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主要表现为用什么样的政治观、世界观、道德观、法纪观去培养年青一代。它是一定社会里德育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各种德育影响的总和,是影响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教育信息。德育目标能否实现,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德育内容的确定是否科学、有序。因此,下面就德育内容结构及其优化做一些理论探讨。
(一)德育内容结构的类型分析
德育内容结构是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几个部分组成的,并形成了一定的系统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各部分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基础,法纪教育是保障。思想教育的先导性在于,只有进行思想教育,才能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提供必要的认识论基础,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和法纪观。政治教育是核心,是指它在德育诸内容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的性质、内容与方向。道德教育是基础,是因为道德规范对人具有最基本的、普遍的和经常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个人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法纪品质的形成具有广泛的扩散与迁移性影响。法纪教育是保障,是指法纪规范对人的品德行为具有最强有力的外在约束作用,它具有强制执行的威慑力量。
在德育实践中,人们基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时代背景或不同的德育阶段,其内容系统的结构方式也不尽相同,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道德主导型。在德育内容方面,重点突出道德教育内容,用道德教育来支配和影响其他德育内容,着眼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突出德育内容的道德教育成分。这就是道德主导型结构,它一般适用于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因为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道德教育就是德育内容中的“基础教育”,所以它最符合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可惜的是,我国现代中小学德育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采用这种道德主导型的内容结构,结果导致了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基础不牢,并进而影响了他们品德的良好发展。
第二,政治主导型。在德育诸内容的相互关系中,重点突出政治教育内容,并根据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施来组织其他德育内容,其他德育内容始终从属于和服务于政治教育内容,形成政治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内容体系结构,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此乃政治主导型结构。一般来说,在社会政治制度处于极度不稳或不同的新老政治制度交替之际,政治主导型不仅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因为它有利于巩固执政者的政治地位,强化人们的政治意识。但是,如果在执政者取得统治地位且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还是一味地突出政治教育,就有可能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文盲”和政治投机分子或政治奴隶,最终也将会反过来影响到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正所谓“过犹不及”,我国“文革”时期的政治主导型德育应当引以为戒。
第三,思想主导型。在德育诸内容中,重点突出思想观点、思想方法等思想教育内容,着眼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并通过思想教育来支配、带动和影响其他教育内容,形成思想教育内容占主导地位的内容体系结构,具有强烈的主导性。在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这种思想主导型结构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它有利于人们树立新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如果在其他情况下还是一味地滥用思想主导型结构,则有可能使德育内容变成空洞的说教并使受教育者生成言行不一的双重品格。我国现今的德育内容结构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种弊端。
第四,法纪主导型。在德育诸内容的相互关系中,重点突出法制和纪律教育的内容,并以此来统御其他德育内容,着眼于强化法纪的威严和人们的法纪意识,形成以法制纪律教育内容为重点的内容体系结构,体现了突出的法纪性。这种法纪主导型的德育内容结构在专制的古代社会曾盛行过,如施以暴政的秦代就奉行“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的教育信条,这种“高压”式德育无助于人的德行的真正生成,恰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1]法纪主导型德育顶多只能使青少年不敢作“恶”,但却难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不过法纪主导型德育对失足青少年是比较恰当的,“当头棒喝”可促使他们“悬崖勒马”或“回头是岸”。但如果不加节制地运用此种类型的德育,则有可能使德育变成一种冰冷无情的、缺乏心灵沟通的教育。
以上四种结构类型,体现了德育内容上的倾向性与选择性。虽然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各有其特殊优势和积极效果,但一定要防止其片面性与模式化。不能抽象地说哪一种类型就是最好的或最坏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按照诸教育内容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来建构其合理结构,并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在全面施教的基础上,相对地突出德育的重点内容。
(二)我国现行德育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目前,就我国德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德育内容结构的把握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各走极端的两个方面。
