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地批评他人
我们在批评他人时,应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供对方参考。这种建设性批评可以削弱批评中的否定因素,制造出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被批评者不但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不快,反而自然而然地放弃原来的主张而采纳你的意见。
1.欲抑他,先抑己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或提醒他注意一些什么。这时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呢?我看不如先自我谦虚一下。
比如,对方说:“我认为金星上可以住人。”
你要反驳他时,就可以这样说:“我一向才疏学浅,又孤陋寡闻,对这个问题更是不敢深涉。不过我觉得……”
这样,你就可以接下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达到反驳的目的,对方听起来也不会觉得你有唐突之嫌。
这种先抑己的方法,就是在反驳对方时,先自己谦逊一点儿,让对方的感情有一个回旋余地,让他先觉得自己的看法被你认同并确实高明,于是对方就会放松戒备之心,而终于被你说服。
2.提供参考意见
张大妈有三个孩子,可他们均以工作忙为借口而不去照顾老人。由于老伴去世早,张大妈整天很孤独,尤其是生病时,更要靠街坊邻居照顾。社区孙主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把张大妈的三个孩子召集到一起。
孙主任是这样说的:“大家都知道,你们三个人的工作都非常忙,时间挺紧张的。可我们每个人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你们看能不能克服一些困难,轮着照顾老人?如果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可不可以商量个合适的办法解决老人的实际问题。”
最后,经商量,大家拿出了照顾老人的方案。
孙主任在这番话中并没有直接指出不照顾老人是不对的,而是首先肯定了大家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接着又提出了参考意见:“能不能交替照顾”。这样说,被批评者较容易接受,并且也有了改正的方向。
口才悟语
开展批评时,要注意营造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批评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进而疏通思想、化解矛盾、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事业的发展。
不要揭对方的伤疤
1.揭伤疤的恶果
对于任何人来说,暴露自己的隐私,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平日认为弱点的地方,才是精明人待人应有的礼仪。尤其是身体上的缺陷,我们千万不可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身上的缺陷。
一般人即使在盛怒之下,通常也不会扩散愤怒的余波,但其中也有人在激怒下拿起手边的玻璃杯往地上摔。但玻璃杯摔完了就没有其他东西可摔了,所以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自己损失几个杯子而已。
可是,商场上或一般社会的现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时,那真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虽不至于大吼:“杀掉那家伙!”但个人的立场和利害关系,总归是利害关系,至少也会演变成“杀了你”的结果。
对于商场来说,“杀了你”意味着调职、开除等人事变动。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杀了你”或许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2.“逆鳞”的启迪
在中国素有所谓“逆鳞”之说,即使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传说龙的喉部之下约直径一尺的部分上有“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向生长的。如果不小心触到这一“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其他的部位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关系,只有这一片逆鳞无论如何也接近不得,即使轻轻抚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在这个传说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位置,以免有所冒犯。
口才悟语
人人都有优点,人人都有缺点。对于闪光点,毫无疑问,我们要放大处理,这样有百益而无一害。对于缺点,对方改正了,千万再别揭老底,否则,将麻烦连连!后患不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为了生活的美好,悠着点,请不要揭别人的伤疤!
给别人留面子
中国人是最讲面子的了,不给人留面子,是对这个人的极大侮辱,留得三分面,日后好办事。你给他人留了面子,你以后求他办事时,就会异常顺利。而不给人面子带来的后果有时是很严重的。
我国历史上,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
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被人割了脑袋。
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孙权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
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关羽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又如此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
谦卑待人,才能得到友谊。俗话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骄傲自大,尖酸刻薄,最易伤人面子,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尖酸刻薄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1.贬损他人,抬高自己
李先生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在单位人缘不好。因此他经常抱怨世态炎凉,责怪同事寡情。是真的世态炎凉同事寡情吗?原来是李先生自命不凡,每逢单位开会,年终考评,他都喋喋不休地贬损他人,以显示自己“崇高的思想”、“卓越的才能”、“非凡的业绩”。因此,同事们都觉得李先生太过分了,太不像话了。结果,大家都不买他的账,于是,他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显然,李先生人缘不好,其原因在于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有些人为了抬高自己、贬损他人,竟然达到了捏造事实的地步。尽管他所说的事实是捏造的,可也是有鼻子有眼睛的,颇能迷惑人。面对捏造事实的指责,受害人常常有口难辩,无可奈何。请看下面的例子:
唐某与李某同去某地出差,采购一种紧缺物资。他们到某地时,当地已无货供应,必须再等一个月才有货。于是唐某与李某空手而归。可是在向领导汇报时,李某竟对领导说:“年轻人就是贪睡,那天早晨如果小唐早点起来,我们可能就买到货了。”
唐某说:“本来就没有货了啊,这与起早起迟有什么联系呢?”
