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崛起奋战的民国时期(2)(1 / 1)

历史百科一点通 王斌 6679 字 1个月前

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图2-2-9-6)(图2-2-9-7)

1927年3月26日,蒋介石到达上海。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同帝国主义勾结。他密令取消“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向帝国主义表示“决不用武力来改变租界的现状”,他将扫除“阻碍”,“使中外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良好”。帝同主义在得到蒋介石的保证后,答应可以通过租界为蒋提供一切便利,并以驻扎在上海的侵略军帮助蒋介石镇压革命。上海的大资产阶级表示愿资助军饷,给蒋介石以经济上的支持。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组织了秘密的“中华共进会”和“工界联合会”,供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用。

在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蒋介石决定发动反革命政变,并做了极其阴险的周密计划和部署。在蒋介石即将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危机时刻,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在4月5日与汪精卫发表了一份《联合宣言》,为蒋介石辟谣。宣言说:“国民党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两党同志果能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反间之言,自不获乘机而人。”要求群众“不听信任何谣言”。这个宣言实际上起了帮助蒋介石解除共产党和革命群众思想武装的作用。宣言发表后,汪精卫和陈独秀离开上海去武汉。

4月6日,蒋介石假惺惺地派军乐队给工人纠察队“赠送”写有“共同奋斗”字样的锦旗,表示对上海工人的“敬意”,用以麻痹工人的警惕性。

4月ll日,蒋介石发出指令。当日下午,大批反革命军队布防上海市。深夜,帝国主义侵略军越过租界,在南市、沪西、吴淞、虹口、闸北等区,拘捕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一千多人,送到蒋介石军队驻在龙华的司令部。l2日凌晨,停泊在高昌庙的军舰上发出信号,全副武装的青红帮流氓打手,臂缠白布“工”字符号,冒充工人从租界出动,向闸北、南市、沪西、吴淞、浦东等地的工人纠察队驻地进攻。工人纠察队奋起自卫反击。大批反动军队就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用欺骗胁迫或武力等卑劣手段,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一千七百条枪全部被缴,队员死伤三百多人,上海总工会也被反动派占领。

当天,上海各区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集会,要求交还工人纠察队的枪支,惩办流氓,肃清反动分子。总工会决定全市总罢工,抗议反动派的血腥暴行。

13日,上海二十多万人举行罢工,上午十时,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召开群众大会。虽然反动派沿途堵截,到会者仍有六万多人。大会一致决议收回工人武装。

下午一时,群众冒雨游行示威,高呼“还我武装”、“打倒新军阀”等口号。当队伍走到宝山路时,早已埋伏在那里的蒋介石反动军队,从四面八方向游行群众射击,同时用机枪扫射,顿时宝山路上流遍了烈士的鲜血。在这次绝灭人性的大屠杀中,牺牲一百多人,很多人受伤。接着,反动派下令禁止罢工游行,解散上海总工会,查封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上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

据不完全统计,反革命政变后的三天中,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三百多人,被捕五百多人,流亡失踪五千多人。继汪寿华被杀后,赵世炎、陈延年等也在“四·一二”后牺牲了。

1927年四月六日,张作霖派出军警宪兵数百人,袭击苏联大使馆,抓捕李大钊等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三十五人。4月28日,以残酷的绞刑把李大钊等二十人杀害。

6.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图2-2-9-8)

在国民党内强大压力下,经过多方布置之后,l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分共的问题。在未开会以前,裁制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随后不久,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疯狂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汪精卫集团举行反共政变,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国民党完全抛弃。至此,国民大革命运动遭到完全失败。

国共的十年对峙

1.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图2-2-10)

国民政府对国内人民,实行严厉的镇压政策。大规模的逮捕和屠杀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负责人,大肆逮捕其产党人,严禁群众运动,取缔一切抗租、罢工活动。先后通过《制止共党阴谋案》、《中华民国刑法》、《劳资争议处理法》、《民众运动案》这些反动法令和提案,剥夺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数以百万计的共产党员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萧楚女、向警予、彭湃、恽代英等都是在这一时期遇害的。

