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种起源》发表以后的20年里,他始终没有中断过科学工作。l876年,他写成的《植物界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一书,就是经过长期大量实验的成果。书中提出的异花受精一般是有利的结论,已在农业育种中广泛应用。到了晚年,达尔文心脏病严重,但他仍坚持科学工作。就在去世前两天,他还带着重病去记录实验情况。
达尔文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划时代的贡献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因此,1882年4月19日他逝世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的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达尔文找到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这一重大发现,对生物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科学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它结束了生物学领域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统治时期,对近代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48年欧洲革命
19世纪40年代中期,欧洲大陆动**不安。一与面,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但在政治上仍然处于无权或少权状态,封建落后势力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遭受外来压迫的东南欧各国希望结束外同统治,获得民族独立。而且,各国又相继出现了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加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强烈要求铲除封建制度及其残余,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因此,资产阶级必须联合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各革命阶级共同反对封建旧势力及其残余,建立起包括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内的更加全面的资本主义统治。
1848年,意大利各地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外国统治者被驱逐,揭开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序幕。
意大利革命在法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七月王朝竭力维护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工商业资产阶级对此非常不满,在全国各地以办“宴会”为名,举行群众集会,宣传自己的主张。l848年2月下旬,为了在巴黎举办的一次大型“宴会”,群众与军警发生冲突,并演变成武装起义。很快,起义军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国王逃往英国。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国二月革命把l848年欧洲革命推向**。
二月革命后,法国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在起义代表组织的“临时政府”中,资产阶级代表占据了一切要职。为了麻痹手中掌握着武装的工人,临时政府先是假意答应满足工人的一些要求,而后又故意挑拨农民、手工业者同工人的关系,并着手积蓄反革命武装,准备屠杀巴黎工人。6月下旬,愤怒的巴黎工人忍无可忍,发动了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六月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现代社会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革命相继席卷了欧洲的许多地区,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和普鲁士的柏林等地,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拿起武器,举行起义,反对专制统治。在匈牙利、捷克和罗马尼亚,人民群众为了反抗外族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纷纷发动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匈牙利起义。起义军抗击了奥地利军队多次进攻,赢得了匈牙利的独立。在l848年欧洲革命中,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成为革命的重要参加者,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热情。
面对汹涌的革命浪潮,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大为惊恐,资产阶级也害怕革命继续深入会危及自身的利益,于是组织各种反动势力反扑,沙皇俄国最为嚣张,派遣军队到各地帮助镇压革命和民族起义,特别是扑灭了匈牙利革命,它成为欧洲的宪兵。6月,法国资产阶级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镇压了巴黎工人起义。不久,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利益的路易·拿破仑攫取政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1849年,欧洲的革命烈火基本被扑灭。
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资产阶级的背叛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组织上的软弱。l848年,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且一直走在革命的最前列。但是资产阶级害怕革命继续深入会危及自身的利益,因而其革命性不断减弱,甚至背叛了革命。第二,以沙皇俄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封建君主疯狂镇压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革命风暴波及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从根本上说,它是在欧洲各大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取得了更大发展,因而同旧的封建制度以及工业革命前的旧统治产生尖锐矛盾的基础上发生的。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图4-3-2-1)(图4-3-2-1)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一方面,自l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差不多每隔l0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这一矛盾。另一方面,广大工人对恶劣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越来越不满。为了改善自身的处境,他们同资本家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并日趋成熟。
工人运动的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自发的捣毁工厂机器,如英国的“卢德运动”。后来,广大工人在争取改善经济待遇的同时,也开始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并逐渐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斗争。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l831年和l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三次工人运动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是,它们表明,无产阶翻已经觉醒,并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充分条件。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体,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另一方面,他们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对当时出现的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加以批判继承,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沦。
