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
不要草率行事
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可大多数的事情,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为此,要想使所做的事达到圆满,就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有一点麻痹大意。有时,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可能会让我们前功尽弃,失去一切。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凡事做好准备
有些人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办事效率很低,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在做事前做好准备工作。有一个在职场打拼的成功人士说:“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就会少几小时的麻烦。”可见事前准备,对一个人办事效益的提高是相当关键的。
现在的社会,不再像过去“走一步,算一步”了,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准备才行。这好比一个人身体有了病,要到医院治疗,就必须预先经过检查、验血、照X光等诊断,然后才能治疗。做事预先计划周全,早作准备,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做事前不做任何准备,临时抱佛脚,要想事情圆满成功,那就难了!
幽默大师林语堂,一生应邀做过无数场演讲,但是他不喜欢别人未经事先安排,临时就要他即席演讲,他说这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一场成功的演讲,只有经过事先充分的准备,内容才会充实。对于一个如林语堂这么擅长演讲的学者,他都不做没有准备的演讲,可见事先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件事,只有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到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把事情圆满地做好。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考验的人生是一文不值的。同样,没有做前期准备的工作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有了第一天的短短几分钟的准备过程,你就能对第二天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就知道第二天哪件事最重要,哪件事是应该最先做的,就能知道做事的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所以,不要对昨天的几分钟的准备不以为然,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无视准备工作,事后就会麻烦很多。比如:你昨天少花几分钟时间做准备工作,可能会导致你今天忙而无序,而且不能顺顺利利地完成工作;或许你昨天少花了几分钟对谈判资料及相关文件加以熟悉,可能会导致你在第二天的谈判中陷入不利的局面,面对对方严厉的攻击,而无还手之力,最后导致失败。
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上班族,要想把第二天的工作做好,你最好在每天下班前的几分钟制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如果拖到第二天上午上班时候才制定工作计划表,那就很容易做得比较费劲,因为那时又面临新一天的工作压力。而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要做的准备工作做好,到第二天工作起来就会轻松多了。
凡事做好准备,每一天都可以很轻松地达成你的目标,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凡事有准备的人。
有效地制订计划
计划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如果没有了计划工作,就如同大厦没有了坚固的根基。
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极强的计划观念。一个善于利用计划的人必然善于对事务进行计划,他的工作、学习、运动、娱乐、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是经过周密安排的。一个做事没有计划的人,必然是一个浪费时间的人。显然,有效制订计划将有助于我们改掉做事低效率的不足,制订计划则将进一步提高我们改变习惯的成功率。
有个名叫约翰·戈达德的美国人,当他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被称作“生命清单”。在这份排列有序的清单中,他给自己列出了所要攻克的127个具体目标。比如,探索尼罗河、攀登喜马拉雅山、读完莎士比亚的著作、写一本书等。在四十四年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在与命运的艰苦抗争中,终于按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了106个目标,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
一般来说,做事无计划可能有多种原因,主要原因是:第一,看不到计划的重要性;第二,做事的目标不明确;第三,进取心不足或者懒惰;第四,没有掌握制订计划的方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周密的计划,可以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做出一定的安排和调整,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计划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按广度分,战略性计划、作业性计划;按时间框架分,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按明确性分,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战略计划是指应用于组织,为之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趋向于覆盖较长的时间间隔,通常以年为单位,涉及较宽的领域,并不规定具体的目标。
作业性计划是指规定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计划。作业性计划趋向于覆盖较短的时间间隔,如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主要偏重于实现的方法。
所谓短期是指一年以内的期间;长期一般超过五年以上。
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
指导性计划只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指出重点而不限定在特定的行动方案上。
维克托·米尔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现代化大食品公司墨西哥城推销中心的技术总监,他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公司5000名雇员中3000多人的影响,因此,他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一次,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时间管理研讨会上,他谈到了对工作和时间的看法。
米尔克说:“现在我不再加班工作了,我每周工作50~55个小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也不用把工作带回家做了,我在较少的时间里做完了更多的工作。按保守的说法,我每天完成与过去同样的任务后还能节余1个小时。我使用的最重要方法是制订每天的工作计划,现在我根据各种事情的重要性安排工作顺序。首先完成第一号事项,然后再去进行第二号事项。过去则不是这样,我那时往往将重要事项延至有空的时候去做,我没有认识到次要的事项竞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现在我把次要事项都放在最后处理,即使这些事情完不成我也不用担忧。我感到非常满意,同时,我能够按时下班而不会心中感到不安。”
计划可以帮助一项工作沿着既定的路线朝着既定的目标。有效合理的计划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工作的目的及工作要求,使我们能自觉地按照计划去进行更好的协作。
草率行事只会让事情更糟
你肯定有草率行事而失败的时候,这并不奇怪,因为任何一个人草率行事的习惯只能让自己吃够苦头———毫无头绪、混乱不堪、漏洞百出。
成大事者要力戒这一习惯!