领导连忙批评唐某说:“老李说得对啊!你应该接受,以后改正啊!”
唐某听了领导的指评只有无可奈何地叹气,还有什么可辩解的呢?不过从此以后,唐某对李某敬而远之了。领导再派他与李某一道出差,他都借故推辞。
为什么有些人会不择手段地贬损他人、抬高自己呢?其原因显然是出自于一种虚荣的心理和不服气的心理。有些人为了充分地显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的价值,因此往往喜欢找参照物,自以为通过贬损他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的价值就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另外,有些人对于别人强于自己,心理极不平衡,于是通过贬损别人,说明别人并不强于自己,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一种“阿Q的精神胜利法”式的平衡。然而,不管贬损他人、抬高自己出于何种心理,都是一种缺乏道德的行为。
2.拒绝他人,出语伤人
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一定要谨慎。否则一不注意,就会在无意间伤害对方,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有一个电视剧,内容叙述一群芭蕾舞演员,应征百老汇歌剧院的舞蹈主角,经过了几天严格的审查过程,许多演员都被淘汰了。结果只留两名,又经过一番审度,到了最后,其中一人又被淘汰了。当然评审委员不能直言相告那位被淘汰的演员,于是对她说:“你的舞艺实在不错,并且非常有潜力,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但本剧所需的角色,可能不适合你。因为我们需要一位较为活泼的演员,与你的个性不太符合。但你不用担心,我们还会有新的剧本,必定会有更好的角色等待你来发挥。希望你再继续努力,等待我们的通知。”
这真是令人伤感的场面,被人拒绝是一件极悲痛的事,因为这往往显示自己的能力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对一个人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不过那位芭蕾舞演员十分幸运,虽然没有得到好的角色,虽然被淘汰了,但却没有因此伤及个人的自尊心,她心中的希望也并未因此而破灭。
3.求人不成,恶意报复
清代,华亭县有个画家,叫胡恭寿,在当地绘画的名气十分大。有一次,松江府的一位太守派仆人去请他作画,当然是带了银子去的。
胡恭寿见仆人拿的银子少,就对他说:“谢谢你家主人,我并不认得你家主人,只是必须按照我所规定的价格付酬,我才作画。”
仆人回来把原话告诉太守,于是改天太守增加银子,派人拿去求画,胡恭寿就作了画,送去太守府。
过了一些日子,太守请客,同时也邀请胡恭寿。胡恭寿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席间,太守假装偶然与客人谈起画画之事,并故意问客人:“我们这里有位叫胡恭寿的,他的画很有名气,您知道这人吗?”客人道:“不知道。”
于是太守便把胡恭寿作的画出示给客人看。客人一看大叫:“快收起来,别拿这样的画来弄脏我的眼睛!这画糟透了。”
太守一听,故意做出失望的样子,说道:“唉!画得不怎么样,可是他的架子却特别的大。”客人说:“你被他骗了。”太守一听十分生气的样子,立刻便把画撕掉。随即邀请客人到另一房间去坐,全然不去管胡恭寿。
胡恭寿仍漠然地坐在老地方,直到太守的仆人提醒他:“刚才主人的脸色,你看到了吗?现在你也可以离开了。”
说着这话,仆人拉着胡恭寿就往外走,胡恭寿跌跌撞撞地回去了。
口才悟语
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损害了别人的面子,让人下不来台,心中燃起一股邪火,以后有了机会,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对他人宽容是最大的安慰
生活中,工作中,事业中,有许多成功者总是对别人有兴趣,他们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困难和要求。他们维护人性的尊严,和别人打交道时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游戏时的赌注。他们承认,每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和敬佩的独特个性。
其实,人们对自己的感情常常与对他人的感情是一致的,一个人对别人宽容时,他们必定对自己宽容。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位17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顾客,他衣着破旧,满脸哀愁,用一种不可企及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姑娘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落在地上。她慌忙捡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这时,她看到那个30岁左右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意识到戒指被他拿去了。
当男子将要触及门柄时,她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个相视无言,足有几十秒。“什么事?”男人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先生,这是我头一回工作,现在找个工作很难,想必您也深有体会,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久久地审视着她,重于一丝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他说:“但是,确实如此。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姑娘。
“谢谢您的祝福,”姑娘立刻也伸出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姑娘用十分柔和的声音说,“我也祝您好运!”
