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匹夫之勇,难成大事(1 / 1)

【原文】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译文】

宣王说:“先生说得太有道理了!不过我有个缺点,我喜欢勇武。”

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好小勇。一个人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这只是逞匹夫之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罢了。大王应该有更大的勇!《诗经》上说:‘文王勃然大怒,旋即整军备战,以抵抗侵犯莒国的敌人,增加我周朝的威福,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使天下的百姓得到了安宁。《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于万民,并为他们设立君主,设立师长,这些君王和师长的惟一责任,就是协助上天来爱护百姓,天下有罪和无罪的,都由上天来负责,天下谁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个人横行天下,武王就感觉到耻辱。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使天下的百姓得到了安宁。如果现在大王也一怒就使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宁,那么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欢勇武了!”

【孟子的大智慧】

“勇气”,有大勇和小勇之分。不讲仁义和智慧,而逞匹夫之勇是小勇;而真正的勇,是斗志不斗力,是斗理不斗血气。我们需要的是大智大勇,而非一时之小勇。

君王之怒,君王之勇有别于匹夫之怒,匹夫之勇。匹夫之怒,匹夫之勇只匹敌一人,不足以为怒,不足以为勇。君王之怒,君王之勇则足以安定天下,使百姓得过太平生活。

因此,即使如宣王所说的“我有缺点,我好逞勇。”只要能够像武王那样一动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宣王也一动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那么百姓真的只怕宣不好勇啊。

孟子真是所谓能言,以大小相比较,以《诗经》来印证,足以说动宣王,如果宣王不听,则是宣王之智力与心理的问题,那是怪不得孟子的。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留侯论》开篇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可以说,这是对孟子“勇气”论的最佳阐释,是对这种智慧的继承和发扬。

【孟子大智慧的解读】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

孟子说,像一个人手握利剑,瞪大眼睛,高声吼道:“谁敢抵挡我!”这就是匹夫之勇,是只能对付一人的小勇。而当国家而临强敌和霸权时,像周文王周武王敢于一怒而率众奋起抵抗,救民于水火之中,所谓“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这就是大勇。

从孟子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匹夫之勇,是无原则的冲动,是只凭拳头和武力的血气之勇。而大勇则是孔子所说的义理之勇,也就是基于正义的勇敢;只要正义存于我方,对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会勇往直前,大义懔然,无所畏惧。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仅有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有大智、大勇。

明代曹臣所编《舌华录》中曾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宋朝和州士人杜默多次参加科举而不得成名,一日过乌江,顺便拜谒项王庙,因实在喝多了点儿,竟然在焚香叩拜之后爬上神桌,搂着项羽神像的脖子,拍着神像的脑袋大哭而言曰:“大王好亏呀!像大王这样英雄盖世竟不能得天下;像我杜默这样文章满腹竟捞不着一官半职,我也好亏呀!”言罢泪如泉涌。旁人忙把他拉下来,再一看神像的眼睛里,竟也有热泪喷涌而出。

的确,说起项羽,人们马上会想到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会想到项羽著名的诗句《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更会想起李清照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者还会想到传统剧目和屠洪刚新歌《霸王别姬》。千百年来,不管是司马迁把他列入皇帝资格的《本纪》,还是后世戏剧评论,项羽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形象。

甚至,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项羽也得到了司马迁的如此称赞:“当年秦国政治腐败,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项羽在陈涉这个地方领军对抗……前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国灭掉,然后将得来的天下分封给各王侯贵族,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虽然最后他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功绩伟业,是近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做到。”

那么,如此雄姿英发的项羽,为什么还是会失败呢?归根到底还是在于,项羽的勇,只是一种匹夫之勇。

《史记》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将(副将)。汉高帝五年,汉高祖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奋力拚杀一阵,遂横剑自刎而死。

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在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客观上为汉高祖进入咸阳,推翻秦朝创造了条件。楚汉战争中,破田荣,救彭成,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古人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同时,项羽又刚愎自用,智谋不足。刚愎自用的含义是顽固、偏执、一意孤行、拒不接受他人的意见。楚汉战争中,他是唯一、无与伦比的百胜将军,所以他的清高使他缺少海纳百川的英雄气概。所以当年韩信、陈平在项羽的手下得不当半点信任,许多贫贱无行却有才干的人都跑去跟了刘邦。谋士范增,主张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却对他的意见不予理睬,对刘邦的假意殷勤,毫无察觉,反把曹无伤的告密直接告诉刘邦,反映了他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不懂策略、麻痹轻敌的草包将军。公元前202年,韩信伐楚。韩信派李左车到楚营诈降,项羽听信了李左车的煽动,亲自领兵迎战。项羽的爱妃虞姬和帐下众将极力劝阻不可轻举妄动,但他固执不听,结果引兵深入,中了韩信十面埋伏之计。

项羽好逞匹夫之勇,狂暴浮躁。通过司马迁《史记》得知: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吴中子弟皆惮之”。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当时项羽已经是四面楚歌了,重重包围。这时候项羽就上马,说我们今天就痛痛快快打他一仗,上马!拿起剑来,骑上马,一路厮杀,杀得痛快淋漓。结果杀的尸横遍野,汉军溃退。这是典型的匹夫之勇。细读《史记》之《项羽本纪》可以看到,“项王怒”、“项王大怒”几乎充斥着全篇。如“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等等。动不动就大怒,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杀人,足见项羽是多么狂暴浮躁。

项羽的匹夫之勇,便是出自韩信之口。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宫摆设筵席宴请群臣的时候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并且也懂得如何让他发挥长处。”然后他问韩信对自己的看法。韩信回答说:“大王您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与长处,因此您其实心里明白,说到机智与才华,其实是不如项王。不过我曾经当过他的部下一段时间,对于他的性情、作风、才能,了解得比较清楚。项王虽然勇猛善战,一人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人,因此一些优秀杰出的贤臣良将虽然在他手下,可惜都没能好好发挥各自的专长。所以项王虽然很勇猛,却只是匹夫之勇,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而大王任用贤人勇将,把天下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使人人心悦诚服。所以天下终将成为大人您的。”

由此可见,徒有匹夫之勇,即使这种勇气能达到项羽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境界,也是难以成就大事的。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司马迁对项羽这样一位“以战为乐”,“以战为生命”的勇士,也曾发出“自古以来未尝有也”的赞叹,对他抱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为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营”的性格缺陷和政治缺陷抱以深深的遗憾,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史记》中感受到司马迁对这位勇士的热爱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