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时期,虽然魏、蜀、吴互相征战,但在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各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军阀混战
公元l88年,东汉政府接受太常卿刘焉的建议,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刺史改为州牧,选有名望的官僚充任,总掌一州军政大权,使地方力量进一步加强。189年,大将军何进杀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为了进一步消灭宦官势力,他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宦官张让、段珪等谋杀何进。袁绍、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进宫,彻底消灭了宦官集团的势力。但接着暴虐而又有极大野心的董卓领兵进入洛阳,他立刻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傀儡皇帝(汉献帝),自称相国,完全控制了中央大权。
到199年,全国大的割据势力便剩下孙策、刘表、刘璋、韩遂、马腾、公孙度、袁绍和曹操等。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
2.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曹双方发生了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有大军十万,战马万匹;曹操用来抵抗袁绍的军队,大约只有一二万人。袁绍占有冀、并、青、幽四州之地,曹操只占兖、豫二州。从军队、物资的数量和后方力量上来看,袁绍远远超过曹操。但在政治上,袁绍残暴无比,而曹操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比袁绍得人心。在治军上,袁绍法令不严,士气不振;曹操赏罚严明,上下齐心,军队的战斗力强。在用人上,袁绍任人唯亲,曹操唯才是举。在这些问题上,曹操又居于优势,故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对手。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曹操用声东击西策略解白马之围。接着,曹操主动退屯官渡,以少数军队阻扼袁绍十万大军达半年之久。后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暴露了袁绍屯聚军粮的地点。曹操率精兵五千,直捣袁军屯粮要地乌巢,焚掉粮食万车。袁军军心动摇,全线崩溃,袁绍仅带八百名亲兵逃回河北。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袁绍的主力,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后二年,袁绍死,其子袁谭、袁尚争位,互相火并。在几年中,曹操攻下邺城,杀袁谭,占有了幽、冀、青、并四州。袁尚投奔乌桓王蹋顿。207年,曹操率大军出征。大破蹋顿和袁氏的联军,斩蹋顿。袁尚奔辽东,为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至此,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3.三国鼎立
曹操统一北方后,想乘胜统一全国,他的兵锋首先指向了占领荆州的刘表和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刘备,涿郡涿县人,是汉朝的远支宗室。东汉末,他组织了一支地主武装,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袁绍失败后,他到荆州依附刘表。当时大政治家琅琊阳都人诸葛亮在隆中(湖北襄樊)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打天下。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政治形势,诸葛亮的分析,为刘备图霸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孙坚原是袁术的党羽,后来被刘表所杀,长子孙策代领部曲。195年,孙策得袁术的允许,带领部下千余人渡江向江东发展。他到江东后,得到江南朱、张、顾、陆和江北的周瑜、张昭等一批士族豪强的支持,打败了扬州的割据势力,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孙策死后,孙权领有江东。
公元208年八月,曹操大军南下,刘表病死,少子刘琮代立,向曹操请降。时刘备屯驻樊城,听到消息后,急忙向江陵撤退。曹操亲率精骑昼夜追赶,击溃了刘备的军队。刘备只得折往夏口,后进驻樊口。为了联合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出使孙吴。当曹操打败刘备,占领荆州的江北地区后,他写信给孙权,声称要与孙权“会猎于吴”,进行恫吓。孙权召集部下商议,以张昭为代表的文臣主张投降,鲁肃、周瑜为代表的武将主张抵抗。诸葛亮来到后,和主战派一起给孙权分析了与曹军作战的有利形势,孙权才断然下了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决心。曹操率水陆军由江陵顺江而下,与孙、刘联军相遇于赤壁,于是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双方在赤壁相遇之后,曹操初战失利,便把军队撤向长江北岸的乌林。曹军因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性,便将船舰首尾相连。东吴趁机用计,派黄盖率载满浇注膏油干柴的数十艘船只,向曹操诈降。然后利用火攻,大败曹军。孙刘联军水陆并进,曹操遂率残兵逃回江陵。以后曹操命曹仁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便退回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从此,曹操对孙、刘采取以防御为主的方针,致力于整顿内部,巩固后方。211年,曹操进军关中,先平定了关中的割据势力,又收服了凉州。215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战败投降。