“先了解你要做什么,然后去做。”对行事容易草率的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座右铭,尤其是前半段。假如决断和行动力是迈向成熟的必要条件,则表示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必须根据良好的分析与判断。
假如医师在急救病人的时候,没有事先把病况弄清楚,则极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幸。不错,在许多情况之下,立即行动是必要的,但其成大事的比例往往视其对问题判断的正确度而定。
我们且举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
住在新墨西哥州阿布魁克市的泰德·考丝太太,好几年前曾为财务问题而烦恼不已。她有一位多病的母亲住在布鲁克林,由两名妇人负责照料她的起居。考丝太太后来发觉很难维持这样的开销,而一位时常在财务上资助她的叔父也打电话向她表示是否可以减少开支,如减少那两名看护妇人的薪水,或缩减房屋的维修费等等。
考丝太太一时不知该如何作决定,便要求让她好好想一下,等作了决定之后再回电话给他。考丝太太十分感谢这位叔父长期的帮忙,也觉得应该想办法减轻这位叔父的负担。“我取来一些纸张,然后开始分析。”考丝太太描述道,“我先把母亲的收入———如有价证券、叔父给她的补助等等一一列出来,然后再列出所有开支。没多久,我便发现母亲在衣、食方面的花费极少,但那栋拥有十一间房的住所,却得花一大笔钱来维持———光是每月的电费就得二三十块钱,再加上各种杂项开支和税金,还有保险费等等,为数十分可观。当我见到这些白纸黑字的证据,便知道事情该如何处理了———那房子必须解决掉。
“从另一方面来看,母亲的身体愈来愈坏,我担心这时移动她可能不太妥当。她一直希望能在那栋房子度过余生,我也愿意尽可能成全她的愿望。于是,我去拜访一位医师朋友,请他给我一些意见。这位医师认识一名经营私人疗养院的妇人,地点离我们住的地方只有三分钟路程。
“这位妇人不但心地好,人又能干,所收的费用也极合理,因此我决定把母亲送到她家去,让她来照顾。解雇那两名看护,并将那栋住所出租。”
这件事处理的结果,对每个人都十分理想。考丝太太的母亲受到极好的照顾,一直还以为她仍住在家里。考丝太太现在每天都能抽空去探望她,而不是每星期一次。她叔父的负担减轻了,她们的财务问题也获得解决。此次经验告诉考丝太太,假如把问题写下来,便能完整、清楚地看到所有的事实,问题往往便也迎刃而解。
考丝太太的例子,很清楚地显示出:一个行动是否会成功,往往要看事前的分析。假如考丝太太没有好好去研究问题所在,也没有好好去组织要采取的步骤,而是草率的采取行动,则很可能不但不能解决财务问题,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母亲的健康。
这种把事实例在纸上,让它们自己把问题或解决方法显现出来的方式在处理金钱问题方面尤其有用。而如今,哪个人不会在金钱或其他方面碰到麻烦呢?
