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地。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孟子的大智慧】
此段文字一开头,孟子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段文字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论证。
孟子在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孟子的这段论述,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很有说服力。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通常,我们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认为,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正是“得其心”,正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开国皇帝都是从马上夺得天下。他们或有良相贤臣辅助,或是自己本身就是有勇有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个。
元朝末期,各地都有人领兵起义。朱元璋经过无数次的厮杀,终于占据了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部分地区,作为根据地,进行反元的大业。此时,在江南还有一支强大的起义军,这支军队的领导人就是陈友谅。陈友谅本来是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的部下,后来他谋划杀害了徐寿辉,自己篡夺了这支农民队伍的领导权,自立为王,国号“大汉”。为了能独霸江南,他一心想消灭朱元璋。于是,各自进行反元战争的朱元璋和陈友谅互相之间,也有冲突。
当时陈友谅占据着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的全部地区,他仗着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并且联合占据着江苏东南面的张士诚合攻应天(今南京市),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
而这时候的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经过几场战斗,力量一天天发展壮大,地盘一天天扩大,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有利。最后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终于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鄱阳湖之战。
公元l363年,陈友凉出动全部军队,号称六十万,浩浩****向洪都(今江西南昌)进发。
陈友谅军队到达洪都后,就下令攻城。攻守双方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一直打了八十五天,伤亡都很惨重。随后,朱元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援救,陈友谅才不得已把部队从洪都撤离,并把大军开到鄱阳湖去迎战朱元璋。
朱元璋在这场战役中,一直都是亲自指挥战斗,即使身边的卫士都战死了,他也仍然不肯后退一步。后来,又经过了几次激烈的战斗,陈友谅的军队一败再败,并且粮食也已经吃光,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陈友谅就带着残兵败将开始突围,不料在突围的时候被飞箭射死。他的部将张定边用船装载陈友谅的尸首,和太子陈理一起,连夜逃回武昌。第二天,陈友谅的副丞相陈荣等集中全部残余水军五万多人,向朱元璋投降。
鄱阳湖战役,最终以朱元璋胜、陈友谅败而结束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为朱元璋平定江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他进一步北上灭元和最终统一中国做了必要的准备。
战后,朱元璋分析了双方胜败的原因,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追根究底,打仗要靠人。我军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既掌握了时机,又能将士一心,得了人和。陈友谅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内部不团结,人各一心,上下猜疑,而且连年用兵,老是打败仗,不会蓄积力量,不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所以最后失败了。
的确,朱元璋的胜利,正是胜在他的“人和”,胜在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实,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不论是对作战、从政、经商,都是非常重要的。天时、地利都是客观因素,而人和则是主观因素,也是这三者之中的核心。人和就是团结,这种团结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曾国藩说过:“成大事者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怎样才能多得助手呢?答案就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今天的话说,其意思就是,如果你懂得真正的管理之道,就会有很多人忠诚地支持你,帮助你,甚至连全天下的人都愿意追随在你的身后;否则,就不会有多少人对你忠诚,和你一起并肩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这种情况下,想要做大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