与此同时,孙权一方面同曹操争夺荆州和江淮地区,另一方面又招抚了地方势力。关羽在荆州的发展,引起了东吴的不安,于是孙权派吕蒙袭杀关羽,把刘备的势力完全逐出荆州。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公元220年,曹操死,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在蜀称帝,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倾全国兵力东攻孙权,双方战于夷陵猇亭,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狼狈退回白帝城。不久,刘备死,子刘禅即位,诸葛亮辅政。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正式称帝,都建业,国号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开始了。
司马氏逐渐独揽大权
三国时期,在曹魏掌握军政大权的是司马懿,这个人政治野心极大。在执政期间,司马懿做了几件造福百姓的事情,赢得了很高的声望。曹丕死后,曹魏政权开始走向衰落,司马懿就乘机收买人心,扩大势力。从此,司马氏家族势力越来越庞大,最终夺取了江山。
1.高平陵政变
魏正始九年(248年)冬,曹爽派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令其借辞行之机,试探称病在家的司马懿的虚实。司马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父子。而司马懿暗中正与其子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侍司马昭谋诛曹爽。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到高平陵(今河南洛阳东南)祭扫明帝曹叡陵墓,曹爽与其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都随驾前往。司马懿乘此都城空虚的良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迫使皇太后颁令,关闭洛阳各城门,占据武库,屯兵于洛水浮桥,切断洛阳与高平陵的交通;同时派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分别占据曹爽、曹羲营寨;又迫使皇太后下令免除曹爽兄弟职务,并派人游说曹爽兄弟停止反抗回城。曹爽等见大势已去,接受条件回洛阳城,被司马懿软禁。正月初十日,司马懿以阴谋反叛罪,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下狱,以大逆不道罪斩首,并夷灭三族。从此之后,曹魏军政大权实际上全部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
2.蜀汉灭亡
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263年)十一月,魏国将军邓艾带军从小道突至成都城下,蜀国毫无防备,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共历二帝43年。当邓艾兵临成都,蜀君臣见魏军犹如天降,惊惶失措。后主刘禅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主投降魏国,群臣大多响应,于是后主命侍中张绍等奉玺、绶出城向邓艾投降,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极力主战,反对投降。刘谌在苦谏不听的情况下,哭倒于昭烈庙,杀死妻儿后自杀身亡。刘禅仍不为所动,又派太仆蒋显下诏令姜维投降钟会,姜维无奈暂诈降钟会,伺机而动。至此,蜀汉宣告灭亡。魏灭蜀,得蜀28万户,94万人,甲士10万多人,吏4万人,以及许多金银、锦绮彩绢、谷物等,并且从此占据长江上游,对下游的东吴威胁很大。此次伐蜀的胜利也为司马昭增加了政治资本,为其日后篡夺魏国帝位奠定了基础。
3.吴国孙皓即位
吴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吴景帝孙休病逝,孙皓即吴帝位,改年号为元兴。吴景帝孙休病危时已无法讲话,便用手写诏召丞相濮阳兴入朝,将儿子孙覃托附于他。二十五日,孙休病逝。此时,蜀国刚刚被魏国所灭,交趾百姓又因官吏贪暴,在郡吏吕兴率领下起兵反吴,在此内忧外患的情势之下,朝廷一片惊慌,官民都盼望能立一长厚君主,力抚狂澜,救吴国于危亡。于是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顾不得孙休临终托孤之言,扶立已废太子孙和之子乌程侯孙皓为帝。孙皓初掌权之时,颁发优待诏令,体恤士兵、百姓、开仓济贫民,又放宫女匹配民间无妻之人,一时间朝野均对其大加称颂,以为得遇明主。但当帝位渐渐巩固之后,孙皓本性显露出来,粗暴骄奢,多疑忌,且沉溺于酒色,濮阳兴和张布都后悔立孙皓为帝。并被左典军万彧密告于孙皓,因此惨遭杀害。吴国朝政从此日益败坏,东吴一步步走向灭亡。
西晋的统一——昙花一现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魏帝“禅让”,建立西晋。10多年后,西晋平吴成功,汉末以来近一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就此结束。但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历经“八王之乱”后,国力大为消弱。
1.司马炎称帝
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十一日,司马炎设坛南郊,燔柴告天,逼迫魏帝曹奂退位,自称皇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逼迫曹奂退位后,封其为陈留王,改魏为晋,史称西晋,改元泰始,建都洛阳。
称帝后,司马炎便分封了27个同姓王,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开始是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继而又以户数的多少把诸王分为三等,并开始置军。又逐步地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这样,诸王不仅掌握了封国中的军政大权,而且控制了相当多的军队。
泰始二年(266年)十二月,因屯田制难以继续,晋武帝司马炎再次下诏正式废除民屯。司马炎罢农官以及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严禁私募佃客,在客观上起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泰始四年(268年)正月,贾充主持修订的新律修成,成为后世法律形式蓝本。司马炎还屡次下诏书责成地方官必须致力于省徭务本,并力垦殖;务必使地尽其利,禁止游食商贩,晋泰始四年(268年)十一月,司马炎下诏要求王公卿尹及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十二月,颁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正身;二勤百姓;三抚孤寡;四敦本息末;五去人事。至此,司马炎大致完成了称帝改制的任务。