住在伊利诺州奥尼市的一对年轻夫妇,葛莫先生和葛莫太太也有这样的经历。像许多新婚夫妇一样,葛莫先生和太太在蜜月后不久,便已发生财务问题。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葛莫先生必须入海军服役,但他们的许多账单都还没有付清。
后来,葛莫先生和太太知道光是发愁没有什么用处,便坐下来打算好好想出解决的办法。事实是这样的:他们几乎欠镇上每一家商店钱。虽然每家欠得都不多,却也没有能力在入营之前全部还清。为了保持良好的记录,他们最后决定这么做———每个月向每家商店偿付一点钱。
事实上,最困难的大概就是去面对那些商店老板,并向他们说明自己无法在入营之前把债务还清。但出乎葛莫先生的意料,当他向第一家商店老板说明他的困难,但表示愿意每月逐渐付清款项的时候,老板的反应极其恳切,使他不禁松了口气,以下的几家也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结果,这些债务后来都还清了,有家商店老板甚至在他退伍回家之后还特地来找他,表示感谢他遵守诺言。
总而言之,若不是葛莫先生事前先坐下来仔细分析状况,他们很难做出适当的决定,并且付诸实行。事实证明,他们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我们之间有许多人常常没有像葛莫先生这么做———先坐下来仔细研究困扰我们的问题。相反的,我们常常为问题而辗转不能入眠,却又一再拖延作决定的时间;或是我们没有经过仔细研究,便在短时间内做出仓促决定,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恶化。为使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面对事实,并收集更多有关问题的资料,然后,可能的话,更进一步去分析资料,以了解自己所处的状况。
戴尔·卡耐基先生曾访问过哥伦比亚大学的已故院长赫伯·郝克先生。在访问过程中,卡耐基特别提到郝克院长的书桌是多么整洁———因为像他这么一个大忙人,桌上通常会堆满许多资料或文件。
“要处理这么多学生的问题,你一定要随时作许多决定。”卡耐基先生说道,“但是,你看起来十分冷静、从容,一点都不显出焦虑的样子。请问,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郝克院长回答道:“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假如我必须在某一天作某一项决定,通常我都事先收集好各种相关资料,并认定自己是‘发掘事实的人’。我并不浪费时间去设想该如何作决定,只是尽可能去研究与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等我研究完毕,决定便自然产生了,因为这都是根据事实而来的。听起来十分简单,是吗?”
不错,方法是十分简单,却常常被我们忽视了。我们的行动通常受情绪、成见、急躁或其他非分析性做法的影响,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就好像小孩子喜欢凡事“马上去做”,或过马路的时候没有注意两旁的来车,或在大太阳下跑到海边游玩,结果却中了暑等等,都是没有考虑到具体情况,只凭冲动便糊涂行事的幼稚行为。
有名妇女向专家诉说她的丈夫似乎有不忠的行为,她不知自己该对丈夫采取攻击的行动,还是应该携儿女回娘家去。
“是什么让你怀疑到他有不忠的行为?”专家问道。
“是他的行为方式。”她回答道,“他一向是个很好相处的人,现在却变得脾气暴躁,凡事挑剔。他时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并表示由于太累,不能陪我到任何地方去。这些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多了也会让人受不了。他甚至忘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完全不像他以前的样子了!”
听起来的确是有问题,但专家仍然要她在采取任何激烈的行动之前,再多找些事实来印证。专家建议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她丈夫的医师谈谈,并要丈夫好好检查一下身体。此外,也要看看他的工作是否有什么问题。
结果是第一个建议有了效果,医师发现她丈夫急需动一项手术。动了手术之后,她丈夫便恢复正常,而这位太太也完全去除了自己的疑心。
像这种濒临破裂的婚姻,其导因通常只是某一方面的疑心。假如这名妇女不顾一切采取草率的行动,则后果便完全不一样了。
行动能力的确是成熟心灵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必须有知识和理解作基础,才能避免毫无价值的草率行为。
No.18
面对真实的自己
也许是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让一些人消极地认为,只有躲到幻想的世界里,愿望才有可能实现。于是,现代人热衷于网络上的虚假世界,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上结婚,甚至网上生孩子,这种脱离现实的逃避,其实是对生活的放弃。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这种人又能有什么竞争力呢?
逃避只是掩饰自己的弱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管对方用什么逃避行为来掩饰自己的弱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愿意正视现实问题,或自己最怕的致命伤,企图用忘却或逃避来麻痹自我,掩饰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借以获得补偿。只要每天我们一睁开眼,就会有许多事情要面对,短时间无法解决的,就会逃避。
虽然逃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程序,至少可暂时抒解压力。然而,逃避一旦成为习惯,会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对现实的关心、对生活的信心,然后陷入忧郁和孤独中,渐渐与现实脱节,就像鸵鸟心态,以为只要将头埋在土里,就什么都看不见。有一位心理学家讲过他遇到的一个案例:
我一个朋友的妈妈是个老师,所以对小孩的管教方式是“好还要更好”,加上她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母亲对她的要求更高,无形之中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当她大学毕业以后,求职四处碰壁,在工作场合里无法学会低声下气,只要主管要求改进,或与同事产生磨擦,她的心理状态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最后都以辞职收场。因此,她的职场生涯一直都断断续续,人际交往也非常不协调,久而久之,对她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就在前年,她发现自己得了忧郁症,甚至有躁郁症的倾向。心情亢奋的时候,每天神采奕奕、有说不完的话;心情低潮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次没来上班,我总会打电话关心她,但是也每回都吃闭门羹,她会不友善地说:“请假就请假!讲那么多干吗?”
