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命困顿的反思(1 / 1)

大学生产生生命困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个人生活方面的原因;既有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灵性上的原因。但是,从教育角度来说,根本上是生命教育的缺位和人文教育的缺失。前者导致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观、生死观、生活观,后者导致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伦观。从个人生命成长角度来说,大学生的生命困顿又与自己生命正经历“精神断奶”的烦躁相关,它导致大学生不能安身、安心、立命。

一、生命意识的缺乏

从全人生命健康来看,大学生的生命困顿,根本上是由于对生命自身缺乏正确的、本质的认知,或者说只有错误的、表面的认知,由此导致无法正确面对生活中所遭遇到的诸多事件或者现象。[6]

首先,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神圣性的认知,从而形成泛科学主义的纯粹生物学生命观。个体生命不只是一团肉体的自然生命,还是具有精神信念的精神生命,是具有社会关系的社会生命。当人类对生命本身做越来越深入的分析研究时,生命的神圣性便逐渐被解魅。当生命的里里外外都像一张白纸一般**在每一个人的面前时,当生命能像我们制造其他商品一般可以任意设计并从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地生产出来时,生命的神圣性便**然无存了。当生命丧失其神圣性后,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就不再可能是敬畏和尊重了,于是便出现杀人或自杀现象。

其次,大学生缺乏对生命与死亡相互渗透的辩证认知,从而形成对死亡缺乏自觉的盲目主义的生死观,导致对死亡和生命的双重无知。对于生命来说,生与死是其两面。从根本上说,人生问题的解决必须求之于对死亡问题的体认,而死亡问题的解决又必须求之于人生问题的化解。因此,对死亡的思考与体认,实际上是人生真相彰显的最大契机。由于缺乏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现代大学生对于生死互渗的辩证关系缺乏认知,由此导致两种极端:或者以为死亡是解决生命问题的最后答案,以为死亡可以让生命问题“一了百了”;或者以为死亡只不过是肉体生命的暂时消失,生命可以简单轮回,“脑袋掉了无非碗口那么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样的生死观将生命与死亡完全对立,不能在生命与死亡之间建立起辩证的渗透。活着还是死去,成为一个类似莎士比亚“to be or not to be”的绝对化选择,这是当下大学生心理危机极端表现的深层次根源。

再次,大学生缺乏对生命与生活的辩证关系的认知,从而形成缺少生命根底和片面责怪生命的错误生活态度,导致因生活困惑而演化为生命困顿并形成危机。生死哲学家郑晓江教授提出“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原理来解释生命困顿。[7]他认为,生命本来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命的体现,二者应该完全合一于人生。但是,在现实的人生中,生命表现为内在的,而生活是外在的;生命求的是稳定,生活求的是变化;生命是有机体的成长,而生活则是各种人生滋味的总和。于是,人的生命与生活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内在紧张,二者经常发生矛盾、摩擦、不一致。许多青少年专注于物质性的感**而忘怀了生命的层面,从而常常出现生活的意义与生命价值丧失的危机。以自杀问题为例,“一些走极端者,他们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以为生活就是生命,以至于生活感受不好就放弃生命存在。他们往往把生活的感受视为人生的全部,所以,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不高兴等,皆可以成为走向自杀的理由”。[8]

最后,大学生缺乏对生命内部身心灵关系的辩证认知,从而形成忽视灵性精神生命的片面的躯体主义或者心理主义的生命观,导致其身、心缺少灵的引导而失去方向。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实际存在,是身、心、灵的统一体。由于人的生命的三重性,生命成长分别有自然生理生命的成长、个性心理生命的成长和灵性精神生命的成长。[9]灵的获得不能离开心的运作。心是生命存在的中枢,心可以指向身、心、灵。心如果指向身,就会固着于有形之物;心如果指向心,就会固着于自我;心如果指向灵,就可以获得灵性,实现超越。化解生命困顿,必须将“心”引到“灵”的方向。

