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居安忘危,得意忘形(1 / 1)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活动均以竞争的形式出现。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导致事业的失败,这时候,让人生进入谨慎的戒备状态,对于个人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龟兔赛跑中的坚持

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只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速度快,没有几分钟就领先乌龟一大段路。于是便放心、大胆地停下来休息。兔子最后竟然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一觉醒来,乌龟已到达终点了!

龟兔赛跑,乌龟虽然笨拙,但它贵在坚持,有目标,有毅力,所以战胜了兔子。

这虽然只是寓言故事,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个故事的影子。

赵文龙,人不是很聪明,高考考了两次才上榜,平常功课也不太好,因此有一些同学十分看不起他,可是他的读书意志非常惊人。尤其是他在学习英语和日语时,就连说梦话都是英语或日语。同学们毕业后纷纷走上工作岗位过起了有妻有子安逸幸福的生活,而他一直在学习和深造,直到拿到了博士学位,就聘于某单位成为一名高级干部,英文和日文更是达到能说能写能译的地步,可谓是春风得意。当年那些看不起他的同学看到赵文龙有如此成就,感到一丝羞愧。

类似的故事相信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有些人一走入社会便呼风唤雨,飞黄腾达;有些人却抑郁不得志。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过几年,情况就反过来了。像这种情形,到底是命运捉弄人,还是人为造成的呢?

的确,有人因为受不可抗拒的客观环境的影响而迟滞了发展,但有些人的不得志是自己造成的,就像故事中的那只兔子,因为它停下来,懈怠了,所以被本来落后的乌龟迎头赶上。人也会因为满足现状,居安忘危,不再追求进步,而被天资和能力比自己差的人赶上,甚至被远远地抛在后头。

那么,你的资质是“兔子级”还是“乌龟级”的呢?如果是“兔子级”的,那么恭喜你,因为你拥有比别人优秀的条件,两个蹦跳,就可以到达终点;但是我们也提醒你,别在半途睡着了。因为有“兔子级”资质的人最容易骄傲、自满而停顿,甚至“睡着了”,这也是“兔子型”的人的悲哀。

其实不管你的资质是属于什么型的,最好都学学“乌龟”的精神。

“乌龟”的精神,首先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不管太阳光多强烈,也不管兔子在树底下乘凉睡觉是多么舒服,自己只有一个念头,永不懈怠地向前。这样,你一定能获得佳绩,即使你赶不上兔子,但你一样可以到达终点。

“乌龟”不妄想,不贪求,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期待的不是金光闪闪的奖牌,也不是胜利的鲜花,只是做该做的事情——达到目的地,给自己一个交代。或许人们不会把鲜花送给落后的乌龟,但是会给它鼓励的掌声。

【编者小评】

人的天分的确有差异,但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天分的高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成功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条件比别人优秀的人也不例外,也应学学“乌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像兔子那样骄傲放松而导致失败。

老本最终有吃完的一天

吃老本最舒服,但老本再厚,也不够吃一生一世。

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两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两口不仅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渡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得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与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两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两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与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两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两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得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两口一起去世了。

小两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两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为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两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得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两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两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两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地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两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两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

纵使父母能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自己去付出,去创造。勤劳发家,坐吃山空。美国雷纳·川伽的例子非常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道理。

1928年,川伽先生继承了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产业。到了1938年,他却宣告破产了。川伽先生自已剖析了破产的原因:“我的父亲不但事业成功,而且为人慷慨。”“在我高中的时候,只要我需要钱用,他就允许我随时用银行的账号开支票。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精于此道了。我完全不知道钱的价值,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赚取,我只知道如何用父亲的账号去签写支票。”

幸运的是,川伽先生破产后,及时地调整了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将失去的产业都赚了回来。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传给了两个儿子。

【编者小评】

凡事均要靠自己努力,这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即使有可观的遗产,也不可有过多的指望,因为它实属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比单独只给他们财富要有意义多了。

得意忘形埋祸根

做人一定不能得意忘形,否则会给自己日后埋下祸根。卫灵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第28代国君,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爱好男宠。弥子瑕是他众多男宠中最受宠爱的一个。弥子瑕仗着卫灵公宠爱自己,就由着性子胡闹,把朝廷的规矩不当一回事,甚至在卫灵公的面前也很放肆。但他聪明伶俐,惯会撒娇卖乖,卫灵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天晚上,有人捎话给弥子瑕,说他母亲病了。弥子瑕一听,直奔御车房,并谎称卫灵公有令,命车夫马上送他回家。车夫知道他是卫灵公面前的红人,信以为真,连夜把他送到家里。

按照卫国法律,偷乘君主车辆要处刖刑。所以,当有人把这事报告给卫灵公时,卫灵公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赞许地说:“母亲病了,就把刖刑也忘了,弥子瑕可真是个孝子啊!”