终于有一天她受不了,找我到公园去,把忧郁症的事告诉我。听完她的遭遇,我有许多感叹,原来她的家里出了状况,爸爸有外遇,妈妈因为个性好强,交待她说家丑不可外扬,加上她还无法接受爸爸外遇的事实,承受不了打击又无处宣泄,于是得了忧郁症。
由此可见,逃避只能让自己暂时麻醉,却最终无法摆脱现实对自己的伤害。
拥有自己的“舞台”
人在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种种不顺,比如受到挫折或丧失信心;因为某种原因,受到上司的奚落、训斥乃至处罚(也许是被冤枉的);与主管和同事间的关系失和;竞争过分激烈,而自己又处于劣势,感到前途茫茫;或者向往某种工作,又不能如愿,不得不去做自己厌倦的事;自认为才华横溢,却苦无升迁、加薪的机会。这些都是我们每天睁开眼,就需要面对的逃避心理的来源。
这种不满的程度愈高,逃避的意念愈强,对工作就愈使不上力。而且这种逃避行为积累的久了,必然会在某一时间集中爆发,产生不良后果。
也就是说,工作狂的弱点源于家庭,而恋家者的弱点则源于工作。不同的环境、人际关系,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不安。一个人突然热衷于某些兴趣,如钓鱼、打猎,可能是因为在家庭和工作上遇到不舒心的事。
布鲁斯是一家电子公司的生产线组长,平常沉默寡言,但工作表现突出,也很负责任,遇到作业员不会的地方,一定想办法教到会为止,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好主管。布鲁斯的太太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除了平常的工作,下班又到大卖场兼职,虽然能力很强,可是嘴巴不饶人。她只要有空在家,总是看布鲁斯不顺眼,嫌他宁愿对着电视和计算机,也不愿跟她说话,说到气愤处,往往口不择言,最后变成数落、怒骂。个性关系加上口才不好,使得布鲁斯无力反击,只得任由太太百般侮辱。虽然他的工作表现十分抢眼,也获得同事肯定,但在家里却没什么地位,像狗一般受到辱骂,于是他选择躲到网络游戏里。
就这样,他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里,愈打愈精进,宝物愈换愈多,在计算机前的时间也愈来愈长。起初只是下班时的消遣,到最后竟然变本加厉,一星期有三天以上迟到,有时索性请假在家,玩游戏玩个过瘾。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太太的不满已达临界点。某天晚上,她找布鲁斯谈判,但他的态度依然故我,一气之下,她便赏了布鲁斯一巴掌。长久以来,布鲁斯心中也有一股委屈不得抒解,于是两人大打出手,双双挂彩。就在那一晚,他俩签下离婚协议书。
“逃避现实并活在幻想中”是消除内心不满,求得心理平衡的最好办法。正因为它有效,人们就常常有意无意地运用它。
这也说明有逃避倾向的人,意志力比一般人脆弱。事实上,他不希望活在梦幻世界里,也知道生活中多少都有些不如意,只是希望暂时消除苦恼罢了。这种人的特征是过分热衷某事物,最后到不能自拔的地步。
持“公私分明,公事第一”论调的人,大多是生活不顺心的人。日本人是世界上公认有超级工作狂的民族。很多日本人不顾一切地工作,连星期天、节假日都不放过,甚至奉献生命也在所不惜。面对办公桌或客户,神气十足,有冲劲、有活力,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精神萎靡,毫无生气。工作狂不但热衷于工作,也认为唯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人生的乐趣和自信。但如此狂热地投身工作,并非他们的真正意愿,通常背后都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了逃避不安与无奈,只好疯狂地投入工作,以减轻内心痛苦。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断持续,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习惯。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退休人士五年内死亡的比率高达80%。也就是说,当那些长官或老板退休,失去战场和舞台,人生再也没有动力可言,只能抑郁而终。退休之后的生活,应该要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但是人往往不甘寂寞,沉浸在过去的辉煌历史中,对于退休后的应酬也兴致勃勃,这些都是“退休综合征”,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让自己持续处于“工作时毫无成就感,退休后又无所事事”的挫折状态中,再强的信心都会被消磨殆尽。这个时候,必须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否则便会一直沉沦下去。
扔掉别人的拐杖
世上有一种人,总是存在极深的依靠心理———依靠拐杖走路,尤其是依靠别人的拐杖走路。对于成大事者而言,他们的习惯选择是:扔掉别人的拐杖,迈动自己的双脚!