第一,德育内容在系统结构中的相应地位不明确,主次关系不清晰,德育内容的重点不突出,甚至主次颠倒,用相对次要的德育内容冲淡乃至代替主要的德育内容。特别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以来,社会和学校普遍淡化政治意识。一些人甚至认为阶级斗争已经不提了,因此,在学校德育的内容结构中,应该将政治教育去掉。如此一来,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淡化政治,少讲或不讲政治,不再重视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理想和信念教育,而用抽象的道德教育来代替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德育理论界某些个别人在这一点上起到了开路先锋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有人撰文指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学校教育也主要实施的是‘明贵贱,别尊卑’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不存在明确的政治教育。”[2]“德育这一概念的出现,从教育史上看……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语”[3]。“按照德育的本义,德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4]。并把我国德育的实效性不高错误地归因为“德育概念的泛化”[5]和“道德教育政治化或政治教育道德化”⑤。
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以来,就再也没有所谓抽象的一般的共同的人类道德。稍有一点历史唯物论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在阶级社会里,道德都是从各阶级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这正如恩格斯非常正确地指出的那样:“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6]道德具有历史性,因此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这充分说明道德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直强调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合二为一,断言说“不学礼,无以立”[7]。并反问说“人而不仁如礼何”?[8]孔子所讲的“礼”即当时的封建礼制,明显的属于政治教育内容。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开宗明义的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也不是单纯指的“道德教育”,而主要强调的是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一脉相承的封建政治和伦理教育。即便是西方当代教育家杜威,也从来不掩饰道德教育的阶级性质,明确指出:“公共学校制度的道德教育工作和价值,在总体上,要根据它的社会价值来衡量。”[9]
上述例子无不说明,在人类社会未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阶级社会中,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总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反映到学校德育中来,就必然会使德育内容不可能不具有政治意蕴。当然,我们也不因此否认道德和道德教育中有一些超越阶级性的人类性因素,如尊老爱幼、讲文明礼貌等,但这些绝不是道德或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况且,即便是某些所谓人类公德,诸如人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所谓“诚信”教育,也无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谁都知道,《红岩》小说中的叛徒甫志高,当敌方审讯他时,他便是非常“诚实”地讲了老实话——把地下党名单和盘托出,而革命英雄江姐恰恰在这点上“不诚实”——没有如实交代真实情况而使许多地下党员免遭敌人毒手。在这里,如果我们用抽象的“诚信”原则去做道德判断,那岂不是敌我不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吗?!因此,这里,我们倒是要奉劝一句,那些一谈政治教育就反感的坚持“德育概念的泛化现象应该终结”[10]的人们,他们的糊涂认识和错误观念以及德育实践中淡化政治教育的错误倾向,才真正应该“终结”。
第二,在德育内容体系中,虽然重点内容比较突出,主次关系也较明确,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把重点内容变成了唯一的教育内容,用重点教育内容取代其他方面的教育内容,忽视了某些教育内容,造成了内容体系的不完整和内容结构的片面性失衡。有的学校虽然很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维护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但又不大注意其他方面的德育,如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的教育,至于性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更是成为许多学校德育的“盲区”。在不少学校,德育内容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表层现象上,而没有很好地要求学生将其贯穿在一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样一来,使得德育往往以政治立场或标准去框定道德,剥夺了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相对独立的地位与作用,使德育窄化为政治思想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整体设置的德育内容结构,在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如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早已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这种政治主导型的德育内容结构,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对飞速发展的时代适应性差;其封闭的体系内容结构,因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而缺乏开放性,因不能回答德育的热点问题或不能应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德育的挑战而缺乏灵活性;因忽视对象的品德成长特点与需求、忽视日常生活基本道德教育和特殊教育对象对策而缺乏针对性。这些德育内容的结构性失衡直接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实效。因此,对现有德育内容结构进行改革完善和优化组合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前提。
(三)德育内容结构的优化构想
改革与完善德育的内容结构,主要是对现有内容做必要的调整和充实:保留现有德育内容中的基本部分,剔除那些与社会进步相背离的内容和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尽可能地压缩那些超越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增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新事实、新内容。如针对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协作意识、效率观念、信誉观念、劳动观念、环境意识、人口意识、国际意识、创新思维、人际交往、网络道德等德育新内容,就应该添加到原有的内容结构中去。