国民党为了从思想上扼制革命,蒙骗人民,大力推行“党化教育”。党化教育首先在学校实行,而后灌人整个国民教育中。1928年5月以后,国民党把党化教育改称“三民主义教育”。1931年6月初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规定“三民主义为中华民国教育之根本原则”,并对小学、中学、大学的“三民主义教育”提出不同要求。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完全是国民党的反动教育。

2.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

国民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这个政权建立以后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蒋介石以对日本在满蒙特权的承认,换取了日本对他的支持。1928年6月15日,南京政府在“北伐告成”之际,发表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南京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内容只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叔两项。

关于关税自主问题,1928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了《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条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但又规定缔约双方“在彼此领土内享受之待遇,应与其他国享受之待遇毫无区别”。即美国在中国享有最惠国待遇。随后南京政府陆续同德、挪、比、意、丹、葡、荷、瑞典、英、法、两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关税条约”。到1930年5月,中日缔结了关税条约。所有这些条约都在原则上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但同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这就是说中国仍无权自定税率。同时,总税务司和各地海关仍为外人把持。所以中国的关税自主并没有实现。

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更是毫无结果。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到l928年期满者有日、意、比、葡、丹、西六国,除日本外,其他五国都在新约中承认取消领事裁判权,但都作了保留。实施日期一再延缓,最后不了了之。国民政府改订新约的目的,是制造国家独立自主的形象,借以缓和革命人民反帝要求,以取得列强的承认。国民政府吹嘘改订新约是“外交新纪元”的意义就在于此。

国民政府奉行亲美日反共的政策。1927年12月14日,国民政府撤销对驻在关内各省的苏联领事的承认,关闭各省的苏联银行、轮船公司及商业机构。l929年7月18日中苏断交。南京国民政府亲帝反苏,正是它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性质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

3.南昌起义(图2-2-10-2)(图2-2-10-3)

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决定以党能够掌握的革命武装在南昌举行暴动,并委派临时中央常委周恩来组织前敌委员会,负责指挥这次起义。

这时,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有:叶挺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四军第二十五师(骨干是周士第领导的第七十三团,由原叶挺独立团改编而成)、贺龙的第二十军、朱德的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公安局的两个保安队、卢德铭的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员等,总兵力三万余人。7月26日,周恩来及叶贺部队相继到达南昌。

1927年7月31日晨,周恩来及前委其他成员恽代英、彭湃、李立三等否定了张国焘阻止起义的错误意见,决定8月1日凌晨四时举行起义(后因发现叛徒告密,起义乃提前几个小时)。8月1日1时许,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即全歼守敌,胜利占领南昌城。起义军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副总指挥兼前敌总指挥,郭沫若任总政治部主任,刘伯承任参谋长。下辖三个军:分别由贺龙、叶挺、朱德任军长。8月3日至6日,起义军按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途中打垮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钱大钧部。九月上旬,进军长汀、上杭,中旬占大埔、三河坝地区。随后分兵,由朱德率第二十五师留守三河坝,总指挥部率主力进军潮州、汕头。下旬,占领潮汕后又第二次分兵,一部留守潮汕,主力西取惠州。

九月底10月初,起义军在汤坑、三河坝遭到优势敌人的攻击,激战数日,损失严重,潮州、汕头亦相继失守。随后,主力又在流沙一带遭敌截击。所留部队,一部约一千二百人进入海陆丰地区;一部约两千人,由朱德、陈毅率领进入湘粤赣边开展游击战争。周恩来、聂荣臻取道海路前往香港治伤。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华北事变(图2-2-10-4)

l935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地区制造的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5年5月,日本借口中国方面援助东北义勇军进入滦东“非武装区”活动,破坏了塘沽协定,向国民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涮动日军入关,以武力相要挟。六月初,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开始秘密谈判。

7月6日,何应钦致函梅津,承认日本的要求,内容包括: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和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撤换河北省主席和平津两市市长,取缔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这一协议,习惯上称做《何梅协定》。1935年6月27日,察哈尔省民政厅厅长秦德纯和日军代表特务头子土肥原达成《秦土协定》(即《察哈尔协定》)。内容包括:保证日人在察省自由来往,取消在察省的国民党机构,成立察东非武装区,二十九军从察哈尔全部撤退,察省主席撤职等。从此,中国在冀察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