人们经常持有的一个最大谬见,就是以为他们永远会从别人不断的帮助中获益。
力量是每一个志存高远者的目标,而依靠他人只会导致懦弱。力量是自发的,不依赖于他人。坐在健身房里让别人替我们练习,我们是无法增强自己肌肉的力量的。没有什么比依靠他人的习惯更能破坏独立自主能力的了。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将永远坚强不起来,也不会有独创力。要么抛开身边的“拐杖”独立自主,要么埋葬雄心壮志,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
年轻人需要的是原动力,而不是依靠。他们天生就是学习者、模仿者、效法者,如果给他们太多帮助,他们很容易变成仿制品。当没有人提供拐杖时,他们就会无法独立行走。
依靠他人,觉得总是会有人为我们做任何事,所以不必努力,这种想法对发挥自助自立和艰苦奋斗精神是致命的障碍!
“一个身强体壮、背阔腰圆,重达150磅的年轻人竟然两手插在口袋里等着帮助,这无疑是世上最令人恶心的一幕。”
你有没有想过,你认识的人中有多少人只是在等待?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等的是什么,但他们在等某些东西。他们隐约觉得,会有什么东西降临,会有些好运气,或是会有什么机会发生,或是会有某个人帮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没受过教育,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为自己获得一个开端,或是继续前进。
有些人在等着从父亲、富有的叔叔或是某个远亲那里弄到钱,有些人是在等那个被称为“运气”、“发迹”的神秘东西来帮他们一把。
我们从没听说某个习惯等候帮助、等着别人拉址一把、等着别人的钱财或是等着运气降临的人能够真正成就大事。只有抛弃身边的每一根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自立是打开成大事之门的钥匙,自立也是力量的源泉。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曾说,他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先到另一家企业里工作,让他在那里锻炼锻炼,吃吃苦头。他不想让儿子一开始就和自己在一起,因为他担心儿子会总是依赖他,指望他的帮助。
把孩子放在可以依靠父亲或是可以指望帮助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一个可以触到底的浅水池是无法学会游泳的,而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会学得更快更好,当他无后路可退时,他就会安全地抵达河岸。
依赖性强、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出我们身上最大的潜力。一旦你不再需要别人的援助,自强自立起来,你就踏上了成功之路。一旦你抛弃所有外来的帮助,你就会发挥出过去从未意识到的力量。
远离虚荣
一个哲学家应邀去参观朋友富丽堂皇的新居,当他走进宽敞漂亮的客厅时,他问朋友为什么把房间搞得这么大,那个富有的朋友说:“因为我支付得起。”
然后,他们又走进一间可容纳60人的大厅,哲学家又问:“为什么要这么大?”这个人再次说:“因为我支付得起。”
最后,哲学家愤怒地转向朋友说:“你为什么戴这么一顶小帽子?你为什么不戴一顶比你的脑袋大10倍的帽子?你也支付得起呀!”