过了几天,卫灵公让弥子瑕陪他去果园游玩。果园中的桃子已经成熟,弥子瑕顺手摘下一个桃来,一边吃着一边和卫灵公戏耍。卫灵公开玩笑地说:“前几天你偷乘我的车子回家,我没有责罚你,你怎么感谢我呢?”

弥子瑕一本正经地说:“你闭上眼睛,我就送你一样好东西,表示谢意!”

卫灵公就真的闭上了眼睛。弥子瑕赶紧把自己吃剩的半个桃子塞进卫灵公嘴里,就打着哈哈跑开了:“这桃子很甜!就算是我的一点谢意吧!”

卫灵公这才知道上当了。他得意地对随从们说:“他把自己吃了一半的桃子拿给我吃,这是爱我啊!”随从们见了,都忍不住笑了。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弥子瑕老了,卫灵公不再宠爱他了,他又有了更年轻漂亮的宠臣。

弥子瑕只能远远地看着卫灵公和年轻宠臣调笑,心里涌上一阵阵的醋意,但他不敢把这种醋意表现出来,更不敢像以前那样任意妄为了。

弥子瑕常常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往往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自己要干什么。

一天中午,他又陷入了这样的回忆之中。不知不觉地,他走进了卫灵公的寝宫。当他清醒过来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茶几上的一个花瓶碰倒了,一声脆响,把正在午睡的卫灵公惊醒了。卫灵公看到弥子瑕未经允许擅闯寝宫,顿时大发雷霆:“谁让你进来的?难道你想谋刺寡人?”

弥子瑕吓得赶紧跪下,苦苦诉说自己是无意中走进来的。

“那你的眼睛是干什么用的?”卫灵公不肯饶他。“我早就看出你不是好东西!你曾经偷乘我的车子,把自己吃剩的桃子塞进我的嘴里!今天我们老账新账一起算!”说完,命令卫士砍去他的双脚和右手,挖掉他的两眼。

卫灵公固然专制残暴,但就弥子瑕而言,如果得意时不那么任意妄为,违反规定,失意时或许也不至于这么惨。

【编者小评】

人难免有得意、失意之时,关键不在得意与失意本身,而在人们面对得意和失意的态度。实际思考得意和失意,有助于淡化人主观上的感受。既然得意与失意更重要的因素是外在的,得意的时候就不要过高评估自己,失意的时候也不要过低评价自己,这样才能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沮丧。

不要在光明中迷失自己

世事大多如此,许多身处黑暗的人,磕磕绊绊,最终却走向了成功;另一些人往往因为眼前的光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或沉浸于眼前的光明之中,终生与成功无缘。

一位商人在回家路途中翻越一座山时,遭遇到一个拦路抢劫的土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土匪在后面穷追不舍。正当商人走投无路时,看到前方有一个山洞,商人不加考虑就钻了进去,土匪也跟着追进山洞里。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土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土匪逮住了,身上所有钱财,包括一把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土匪抢去了。幸好土匪并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着洞的出口。这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就像置身于地下迷宫。

土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着,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强烈的火把将洞外的微光遮住,使他无法辨别出口,只能像只苍蝇一样乱窜,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土匪死在洞中。商人失去了火把,没有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难,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可口可乐公司前任董事长保尔·奥斯汀曾这样说过:最糟糕的事就是一个高级主管对公司在市场上的成就沾沾自喜,尤其是公司处于最佳时期。

这种危险有时表现得并不是很明显,处于成功喜悦之中,人有时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走下坡路。有许多聪明人在这方面栽跟头。他们认为自己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提升和奖赏都应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这种自满情绪是很危险的。下边这则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美国的一家大公司中,有两个人在争夺第一把交椅。一个是当时的第二号人物,一个是第四号人物。第二号人物当时业绩突出,他确信凭自己的成绩担任总裁毫无问题,没有必要去进行任何竞选活动。此时那位本来处于劣势的第四号人物,除了积极工作外,还聘用了一位公共关系专家,到处活动、演讲,拜访公司下属的地区分部经理,与每名董事详谈,与董事长套近乎。谈话中的侧重点并不放在以往的业绩上,而是极力描述如何开拓更美好的公司前景。渐渐地,他头上显露出总裁的光环,那位目瞪口呆的第二号人物最后愤而辞职。