男人转过身,走向门口。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到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这个小姑娘很会照顾对方的情面;那男子也很珍惜没有露丑丢脸的时机,非常体面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这不正是宽容所给人们带来的回报吗?
那种在心灵深处觉得“人并不重要”的人不可能深深地尊重自己和关心自己。因为他自己也是“人”,他对别人所做的评价,无形中也就是对自己的评价。
口才悟语
制造宽容有两个方法:一是不要在你心中谴责别人,不要评价别人,不要因为他们的错误而责怪和憎恶他们。二是要正视现实。
批评也需讲艺术
1.暗示批评
某单位工人小张要结婚了,工会主任问他:“小张,你们的婚礼准备怎么办呢?”小张不好意思地说:“依我的意见,简单点,可是丈母娘说,她只有这个独生女……”主任说:“哦,咱们单位还有小王、小刘都是独生女!”
这段话,双方都用了隐语。小张的意思是婚礼是不得不办,而主任则暗示,别人也是独生女,但能新事新办。
2.安慰批评
年轻的莫泊桑向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楼拜请教诗歌创作。两位大师一边听莫泊桑朗读诗作,一边喝香槟酒,布耶听完说:“你这首诗,句子虽然疙里疙瘩,像块牛蹄筋,不过我读过比你写的还要坏的诗。这首诗就像杯香槟酒,勉强还能吞下。”
这个批评虽严厉,但有余地,给了对方一些安慰。
3.一分为二的批评
大多数的批评者,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指出对方“错”的地方,但却不能清楚指明应该怎么做才算“对”。
有的人批评人家说:“你非这样做不可吗?”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纯粹表示个人不满意。
又如一位丈夫埋怨妻子说:“家里一团糟,又有客人要来,你怎么只管坐在这里化妆?”这种话也不会起作用,他只说了一半,好的批评应该把另一半也说出来。
4.克制“我”的情绪
在批评之前,你首先要观察自己,你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你的所有感受,包括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
有经验的批评家认为,未开口批评人家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有极强的传染力,一旦对方感觉到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立即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态度,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因此智者不可不虑。
总之,批评是讲艺术的,不讲艺术的批评往往事与愿违。
5.不用家长式的指责法
领导批评指责下属,不可采用“家庭式”的指责方法。那么,什么叫“家庭式指责法”呢?下面略举几例:
例一,小王把一份誊写完的报告交给科长,科长一看,便皱眉道:“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个样子?蹩脚不说,还这么潦草。去,给我重抄一遍。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地写。”
小王满脸通红,拿着文件讪讪地走了。从此以后,小王远远看见科长就赶紧掉头走开,惟恐躲之不及,更不要说积极配合工作了。
例二,高经理一走进办公室,便唠叨开了:“你看你,怎么把废纸篓放在这里?难看不难看?”“小王,我昨天不是让你把头发剪短的吗?怎么还是这副披头散发的样子?”“哎哟哟,瞧你这办公桌,简直像垃圾堆!”
高经理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办公室。众人刚刚不约而同地舒了口气,高经理又伸出头来嚷道:“喂,你们都听好,今天可不准再提早吃饭!”