由于这类奢侈和浪费,绅士们将会变得贫困,而被迫向那些曾为他们所不屑的人去借债,而最初贫穷的人则会通过勤劳与节俭赢得地位。显然,一个站立的农夫要比一个跪下的绅士高大。
一旦你买了一件漂亮的物品,你还会去买10件,然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如果你不能压住你的第一个愿望,那么随之而来的愿望就无法满足。如果穷人模仿富人,那是愚蠢的,如同青蛙要把自己胀得像牛一般大一样。
学会花钱,也是改变人生境遇的一个必要条件。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无不是最会花钱的人。小气,并不是讽刺,这是有钱人的看家本领。精打细算,不乱花钱,是大富翁的真正风度。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发现另外一种现象:越是没钱的人,越爱装阔。这似乎是个心理问题,因为大多没钱的人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他们内心常在交战:“难道我只能买这种便宜货吗?”自怜便油然而生,更因顾虑到别人的眼光感到不安。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件商品时,往往考虑虚荣要比考虑价格的时候多,没钱的自卑感像魔鬼一样缠得他们犹豫不决,最终屈服于虚荣,勉强买下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于是,社会中有了一种怪现象,越穷的人,越不喜欢廉价品。仔细想想,有时候穷人的虚荣心总比富人强,他们会因为乱花钱而永远无法存钱。
年轻人往往是最爱虚荣的,一个刚赚了一点钱的小伙子,却非要常去吃高级餐馆,进高级酒店。有些只租得起几平方米小房间居住的年轻人,却非要倾其所有积蓄买一部汽车。试想,这样的年轻人又怎能不穷呢?越穷越装阔,越装阔越穷,形成了一个跳不出去的贫穷的恶性循环。
No.19
让别人不失尊严地接受你的帮助
帮忙时要高高兴兴,不可以露出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如果你在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假如对方对你的帮助毫无反应,你一定会大为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助你,你还不知感激,太不识好歹了!如此态度最好是不要表现出来。
帮助别人是一种缘分
一个人能力虽然不大,但只要肯帮助别人,你就将受到欢迎,办起事来也就会顺利很多。
帮助人是一种缘分,人际间的缘分都是共有的,既没有你我之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帮了你,你帮了他,他又帮了我。当有人需要你帮一把时,你能搭把手帮一把就是一种回报,就是一种共有的缘分。
有一种说法:“生活不需要技巧。”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要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因为一旦对方发现自己是被你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对他再好,也只能引起他对你的敌意,并拒绝和你继续保持关系。所以,要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只能用爱心去和别人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你再去帮助他,他才会感到人间处处是温情,从而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会伸出温暖的手。
帮助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随便帮帮,一种可能是一帮到底,做足人情。第一种帮助不能说它不是帮助,因为它也能给人带来某种好处,但随便帮帮的帮助并不是真正的帮助,因为这种随便的帮助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不管用。第二种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它能帮人彻底解决实际困难。
有些人人缘看起来挺不错,新朋友一个接一个。但是,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只怕一个可依赖的朋友也没有。
交朋友就像梅干一样,别的食物都要新鲜,唯有梅干却是愈久存愈甘醇。梅干起初也是新鲜的果子,经过一番时日的酝酿,才制成后来的美味。朋友自然也是由生而熟,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经由交流和冲突,而终至融洽。两个不同的东西,要完全融合,就需要时间,时间才是最好的考验,只有在面临变故的时候,能够共患难的人,我们才能称之为朋友。
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
夕蔓是位单身女子,住在华盛顿的一个闹市区。有一次,夕蔓搬一只大箱子回家,因为电梯坏了,她只得自己扛着箱子上12层楼。
查理是一个平时没事就在大街上闲逛、偶尔还会闯点小祸的人,这次他看到夕蔓累得汗流满面,于是想上去帮助夕蔓。夕蔓并不信任查理,以为他图谋不轨。查理十分困惑,他花费了许多口舌,想说明他的善良用心,却无济于事。
夕蔓拒绝了查理,但她将箱子从1层搬到2层之后,就再也没有力气了,需不需要查理的援手呢?夕蔓感到矛盾极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查理的帮助,将箱子搬上了12层。为了表示自己的真诚用意,查理只将箱子搬到夕蔓的家门口,坚持不进去。后来,夕蔓和查理交上了朋友,一年后,他们竟然双双走上了红地毯。
帮助别人,不要居功自傲。帮助时应注意: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帮助要做得自然得体,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地感受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会深深地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最理想的。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对他的各种好处,绝不会像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当你有一天有事求他帮忙时,他不管才怪呢!