日本侵略者接着又积极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935年l0月,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鼓励华北自主案”。10月13日,日本关东军召开大连会议,具体策划华北五省自治。10月22日,日本侵略者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地主武装和流氓无赖暴动,占领县城,成立“县政临时维持会”,发表“自治宣言”。11月25日,日寇唆使国民党河北省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汉奸殷汝耕在通县组织“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以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内蒙,日寇扶植反动封建王公和伪军头目成立“内蒙自治政府”。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采取妥协敷衍的政策。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图2-2-10-5)

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于8月1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宣言,获得了全国广大人民的拥护。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ll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宣言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这是继遵义会议后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为了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毛泽东于l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了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领导作用的重要。报告全面地系统地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问题,为迎接抗日新**的到来做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6.西安事变(图2-2-10-6)(图2-2-10-7)(图2-2-10-8)

l936年l2月初,蒋介石飞到西安,以临潼华清池作为“行辕”,敦促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积极剿共。蒋调集的部队纷纷开赴潼关,嫡系重要将领陈诚、卫立煌等也陆续来到西安。战云笼罩了西北。蒋介石逼迫张杨服从他的剿共命令,进攻红军。中央军则在后面接应督促。如张杨不服从他的“命令”,他就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十七路军调到安徽,由中央军进驻陕甘两省“剿共”,并借机搞掉张杨的军队。张学良多次劝说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但均无效。

12月7日,张蒋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学良痛哭陈词,但丝毫不能改变蒋的态度。蒋表示他的“剿共”政策至死不变。至此,张学良准备实行“兵谏”。l2月8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密商,决定扣留蒋介石,逼蒋抗日。

l936年12月12日,张杨下令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同时,陈诚、卫立煌等十多人也被拘捕,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事变后,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八项主张逼蒋抗日。通电发出后,张杨又采取了若干重大军政措施。

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全国和全世界都非常震惊。世界各国同国内各种势力都从各自的国家或阶级、集团的利益出发,对事变做出不同的反应。一时之间,中华大地的上空布满阴霾。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正确方针,肯定了事变的进步性质。12月l7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抵达西安。代表团在西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宋子文、宋美龄等进行了两天的谈判,达成协议。蒋介石被迫答应履行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一)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二)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三)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五)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六)其他救国的具体办法。但蒋介石要求不采取签字形式,而以他的“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张杨同意了他的要求。蒋介石被释放,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是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内战基本结束,给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建立了必要的前提。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图2-2-11)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在上海点起战火。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分数路由租界向闸北进攻。驻上海的十九陆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指挥下,奋起抵抗,“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30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洛阳,表示要与日军抗战到底。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和强有力的支援下,上海抗战取得重大战果。中国十九路军坚持月余,迫使日军三易主帅而不能有所推进。但上海抗战终在国民党亲日派破坏下归于失利,中日签订所谓《上海停战协定》。随后,蒋介石马上正式宣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夺中国国家领土和主权。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后,又侵占热河、上海、河北,增兵华北。直到l936年底西安事变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逐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内搜查,鸣枪示威。中国方面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从东西两面夹击卢沟桥。战争开始后,l3军迅速调集军队,7月29日攻占北平,30日攻占天津。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9日,红军通电全国,请缨抗日。全围各界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

7月l5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

8月22日,宣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设独立指挥机构。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9月24日,八路军在山西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8月13日,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中国军队发动攻击。中国方面由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3个师开进上海,奋勇抵抗,并出动出击,一度将日军打到黄浦江边。淞沪会战中国方面参战共约70万人,伤亡l6万人,广大官兵前仆后继,坚守上海三个月,对日本战争狂人三月亡华梦想给了当头一棒。日军改在杭州湾登陆,进行包围,11月l2日占领上海,12月3日首都南京陷落。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2月,华中华北日军发动徐州会战,4月3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线交通要道。l938年8月武汉会战,在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后,中国守军于10月24日撤出武汉,改在宜昌、长沙构筑防线,10月26日武汉陷落。日军损耗巨大,补给不足,无力发动新的攻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9年9月到l941年1月,日军连续发动3次长沙会战都被中国军队击退。l939年11月,日军发起桂南战役,占领南宁,进至昆仑关;l2月31日中国军队收复昆仑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武装进入沦陷区,开辟敌后根据地,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l940年7月,八路军和地方部队l05个团发动百团大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配合英军作战,英军不战自溃,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1943年10月下旬,中国驻印军对缅甸日军转入反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丧失制海权,为打通陆上交通线,于1944年4月发动豫湘桂战役。相继攻占许昌、洛阳、衡阳、桂林、柳州、南宁等上百座城市,多个重要空军基地也被日军破坏。l944年6月,退回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开始反攻,打通中印公路和输油管路线。

