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勇于纳谏,有过则改(1 / 1)

【原文】

(陈贾)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译文】

陈贾见到孟子,向他问道:“周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孟子说:“古代的圣人。”

陈贾说:“他委派管叔监察殷人,管叔却带领殷人叛乱,有这种事吗?”

孟子说:“有这样的事。”

陈贾说:“周公是知道他会反叛而派他去的吗?”

孟子说:“不知道。”

“既然这样,那么岂不是圣人也会有过错?”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谁能料到哥哥会背叛呢?周公的过错,不也是情有可原的吗?况且,古代的君子,犯了过错就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过错却照样犯下去。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民都能看到;等他改正后,人民都仰望着他。现在的君子,岂只是坚持错误,竟还为错误作辩解。”

【孟子的大智慧】

善于纳谏,也就是善于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明辨是非,然后采纳正确意见。即过则改之,是孟子一贯坚持的君王理政方式。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看你对待犯错误的态度,从这态度上可以看出你的品德修养。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丸”。小人犯了错误是一定会文过饰非,不愿意承认的。这种不愿意承认的心理,一方面是面子问题,由于不好意思而加以掩饰,另一方面是心存侥幸,以为人家发现不了而加以掩饰。结果往往是欲盖弥彰,自欺欺人,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以至达到不能自拔的程度。知错就改是一种君子修养,而文过饰非则是一种小人心态。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所谓“纳谏”,其直接意义就是接受规劝。原多指旧时君主接受臣下的进谏。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帝王能否善于纳谏,一方面体现了其胸襟和抱负,同时也往往决定了该国的发展前途。所以,在许多历史时期,都设置了专司谏议大夫之职,负责进谏,向帝王输送意见。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纳谏的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就在于他的善于纳谏,有过则改。

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使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臣成为唐朝的净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臣下的意见能够认真听取,择善而从,甚至有时抑制住皇帝的虚骄心,不计较言辞的冒犯而纳谏,这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善于纳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难。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摘掉“变色眼镜”,不要在主观上有意识地分亲论疏。只要符合客观实际,方法措施可行,就应当采纳,并给于进谏者以鼓励,创造一个有利于进谏的良好环境。否则,就有可能影响进谏者的积极性,因而听不到真实的情况和合理化的建议。

韩非子在其《说难》中曾经写过一个故事,说是宋国有位富人,因为天下雨,院墙被淋坏倒塌。他的儿子就说:“如果不修筑好,就会有盗贼来偷盗。”他的一位邻居老头儿也提出了同样的忠告。夜晚,富人家果然被盗,丢失了很多财物。这位富人夸他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老头儿。同样的一句谏言,同样的一个结果,只是由于亲疏关系的原因,就载上了“变色眼镜”,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纳谏者若持这种态度和思想方法,岂能不冷进谏者的心寒?韩非子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他接着指出秦人绕朝的话是正确的,在晋国被奉为圣人,在秦却被杀戮,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从中也可以看到纳谏者的胸襟和眼光是何其重要。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者善不善于集思广益接纳基层群众和领导人员建议,是决定一倍领导人是否会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时这也决定作为领导人会不会达到他一生领导事业的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