任何时候,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过分注重老本、用以往的成绩说话远没有用未来的工作计划更有分量。

【编者小评】

世事大多如此,许多身处黑暗的人,生活窘迫,无依无靠,却能始终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努力,最终走向了成功;另一些看似身处光明中的人,更容易被眼前的光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徘徊和反复中终生与成功无缘。

安逸会让你变得平庸

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态度千姿百态,我们不能断言有什么生活态度就会有什么结局,但一般来说,追求安逸的人,很难作出大的成就。有一个男人在40岁的时候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俗话说:“货比货要扔,人比人要死。”看着往日在一间教室里念书的同学,个个功成名就,神采风扬,他感到非常压抑。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埋头与酒较劲。朋友们劝他别喝了,他却说:“我没什么光辉成就好说,不喝酒干什么?”有位朋友忍不住说:“当年我让你投资我的事业,你怕冒风险赔钱,这怨得了别人吗?”另一位朋友也说:“是啊。我当年找你给我拉业务,你也推掉了,怕累。”

潘健最近拿现在的自己与以前的他相比较,发觉自己变得懒惰了,原来是生活太安逸了,又买了台电脑,住的也舒服了,并且吃的也非常的好,但是心里面总是空空的,心情时常不好,试问:这么长时间自己又学了多少东西,又做了多少具有意义的事情呢?想想刚毕业的时候,吃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工作的时间有多长,在工作的时候用了多少的精力,与现在真的没法比,使他想起一则寓言:把青蛙放在开水锅里它可以逃生,把它放在冷水锅里慢慢加热,就没有方法得以逃生了。

现在的潘健是这样的状况。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不痛。这才是他如今情绪低迷的原因所在之处。没有理由不让自己开心,没有理由让自己这样的空虚。要的是充实,要的是进取,觉醒了就应该好好地去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向着你心中早已确定的目标走去。

不论你有多么的平凡,多么的渺小,只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尽心地付出与追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平凡、平庸的人。

在大千世界中,或许生活中的你是卑微的,但是你只要拒绝平庸生活和不思进取,不做生活中的懒惰的人,不满足平庸、安逸的生活,不在浮华和平庸的安逸中退化,执著锐意进取,尽情地伸展你理想的翅膀,会飞多么就飞多高,会飞多远就飞多远,那么你就不悔过此生。

每一种生命的开端都是渺小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嫩叶,每一株小草,每一个新生儿,只要在你的心中拥有一颗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心态,一直向前走,永不退缩,就会炼就一种伟大,成就一种别人没有的辉煌。尽管你永远是微小的,尽管生命注定不会拥有辉煌的成就,你依然要把你生命中的每一天过好。你愿意开心地活着,笑对人生,你倾听、坚持、奋进、理解和宽容,在卑微处遥望伟大,接近伟大,到达伟大……把卑微的生命融入生命的亮色。

一定要相信自己,生活不可以太安逸了,要不然的话默默逝去的只会是你自己!

【编者小评】

现实中总有些人,只看到别人取得的光辉成绩,从未看到成绩背后的辛酸和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今天的勤奋努力筑就了明天的辉煌成绩;今天的安逸生活也只会带来明天的平庸。

风平浪静不是完美人生

生活中许多人都喜欢风平浪静,害怕任何挑战,殊不知这种平静是在消磨我们的人生,减弱自己的力量,当哪天挑战来临时只会无力招架,败下阵来。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有一条渔船却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生活中的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相反,等待只会失去机会。

有一次,小吕回到老家,她的一位远房本家弟弟告诉她,他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县里的一家棉纺织厂,已经两年了,没有发过一分钱,工厂一直停产。所谓“上班”,不过是天天到厂里闲转一圈而已。他一直想辞去这份半死不活的工作,到外面去发展,可是他的父亲坚决不允许他辞职。父亲认为,无论如何,这是经过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铁饭碗,现在不开工,不发工资,不等于将来也这样,耐心等待,国家不会不管。十年后,小吕在老家又遇见她的远房弟弟,他已经下岗好几年了。

