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繁荣强盛的隋唐五代(1)(1 / 1)

历史百科一点通 王斌 4894 字 1个月前

杨坚建隋

499年,拓跋宏死于南征的途中,北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魏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等人先后执政,又恢复了鲜卑族的特权。534午,北魏的孝武帝因不满当时实权人物高欢的胁迫,出走长安,投奔宇文泰家族,高欢则另立元善见为帝,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此后,高欢之子高洋与宇文觉先后废东、西魏建立了北齐、北周。

北齐建立者高洋就是齐文宜帝。由于北齐是在东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帝在位期间,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北齐的国力一度领先北周。但继位的孝昭帝、武成帝都是暴君,大肆杀戮北魏皇室与汉族官员,使得北齐失去了鲜卑族与汉族广大人民的支持,终被北周消灭。

北周建立之初,实力明显弱于北齐,但由于周武帝宇文邕的治理,北周逐渐强盛起来。大部奴隶被赦免为平民,武帝白己生活朴素、勤政爱民,颇受各族人民爱戴。577年,周武帝率军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周武帝病逝,北周的军政大权逐步落入了外戚杨坚的手中。杨坚于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近一百年长期分裂的局面。

皇亲国戚杨坚是关陇集团上层强有力的军事统帅,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年仅8岁的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后,杨坚便以“辅政”为由,总揽军政大权,都督内外军事。589年,隋军出师江南,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社会安定,户口迅速增长,垦田速增,积蔷充盈,文化发展,甲兵强锐,成为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隋文帝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后人一般将隋文帝的大治誉为“开皇之治”。

首先确立三省六部制: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这样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新阶段。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每部设尚书为长官。尚书令下有尚书左、右仆射各一,左仆射判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判度支、都官、工部三部事。尚书令与左、右仆射及六部尚书合称“八座”。又设秘书和内侍二省,负责图书修撰及宫内供奉等事。另设御史、都水二台,负责监察和水利。

583年,杨坚从河南道行台兵尚书杨尚希的建议,废郡,改为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隋初,对一般农民,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政策,对于豪强贵族兼并土地的行为给予打击,以保证农民的正常生产。继续实行均田制,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奴婢5口给田l亩。永业田不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均田制实行后,国家可以控制更多的劳动力,增加赋税收入,也提高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文帝时期最大的经济管理方式改革是设立官仓和义仓。设置官仓的目的,是在增加关东漕运的效率,也就是把原来关东各州对京师个别直接的输粮办法,改为集中和分段运输的办法。官仓的粮储,用以供养军功人员。在黄河沿岸设置米仓,先把关东各州的粮食集中,然后利用黄河及广通渠运到京师,时间及人力物力,都节省了不少。义仓又称社仓,设置于乡间,其储粮由人民捐纳,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如遇某地收成不好发生饥馑之时,便以某地社仓中的储粮赈济饥民。义仓的设立对人民的生活担到了保障作用。

隋朝二世而亡

为谋得太子之位,狡诈的晋王杨广生活朴素,对大臣恭敬有加。杨广的伪装再加上杨素的旁敲侧击,使杨坚终于废太子杨勇而改立杨广。公元604午,文帝病危,召太子杨广入居大宝殿。杨广怕文帝有新的考虑,便给杨素写信,谋划继位。但是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手中,文帝大怒。同时,文帝还发现杨广在宫中要奸污他的宠妾宣华夫人,这才下决心废掉杨广。于是文帝令人召回废太子杨勇,准备让他继承皇位。杨素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告杨广,杨广马上伪造圣旨,一切布置妥当后,杨广派张衡进宫杀死父亲文帝。二十一日,杨广即皇帝位,为隋炀帝。同时派杨约入长安,谎称文帝遗诏,将杨勇杀死。

隋炀帝继位后,大兴土工,穷奢极欲。在隋炀帝第三次到江都以后,更加荒**,令大臣王世充为他挑选江淮美女,送到宫中。隋炀帝得了l00多个美女,终日醉洒狂饮。当时人民纷纷起义,天下大乱,炀帝也感到害怕,常对皇后萧氏谈论人们要推翻他的传闻,还曾拿着镜子照,对萧后说:“这么好的脑袋,也不知道会被谁砍下来。”此时,隋炀帝无心北还,想定都丹阳(今江苏南京)。可随从士兵大多是关中人,离家多日,思乡心切,纷纷逃跑。公元618年,虎贲郎将司马德戡、赵行枢等10余名近臣,知道炀帝大势已去,怕受牵连,于是密谋结党西逃。炀帝宠臣宇文智及听说后献计说:“你们叛逃是在自取灭亡,倒不如乘机夺取江山。”于是众人共推宇文智及的哥哥宇文化及为主,与马文举、令狐行达等引兵入官,勒死炀帝。隋朝自此灭亡。

