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若尽信书,不如无书(1 / 1)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

【孟子的大智慧】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传承着文明和文化。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的宝藏,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当今,我们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但在孟子的时代,却是空谷足音的。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足以体现他的睿智和勇气。

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而众所周知,《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性地位的。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众所周知,书是知识的载体,是思想和经验的总结。但是,任何知识都具有相对性,随着时代变迁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认识的更新和实践活动的深入,旧的学说也有它的局限性,原来证明是正确的,不一定永远正确,在新的条件下有可能就是错误的。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的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的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的确,学贵有疑,有疑才能在知识和学问上获得新的成果和突破。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哲学家、大学问家都是在怀疑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说的。

南宋时期的朱熹是中国的一个大思想家、理学家。朱熹从小就聪颖好学,爱好思考,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这为他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理学家奠定了基础。

朱熹在学习历史时,主张一定要独立思考,不能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他认为,对于那些明显的不合情理的历史记载要勇于怀疑,这是因为古人有时也会把传闻当做真实的历史。朱熹一直对汉朝的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很佩服,但是他对《史记》里的某些记载却还是有些怀疑。例如《史记》中记载,战国末期,秦军在长平坑杀了赵军四十万,朱熹认为这是很值得怀疑的,肯定有什么漏洞。他说,长平坑杀四十万人,这是司马迁有些太夸张了,不可信。朱熹认为,赵国打了败仗是肯定的,但是赵国兵将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难道四十万大军都肯去受死吗?又如史书上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他的父亲李渊目睹惨祸之后,却还心安理得地去泛舟作乐。朱熹认为这也是不可信的。他说,兄弟相杀,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啊。当父亲的又怎么可能会若无其事呢?

朱熹的这种独立思考,不完全相信古人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读书贵在敢于怀疑。没有怀疑就没有超越,没有怀疑就没有创造。怀疑是一种基本的读书态度,也是一种勇敢的读书精神。读书时,要对书中的知识敢于怀疑,认真分析,这样才既能进入书中,又能跳出书外;既不盲目信古,也不轻信新学说。尤其是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批判扬弃。古人曾这样总结:“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读书贵在勤于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比较,没有思考就没有鉴别,没有思考就没有选择。思考是一种深刻的读书态度,是一种全面、具体的读书方式。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要真正使自己成为有智慧的人,必须学会思考。现实中为何有“书呆子”?只因书读多了,思维能力渐渐丧失,结果只知按照书本办事,自然就成了呆子。所以,书读得太多,如果不用思维消化,的确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思维退化,非但不能使我们聪明,而且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愚蠢。所以,在开卷而读后,要掩卷而思。

读书贵在勇于实践。读书不能脱离实践,只有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获取真知。有句话叫做“功夫在诗外”,不无道理。因为,书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要运用它还得靠书本之外的东西。光读书不实践,等于是别人在代替我们进行思维和实践,我们只不过是重复其过程而已。南宋陆游曾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定有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体会更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其实,不仅是读书,生活和工作中的其他方方面面都需要有怀疑的精神。

怀疑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怀疑才能发现,才能思考,才能激发智慧,才能不断创新。怀疑是一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潜质的重要标准,怀疑对创新不可缺少。

犹太人就非常注重对孩子怀疑精神的培养。《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犹太教士问一个年轻人:“两个犹太人掉进了一个大烟囱,其中一个身上满是烟灰,另一个却很干净,那么他们谁会去洗澡?”

年轻人不假思索:“当然是那个身上脏的人!”

“错!那个被弄脏的人看到身上干净的人,认为自己一定也是干净的,而干净的人看到脏人,认为自己可能和他一样脏,所以是干净的人要去洗澡。”教士说。

教士又问:“他们后来又掉进了那个大烟囱,情况和上次一样,哪一个会去澡堂?”

“这还用说吗,是那个干净的人!”年轻人急忙说。

教士说:“又错了!干净的人上一次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脏人则明白了干净的人为什么要去洗澡,所以这次脏人去了。”

教士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他们再一次掉进大烟囱,去洗澡的是哪一个?”

“这?是那个脏人。不,是那个干净的人!”

“你还是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一起掉进同一个烟囱,结果一个干净、一个脏的事情吗?”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很多人的回答都会像年轻人一样,这其实说明了人欠缺一种怀疑精神。想当然地认为就是如此,自然就不会产生怀疑,只有聪明的犹太人懂得从中提炼出教育内容:鼓励他们的孩子大胆怀疑。犹太人还敢于质疑权威,甚至是他们心中神圣无比的上帝,因为在他们看来,要敢于怀疑,就不能让别人来影响自己的判断,即使是权威。

犹太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解释说:“因为我也有犹太人的这两个天性——怀疑和思考,所以我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但其他人的智力则容易受到限制。作为一个犹太人,我时刻怀疑‘大多数的人’的意见。”正因为怀疑精神,使犹太人充满智慧,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众多领域获得卓越成就。

众所周知,很多事实都是隐藏在一些看似根本不需要怀疑的事件当中,而我们往往因为没有怀疑精神才难以发现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摒弃权威,转而大胆怀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怀疑来认识世界,继而有所创新,开拓出自己的一个世界来。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面对权威或者经验,你是接受事实,一味盲从,还是冷静地站在一旁,以怀疑的眼光审视?一个善于创新的人一定是一个敢于怀疑的人,因为只有怀疑,才能开启智慧、挑战智慧;只有怀疑,才能为创新提供可能,才有机会抵达创新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