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德育内容结构的优化组合应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新内容结构应具备这样的特点:把满足社会需要与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把继承优良的传统内容和吸收与借鉴富有时代内涵的国际优秀的德育成果结合起来,把当代的德育问题与人类未来的道德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此外,它还应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突出做人的教育,使其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又具有未来性。优化的德育内容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及其常识教育、唯物论、无神论、行为规范教育等。对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大学,养德修身都是永无止境的。德育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也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如爱国主义和行为规范教育,小学、中学、大学都要讲,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德育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有必要将这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性质和做人基本准则的德育内容列为基本内容,使之成为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德育的常规而加以固定。
2.一般内容
这里所讲的一般内容,是指那些虽不居于德育内容结构中的主流地位,没有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等色彩,但却对做一个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去维护社会健康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意义的一些德育内容。它们并不像基本内容那样,需要进行高频率的和高度重复的教育。如为确保人们健康生活而向吸毒贩毒行为说“不”的禁毒教育;为维护公共安全和人们财产与生命安全的安全教育;为维护人类的性纯洁和性尊严、提升人类的性伦理的性教育;面对我们实行市场经济而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情况下,如何辩证看待适度节俭和恰当消费的消费观教育;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越来越激烈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应该为此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和择业观的择业指导教育;面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进入法治社会后,学生应该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与纪律意识和必须掌握丰富而具体的法律知识的法纪教育,等等。这部分内容,除具有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时代特征以外,突出的特点是它反映了学生成长的一些实际问题,虽然不需要高频率教育,但也比较重要。
3.新生内容
教材都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德育教材作为教育内容的载体也不例外,因此,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思潮、新道德问题应该及时地补充到德育内容当中去。这些内容包括: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应突出的知识产权等科技道德教育,具体包括科学精神、科技价值观——科学精神侧重于人的怀疑、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公正、求真务实等精神塑造,科学价值观重在提高人对科技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正确运用科技的自觉性;面对环境恶化而应突出的生态道德教育,具体内容是将人类的道德价值观、道德原则、道德行为扩展到动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增强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而应突出的经济伦理教育,具体包括勤俭、公平、诚实、守信、高效、竞争等内容,旨在促进个人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道德化;面对国际互联网日渐广泛而深刻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等而应突出的网络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的道德自制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以抵御不良信息**,消除网上不良行为;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逐渐来临而应突出的合作精神教育,它是集体主义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与迁移,具体内容包括和平教育、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和国际理解教育,旨在消除国际间不应有的仇恨与对抗,使人类和平共处、互相关心和互相理解;等等。这方面的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这部分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社会,贴近了人类共同的现在与未来。这样的考虑也是非常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马克思主义断言,人类最终是走向共产主义的,而今天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运动正是在朝着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前进。而在这一运动过程当中,毫无疑问,人类共同的道德因素会越来越多,直至最终由人类的道德取代阶级的道德。
4.特殊内容
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存在某方面的问题是某一阶段学生的普遍现象,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都需要针对学生个体,如青春期教育中早恋问题的解决、失身女生的教育与救助、女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失足青少年的教育,等等。由于以往的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致使学生的许多品德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与化解,有时甚至还因无的放矢的教育加重了学生原有的问题。这部分内容的教育,由于教育内容的具体和教育对象的具体而具有显著的针对性,将有效地改正以往德育工作脱离学生成长实际的弊端。
综上所述,德育内容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学生的发展实际而不断吐故纳新,使其内容结构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针对性、时代性和未来性特点,从而实现德育内容结构的优化组合。
[1] 《论语·为政篇》。
[2] 尚鹤睿:《试论德育概念泛化与德育实效》,载《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7期。
[3]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8页。
[4] 江新华:《透视德育概念的泛化现象》,载《理论月刊》,2001年第10期。
[5] ⑤同上。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4页。
[7] 《论语·季氏篇》。
[8] 《论语·八佾篇》。
[9]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99页。
[10] 江新华:《透视德育概念的泛化现象》,载《理论月刊》,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