2.西晋灭吴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便着手准备灭掉吴国。晋泰始五年(269年),晋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他操练士兵,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同时经常与晋武帝商量盘算灭吴的大计,羊祜为晋灭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晋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逝,司马炎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以继续羊祜未完的大业。279年,杜预和王濬上表晋武帝请求发兵征讨吴国,朝廷中张华等主战派也努力排除贾充、荀勖等人异议,奉劝晋武帝发兵,司马炎同意了请求,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主持伐吴大计,掌管漕运粮饷,同时,下诏伐吴。晋咸宁六年(280年)三月,晋龙骧将军王濬自武昌直取建业,吴军望旗而降,王濬兵甲满江,旌旗遮天,威势甚盛。三月十五日,率领八万士兵,百里船队进入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北郊)。吴帝孙皓向王濬投降。至此,吴国灭亡。全国复归统一。
3.八王之乱
晋永平元年(291年),贾后(原名贾南风,西晋晋惠帝的皇后)命楚王司马玮杀杨骏及其同党,剪除其势力。以汝南王亮和卫瓘辅政,不久又让楚王玮杀司马亮及卫瓘,随即又矫诏杀了司马玮。贾后独掌朝政。晋元康九年(299年)末,贾后将皇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又将他毒死,以便自己长期专权,这一举动,给赵王伦发动兵变制造了借口。元康元年(291年)四月三日,赵王伦发兵进攻洛阳,斩杀贾后及其亲党,一场持续16年之久的皇族夺权混战就此开始,这场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一般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长沙王乂和东海王越。
赵王伦攻占洛阳的第二年(301年)废帝自立。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联兵向他发起进攻,杀了赵王伦,拥惠帝复位,齐王冏辅政专权,大作威福,引起义愤。长沙王乂和河间王颙又联合起来,举兵攻冏,冏兵败被杀。长沙王乂掌握朝政。晋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颙又联合成都王颖进攻长沙王乂,颖得以独断朝政,这年底,东海王司马越起兵攻乂。乂兵败被杀;司马越奉惠帝之命攻打颖,失败后颙乘机攻占洛阳,独揽朝政。晋永兴二年(305年)司马越再次起兵败颙,颙与颖相继被杀,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中毒而死,司马越另立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自掌大权。“八王之乱”至此方告结束。
西晋的灭亡
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公元316年,逃到西安被立为帝的司马邺投降于匈奴,西晋灭亡。
1.刘渊称帝建汉
永嘉二年(308年)十月,刘渊称皇帝,国号汉,改元永凤。刘渊称帝建汉后,势力不断增长。造反兵败的石勒率领胡人部众几千人、乌桓部落2000人归顺刘渊,上郡(今陕西北部)四部鲜卑陆逐延、氐酋单于徵、东莱王弥等也都归降刘渊,这样形成了一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族组成的反晋力量,刘渊称帝的意图也渐明显。为给建立帝业做准备,刘渊四处出兵,频繁侵扰晋地。308年冬十月,刘渊正式称帝。309年正月,刘渊又采纳太史令宣于修建议,正式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因从汾河水中获得治国玉玺,其上面写有“有新保之”,刘渊认为这对自己是非常的吉祥,永嘉三年(309年)三月,晋将军朱诞归降刘渊,刘渊于是任命朱诞为前锋都督,刘景为大都督,起兵攻晋。刘景大将军的称号是“灭晋”,据传他一见晋人,不问男女老幼,一概杀戮。刘景攻占黎阳、延津等地后,大施**威,下令将该地百姓驱赶到黄河溺死3万余。同年夏,王弥、刘聪(刘渊的第四子)奉命连连打败晋军。八月,刘聪又奉命进攻晋都洛阳。九月,晋弘农太守垣延诈降,夜袭刘聪获大胜。刘聪到达洛阳西明门,把军队驻扎在洛河旁。由于洛阳守备坚固,而汉军又缺粮草,十一月,刘聪率军撤回平阳。
2.西晋灭亡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晋怀帝被汉兵俘虏到平阳,刘聪封他为“会稽郡公”,享受三司礼仪,并且把小刘贵人嫁给他为妻。永嘉七年(313年)年初,刘聪在光极殿大宴群臣,席间,命令晋怀帝穿上青衣行酒令取乐,致使晋朝的故臣庚珉、王儁悲愤不已,大声痛哭。刘聪十分不高兴。二月,刘聪就将晋怀帝和晋朝的旧臣10多个人一举杀害,怀帝死时才30岁。晋怀帝被害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太子司马邺举哀服丧,并且于四月即皇帝位,即孝愍皇帝,改元建兴。这时他年仅14岁。当时的长安城里住户不超过100,公私加起来也只有车4辆,文武百官既没有官服,也没有印绶,只有在桑版刻上官号罢了。汉建元二年(316年),汉军在大司马刘矅的统领下,向长安发起攻势。九月,汉军攻陷了长安的外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愍帝决定向汉军投降。索琳派自己的儿子去见刘矅,想靠请降来请功,不曾想儿子被刘曜杀了。晋愍帝只得自己亲自光着上身,乘着羊车出城向汉军请降。汉帝刘聪降愍帝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刘曜被封为大都督,并且大赦天下,改元麟嘉。到此为止,西晋共经历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四帝,历时52年(公元265年~316年)而覆亡。
北方的战乱