二、人文信仰的偏差

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既缺乏灵性精神信仰的引领,又缺乏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素养,由此往往导致一些常识化的、纯粹经验主义的信念成为自己生活信念的主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1)优胜劣汰的竞争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人都获得了发展自己的机会,人的潜力得到极大的开发和激励,这激起了每个人的成功欲。为取得成功,人们陷入了无止境的竞争之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彻底改造了中国人,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拼命创造物质财富。随之,价值观也日益功利化、庸俗化,精神追求弱化。人们拼命追求成功,为成功而不择手段,甚至牺牲亲情和友情、牺牲身体、牺牲自然。而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非自身能调控的因素,这就使得很多将成功作为人生追求的人,遇到挫折时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与毅力。

(2)冷酷的科学主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也因此变得狂妄。人们常以智慧为基础,以科技为工具来改造自然,失去了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敬畏。随着电脑、网络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手机上网的便捷性,人机交流过度,异化了很多大学生的生活,使很多人的生活和学习碎片化、浅层化,对现实问题的处理也处于低能状态,同时也导致他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的爱减弱、丧失了。在网络中,人们只专注于直接的目标,无暇也没有兴趣反思生活和生命。“机械人变得越来越对机械操纵感兴趣,而对分享和珍惜人生之乐则无兴趣。因此,他变得对生命冷漠,对机械的东西着迷,最后迷恋死和彻底毁灭。”[10]

(3)工具主义流行。冷酷的科学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工具主义流行。教育过程中的工具化和技术化,使教育者教书与育人脱节,被教育者知识与道德分裂。教育过程多借助多媒体技术,考试有标准答案,学生变成了“考试机器”。工具理性使人上升为绝对的一般主体,而这种主体不再是沉浸于生活中“体验着”的生命体,遮蔽了主体最为本己的特质:生存、生活、生命的三位一体。在工具理性的指引下,人们处于一种“割裂”的“碎片”状态,可以为了生存而忽视“生活”,可以为了“生活”“生存”而忽视甚至残害生命。[11]

(4)极端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将获得物质财富等同于成功,使生命价值狭隘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崇尚物质、鄙薄精神已经被很多人奉为圭臬。许多人把全部精力用来挣钱,全部生活由挣钱和花钱构成,并以为这就是快乐。其实,物欲是社会文化刺激出来的,并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无穷的物欲只会伤害生命。极端的功利主义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金钱关系或“有用与否”的实用关系。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联系被消解,人们无形中变成了一群逐利的生物。人们将名利双收作为终极目标。很多人步履匆匆,却不知道为何向前走;人们追求成功,却难得有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结果往往是,没成功不开心,成功了又催生出更多的物欲,陷入无止境的追求中。

(5)绝对的享乐主义。享乐主义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由于精神的缺失,很多人将享乐简化为物质的享受和感官刺激,并陷入物欲横流、感官刺激中不能自拔,甚至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这就是绝对的享乐主义。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享乐主义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种绝对的享乐主义遮蔽了人们原本明净的心灵,使人们的生活和生命之间出现了断裂,即片面注重当下生活的感觉而忽视长远生命的追求,甚至为了当下的感觉而残害生命,比如酗酒、吸毒。还有很多人因为当下的感觉不好而放弃生命。这种以“当下”体验为特征的行为方式所呈现的是现代性的时间意识。“现代性时间意识的突出特征是将‘现在’同‘过去’‘将来’割裂开来,把现在这个瞬间看作自我等同的一个孤立的点,然后再将这种断裂的、非连续性的时间体验扩展为一种完全瞬间化的生活制度。”[12]这种时间意识只关注当下的瞬间,生活和生命与自己的过去、未来没有任何关系,幸福只在于当下体验的快乐,其实质是不利于生命成长的。

三、“精神断奶”的烦躁

大学生生命困顿除了生命意识和人文信仰的问题外,也与自己生命成长正经历“精神断奶”这样一个特定阶段相关。人是一个独特的身、心、灵合一的生命存在,因而,人的生命成长就会有身体(生理生命的成长)、心理(心理生命的成长)以及灵性(精神生命的成长)。因而,人的生命成长中也就必然有“生理断奶”“心理断奶”“精神断奶”这样三次“断奶”运动。