隋朝经济的发展、繁荣

1.人口的增长和垦田面积的扩大

隋朝建国时,由于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战乱,以及士族豪强地主大量隐占人口,政府掌握的户口只有450万左右。经过开皇初年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实施,以及政府对户口清查和管理工作的加强,使大批逃户、隐户又成为国家的编户。到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在长江以北隋政府统治区的在籍户口已增至600多万户。灭陈后,又得江南50万户,总户数达到700万户左右。

至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又增加到890万户,4600万口。17年间增加了29%,平均年增长率为14‰。户口的迅速增加,除了隋政府继续括户,括出许多逃亡人口,以及从地方豪强隐占下夺得许多荫庇人口外,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殖。这是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日趋繁荣的结果。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这样高的人口增长率是很突出的。

人口的增长与农业的发展分不开。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促使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使垦田面积不断扩大。据《通典·田制》载: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垦田面积为1900余万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已增至5500余万顷。20年间增加了3600多万顷,增长率为190%左右。显然这个数字明显夸大,不够准确,但当时耕地垦田面积的激增,当是可以肯定的事实。从中也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隋朝府库中才积储了数量庞大的粟帛。

2.手工业的发达

随着农业的发展,隋朝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一些手工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但与前代一样,隋朝的手工业生产仍主要控制在官府手中,官府设置专门机构,统管工匠,制造产品。隋朝主管官府手工业的最高机构是尚书省的工部;具体管理生产官府所需各项产品的机关是太府寺;负责长安、洛阳皇宫及官廨土木工程的是将作寺(后改称将作监)。隋文帝时,太府寺统左藏、左尚方、内尚方、右尚方、司染、右藏、黄藏、掌冶、甄官等署,掌握着许多重要手工业部门。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从太府寺分置少府监,由少府监统左尚、右尚、内尚、司尚、司染、铠甲、弓弩、掌冶等署。后又废铠甲、弓弩二署,并司织、司染为织染署。在一些地方州县和矿产地区,也设有管理官府手工业作坊的机构。

3.造船业与制瓷技术

隋朝造船业空前发展,造船技术很高。隋文帝为了准备攻陈,命杨素在江南永安督造战船,规模之大,技术水平之高,均为历史所未见。如所造“五牙”战船,船身高达一百多尺,起楼五层,左右前后设置拍竿六支,用来拍击敌船,可容战士800人。隋炀帝游江都(今江苏扬州)时所乘的“龙舟”,高45尺,长200尺,船上起楼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房间,皆以金玉装饰。造这样规模巨大的船,技术要求很高,与当时的世界水平相比,隋朝的造船技术也是头等的。

隋朝的制瓷业技艺也很精良。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随葬品中,已有瓷器,在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和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姬威墓中,都发现了鸡首壶、双龙把手瓶和双耳扁壶等白瓷瓷器。在李静训墓中还发现了碧色玻璃瓶,从而证明隋朝已能制造玻璃了。

此外,雕刻、制茶、制盐、漆器、冶炼铸造等手工业也都有所发展。

4.城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兴盛

隋朝城市的发展,突出体现在西京大兴城(长安)和东都洛阳这两座举世闻名的伟大都城的营建上。

隋文帝建国后,认为建于西汉初年,后被北周沿用的长安城过于狭小,使命宇文恺另建大兴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六月开始动工,次年初即告完成。大兴城建在旧长安城东南约7公里处的渭水南岸,总面积84平方公里,约为今西安旧城(明、清时建)的7.5倍。

大兴城布局严整对称、规划整齐,同时它明显改变了自西周以来的“面朝背市”的旧的城市营建格局,较多地考虑到居民在交通、用水及商品交易活动的需要,是魏晋时代邺城、洛阳都城的进一步发展。大兴城是古代世界中罕见的巨大都城。日本古代京城的营建,受大兴城影响颇大。

隋时,西京长安(大兴城)和东京洛阳,是最大的商业都市。均设有巨大的商品交易场所——市。隋政府对市的管理制定有严密的法令,建立有专门管理市场的机构,长安、洛阳5个市的管理机构叫市署,长官称市令。署下设肆长数十人。在市内从事工商业的人均须向市署登记,取得“市籍”。隋时,长安的东、西两市,分别称都会、利人。洛阳东、南、北三市分别名丰都、大同、通远。这些市一般占地两坊。通远市周围达6里,丰都市周围有8里。两京市场规模巨大,商业繁荣。