自304年匈奴刘渊建汉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止,l35年的历史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汉魏以来各族胡人内徙中国境内与华人交错杂居,西晋时沿边各州郡胡族部落已形成聚居态势:匈奴人聚集并州;羯人在上党;氐族、羌族分布于关陇一带,幽、并北部,鲜卑族在辽东、辽西一带。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至北魏统一期间,南至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黄海,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氐)、汉(匈奴,后改称前赵),两晋亡后建立的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史称十六国时期。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部族即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总称五胡十六国。
西晋时,羌族及杂胡居泾水及渭水下游以北,氐族居渭水中游两岸及下游南岸。匈奴族则居汾水中下游,羯族居蜀漳河上游。西晋的民族歧视及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引起反抗,294年匈奴郝散反,296年郝度元联合羌、胡反,秦、雍二州氐、羌响应,推氐帅齐万年为帝。起义声势浩大,历时4年才被镇压。汉民大量流亡梁、益、荆、豫等州求活。晋惠帝末年,关陇连年战乱,岁俭人饥,大批流徙入蜀,受当地官民压迫,胡汉居民推氐人李特为首,起义反抗。李特子李雄率领流民攻占成都,称王,国号大成。同年,刘渊也在左国城称帝,国号汉,后攻陷洛阳、长安。刘聪死后爆发内乱,刘曜在长安自立,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而刘渊部将羯人石勒亦据中原东部自称赵王(史称后赵)。329年石勒灭前赵,北方基本统一, 并且维持了31年。汉人冉闵灭石氏,建国曰魏。氐族酋长苻生崛起于关中,352年苻健称帝,国号秦。鲜卑族慕容氏也乘乱自辽东进兵南下,自称燕帝。北方形成(前)燕、(前)秦两雄东两对峙的局面。370年苻坚灭前燕,又灭河西汉人张氏的前凉,北方恢复统一。383年苻坚挥兵进攻东晋,淝水一战秦军大败,北方又陷入四分五裂状态。陆续出现的胡族国家有汉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后燕、南燕;汉族冯氏所建的北燕;羌族姚氏据长安建立后秦;匈奴人赫连氏在陕北河套建夏国;凉州河西走廊一带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鲜卑乞伏氏的西秦,匈奴系卢水湖沮渠氏的北凉,汉人李暠所建的西凉等。代北的鲜卑族拓跋氏于386年建立北魏。北魏先征服北燕,进入中原,继又消灭北凉,结束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分裂,北方再次统一,进入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虽处于分裂时期,但它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汉族门阀庶族统治的独占被突破了。以少数民族与汉族寒门庶族联合的统治,其中多数受过儒学熏陶,重用寒门庶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北方获得短时间的安定。
南方门阀政治
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士族与江南土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东晋政权于420年灭亡,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东晋的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来选举,这是沿袭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在战乱时期人士流移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东汉时孝廉察举是地方士人进入仕途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依据是乡里评议。汉代已以九品之法来区分人物优劣。乡里评议掌握在清议名士手中,他们甚至干预政府用人,互相交结。这些名士又往往是地方大族或受大族支配的人,他们交结在一起,任意臧否政治人物。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土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庚、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313年,大将祖逖收复河北,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桓温的三次北伐很著名,但都未能巩固北伐成果。383年,前秦南下,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收复了徐、兖、青、司、豫、粱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农民军,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汉末魏初所抑制的是渐趋没落的世家大族,为曹氏政权所不容。而新出门户靠的便是九品中正制,其势力飞速发展,重新成为统一中央政权的威胁。到东晋,皇权式微,门阀政治兴盛起来。豪门大族十分重视威望,家学世代相袭,在地方上注重破私财,赈恤贫民,调解民间纠纷,领导农业生产,协助其他宗族与乡党得以独立生存。由于东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建立北魏的拓跋部是一个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的部族。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交织在一起,北魏统治者对各族的民族压迫则更为残酷。在统治阶级内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471年,魏献文帝拓跋弘把帝位传给五岁的儿子元宏,是为孝文帝,由其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执政时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更是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就是当务之急。魏孝文帝时期的均田、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的。