这十几年,他将自己的青春白白浪费掉了,错过了开展事业的最佳时机。现在的他没有能力,没有经验,不能吃苦,要重新上岗已经很困难了。

【编者小评】

古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不前进就会后退呢,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逆水”。那么,顺着流水的方向,不就可以轻松地前进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顺流而下”,顺着流水的方向,只能够越来越向下,不可能登上远方的高峰。

不要满足于现状

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自己。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这句广告词道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时时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生。

白俊波有名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上海,找了个好工作,又娶了位好太太,生活幸福美满,别人都说他该知足了。有一次白俊波到上海出差顺便去看他,他带白俊波到锦江饭店用餐。这位大学同学虽然不缺钱,但也没到可以随便去锦江饭店的份儿。所以,白俊波对他说:“都是老同学了,随便找个地方吃点算了。”他看出了白俊波的意思,便说道:“我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在你面前摆谱,到这地方来对你对我都有好处。”白俊波不解地问:“为什么?”他说:“只有到这地方来,才知道自己包里的钱是多少,才知道什么是有钱人来的地方,才会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如果你总去小吃店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贫穷。我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成为这里的常客。”听了他的话,白俊波深有感触,他的话不一定全对,但他那种不满足于眼前小成就的生活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英国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伦敦《泰晤士报》的老板莱斯乐辅爵士,在刚进入该报时,只有90元周薪的待遇,但他没有满足于此,也不满足于人人称羡的《伦敦晚报》。最后当《每日邮报》已为他所有的时候,他又开始惦记《泰晤士报》。他一直看不起生平无大志的人。他曾对一个服务刚满三个月的助理编辑说:“你满意你现在的职位吗?你满足你现在每周50元的周薪吗?”当那位职员回答满意时,他马上把他开除了,并很失望地说:“我不希望我的手下对每周50元的薪金心满意足而终止他前途的发展。”

平凡的人所以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太容易满足眼前一点点小成就而不求进取,一旦得到舒适安逸的位置,便开始安于现状混吃等死。这样,他一生只会盲目地工作,挣勉强维持温饱的薪金。他怕因为不满足而追求的辛苦,所以竭力抑制自己的欲望,推卸自己的责任。

追求成功的人,生活方式就大不相同了。他们会尽力寻求不满足的地方,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逐渐加以改正,或立刻行动去追求。不文过饰非,自炫己长,严格要求自己,不放纵,也不逃避。

不满足是进步的先决条件,唯有不自我满足的人才能不固步自封,才会将目光投向远方,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成功的道路。美国某铁路公司总经理,年轻时在铁路沿线做三等列车上管理制动机的工人,周薪只有12元。有一位资深的工人对他说:“你不要以为做了管制动机的工人,便趾高气扬,我告诉你,起码要在四五年后,你才会升做车长。那时你还得小心翼翼,以免被开除,如此才可安度周薪100元的一生。”可是他冷冷地答道:“你以为我做了车长,就满足了吗?我还准备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呢。”终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有些人心里常这样想:“我现在的生活美满富足,往后要怎么做才能维持目前的这种状态呢?”

这些人对现状心满意足,一心一意想要继续维持下去。然而,“想要维持现状”的观念是采取“守”的态度,终究会演变为消极的态度,而失去以前拥有的积极和前进的动力,个人的发展会因此停顿。

【编者小评】

受到良机青睐的人,往往沉溺其中,而抛却了努力。眼光只注视脚尖的人,稍有富裕,就自我满足,不思进取。他们变得怠惰、游**,消费多于生产。他们手里有些金钱,就以为有资格享受。倘若突然再遇拮据,他们才会发觉,自己是那么软弱无能,连先前做过的事都做不来了。

时代轮船只载着优秀者前进

时代的轮船在大海上迎风破浪时,常常会甩下一些人。我们十分不情愿地看到,一些原来被认可的优秀人物,也被甩了下来。残酷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停滞,要改变观念,更新思维,否则就得下船。

且看下面几个例子。

一位员工家离单位远,每天上下班需要3个多小时。过去,领导常表扬他:“虽然家远,但从不迟到早退。当许多人还没起床时,他已在路上奔波一个多小时了……”如今领导常常夸奖舍得出高价在单位附近租房的大学生:“我们所需要的,是在进入岗位以后饱满的工作状态,因此尽量缩减8小时以外的消耗,保证精力充沛是很重要的。”