在国内商业发展的同时,隋朝的对外贸易也有所发展。隋朝对边境少数民族和国外的商业,主要分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两条商路。为了发展和西域、中亚诸国的西北陆路上的贸易,隋炀帝曾派裴矩驻张掖(今甘肃张掖),主持对西域少数民族和外国贸易。裴矩根据“富商大贾,周游经涉”的情况,著作《西域图记》三卷,详尽记述了西域44国的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丰富内容,并绘有地图。隋朝的海上贸易以南海(今广东广州)、扬州等地为集散地。隋朝中叶以后,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到隋亡,南海的赤土(马来半岛)、真腊(高棉)和波利(婆罗洲)等国,都和中国有使节往来和贸易活动。从国外运来的犀象、玳瑁、珠玑等,多从广州集散。国内外出者,亦多从此出发,将中国传统的商品,如丝绸、铁器等贩运出境。

隋初,通往日本的海上交通未开,中日联系取道朝鲜。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日本曾两次遣使来中国。隋炀帝时也曾遣使赴日本。此后,两国相互交往不断,增强了中日之间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和大业六年,隋炀帝曾两次派人航海到流求(今台湾),其目的虽然是扩大统治范围,显示国家强大。但客观上却开通了流求与内地进行经济交流的道路。流求与大陆之间素有贸易往来,从此以后,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到隋朝末年,官逼民反,人民纷纷起义,生产受到影响,商业也随之走向衰落。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建立唐朝的李渊也是关陇贵族,隋末任太原留守。在农民起义烽火燃遍全国,隋朝灭亡已成定局之时,李渊才决定起兵反隋。次子李世民在晋阳结交豪杰。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捕杀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

晋阳起兵后,李渊决定进军关中,夺取长安。瓦岗军和河北军在中原地区牵制了大批隋军,关中防卫力量薄弱。于是,李渊便打着安定隋室的旗号,率军3万向关中进发,沿途赈赡穷乏,废隋苛政,争取人心;对各地豪杰结交拉拢,获得了河东与关中地主阶级的广泛支持。很快攻占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掌握实权。

唐朝建立时,李渊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并开始着手统一全国的战争。李渊先集中力量剪除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河东的刘武周。李渊兵进关中时,留下四子李元吉守太原。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出击,消灭了刘武周,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此时,瓦岗军已瓦解,中原地区还有洛阳的王世充和河北军窦建德两大势力。李世民率唐军进攻洛阳,王世充不支,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窦建德率军援助王世充。李世民率唐军大败窦建德,窦建德被俘,7天后王世充投降。武德六年(623年),唐军镇压了河北地区刘黑闼起义军。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粱师都。唐朝重新统一了全国。

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消灭隋军主力,消弱割据势力,依靠自己的政治、军事经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一个统一强大的唐帝国,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李渊爱好酒色,既无创业的志向,也无创业的才干。从太原起兵至建立唐朝、平定全国,主要依靠次子李世民的谋略与征战。李渊见李世民的威望日益高涨,逐渐疏远世民,亲近建成、元吉,并默许李建成等人打击谋害李世民,但因战争未至,还需借重李世民,才没有最后下决定出去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派尉迟恭带兵进攻。三天后,李渊正式立李世民为太子,执掌国政。同年八月甲子日,李世民逼李渊禅位,尊李渊为太上皇。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贞观之治

627年至649年,唐太宗贞观年间,统治集团较开明廉洁,重视民意,从而出现了一段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此间政治清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逐渐强

盛,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是因为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隋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统治阶级和士族势力,使唐初统治者吸取了很大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就唐太宗个人而言,他开明务实的从政才干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初始,因亡隋之鉴,顺应天下思治的民情,推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增殖人口、广设义仓等措施,使因隋末战乱一度凋敝的社会生产又呈现生机。太宗充分发挥贤者能人的德才之长,亲君子、远小人、士庶并举、新故同进、汉夷并用,以至人才济济,文武荟萃,成为贞观之治实现的重要因素。太宗重视吏治,慎择刺史亲民,执法务求宽简,提倡节俭,抑制旧土族势力,并大兴学校,盛开科举,笼络知识分子,为庶民地主广开参政之门。继续推行均田制,纳绢代役不再有年龄限制,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臣下直谏蔚然成风,下情上达,避免决策失误。用人“唯贤是与”、“量才授职”,政府机构精炼。