1.均田制:北魏初年在代北曾推行过“计口受田”制;485年,北魏政府在以往的基础上颁布了均田令。均田令的主要内容是:男子年十五以上受露田(只种谷物)四十亩,妇人二十亩。②男子每人给桑田二十亩,作为世业,终身不还。③奴婢受田与良人相同。耕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还受依奴、牛有无而定。④土广民稀之处,任力耕垦,不受限制。⑤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八顷,县令、郡丞六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
2.新租调制:新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麻乡出布)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未婚的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新制实行后;按户等征收租调的“九品混通”制便废除了。
北魏实行的均田、三长、租调三个制度,互相密切配合。其主要精神是在不触动地主基本利益的前提下,把更多的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直接的编户,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
3.魏孝文帝迁都。490年,冯太后死,魏孝文帝开始亲政。他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北魏统治者迫切要求同汉族地主进一步合作,为此,他们需要进一步消除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但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很大。493年,孝文帝以南伐名义,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他声言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群臣不愿南伐的心理,官布定都洛阳。
4.汉化政策。改官制。魏初,鲜卑、汉官号杂用。迁都后,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禁北语。鲜卑人原使用本族语言,北魏军中也用鲜卑语。朝廷上则鲜、汉语杂用。孝文帝在迁都后的第二年六月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青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在具体实行上,因为三十岁以上者不能一下改变,尚不强求;三十岁以下者,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胡服。鲜卑旧俗披发左衽;妇人冠帽著夹领小袖短袄。迁都之同年,下令禁胡服,服装一依汉制。改姓氏。鲜卑人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如拓跋、独孤、步六孤等。姓氏与汉人不同,标志着民族的差异,影响“胡”、汉贵族合作。因此,迁都的第三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在阻力面前,孝文帝杀掉太子拓跋恂,平服叛乱,保证了改制的顺利进行。孝文帝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南朝的更迭
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420年东晋王朝灭亡后,在南方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95年,最短的仅有23年。
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420年废掉晋帝,自立国号为宋,史称“刘宋”。由于刘裕出身贫寒,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灭亡的教训,故不再重用各门大族。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然而皇子之间因为争权夺利而相互残杀,是刘裕始料未及的。422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
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南方的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宋与北朝的魏国交战虽各有胜负,但都损失惨重,南北方均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战争。南北方政治相对稳定下来。453年,文帝薨。文帝死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先后为帝,都是有名的暴君,政治一度混乱。
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479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齐存在时间仅有23年。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继位的武帝遵其遗嘱,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同室操戈,至东昏侯时,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
