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译文】
宣王说:“我有个缺点,我喜爱钱财。”
孟子说:“从前公刘也喜爱钱财,《诗经》上说:‘粮食要积聚堆满仓库,干粮要充足装满小袋和大囊,这样才能使百姓和睦,国家才会和谐。箭上弦,弓开张,干戈斧钺全带上,这样才能朝着前方前进。’所以说,留守的人粮仓里要有余粮,行军的人要有充足的干粮,这样才能率领军队前进。大王如果喜爱钱财,又能想到百姓也喜爱钱财,那么施行仁政还有什么困难的呢?
【孟子的大智慧】
孟子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齐宣王担心施行仁政会花费很多钱财,而且又会减少很多收入,所以表现得迟疑不决。他对孟子说:“我自己有个缺点,就是太喜欢钱财了。”
孟子听言,便对宣王的理由进行了辩驳。他说:“大王喜爱钱财,而能让百姓们也有富足、安定的生活,这样百姓们都会喜欢,而大王要施行王道仁政就没有困难了。”这里,孟子提出了“与百姓同之”的思想。君王是人,百姓也是人,君王的喜好,百姓们也有之。这是人文思想的具体体现。
孟子善于利用对方的观点,巧妙地发挥引导,使对方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意思往下走,到最后乐于接受自己的意见。凡事都具有两面性,齐宣王自称的缺点——贪财,如果从好的方面去看,贪财只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贪财,使得自己的国家国富民安,那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从另一面来看的话,就是贪得无厌,人人恨而诛之,这样国家怎么不会灭亡?
其实,无论是爱财还是爱美,都是人之本性。正所谓瑕不掩瑜,人无完人,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同样是合情合理的,同样符合孟子所谓的君子的标准。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认真的态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工作因为认真而变得出色,生活因为认真而变得精致。我们鼓励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幸福和充实,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于偏执,不管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生活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其实,对于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来说,它们之所以美好,并不是它们完美无缺,而是它们自身的缺点被人们认可的一种瑕不掩瑜的美。正如著名的维纳斯雕像,虽然少了一只胳膊,却仍被人们认为是无法超越的完美雕像,即使诸多雕塑大家重造了断臂,然而合上去,总显得那么不伦不类,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意念之间。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
有位伟大的雕刻家,他的艺术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当他完成一座雕像时,令人几乎难以区分哪个是真人、哪个是雕像。有一天,占星师告诉雕刻家他的死亡即将来临。雕刻家非常伤心,他开始害怕,就像所有人一样,他也想要避免死亡。他静心思索,最后想到一个方法,他做了十一个自己的雕像。当死神来敲门时,他藏在那十一个雕像之间,屏住了呼吸。
死神感到困惑,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未发生过这种事!从没听说过上帝会创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他的创造总是独一无二的,上帝从来不相信任何惯例,所有东西都是惟一的。
到底怎么回事?十二个一模一样的人?现在,他该带走哪一个呢?他只能带走一个……死神无法作决定。带着困惑,他回去了,他问上帝:“你到底做了什么?居然会有十二个一模一样的人,而我要带回来的只有一个,我该如何选择?”
上帝微笑地把死神叫到身旁,在死神耳旁轻声说了一个方法,一个能够在“赝品”之中找出真品的方法。他给了死神一个秘密暗号,他说:“你到那个艺术家藏身于雕像间的房间里,说出这个暗号。”
死神问:“真的有用吗?”上帝说:“别担心,你试了就知道。”
带着怀疑的心情,死神去了。他进了房间,往四周看了看,说:“先生,一切都非常的完美,只有一件小事例外。你做得非常好,但你忘记了一点,所以仍然有个小小的瑕疵。”
雕刻家完全忘记自己得躲起来一事。他跳了出来问:“什么瑕疵?”
死神笑着说:“抓到你了吧,这就是瑕疵——你无法忘记你自己,天堂都没有完美的东西,何况人间。别废话了,跟我走吧!”
从心理学来说,“完美”是对完美过分的一种极端追求。那种完善自我,健康地追求完美,并且在努力达到高标准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不是完美主义者。心理学上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那些把个人的理想标准和道德标准都定得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的那种人。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比如,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温柔的谈吐,这就是为自己定了一个过高的理想标准,而且也带有强迫的特征;或为一个自认为不优雅的姿态紧张焦虑,这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正常心态。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在许多人的思维和观念中,这句话变成了“金要足赤,人要完人”。
追求完美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也是人之常情,但这是并不能达到的事情,因为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求全责备。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他认为,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包括爱因斯坦在内。一个人如果只能见他人之所短而不能见他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着眼于其长,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弱者。所以,当自己已经发现自己处于自欺欺人的圈子里,就勇敢地跳出来。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同时也活出真我,活出格调。
的确,世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包括做人。而正因为不十全十美,不完满,才会有一个生命的张力。所以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即看上去大成,要留有一点缺失,看上去大盈,要带有一点空隙。这样的作用能够永远的不败,永远地用不完。这就是智慧,这就是境界。
从古至今,很多关于人才的选用故事,都能说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正确地选择人才,使用人才,发挥人才的长处和优势,为己所用。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要求封德彝推荐有德行的人才,很长时间不见他推举一人。太宗责怪下来,封德彝回答说:“不是我没有尽到责任,如今实在是很难发现特别有能力的人才呀!”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那样,是使用各自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国家繁荣富强的君主,岂是借用了上几代的人才吗?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发现人才的本领,怎么可以冤枉当今整整一代人呢?”
唐太宗与封德彝的对话告诉我们:世界上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往往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正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复合体。如果老是盯着一个人的缺点,就会感觉这个人一无是处。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敢于用其所长。唐代翰林学士陆贽说“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不士。”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论冲锋陷阵,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三国时的诸葛亮自然比不过关羽、张飞;而论统筹全局,多谋善断,关张二人又肯定比不过诸葛亮。然而三人辅佐刘备成就大业,这就是用了每个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并非完美的人才是好人,才是优秀的人,才是成功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缺点和不足,也是正常的,只要敢于承认,能正确认识并加以改善,注意扬长避短,都是能够有所成就的。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宜过于苛求,否则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该盯着不完美、不理想的事物苦苦折磨自己,使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