例三,“小陈啊,我这可是为你好。”办公室主任老张一面说,一面把沾在小陈衣领上的一小片枯叶拂掉,“这件事我已经和你谈过好多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小陈眼睛看着窗外,对张主任的话置若罔闻。
不难看出,上述领导都用了“家庭式”的指责法。那科长如同严父,一点也不给下属面子,搞得小王非常狼狈,失去了搞好工作的信心。高经理是“婆婆嘴”,事无巨细,唠叨个没完。老张则像个教子无方的慈母,对不听话的孩子束手无策。
下属不是孩子,既不可以溺爱,也不可以过分严厉。像那个科长,应该对小王说:“你的字写得太潦草了,打印起来有困难,希望你重新誊抄一下。另外,你经常要搞这类工作,有空的时候可以练练字。”这样,该表达的都表达清楚了,却不至于让下属下不来台。
高经理对那些小事,则应该视若无睹。假若觉得有必要整顿,不如干脆把全体人员召集起来,说一下劳动纪律和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不显得婆婆妈妈。
张主任对小陈则应该严肃点儿,国有国法,厂有厂规。屡教不改要受相应的处分,哀求苦恼只会丧失威信,而收不到好效果。
领导者应清楚地意识的一点就是,工作场所跟家庭不同。家庭是由有血缘关系的人组合而成的,由亲情紧紧维系着。这和以劳动契约为基础而结合的工作关系根本不一样,即使工作场所的气氛非常平稳,也不可能像一家人。在家庭中,再没有道理的指责,都因为亲情而得到谅解、理解,好管闲事也不会引起反感。工作中,不适当的指责给双方带来的损害,日后不管你怎么苦心挽回,要恢复都是困难的。
口才悟语
有的人喜欢说在口上,做事却老打折扣;有的人虽然说得少,工作却失误频频;有的人喜欢溜须拍马,投机钻营……面对这些,领导需要去批评,更需要学会批评的艺术。
不要过分责备别人
1.推卸责任没人缘
把一切责任都交给别人,把一切利益都自己独揽,这样的人是没有人缘的。
试想一下,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喜欢跟别人争辩,借以卖弄自己的学识而已,如果你不跟他争辩,他倒也不会来麻烦你、伤害你。
他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人,忠实、不说谎、不伪装,也从来不投机取巧。不做一点亏心事,更不占别人便宜。像这样一个好人,怎么会不受别人欢迎呢?
原来是他过分看重了自己,以为自己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以为人人都应该以他为模范,为导师。他喜欢随时随地地去教训别人、指导别人。看见别人有一点点缺点,就加以批评、指责,像大人管小孩、老师对学生一样,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神态。甚至常常有意地夸大别人的缺点,把别人的一时疏忽或无心的过失,说成是存心不良或者行为不端。
同时他又不能容忍别人对他有什么不恭敬、不忠实之处。如果他吃了别人一点的亏或受了别人一点点欺骗,那他就把对方当作罪大恶极、无耻之极的人,加以攻击、嘲笑、讽刺或谩骂不已。
只要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是多么可恶,多么可怕,多么可憎,到处都会激起别人的憎恶与反感。
2.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
如果有一个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做一点错事,这自然是千该万该、十分正确的事。但不要因此就把自己看得太高,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以为别人都是笨蛋,只有自己才是圣人。
对别人的过失与错误,首先要分析他们犯错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认识不清,也可能只是一时疏忽,有时还可能因为求好反而犯了错误,主观上求好,而客观上犯了错误。除了一些真正与人为敌的社会败类,应该群起而攻之外,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也都是可以改正的。
我们应该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对别人的错误,在不伤别人自尊心的原则下,诚恳而婉转地加以解释与劝导,安慰他们的苦恼,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如果我们自己吃了亏,受了骗,只要以后小心提防,不再上当就行了,不必因此而跟对方结下深仇大恨,应留给对方一个悔改的余地。
倘若一个人得罪了你,你不但不跟他计较,不向他报复,反而原谅他、宽恕他。必要时,还去帮助他,在一般的情形之下,他多半会对你十万分感激,十二万分惭愧,往往也会因此受了你的感化而痛改前非的。
口才悟语
我们每天都要与人交往,经常会碰到些别人需要自己理解、帮助、支持的事。这这些事情面前,是宽宏大量、与人为善,还是小肚鸡肠、与人为恶,不仅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高低的表现,而且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慎词劝说,点到为止
要想与某人的关系更进一层,除了一般的关怀和赞美外,还要善于对他的缺点提出善意的批评,对他的不足提出忠告,这样往往能赢得对方的信任,甚至将自己视为他的知己。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告的话听起来一般都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会引起他人反感或抵抗,取得相反的效果。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丞相比干多次进谏,纣王非但不听,还下令将比干剖心处死。在商业行为中,对领导提出忠告很有可能遭致他的嫉妒,结果自己被炒,走人了事;对于下属的忠告也往往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
那么,怎么进行忠告呢?