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于502年建立了粱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48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发动进攻。548年,投降粱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侄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粱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粱武帝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551年,侯景杀死简文帝,此时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
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粱建陈,是为陈武帝。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陈的统治被局限于长江以南,宜昌以东的地方。陈宣帝死后,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分裂局面。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他们的存在都不过几十年,但其作为汉族的统治,使汉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以及南部地区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儒学与玄学
汉代的儒家哲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尤其以天人感应说以及谶纬符命等怪论的流行为尚,这种思想氛围使得儒家学说成了巩固政权的工具,而不再能够担负指导人生理想的任务。再加上东汉末年宦官为祸,政治昏暗混乱,君主以篡夺残杀相尚,仕宦以巧媚游说相欺。于是到了魏晋时代,一般士大夫转而竞尚虚无,谈玄说理。有的嬉笑怒骂,行近癫狂;有的袒裼裸裎,违叛礼法。而《老子》、《庄子》、《周易》之学,便成为当时知识阶层灵魂的寄托了。
清谈,亦称“玄言”、“玄谈”、“谈玄”,是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始于魏,上承东汉末清议,从品评人物转向以谈玄为主,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基本内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本末、体用、有无、性命等抽象玄理,到晋王衍辈,清谈之风大盛,东晋佛学兴起后渐哀。
魏晋的清谈可以分为玄论与名理两派。玄论派早期以何晏、王弼最为知名,后来有竹林七贤的兴起而达鼎盛;而名理派则以刘劭、钟会为代表。在东汉末年,一般高人名士都喜欢谈论,谈论的内容都偏重人物的品评,而鉴别人物的方法,只是凭借着直觉的观察。此时老庄之学与名家的论辩尚未对之有多大的影响,但是谈论的风气则推动了魏晋清谈的发展。率性而动、慷慨任气以及服药饮酒、扪虱而谈等等**不羁的行为只是魏晋风度的表象。产生这种表象的内在精神,却不是这些形迹本身所表现出的绝对自由精神。魏晋风度是飘逸与沉重,豁达与执著,欢乐与悲哀,奔放与压抑等等对立文化性格的矛盾体,最终根源于士族双重性格的内在冲突。
玄论派富于浪漫精神,他们所崇奉的是老子,早期何晏、王弼只注重《老子》、《易经》,还未及于《庄子》,到了竹林七贤的时代才又加进《庄子》,于是逍遥齐物之论便成了他们最喜欢谈论的题材。在初期,他们对儒家采取调和的态度,到了此时,则由调和的态度改为正面的攻击了。薄周孔、反礼法成为玄论派共同的信仰。竹林名士志趣相投,到风景清幽的竹林里饮酒清谈,讨论《老子》、《庄子》、《周易》的幺理,发明奇趣、振起玄风。尤其嵇康是当时学界的权威,还有王衍、乐广等政界的巨子,玄学清谈由这班人来提倡,后进之土自然要大肆仿效了。于是退可得名,进可干禄,矜高浮诞的歪风就日盛一日了。
另一方面玄风也有其坏的影响,玄学的“虚无”、“无为”之说,为一些士大夫不关心社会,逍遥空虚,生活腐化,道德堕落提供挡箭牌。魏晋当代有不少进步的思想家出来反对玄学谬论,反对清谈歪风。玄学和清谈,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的风行和魏晋时代门阀地主占统治地位有密切关系,随着东晋王朝灭亡,门阀地主衰落,以及佛教在南朝的兴盛,玄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化瑰宝与文学大家
1.《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阳(或作杨、羊)(音眩)之,北平郡(今中国中部河北卢龙)人。
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感慨极深,所以写了这本书,回忆魏孝文帝元宏迁都后,洛阳的繁荣昌盛。由于他反对佛教,认为贵族们施舍浪费,以及国家对佛教的扶植影响了赋役收入和兵源,所以书中对寺院的华丽和贵族的奢华进行了大量讥刺。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2.莫高窟工程开始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敦煌石窟中的莫高窟工程开始营造。敦煌石窟由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组成,规模巨大。其中莫高窟最为著名,工程亦最大,艺术成就最高,其他几处均为其分支。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东南25公里处,在大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泉沟西岸玉门砾岩绵延3里多长的崖壁上。从东晋时开凿后,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增修,现存洞窟550余座。莫高窟由上至下,分层开凿,最多可达四层。因所在崖壁石质松脆,不宜雕刻,所以石窟内的艺术精品多为大型壁画和塑像。现存洞窟中有469窟存有精美、细致的壁画和塑像,保存了历代塑像2000多座,壁画50000多平方米。壁画上画着关于佛教的神话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壁画形象逼真,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尤其在细微处见功夫,衣褶、纹饰、肌肉、表情等恰到好处,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3.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人,出生于仕宦世家。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来博览秦汉以来名作,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钟繇,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一变汉魏受篆隶笔法影响下的质朴作风。他的正书缜密奇正,为古今之冠,行书遒媚劲健,变化多端,风格自然,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很高地位,被后人尊为“书圣”,又因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4.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洛神赋图以三国时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的内容,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新兴文艺理论中重视感情生活的要求。