1945年8月,美国对日本先后投掷两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迅速击溃了关东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递交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日军的侵略激起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赴国难的民旅精神,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时代即将到来。

人民解放战争

1.抗战后国内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在“国家统一、民主政治”口号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企图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和恢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1946年元旦,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中说:“军令政令的必须统一,军队必须一律归还国家统辖。”“军令政令统一”就是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老调重弹。这是国民党蒋介石对待战后中国问题的基本方针。扶蒋反共,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已经上升为全国的主要矛盾。

2.重庆谈判(图2-2-12)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渝面商“国家大计”。24日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27日,蒋介石派张治中及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一同乘飞机到延安迎接。28日下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赫尔利陪同下由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战后国共两党的谈判。

两党重开谈判是国际国内条件促成的。蒋介石的意图是在政治上争取主动,同时利用谈判时间作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和在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也为了在争取和平民主的过程中揭露反动派的真面目和教育人民.团结和争取对美蒋尚抱幻想的人们,决定派毛泽东等赴渝商谈,并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毛泽东的到来,给大后方人民巨大鼓舞。毛泽东毅然赴渝,出美蒋意料之外。在谈判中,一切提案都由中共提出。经过四十三天谈判,终于在10月10日,由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列入纪要的共十二个问题,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各自表述自己的意见,未获协议,同意以后继续商谈或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有些在谈判中未获协议的问题,也未载入纪要。

这次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在此前提下,中共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军队国家化和解放区政权问题,是双方斗争的焦点。国民党仍坚持“军令政令统一”,拒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在军队问题上,中共提出应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可以缩编至二十四个师至少二十个师,并将散布在粤、浙、苏南、皖南、皖中、鄂、湘、豫(豫北不在内)八个省区的部队撤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之解放区集中。由于这一让步,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同各党派、各界代表人物和外国友好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谈。10月11日,毛泽东由张治中、王若飞陪同返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到延后即返渝)留在重庆继续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问题。

3.政治协商会议(图2-2-12-2)

l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与会代表:国民党八人、共产党七人、青年党五人、民主同盟九人、无党派人士即社会贤达九人,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致开会词,大会先后通过了军事问题、宪草问题、和平建国纲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问题五项协议。31日,会议结束。

参加政协的五个方面,实际代表中国社会中三种政治力量。会议的过程,就是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国家政权主张、三条中国道路的一场尖锐复杂的较量的过程。在蒋介石、周恩来、张澜的开会词中,就分别代表三个政治集团含蓄地申述了各自的基本主张和态度。随后,围绕改组国民政府、施政纲领、军队、国民大会、宪法草案五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施政纲领问题。中共代表团正式提出了《和平建国纲领草案》。最后,基本上依据中共的方案,于l月26日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军队问题是斗争的焦点。国民党坚持其“军令政令统一”的既定方针。民盟代表粱漱溟坚持军队国家化,“即是军队不属于任何私人,任何地方,任何党派所有”。周恩来重申了中共的主张,他说:我们同意军队国家化,但是不能“先有军队国家化,然后才能政治民主化”,必须二者同时并进。

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的斗争,是中国民主运动史上特殊的一幕。

4.全面内战的开始(图2-2-12-3)

l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命令蒋军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由此开始。

中原解放区地处鄂豫边界、平汉路两侧,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945年底,王震、王首道率南征湘粤的三五九旅转移到这里,与李先念、郑位三领导的新四军五师会合,共约六万余人。蒋介石把他们视为心腹之患。在1月停战令生效后,蒋介石调派武汉行辕程潜所属十个军约二十五个旅二十一万人和十几个保安团向该区围攻。中原解放军被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东西不过二百华里、南北只有五十华里的狭小地区。6月26日拂晓,国民党军十余万人围攻宣化店,扬言要在四十八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造成“惊人的胜利与奇迹”。