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制定唐律等。兴科举,以儒为师,兴办学校,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势力,加强皇权,提高寒门出身的功臣地位,扩大统治基础。经济方面轻徭簿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提倡节俭,减轻了社会负担。贞观之治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

唐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太宗坚持反击突厥的侵扰,在华夷一体思想指导下,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保存少数民族部落体制,任用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太宗致力于巩固边防,安抚边疆各族降众,广设羁縻州府,缓和了西北、北方的边患,民族间的交往得到加强,北方各族尊太宗为“天可汗”,并开辟“参天可汗”道,以加强羁縻州府同中央的联系。太宗推行的和亲、团结、德化的民族政策,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如文成公主人藏和亲,在汉藏友好史上意义深远。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最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省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行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让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闱扩大了,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大臣专权的局面。

贞观年间,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不仅造就了“贞观之治”繁荣局面,其各种制度、用人政策、重视发展生产的方针和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贯穿到武则天统冶时期和唐玄宗统治前期,为唐朝持续发展,直至出现“开元之治”鼎盛局面奠定了基础。贞观后期,太宗屡兴营建,日趋骄逸,又连年用兵,亲征高句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纳谏、用人、执法等方面不如前期。当然,这并不影响唐太宗作为杰出政治家和“贞观之冶”的历史地位。

武周改制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次年九月,太后废黜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由太后临朝改制。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太后宣布革命,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降唐帝为皇嗣,追尊武氏祖先为帝,立太庙于神都洛阳,改置社稷,改载初元年为天授元年,后来又多次改年号,在位共十五年。如果从立为皇后之日与高宗共同执政时算起,至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时为止,武则天前后执政达五十余年之久。她是中国历史上正式称帝的唯一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把唐王朝推上到了东方强国的地位。

武则天出身勋贵家庭,对于历代兴亡及政治得失颇有了解;又侍奉唐太宗多年,“贞观之治”对她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她在执政的五十年间不少政策措施基本上是沿着“贞观之治”的道路继续前进的,但有她自己的特色。这一时期主要政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

武则天号称天后时,建言十二事,作为施政纲领:“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工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复;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以进阶。”其中前五条都是关于提倡农业、减免赋役、与民休息的内容,把它放在施政纲领中的首要地位,由高宗下诏加以施行。为贯彻诏命,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还延揽著名农学家们编写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全国,作为务农的依据。

第二,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善于纳谏,是封建统治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则天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另外,武则天在消除政敌的斗争中,采用了两个特殊的手段——酷吏与铜匦。垂拱二年(686年),鱼保家设计铜匦,是一个四面开口的意见箱,中有四隔,以受表疏,可入而不可出。东面口曰廷恩,献赋诵求官职者投之;南面口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面口曰伸冤,有冤枉案情者投之;北面口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事密计者投之。由正谏大夫、拾遗、补阙各一人管理。

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

第三,注意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第四,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

第五,注意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

武则天在贞观年间国势强盛的基础上,能够继续推行前朝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的政策。如采纳陈子昂的建议,在河西地区的各州县以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并派遣裴行俭、王孝杰等率兵打退了吐蕃贵族对河西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侵扰,恢复了安西四镇(于阗、龟兹、焉耆、疏勒),使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还打退突厥余部和契丹贵族对北方地区的侵扰,保障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北边境的安定,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危,宰相张柬之、崔玄等联络文武官员多人率领禁军入宫,逼迫武则天退位,拥戴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徙居上阳宫。这年十一月,太后病逝,终年八十二岁,与高宗合葬乾陵,谥曰则天大圣皇后,玄宗开元四年,追号“则天皇后”,后代沿用了这一称号。

开元盛世

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以前的中宗、睿宗统治期间(705—712年)政局极不稳定。武氏诸王、中宗的韦皇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武后女儿太平公主都参预政权,朝廷大臣也分为几派,相互排挤,因此接连发生政变。开元元年(713年),玄宗以先发制人的手段消灭了政敌太平公主一伙,才结束了这种混乱局面。此后,为了稳定政局,玄宗采取了许多改良措施。

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张九龄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玄宗亦将全国分为十五道,在各道设置采访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而在选拔人材方面,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玄宗在这段时间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后宫的奢靡之风。并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因为这些措施,唐朝的财政变得丰裕,而且全国的粮仓充实,致使物价十分廉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提倡文教: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皇帝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文学方面: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