“生理断奶”一般在一周岁左右。这是人的身体生命获得独立的标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时,在心理上逐步与父母及其他成人割断关系,并逐步走向自立的阶段,这一过程叫作“心理断奶”。但是,人不只是有心智生命和身体生命的生命存在,人还是一种可以为自己的生命与生活赋予意义的生命存在。这种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东西就是“精神”或者说“灵性”。“生理断奶”“心理断奶”可以使人的自然生理生命和心智生命获得成长。但是即使是知情意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人的灵性精神生命可以得到真正成长。就如一个身体健康、心智正常的人却可能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陷入迷茫一样。就个体生命成长来说,还必须有第三次的断奶,即“精神断奶”。

大学生活阶段正好是生命成长的“精神断奶”期。在“精神断奶”期,大学生会产生生命断裂的茫然,无处“安身”,无法“安心”,这成为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普遍面临的根本性生命困顿。

不知道如何“安身”,即不懂得肉体生命的价值。“我的肉身是干什么的?”这对相当多大学生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必问但并不一定清楚的问题。正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肉体生命的承载下生活,所以往往也会忽视这一问题。因为科学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在灵性还没有觉醒而无法得到正确的自我回答前,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且对立的“肉身观”。一是认为我们的肉身只是一个臭皮囊,我们的痛苦、烦恼等都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不具有绝对自由的肉身。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我们会将生活中的烦恼、不愉快等归罪于我们的肉身。于是随随便便对待自己的肉身,进而也随随便便对待他人的肉身。这就是很多选择自杀或者暴力的人背后扭曲的“生命观”。二是认为肉身就是生命,生命除了肉身没有其他。因此,实现生命的价值就是实现肉体的价值,满足生命的需要就等于满足肉体的需要。于是,爱自己就是爱自己的肉身,肉身享受便是一切,贪图吃喝、打扮、享乐,这是一切现实的享乐主义背后的“生命观”。

不知道如何“安心”,即不懂得正确使用自己的心理能量。一个身体健康、心智正常的人也可能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陷入迷茫。因为生命的方向不是由身和心决定的,而是由灵,也就是我们最内在的精神决定的。如果我们的灵还在蒙昧中未能觉醒,不能够从母体成长出来,那么生命就会没有方向感,就会迷茫。到了大学阶段,伴随自然生理生命和个性心理生命的成熟,大学生们缺少的不是心理能力,而是使用这些心理能力的方向、目标和意义。

不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的知性能力,即不知道如何“求知”。“我为什么要学?”“我要学什么?”“我应该怎样学?”……大学生对这些问题很迷茫。之所以会如此,在于大学生自身的灵性还没觉醒,还没有认识到“学习”不只是一个针对外界世界的功利行为,本质上应该是一个促进自己生命成长的生命行为,不是“为人”,而是“为己”。

不知道如何使用情感能力。由于普遍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大学生该如何对待亲情?由于自然生理生命和心理生命的成长,大多数大学生将面对爱情的光顾,又该如何对待爱情?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社会化,如何对待友情?同时,又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大学生面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知道如何协调情绪、情感的问题。换言之,即不知道作为“心”之内容的“情”的方向和意义。因为情的协调,根本的是需要“爱”的能力。大学生的灵性还没有完全觉醒,“爱”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是很难处理、协调好各种“情感”和“情绪”问题的。

不知道如何使用意志能力。大学生面临的自我选择和自我抉择的机会远比以前多,小到吃饭穿衣,中到参加社会活动,大到学业和生涯规划,大学生都面临不断的选择与抉择。面对如此多的选择,大学生往往表现得非常茫然,不知所措。我应该追求什么?我应该坚持什么?我应该获得什么?我遇到困难如何克服和化解?我如何在多种可能的矛盾冲突中做出抉择?如此等等,都不容易明确回答。结果便是不加选择,跟着感觉走;或者人云亦云,最后导致被很多虚假的需要耗费掉自己相当多的精力。

人的生理生命和心智生命构成一个非常强大的能量系统。这个能量系统必须有一个方向释放。人是一个可以追问自己存在的生命存在,他必须给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和说明。身和心的行为需要意义注入。人的生命也是需要方向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