德意志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的主要贡献是辩证法。他认为,世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但是,在黑格尔看来,辩证运动的主体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是“绝对精神”,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发展了唯物主义,但他的唯物主义非常机械,并且仅仅局限于解释自然现象,在说明社会历史问题时,他又成为唯心论者。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合理部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其劳动创造财富思想的基础上,批判了他们关于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财富的观点,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借鉴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天才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在创立科学理论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积极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组建工作。1846年,他们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筹备建党。1847年底,他们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原理,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的特性作了科学的分析,论证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历史使命;总结了人类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验,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得到蓬勃发展。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图4-3-3)
19世纪前期,西欧主要国家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俄国仍旧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全国90%的人口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受到贵族地主的压迫和剥削,过着贫困的生活。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地主可任意打骂、虐待农奴,甚至将他们出卖。
受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俄国的资本主义工农业逐渐发展起来。在粮食生产发达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地主开始采用雇佣劳动代替农奴劳动,农民阶级也日益分化。l860年,俄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有l万多家,工人人数86万,其中,87%是自由雇佣工人。工业中自由雇佣劳动力逐渐超过农奴劳动力。这一切都说明农奴制正在走向衰落。与西欧相比,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l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l/15;俄国的铁路有l500公里,而英国有1.5万公里;俄国出口的是农产品,进口的是工业品,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在农奴制下,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地主强取豪夺下,广大农民也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格限制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农奴制的存在已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1853至1856年,为了争夺黑海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俄国与土耳其、英、法之间发生了克里木战争。俄国惨败,失去了在黑海保有舰队及保留要塞的权利。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战后,农民运动风起云涌。l858至l860年,共发生了近300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实质上是农民阶级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尝试。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一一农奴制正面临灭顶之灾。它如果继续保留,势必导致沙皇统治的垮台。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l856年3月30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l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一、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商人或市民。二、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赎金的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向政府还本付息。三、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并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在村社上面又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以保障地主的利益。同时,村社实行连环保,以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起来。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农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改革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是,这次改革很不彻底,它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最好的土地被地主占有,农民得到的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份地要小,而且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二三倍的赎金。当农民获得“解放”时,实际上已经变得一贫如洗了。他们大多无法独立经营,只能再向地主租地,借款,挣脱的枷锁叉重新戴上。因此,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统治,为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图4-3-4)
19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史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这场以推行资本主义新政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新运动,开始于明治年间,所以史称“明治维新”。
此前,日本是落后的封建国家。在1603年,德川家康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在江户设置幕府,建立了德川家族的一统天下。名义上,首脑是天皇,但实权已落在德川家族的手中。德川幕府实际上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政府,根本不把天皇放在眼里。
德川幕府掠夺土地,并把土地分封给270家叫做“大名”的封建领主。大名又把领地分割成更小的单位,分赐给自己的家臣——武士。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是幕府将军统治人民的主要工具。“士、农、工、商”被划在武士之下,受到等级身份制度的严格限制。还有30多万被称做“非人”和“秽多”的贱民,被排斥在士、农、工、商之外,过着悲惨的生活。