1.忠告要体现出“忠”
当你对某人提出忠告时,如果对方发现你并不是为了关心他,而是出于你个人的某种意图,他马上会站到与你敌对的立场上。所以,忠告首先应该是诚心诚意的关怀。
对人提出忠告的时候,应该抱着体谅的心情。他诚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对,但是他可能有难言的苦衷。所以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还要体谅他的难处,不要一味地强求或大加责难。必要的时候要深入他的内心,帮助他彻底地解决心病。
2.从实际出发
忠告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了解真实情况,不要捕风捉影。只有了解了事实,你才能清楚地判断是否有必要提出忠告,提出忠告的角度怎么选择,忠告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如果你是公司的一位职员,对公司的计划背景缺乏了解时就对其提出自己的看法,那么你不可能获得领导的信赖。相反,他会认为你思考问题不够周到。不了解朋友的意图,就对他的行为妄加非议,他会认为你对他没有尽一个朋友的责任。
凭借听到的信息忠告别人,容易引起误解。这时补救的办法是与他沟通,听听他怎么说,等了解清楚事实之后再想办法消除误解。
3.选择措辞
掌握了事实真相和对方的心理,就该拿出勇气来忠告,指出他应该改善的错处。当然要注意你的措辞,否则就容易得罪人。
“现在的年轻人自以为是”,“别理他,反正我们没有损失”,“这样太可笑了……”作为一名领导,诸如此类的措辞永远都是失败的。
领导有指导属下的义务,对下属应有深切的爱护之情,以恳切的忠告作为帮助他们进步的动力,能够很快地获得愉快的人际关系。如果害怕得罪人,一味地保持缄默,做个老好人,最终无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4.注意场合
要注意,提出忠告,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
因为提出忠告的时候必然涉及他的短处,触动他的伤疤,而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被当众揭短时,情面上很容易下不了台,从而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是善意的,他也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让他当众出洋相。
5.把握时机
在当事人感情冲动的时候,最好不要给他提出忠告。因为在他冲动的时候,理智起不到半点作用,他也判断不清你的用意。这时提出忠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火上浇油。
6.简洁而突出重点
提出忠告的时候,要注意简洁中肯,按照“一时一事”的原则。若是再加上回溯起对方过去的缺失,再予以责备,当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让对方不理睬你的好心了。所以要掌握重点,不要随便提及其他的事情。
7.留有余地
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不要把他指责得一无是处,否则很容易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他可能会这样想:“既然我已经这样了,那就干脆一错到底!”结果,他破罐子破摔,继续错下去。
必要的时候,可以多列举对方的一些优点,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你平时工作努力,表现积极,唯一的缺点就是想问题的时候稍微草率了一点。如果你思考问题再慎重些,就很有前途了。”用这种口气跟他说话,他会备受鼓舞,很容易地接受你的忠告。
口才悟语
你的一句话可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也有可能找来杀身之祸,因而在提出忠告时,要注意策略,慎之又慎,点到为止,留有余地是非常必要的。
指出错误又不伤面子
1.委婉暗示留面子
有时,人难免因一时糊涂做一些不适当的、“错误”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指责别人就需要适度:既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又要保留对方的面子。这种情况下,如果轻重把握得不适当,或者会使对方很难堪,破坏了交往的气氛和基础,可能因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或者让对方占“便宜”的愿望得逞,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广州有一家著名的大酒店,有一次,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
服务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对这位外宾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本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您,并按照大酒家的‘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簿上,您看好吗?”
那位外宾当然会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头脑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袋里,并且聪明地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内衣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2.点到为止留面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
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你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便可造成一种对他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须“点到即止”。
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夫人克莱门蒂娜一同出席某要人举行的晚宴。
酒席间,一位著名的外国外交官将一只自己很喜欢的小银盘偷偷塞入怀里,但他这个小小的举动被细心的女主人发现了,她很着急,因为那只小银盘是她心爱的一套古董中的一部分,对她来说很重要。
怎么办?女主人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丘吉尔夫人把银盘“夺”回来,于是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丘吉尔夫人。
丘吉尔夫人略加思索,向丈夫耳语一番。只见丘吉尔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用餐巾作掩护,也“窃取”了一只小银盘,然后走近那位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口袋里的小银盘说:“我也拿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不过我们的衣服已经被弄脏了,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
外交官听了,立即领会了他的意思,连忙表示完全赞同。于是,两人将盘子放回桌上,于是小银盘物归原主。
口才悟语
面子是人一生的招牌,错误是招牌上的灰尘,一旦两者发生矛盾,批评者要先保住他的招牌,再去抹去招牌上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