作者逐节描绘《洛神赋》的内容,开始部分是曹植带着随从到了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看到了洛神(亦即甄氏)仙裳飘举,凌波而来。其后是他们互赠礼物,洛神和她的同伴们在空中或水上自在地游玩。这时风神使风停止,河神命波浪平静,水神在击鼓,创世神女娲也在歌唱,曹植和洛神乘着驾六龙的“云车”出游,一叙衷曲。最后曹植在渡洛水的舟中思慕不已,离岸乘车远去时还回头怅望,无限依恋。
此卷主要人物在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而形象富于变化。作为人物背景的山石树木,同时起到了分隔并联系统一长卷中不同段落的作用,保持了构图的完整。画中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凝的神情。曹植的形象具有贵族诗人风度,同时也表现了惆怅思恋的精神状态。画的着色艳丽明快,富于诗意的美。该画对人物心理刻划的成功及善于表达情感内容的精深造诣,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的新发展。
南北朝举世瞩目的成就
1.龙门石窟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佛教僧众、能工巧匠齐集洛阳,开始大规模为北魏皇族开窟造像,龙门石窟逐渐取代云冈石窟而成为中心,以后历经各朝营建,龙门石窟遂成为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其中北魏时期开凿的最具代表性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莲花洞。龙门石窟的开凿是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北魏宗室比丘慧成开凿古阳洞开始的。代表北魏后期艺术水平的石窟是莲花洞。它在雕刻手法上,已从云冈石窟的直平刀法向圆刀刀法转变,艺术风格则从前代的浑厚粗犷向优雅端严过渡。北魏造像体现出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民族融合的特征。龙门石窟继承了云冈石窟的艺术风格,且不断发展和创新,使之更具有民族特点。
2.云冈石窟
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起,沙门统昙曜于平城武州塞开凿石窟。沙门统昙曜经北魏文成帝同意,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西面的武州塞即云冈开凿石窟。昙曜共开凿五窟,后世称为“昙曜五窟”,均为穹隆顶椭圆形平面,仿天竺草庐式。昙曜力主开窟造像,除了为皇室祈福、讨好君主之外,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驳斥那些说“胡本无佛”的言论,而宣传佛教渊源久远,传世无穷,从而将教权的利益和王权的利益紧紧相联。孝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冯氏笃信佛法,她干预政务十余年,也将佞佛风气吹遍全国。从此,云冈石窟再也不限于皇室开凿,一般的官吏、僧尼、地主,皆可出资营建,云冈石窟成为北魏都城附近佛教徒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云冈石窟的艺术风格来自三个源头:中国原有的雕刻传统;外国僧人带来的狮子国(即斯里兰卡)的影响;西域传来的犍陀罗(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部一带)艺术的影响。
3.祖冲之造大明历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著名数学家、天文历算学家祖冲之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实际测量和精确运算,编制了一部优秀的历法——大明历,这是南朝最优秀的历法。祖冲之编制大明历的最大创造性就表现在将东晋虞喜发现的岁差现象引入历法计算之中。这样冬至点就是逐年变动的,纠正了历法中固定冬至点与天象的不合。这不仅克服了旧历的严重缺陷,而且提高了历法计算的精度。祖冲之勤于实测,长于数学,为了使所编历法的基本常数回归年长正确,他于太明五年(461年)冬至前后用圭表测量日影而定冬至太阳在斗十五度,与过去的值比较后,得到岁差每45年11个月差一度的结论。虽然他定的岁差值精度不高,但这是开创性的工作,在中国历法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而且他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被后世所效法。
4.少林寺兴起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少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孝昌三年(527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中传授佛法,传说他曾于寺内面壁9年,后传法给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少林拳法。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坏,大象年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隋代又恢复旧名,日渐发展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少林寺13棍僧救唐王,立下战功,为少林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