特征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研究表明,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对注意的影响更重要。如果榜样与观察者接触密切,或两者的相似处较多,那么观察者对榜样就容易产生认同和模仿心理与行为。观察者的特征如觉醒水平、价值观念、思维定势等也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例如,观察者对榜样行为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他是否集中注意观察榜样的行为。如果他认为榜样行为很重要,就会集中注意力;反之则会分散注意力。这是因心理因素引起的注意力的变化,班杜拉把它称为“自我调节”。此外,榜样的活动特征,如行为的效果或价值,榜样人物具有的魅力,示范行为的形象性等,也会影响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班杜拉认为,个体对模仿对象予以注意并观察其行为后,需将观察到的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并使这些特性与个体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而保留在记忆中,用以指导个体今后的行为。班杜拉指出:“如果人们不记住示范行为,观察是不会有多大意义的。”[5]假如个体已经形成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那么为了消除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深刻印象,就必须运用新的刺激来打破原有的习惯。如果个体已经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那么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强化与巩固。按照心理学和信息论的观点和话语来说,即是学习者先将榜样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然后记忆表象再转换为言语编码,表象与言语编码同时贮存在头脑中,以对以后的行为起导向作用。
3.再现过程
班杜拉指出,接下来的过程便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也即学习者在行为实践中复制所观察到的榜样。这一过程至关重要,观察学习者若不能将观察到的榜样行为运用于自己的实际行动,则只能将其停留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如果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已经形成,并且又难以消除的话,那么就要尽量避免它们从内部的潜在状态转变为外部的行为表现。这就要求消除可能诱发内部表象向外部行为转化的条件和中介,建立起能够抑制、阻止或消除这些内部表象向外部行为转化的机制。
4.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又称强化与自我调节过程。模仿中的实际操作是受动机强化与自我调节因素的影响的。如果对一个榜样的模仿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扬,就起到积极的动机强化作用;反之,就会放弃模仿。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外部强化即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强化,比如,教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外部强化的作用比较明显,教师常通过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级评定、分数计量等强化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替代强化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专门术语,指通过观察别人而自己在某些方面受到强化。比如,当看到别人的成绩和努力受到赞扬与肯定,自己就加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当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批评或处罚等,自己就避免类似行为。所以替代强化实际上是指直接强化作用于榜样,榜样起到替代作用而对学习者行为构成强化。自我强化则是指行为按自己设定的标准行动时,行为者以自我支配的方式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它是通过成人向儿童提供行为标准,对达到标准的行为给予表扬,对未达到标准的行为予以批评的方式,使儿童掌握教育者所提出的行为标准,从而用自我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往后,儿童就会形成自我评价的标准,并用它调节自己以后的行为。自我强化时依据的是自我评价个人标准。
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协同作用,共同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当内、外强化一致时,能给个人行为以最大的激励作用。班杜拉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外部强化并尽其所能地将它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内部强化,从而提高其品德水平。
以上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彼此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在一定条件与环境下,如果一个观察者不能重复一个示范原型的行为,则极可能是因为:没有注意有关活动;记忆中无动作观念与表象;没有足够的动力以及能力去进行实践操作。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及其启示意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德育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揭示和论证了榜样示范在儿童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校德育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班杜拉全面总结了榜样示范的类型,概括出家长、教师、同伴、大众传媒和学校环境五大榜样示范,强调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大量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崭新的道德教育论思想。在传统的德育研究中,人们只注重行为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他发掘了前人所忽视的学习形式——观察学习,并给予了观察学习应有的地位。
观察学习是人类非常普遍的学习现象,它是班杜拉学习理论的核心,它的提出,是对学习理论的创造性贡献。社会学习理论一改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的思想倾向,把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班杜拉看来,观察学习的对象即榜样,反映了社会规范的要求,社会规范通过榜样的行为而对观察者产生影响。班杜拉以人作为直接的实验对象,一改以往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类比推理到人类学习现象的错误倾向,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并真正揭示了人类观察学习的一般规律。这些都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榜样具有替代强化作用,榜样示范在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曾举例说:许多父母在孩子打架时,用打骂的方式阻止儿童的错误行为,而这种行为恰恰强化了儿童的格斗动机与行为,这种错误的“以毒攻毒”的方法恰恰给儿童以不良的示范影响。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时,举止应符合道德规范,要注重言传身教,要多给予正面的、积极的榜样教育,不要提供不良的行为示范。班杜拉的实验研究表明,儿童不但爱模仿年长者、地位高者的言行,更爱模仿攻击性行为。因此,影视等大众传媒不宜向儿童展现过多的暴力场面,以免儿童模仿与社会道德相悖的思想行为。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自我调节式的自我教育,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结果使所学知识不能成功地转化为技能。素质教育应当从社会学习论中吸取理论营养,应当强**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要身体力行,具有过硬的技能本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示范,突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提供富有逻辑性与启发性的语言阐释,使学生建立流畅的符号编码和良好的表象系统;另一方面,在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率先示范,并引导与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并通过学生的自我调节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与技巧。
第三,辩证看待奖励与惩罚的教育价值,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在盛谈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我国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教育实践界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味鼓吹“赏识”教育、“阳光”教育,只看到表扬与鼓励的积极的一面,而没能看到或根本不愿正视其消极的一面。须知,过多的褒奖不仅会使学生产生认为自己品德水平高的错觉而使其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和不足,还会因为高频率地、大量地、廉价地使用表扬与奖励而造成学生对褒奖感觉灵敏度的降低和兴趣的减弱,进而导致其应有的正强化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在这一点上,社会学习理论的认识是明智而正确的。它告诫我们不要滥用表扬与奖励。过多地运用褒奖确有使儿童因受褒奖控制而削弱其主体性的危险。实际上,适度的批评与惩罚也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因为它可以起到对儿童不良行为的负强化作用——当头棒喝,可使其“悬崖勒马”。当然,滥用批评与惩罚跟滥用表扬与奖励一样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对待这两种方法的方法论武器是唯物辩证法。此外,还要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接受有益的告诫,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的德育方法,两者结合,辩证施教,相互取长补短,唯有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的进步。
[1] W.Mischel and H.N. Mischel, A Congnitive Social-Learning Approach to Morality and self-Regulation, in T. Lickona (Ed.),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Issues,1976.
[2] W.Mischel and H.N. Mischel, A Congnitive Social-Learning Approach to Morality and self-Regulation, in T. Lickona (Ed.),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Issues,1976.
[3] A.Bandura,Social-Learning Theory of Indemnificatory Processes,in D.A.Goslin (Ed.),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 Rand McNally , Chicago , 1969,p.223.
[4] A.Bandur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1977,p.20.
[5] 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