接着,蒋军开始进攻苏皖及山东解放区;进攻冀鲁豫解放区;进攻晋察冀解放区;进攻晋绥解放区;进攻陕甘宁边区;进攻广东各游击区及海南岛琼崖解放区。派飞机七架轰炸延安。向东北解放区进攻。约一百九十三个旅一百六十余万人,发动了向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10月11日侵占张家口后,达到进攻的顶点,共侵占解放区城市一百五十三座。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陈诚,l0月17日在北平向中外记者狂妄地吹嘘:同共军作战“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

5.三大战役(图2-2-12-4)

一、战略决战之辽沈战役(图2-2-12-5)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各项工作,同时决定将战略决战的初战放在东北战场。

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东北人民解放军于l948年9月12日至ll月2日,进行了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东北野战军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这是东北战场作战的正确方针。

9月12日,辽沈战役打晌。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突然奔袭北宁线,连克昌黎、滦县、北戴河、绥中、义县,至10月1日,完全切断了华北蒋军从陆上增援东北的道路,并孤立、包围了锦州、锦西、山海关。从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经五昼夜战斗,扫清了锦州外围据点。10月14日,对锦州发起总攻,经三十一小时激战,全歼守敌,俘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及以下十万余人,解放锦州。

在解放军的威慑与争取下,蒋军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投降,长春遂告解放。锦州的攻克和长春的解放,使东北国民党军全军覆灭的命运已成定局。在黑山、大虎山激战之后,全歼廖耀湘兵团十万余人,生擒廖耀湘。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歼灭廖耀湘兵团后,立即向沈阳营口前进,11月2日,解放了沈阳营口,再歼敌十四万九千余人。敌五十二军军部、一个师部及三个团从营口海上逃跑。ll月8日,锦西、葫芦岛之敌亦随桂聿明逃走。

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剿匪总司令部”,第一、六、八、九四个兵团部,十一个军部,三十六个正规师,连同非正规师及其他游杂武装,共四十七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

二、战略决战之淮海战役(图2-2-12-6)

l948年11月6日至l949年1月10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区的地方武装共六十余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邱,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内,同八十万蒋军进行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完整作战方案,是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粟裕首长制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刘陈邓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委以“临机处置一切”的权力。中共中央还责成华东中原华北三大区全力组织支援。毛泽东根据战局发展的有利形势,决定以中原野战军为主,华东野战军一部配合,先后围歼黄伯涛、黄维兵团。人民解放军在歼灭黄维兵团后,毛泽东指示总前委,为配合平津战役,使蒋介石暂不下海运平津诸敌南下的决心,对杜聿明残部两星期内不进行最后歼灭,进行战场休整。杜聿明所部被围困期间,断草绝粮,饥寒交加,陷人了绝望的深渊。

到1949年初,平津诸敌已无逃跑可能。华东野战军主力遂于1月6日,向杜聿明部发起总攻,经四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俘敌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击毙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第十三兵团司令官李弥逃脱。至此,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全部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六十五天,总共歼灭国民党军五个兵团、二十二个军、五十六个师,共五十五万五千人。至此,人民解放军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南京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

三、战略决战之平津战役(图2-2-12-7)

在淮海战役战胜之际,东北野战军八十万人和华北两个兵团二十万人,协同发起了平津战役。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l949年一月十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作战。蒋介石和傅作义在南京军事会议上确定了“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方针。傅作义依据这个方针,不断收缩兵力,调整部署。他把蒋介石的嫡系二十四个师部署在平、津、唐三角地区。把自己的二十个师放在北平、张家口之间。随时准备南逃或西窜。

11月29日,平津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首先分割包围,断敌逃路。华北二十兵团包围了张家口之敌。12月8日,十九兵团将傅部主力三十五军包围于新保安地区,东北野战军一部将敌十六军主力围歼于康庄、镇边城一带。人民解放军将傅部主力七个师两个骑兵旅分别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两地,切断并控制了平绥路,敌人西窜之路断绝。毛泽东为稳住敌人,命令西线解放军对张、新二处暂取“围而不打”方针;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尽快人关,并对平津诸敌实施“隔而不围”的办法,割断诸敌联系,完成战略包围。

