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够有操守呢?”
【孟子的大智慧】
在孔子、孟子看来,一方面,“信”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小节小信。所以,应该以“义”来进行调节变通,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惟义所在”。一句话,要大信,不要小信;要在原则问题上讲信用,不要拘泥固守于小节上的一成不变。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以诚立身,以信交友。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对儒家学者来说,也是立世做人的根本。
从古至今,人们都讲求诚信。无论你是谁,做人做事,都应恪守“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方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但是有许多人却不信这一点,硬要走向另一端,结果既伤害了别人,又让自己吃尽了人生苦果。
魏晋时有个叫卓恕的人,为人笃信,言不食诺。他曾从建业回会稽老家,临行与老太傅诸葛恪有约,某日再来拜会。到了那天,诸葛恪设宴专等。赴宴的人都认为从会稽到建业相距千里,路途之中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能如期?可是,“须臾恕至,一座皆惊”。由此看来,“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感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心诚则灵”。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丑恶,为人虚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人们的信任。所以,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子为尊矣,不诚则卑。”明代诗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处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
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做到内心诚而无欺的人,才是能自信、信人并取信于人的人。
中国人特别崇尚忠诚和含义,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而“信、智、勇”更是人自立于社会的三个条件。诚信是摆在第一位的。“信”是一会意字,“人”“言”合体。《说文解字》把信和诚互为解释,信即诚,诚即信。古时候的信息交流没有别的方式,只能凭人带个口信,而传递口信之人必须以实相告,这就是诚或信的本义。“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是中国人与他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立身处世之本。中国是信守社仪的国家,言行靠自律与自省。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法和刑是同义的,因此遇到问题不是靠打官司去解决,而是靠协商解决,在相互谦让的基础上通过调解达成一致,不希望闹到“扯破脸皮”“对薄公堂”的地步。有些受骗上当的人往往在事后采取忍让和不再交往的方法,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并未改变,依然坚持用诚信的态度处世为人。靠道德的约束而忽视法制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已被证明是不可行的,然而,“诚信”在法制化的前提下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仍然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假如你要做事,就要做诚挚待人、光明坦**、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孔子的弟子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个有道行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诚信是做人的美德。与朋友交往要诚信。“君子养心莫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为官从政要“谨而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言而无信的人。所以,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离不开诚的,诚是信的基础和保证,诚挚待人,就能严守信义。
朱熹说,人与人要“合义则言,不合义则不言。言义,则其言必可践而行之矣”!这就是说“轻诺寡信则殆”。对于每个人而言,手中都有一张“信用卡”——以诚信处世。
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处世的原则和方法。为人处世以“信”为原则,讲信义、重信义、这样的人才会为世人所接受,才会在危难之时获得帮助。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四出祁山时,所率兵马只有10多万人马,而司马懿有精兵30万,蜀、魏在祁山对阵,正在这紧急时刻,蜀军有1万人因服役期满,需奴役回乡。而离去1万人,会大大影响蜀军的战斗力。服役期满的士兵也忧心忡忡。大战在即,回乡的愿望恐怕要化为泡影。这时,将士们共同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一个月,待大战结束后再让老兵们还乡。
诸葛亮断然地说:“治国治军必须以信为本。老兵们归心似箭,家中父母妻儿望眼欲穿,我怎能因一时需要失信于民呢?”说完,诸葛亮下令各部,让服役期满的老兵速速返乡。诸葛亮的命令一下,老兵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一个个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决定不走了。“丞相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今正用人之际,我们要奋勇杀敌,报答丞相!”老兵们的**对在役的士兵则是莫大的鼓励。蜀军上下群情激奋,士气高昂,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击败了魏军,诸葛亮以信带兵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人无信不立,良好的信誉会给自己的行动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诚实、守信也是形成强大亲和力的基础;诚实守信的人会使人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会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障碍,使困境变为坦途。
诚信之人都是讲信义的,也就是说,他们说过的话一定算数,无论大事小事,一诺千金。
所谓恪守信义,即一定要兑现许诺。“人无信不立”,答应了别人什么事情,对方自然会指望着你;一旦别人发现你开的是“空头支票”,说话不算数,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空头支票”不仅仅增添他人的无谓麻烦,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对别人委托的事情既要尽心尽力去做,又不要应承自己根本力所不及的事情。华盛顿曾说过:“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位先贤告诫我们,因承担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为哗众取宠而轻诺别人,结果却不能如约履行,是很容易失去别人信赖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就一定要记得以信为本的做人处世之道,在你的事业中,养成守信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守信的人,才会使信任你。只有做到一诺千金,你的事业才有望发展壮大蒸蒸日上。
按照成功学的原理去解释,诚信做人,是立世之本,是最根本的成功之道。假如你相信这一点,你就已经领悟了做人之道,就能真正的做出大事来。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人们长期以来的社会实践证明,“诚”与“信”,这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有着本质内容上的一致性,所以,诚、信,是一个高尚人格的一种内在道德要求,为做人之根本。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起码行为规范。一个人如果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有任何信用可言,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甚至很可能被朋友、被社会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