古语有言:我们可以把一只马牵到河边但却不能逼它喝水。帮助别人是种美德,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助人的方法。不注重助人的方法,我们便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也容易落下爱管闲事的丑名,使人生厌,最终既没有帮好别人又伤害了感情。
有一次一个出租司机好心载一位钱被偷而无法乘车回家的老人,却在途中发生车祸,老人受伤,其家人要求司机赔偿一大笔钱。又一个事件是说在美国,一个中国人脚扭伤在路上走,不断有司机停下车询问是否要帮忙,但他觉得不严重所以拒绝了,却在快到家时碰到来接他的救护车,说是有人打了电话告诉医院他需要帮助。
同样是“帮人”,却有不一样的滋味在心头蔓延。那个发生在美国的事情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帮人是必要的,但可以更有技巧地帮。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冷血”的味道,难道帮助人这样一件单纯而美好的事也需要用“技巧”吗?可是仔细想想,却又有什么不对呢?既然是帮人,就应该真正地起到“帮”的作用,别忘了,在帮助人这件事上,人们看的往往不是过程,只是结果,并且,这种看法也确实无可厚非。
在中国,帮人是值得骄傲的事,在美国,帮人就是帮自己。帮人本来就应该是件很自然平常的事,为什么一定要弄得好像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情一样呢?
比如当你坐车的时候,上来一个带着个很小的小朋友的父亲。小孩有点站不稳,父亲又太高,得弯下腰才能扶住孩子,刹车的时候尤其危险。在发现周围没有人有让座打算的时候,站起来让个座还是应该的。但是怎样让座呢?让座时招呼对方过来、然后接受对方感激的话语或是眼神,还是只不动声色地起立,朝车门方向走,而离你最近的那对父子正好可以坐过来,位子又不会被别人抢先占到。
当然,后一种方法的效果比一贯做法要好得多,虽然没有了感谢的话,但心情却更加好起来,原来,默默地帮人更能叫人愉快呢!
让接受帮助的人没有负担
向一个陷入困境的人,伸出你的热情之手,给予他无私的帮助的确是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还应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自尊和价值,只有充分相信自己后,才有决心去摆脱磨难,去证明自己绝对不是一个弱者。不要贬低别人的人格,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因为,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永远感激你。
有一位女士正在食品公司排队购物,看到另一位女士买了8件物品,包括一包你能够想象出的最便宜、脂肪最多的肉。当收银员通过收银机记录她的物品时,这位女士翻看着钱包,看样子她的钱不够了,她当时的表情很尴尬。
“请原谅,夫人,”这位女士边说边在手推车和口香糖货架之间弯下腰,“这钱一定是你刚才掉的。”说着从口袋中掏出5美元递给她,假装是在地板上发现的。
她最初拒绝接受,“哦,不是我掉的,”她平静地回答说。
“喔,这钱也不是我的,今天你真幸运!”说着伸手把钱递给了她。
在那一瞬间,这位女士的友善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也要有技巧,这能让他们不失尊严地退出危难境地。
还有一位人士曾经讲过自己的一则见闻:
那天,我转过街角的时候,见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淋的人,不走。
是一个六七岁样子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淋从铁机器里出来,又装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的冰激淋。
“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面说,一面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
“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
“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
“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不,爸爸到老远的地方挣钱去了,我就现在要!”
这个超市位于小城的繁华地带,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这里瞅上一眼,有人连瞅也不瞅就径自走开了。那个卖冰激淋的人,也安详地制作着他的冰激淋,并不朝母子俩这里瞅一眼。
“妈,我就是想尝尝,那个东西是什么味儿。”
“是……你管它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拗着不走,有些急了,“啪”一巴掌拍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哇”的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好多双眼睛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带着惊愕、疑虑、责怪、怜悯、叹息,或者其他别样的神色。这仿佛又是一场热闹,人们聚拢着看这对母子,不肯离去。
这时,一位衣着光鲜的妇人,走到卖冰激淋的面前,要了两支冰激淋。她把其中的一支给自己的儿子,然后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面前,蹲了下来,把剩在手中的那支冰激淋递给了他。
“给,亮亮,别哭了,妈妈不愿给你买,阿姨给你买。”她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接着说,“几个月不见,亮亮又长高了。”说完后,她站起来,朝孩子的妈妈微微点了点头,笑了笑,便领着她的儿子走开了。
孩子不哭了,手里举着那支冰激淋愣在那里。一样愣在那里的,还有孩子的妈妈。
走出人群后,那位妇人的儿子也有些不解,他扯住妈妈的衣襟问:“妈妈,你认识亮亮?”
妇人说:“不,孩子,妈妈也不认识。”
“那你怎么知道他叫亮亮?为什么要买冰激淋给他?”孩子依旧寻根究底,想要弄个明白。
妇人笑了,说:“孩子,不要问这么多了,等你长大后,妈妈再告诉你。”
也许,若干年之后,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他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