从l2月12日起,入关的东北野战军主力以神速动作,出敌意外地提前完成了对平津塘敌人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这样,到12月21日,人民解放军完全斩断了傅作义的一字长蛇阵,敌人已无逃跑之路。在战役的最后部署完成之后,人民解放军即遵照毛泽东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指示,对被围被隔之敌实行各个歼灭。

12月24日解放了张家口,全歼敌十一兵团所属的一个军部七个师共五万四千余人。为了控制海口,切断和封闭敌人的退路,进一步孤立北平之敌,人民解放军本拟首先攻歼塘沽之敌,但由于该处地形不利于作战,因此,改为首先歼灭天津之敌。

1949年1月上旬,人民解放军在肃清天津外围据点完成攻城准备后,向敌发出了放下武器,实行和平解决,以免天津城市及二百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劝告,令其先头部队最迟于1月l3日开出城外。但是敌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拒绝和平解决。人民解放军于1月14日发起总攻,经二十九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十三万余人,活捉陈长捷。l5日下午,天津宣告解放。

17日解放塘沽。天津、塘沽、新保安、张家口解放后,百万解放军云集北平周围。北平敌二十五个师二十余万人已成囊中之物。准备攻城的人民解放军与北平地下党相配合,精确掌握敌情变化,加紧进行政治攻势,努力争取和平解决。l月21日,傅作义接受毛泽东l月14日声明的八项条件,愿意和平改编。22日,傅作义的文告经国民党中央社发表。这样,人民解放军以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式,迫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人民解放军于31日入城接防。同日,平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发出通告,宣布约法八章。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叶剑英、副市长徐冰)宣告成立。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这一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五十二万余人。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共歼敌一百七十三个师,一百五十四万余人。国民党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主力部队几乎丧失殆尽。整个东北完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安阳、归绥等几个孤立据点外,全部解放。中国人民大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就要到来了。

6.解放全中国(图2-2-12-8)

1949年7月上旬,除定海外,浙江全省解放。8月17日,解放福州。lO月17日,解放厦门。至此华东全境解放。解放军进入致力于解放沿海岛屿的战斗。在西北地区,8月26日解放兰州,9月5日解放西宁,9月23日解放银川。在解放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军事攻势和政治争取下,9月19日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绥远省主席董其武宣布起义,归绥和平解放。9月25日、26日,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省主席鲍尔汉先后通电起义。lO月20日,第一野战军王震兵团进驻乌鲁木齐,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7月,四野对白崇禧集团发动强大攻势。白崇禧所部桂系军队自长沙地区南逃。8月4日,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和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宣布起义。长沙和平解放。9、10月间,四野在湘南衡阳宝庆地区发起衡宝战役,歼灭了白崇禧主力一部。二野第四兵团和四野第十五兵团自赣粤边境南下,10月14日解放广州。10月26日,在阳江阳春地区歼灭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余汉谋集团。

11月初,四野和二野第四兵团分三路向广西进军。西路沿黔桂边境迂回前进,切断敌人逃往云贵的道路;南路进入粤桂边境,防敌逃往海南;中路由湖南南下。11月22日解放桂林。12月4日解放南宁。白崇禧桂系国民党军及其指挥下的蒋军一部,除少数逃入越南外,全部被歼。

在解放军胜利进军下,l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分别在昆明、彭县宣布起义。云南西康和平解放。l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逃到台北。12月27日成都解放,蒋介石的最后一张“王牌”胡宗南集团及退集成都地区的其他残敌,全部被歼。至此,全国大陆除西藏外,都解放了。

总计,人民解放军自1946年7月至l949年三年作战,共歼灭(包括毙伤、俘虏、起义、投诚、和平改编)蒋军五百六十九万余人。至1949年9月底,共歼敌六百二十五万余人。至l950年六月海南岛解放,共歼敌八百零七万一千余人。解放军在扫**残敌过程中,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建市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