一位编辑在审稿时漏了9个错别字,超过了合格标准。她下岗了,而且连她的主任也被调离了原职。她一直表现不错,而且出错也是有些原因的,不能完全怪她。有人出来说话:“事不过三,给她次机会吧……”领导说:“不可能!我有几十个编辑,一年出100本书,每人允许3次错误,就差不多是百分之百的不合格品了,这是不能允许的。”

现在社会更看重你创造的价值;那位员工上班路途付出的辛苦只是个人行为,与社会无关,没有人要求你必须选择离家远的岗位,只要求你能为社会同时也为你自己创造效益。

安安是个“按时撞钟”的人,上班来,下班走,不惹事,不生非。她的原则是:“不好不坏,让人说不出什么来。”半年前,她下岗了,其父闹到单位:“我孩子没犯什么错误,凭什么不让她干了呢?”领导回答说:“没犯错误”不是上岗的充分条件。在“没犯错误”之上有“表现良好”;“表现良好”之上还有“表现出色”;“表现出色”之上还有“表现优秀” ……社会最先选择的将是“足够优秀”的人,而“没犯错误”这个标准实在太低了。既然有比你女儿更优秀的,谁会放弃优秀的而选择差的呢?

小李毕业后进入一家报社工作,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就是不会用标点符号。一来二去,总编生气了:“我随便到大街上找一个中学生,标点都比你点得好。以后,你花钱雇人把标点改好再送来让我看。”这番话使小李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他小学时候语文就学得不太好,早在那时,他身上就潜伏下了“不够优秀”的因素,一旦需要拿出点东西时,他的价值就打了折扣。

面对领导的更换,单位体制的变动,政策的调整,自己崇拜爱慕或对其有求的人的变故,习惯在超稳定结构中生活的人们往往惊慌失措,无法面对,他们长时间重复一句话:“怎么会是这样?”他们太缺少应变的思想准备,更鲜有应变的措施,他们将耽误自己很久。也许,正在此时,“足够优秀”的人们已取而代之……

【编者小评】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足够优秀”,才不会被时代这辆高速前进的列车甩下去。为了“足够优秀”,我们必须承认变、顺应变,永远不停止脚步,永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是追求。

不打无准备之仗

幽默大师林语堂,一生应邀作过无数场演讲,是一位公认的演讲大师,但是他从来不喜欢别人未经事先安排,临时就要他即席演讲。他说,这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一场成功的演讲,只有经过事先充分的准备,内容才会充实。

对于林语堂这样擅长演讲的学者,他都不作没有准备的演讲,可见事先准备工作的重要。

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说:“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就会少几小时的麻烦。”

可见,事前准备,对一个人办事效益的提高和一个人的成功是相当关键的。有些人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办事效率很低,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在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凡事要有准备”是自古以来人们做事的重要法则。每件事,只有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到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把事情圆满完成。

“走一步,看一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现代社会,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准备才行。事先有准备,体现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也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素养。

行动前计划周全,早作准备,才能事半功倍。如果行动前不作任何准备,临时抱佛脚,遇到意外情况就会手忙脚乱,顾东顾不了西,就难以圆满完成任务。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考验的人生是一文不值的。同样,没有做好前期准备的工作是不会取得成就的。”有了第一天的短短几分钟的准备过程,你就能对第二天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就知道第二天哪件事最重要,哪件事是应该最先做的,就能知道做事的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所以,不要对昨天几分钟的准备不以为然。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无视“准备”,事前准备不充分,事后就会麻烦多多。

例如:你昨天少花几分钟时间做准备工作,可能会导致你今天忙而无序,而且不能顺顺利利地完成工作;或许你昨天少花了几分钟对谈判资料和相关文件加以熟悉,可能会导致你在第二天的谈判中陷入不利的局面。面对对方严厉的攻击,无还手之力,最后导致失败。

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上班族,要想把第二天的工作做好,你最好在每天下班前的几分钟制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如果拖到第二天上午上班时候才制定工作计划表,那就很容易做得比较费劲,因为那时又面临新一天的工作压力。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要做的准备工作做好,第二天工作起来就会轻松多了。

在头一天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了解第二天每项工作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能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

每一天做的事都是在为将来作准备。当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机会来临时你就会抓住。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不管任何机会都不会是你的。

【编者小评】

凡事做好准备,每一天都可以很轻松地达成你的目标。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凡事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