幕府推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德川幕府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l8世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得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制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反抗的情绪也日趋高涨。接连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严重地动摇了幕府的统治。
正当此时,西方列强大举入侵日本。幕府屈服于列强的炮火,连续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和关税协定。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来廉价商品的涌入而破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反对幕府的斗争接连发生。1865年12月,长州藩倒幕派击败保守派。随后,萨摩藩倒幕派大久保利通等人也控制了藩权。不久,这两股力量结成倒幕联盟,成为全国倒幕运动的核心,他们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自己的实力,与幕府军队抗衡。
这一年的l2月,压制倒幕派的孝明天皇去世,不满l5岁的明治天皇即位。明治天皇虽然年幼,但颇有见识,对幕府将军把持朝政十分不满,他决定与倒幕派联合推翻幕府统治。他写了一份“讨幕密诏”,交到大久保利通他们手里。德川庆喜昕到风声,感到形势对自己不利,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辞职。西南各诸侯一眼就看出这是对方的缓兵之计。于是,他们调兵遣将,很快把自己的部队调集到京都附近,准备发动宫廷政变。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官,解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
德川庆喜连夜退居大阪,集中全部兵力,向京都进犯。政府军在京都附近迎击。夜半时分,双方展开了大厮杀。幕府军士气很低,而政府军却斗志旺盛,越战越勇。与此同时,改革派提出“减免租税”、“四民平等”口号,把农民和商人都争取到自己一边。因此,各种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由市民群众送到前线,并有许多市民直接参战。幕府军纷纷投降。德川庆喜仓皇撤退,逃到江户。政府军迅即包围江户。德川庆喜看到自己大势已去,向天皇投降。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之久的德川幕府垮台了。
1868年3~4月间,明治政府先后颁布了《五条誓文》和《政体书》,从而提出推行资本主义新政的基本方针。从1868年至l873年,新政府开展了大刀阔斧的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收回封建地主土地、取消封建身份等级制、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破除封建主义旧文化。这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由一个落后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
但是,由于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的力量较为软弱,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因而国家的领导权落在中下级武士手中。他们虽然资产阶级化了,但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因素,使日本逐步发展成为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
美国南北战争(图4-3-5)
18世纪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联合执政。不过南北两地依旧各行其道:美国南方在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着黑奴制,而北方则发展了资本主义的自由雇佣制。
到19世纪中叶,这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l860年,以呼吁维护联邦统一、反对奴隶制扩张而著称的林肯当选美国第l6届总统。南方奴隶主感到大权旁落,于是开始制造分裂,蓄意发动叛乱。1861年初,南方各州脱离联邦,成立“南部各州同盟”,定都里士满。4月l2日,南方叛军炮击联邦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公然挑起国内战争。4月15日,林肯被迫宣布南方为叛乱州,征召7.5万名志愿军,为恢复联邦统一而战。
战争开始后,无沦在人口、工业生产、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军事力量,还是政治上,北方均占有绝对优势。然而战争初期,联邦军队却频频失利。这是因为南方军队有备而来,取得了主动权,更是因为林肯政府将最敏感的奴隶制存废问题搁置一边。1861年7月,在离华盛顿40公里的马那萨斯城发生第一次会战,联邦军被人数较少的南方军击败,华盛顿几乎失守。此后,群众举行了示威游行,要求解放奴隶,分给农民土地,挽救危局。
1862年9月23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往北方。英国工人阶级也展开了支持北方的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干涉计划。林肯政府还实行一系列的革命措施和政策:1862~1863年,实行武装黑人政策,成千上万黑人报名参加北方军队,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隶;1862年5月颁布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l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l60英亩土地,在土地上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林肯政府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清洗军队中的南方代理人。1893年开始实行征兵法,以代替募兵制,从而增强了北方的兵力。同时林肯调整了军事领导机构,实行统一指挥,任命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格兰特为全军统帅。
1863年,北方在军事上出现转机。同年7月1日的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内战的转折点。战争的主动权转到北方军队手中。1864年,北方最高统帅格兰特采用新的战略方针: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强大攻势。东线以消耗敌人力量为主要目标;西线用强大兵力深入敌方腹地,切断“南部同盟”的东北部与西南部的联系。
1864年9月,西线谢尔曼将军麾下的北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两个月后,北军开始了著名的“向海洋进军”,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各种军事设施,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经济力量,使南方经济陷于瘫痪状态。在东线,格兰特将军统率北军把敌军逼到叛乱“首都”里士满附近。l864年11月,林肯以绝对多数再度当选总统,南方败局已定。1865年初,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园经济濒于瓦解。北方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几乎断绝了南方与欧洲的贸易。同时,在南方内部也出现反对派,许多小农加入“联邦派”,从事反战活动。南方逃兵与日俱增,粮食及日用品匮乏。1865年4月3日,联邦军队攻克里士满。l865年4月9日,南军罗伯特李将军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追向格兰特投降。
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国恢复统一。
俾斯麦统一德意志(图4-3-6)
德意志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长期分裂的国家,境内诸侯林立。l848至1849年革命失败后,德意志各邦都恢复了反动的封建统治。19世纪50至60年代,资本主义在德意志普遍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农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品市场的扩大,都给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资本丰义经济愈加发展,国家统一的要求就愈加迫切。当时存在着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一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各邦王朝,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共和国。另一条是由容克阶级领导,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可以说,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鲁士最后完成了自上而下的统一。在普鲁士实现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起了关键作用。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宰相。1815年出生在普鲁士一个大贵族地主家庭。他的性格强暴蛮横、凶悍粗野,崇尚武力。1851至1858年,俾斯麦担任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l859年,任驻俄大使;1861年,改任驻法大使;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对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能力深信不疑。他的哲学是:“强权胜于真理。”他认为武力是取得政治和外交成就的基石。他曾反复对普鲁士人说:“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这就是著名的铁血政策。它是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的政策。俾斯麦代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依靠“铁血政策”,俾斯麦先后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尽管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的封建势力及其军国主义传统,但统一毕竟是一个进步的历史事件。
1864年,德意志与丹麦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发生领土纠纷。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惨败。双方签订协定,石勒苏益格划给普鲁士,荷尔斯泰因划给奥地利。
奥地利是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最大阻力,所以对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l866年6月,普鲁士挑起了普奥战争。意大利为了收复威尼斯也对奥作战。普鲁士军队很快占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各邦。7月3日,普军在捷克的萨多瓦村附近重创奥军。经过调停,8月23日,普、奥签订和约,规定:旧德意志邦联解散;奥国承认普鲁士成立北德意志联邦(由美因河以北各邦组成);把施勒斯维希、霍尔施坦、汉诺威和法兰克福等地划归普鲁士,威尼斯归还意大利。此后,普鲁士于1867年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国王为联邦元首。奥地利皇帝为了增强国势,于1867年兼任匈牙利国王,组成了奥匈帝国。
经过普奥战争,普鲁士统一了德国的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只有德意志南部紧邻法国的四个小邦国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四个小国,但他知道,法国也有同样的想法,不打败强大的法国,德国的统一将不可能实现。同时,俾斯麦对法国境内的富裕地区阿尔萨斯和洛林早已垂涎三尺。所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国。经过充分的准备,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一方面由于法国的孤立和军事上的失误,另一方面由于普鲁士制定了周详的作战计划,不到一个半月,法国就被击败。9月2日的色当战役,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法国投降,普军大获全胜。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首相。德意志的统一完全实现。
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和世界的强国,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受铁血政策的影响,德国逐渐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巴黎公社起义(图4-3-7)
19世纪中叶,法国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法同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但遭到了惨败。9月4日,法国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成立了“国防政府”。这时,普军继续向法国内地推进,法国成立了防御侵略战争的一方。“国防政府”屈辱求和,普军得以长驱直人,包围了巴黎。10月31日,法军投降。巴黎人民极为愤慨,又爆发了旨在推翻叛国政府的第二次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两次起义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受到了实战锻炼。爱国热情高涨的巴黎工人冲破政府限制,仅三个星期就组成了194个工人营队。1871年2月,巴黎无产阶级革命武装正式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2月17日,梯也尔上台。由于消除了后顾之忧,法国资产阶级便集中全力对付国内特别是巴黎的工人武装。3月8日至l7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2万名政府军,准备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逮捕其中央委员会成员。18日凌晨,政府军占领了蒙马特尔停炮场,枪声惊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抢的消息迅速传开。该区的国民自卫军战士立即集合起来,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内的人民群众也随同一起拥上蒙马特尔高地。偷袭的政府军很快就被赶到的国民自卫军击溃。
这时,巴黎的武装起义迅速展开。国民自卫军和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建筑街垒,布置岗哨,派出巡逻队,集中分散的大炮。中央委员会领导武装起义,占领了部分地区。中午以后,国民自卫军开始向巴黎市挺进。22时许,国民自卫军进入市政厅,升起红旗。至此,中央委员会控制了巴黎全城,推翻了梯也尔政权。3月28日,巴黎公社进行了普选,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诞生了。
为了镇压革命力量,梯也尔一方面纠集反动军队的散兵游勇,另一方面请求俾斯麦释放战俘,重新拼凑和整顿了军队。此时,巴黎东面和北面普军15万大军压境,西面和南面凡尔赛军队伺机反扑,形势对公社极为不利。
公社方面却疏于防范。4月2日清晨,凡尔赛军炮轰巴黎,向巴黎城西的纳伊桥发起进攻。炮声震醒了巴黎,公社执行委员会当即决定进攻凡尔赛。3日清晨,公社匆忙调集4万人,分3路向凡尔赛进军。由于公社领导对军事形势盲目乐观,对大规模军事行动缺乏准备,致使出击部队各行其道,导致战斗的失利。
4月6日,凡尔赛军与东面和北面的普军对巴黎形成了包围。公社方面仅有l.6万人的作战部队和4.5万人的预备部队。但公社战士无所畏惧,与敌人浴血奋战。4月7日,西线5000名装备很差的部队,同9倍于己的敌人激战。17日,250名公社战士在贝康城堡抗击5000名敌军进攻达6个小时。在南线,公社战士为守卫炮台顽强战斗。到4月底,公社守住了巴黎西线和南线,给凡尔赛军以大量消耗。5月初,公社调整了巴黎防御部署。凡尔赛军发起全线总攻。公社虽在此时加强了军事指挥,但大局已难挽回。
5月21日下午,凡尔赛军进入巴黎,一场震撼世界的巷战开始了。为保卫公社政权,公社战士奋起抗敌,他们在街道和广场筑起街垒,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27日,敌军开始围攻最后两个工人区。在拉雪兹神甫墓地,200名公社战士与5000名凡尔赛士兵展开肉搏,战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战士壮烈牺牲,被俘战士全部被枪杀在墓地的一堵墙前。这堵墙后来被称为“公社社员墙”。28日,公社战士坚守的最后一个街垒被攻克。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被凡尔赛军血腥镇压下去了。
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