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漫长路,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如果你把这砦挫折当做趟不过去的河,你的人生就会就此止步;如果你把这些挫折当做锻炼的机会,你就可以从挫折获取力量,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只有经历过困难才会成长
谁都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风顺,没有坎坷,可是太顺的人生往往使人变得平庸,不断地经受坎坷的人才会成就一番事业。
一个小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裂了一个小口的茧子,于是便好奇地蹲下来开始观察。他观察了一阵后发现,一只蝴蝶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挣扎出来。几个小时过去了,蝴蝶还在挣扎着,看样子它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不能再前进一步了。
这个孩子看这只蝴蝶这么费力的挣扎,决定帮助一下蝴蝶:他从书包拿出一把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子剪开。于是,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了,但是它的身体萎缩着,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
他看着蝴蝶,期待着蝴蝶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然而,这一刻始终没有出现。他终于灰心地走开了。这只蝴蝶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子和瘪塌的翅膀在爬行,它永远也飞不起来了。
这个小孩并不知道,蝴蝶从茧子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是生存的需要,要通过这一挤的过程将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在脱茧而出后展翅飞翔。
奋斗需要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亳无畏惧地生活,直面所有障碍和困境,并充满信心地克服它们,才是真正的强者。因此,人必须经历生命中的坎坷和挫折。
一位音乐系的研究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超高难度……”他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调动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这位学生的指导教授是位极其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越来越沮丧和气馁。
这天,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问钢琴大师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地折磨自己。教授没有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教授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不可思议的结果出现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愣愣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这位严师的策略,在于针对人性的弱点,不断增加难度,激发人们应对困难的能力,教授在向学生传授技艺的同时,也给予了他有益的启示。
【编者小评】
有句歌词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当我们功成名就时,应该感谢那些使你奋发图强的坎坷和磨难。
走出黎明前的黑暗
挫折是抵达光明前的必经之路,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挫折之后就会是光明。
有一位动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小鸟关进一间屋子里。这间屋子有一扇窗户,窗户向着外面的天空,光亮无比,不过玻璃窗是关着的。
开始,这只小鸟盯着光亮的窗户,向窗外飞去,可是玻璃窗把它挡了回来。小鸟碰壁后,在房里绕了两圈,又向那扇光亮的窗户冲去,结果又碰了壁。几次碰壁之后,小鸟跌落在窗台上。它的头已经碰出血。这时实验人员将窗户打开,但是这只小鸟卧在窗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天空,直到死去。
相信许多人都会有与这只小鸟类似的经历:面对明亮的窗户,以为立刻就可以振翅高飞,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冲过去,却撞得头破血流。就因为前景太诱人,所以忽略了那层不可穿越的障碍。事实上,没有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诗仙李白的《将进酒》里有这样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你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要打退堂鼓,只要你坚持,终有一天你会有出头之日的。可怕的是,在表面上前途一片黯淡的时候,有人看不到随时会出现的转机,过早地偃旗息鼓,退避三舍,失去了进取之心,自己把自己给扼杀了。下面这则小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汤姆·肯尼迪·图尔是美国1981年度普利兹小说奖得奖者。他的作品《傻子们的同盟》写于1969年,为什么这么久才获奖呢?1969年,图尔完成了长篇小说《傻子们的同盟》。他到处投稿,却总是被退回,最后他灰心绝望,饮弹自尽,年仅32岁。他那70多岁的母亲在他死后,不断地与出版商联系,希望他们欣赏《傻子们的同盟》,给予出版,然而出版商们并不为作品所动,还是拒绝出版。但是,这位母亲坚信儿子的小说是部伟大的作品,那些出版商都是愚蠢的,毫不识货,因此她毫不气馁。
在被八九家出版社拒绝之后,新奥尔良的著名小说家霍克·珀西将它介绍到路易斯安娜出版社,这家出版社将这部作品出版了。不料小说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并获普利兹小说奖。
像这位母亲坚信儿子的作品是好作品一样,我们一定要有成功的信念!
【编者小评】
倘若一个人不拒绝失败,那就是代表拒绝成功,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懂得拒绝失败,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懂得接受成功的人,然而也拒绝失败,以让成功能进入我们的生活里,迈向成功!
人生失意须善待
人生能够“一路绿灯,一帆风顺”的人极少。从记事起,人就在得意与失意之间生活。蹒跚学步时,一次跌倒是失意;求学时,一次失败,是失意;工作中,事业无成是失意;恋爱时,一次失恋是失意……一切希冀未果,均是失意。生活中,失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得意时,如饮蜜汁一杯,甘甜香醇;失意时,如嚼黄连在口,苦不堪言。
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战役——多事多难的战役。”这就较好地说明了人生的坎坷,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如意和失意总会相拥而来,失意能使人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失意也能使人振作起来,吸取教训,克服困难,一步步走向成功,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既然失意是每个人都很难避免的,那么,我们何不善待失意呢!曾经有一个女孩无缘无故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背后有一个小男孩向他“咯咯”地笑,于是她就好奇地问:“你笑什么?”那个小男孩带着一脸得意的神情说:“这条长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
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与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决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决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在日常生活中,失意随处可见,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就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人生像是一条水流,历史就像是融合了许多水流的大江。你无法离开大江,但你又发现大江里布下了一些礁石,大江上或有着狂风,江水流着流着会出现急剧的转弯、急剧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宫。
人生好像一艘船,世界好像大海,人的自身好像是开船的舵手,思想的倾斜与时代的选择好像时而变化着走向水流与或大或小的风。在成长、学习、工作、生活诸事中,我们不可能花好月圆,一帆风顺,而没有失意和挫折,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或多或少的失意,如高考失利、仕途无望、商海折兵等。倘若我们在失意时浑浑噩噩,一蹶不振,只会失意又丧志,最后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相反,如果我们从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完善自己,那么就可以避免今后走向同样相似的弯路,并踏上一条成功之路。
所以面对失意时,千万不能失志。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扬起前进的风帆,校正人生的坐标和航线,重新寻找和把握机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其实,失意不是人的必需,而是人的必经。一次次失意,如同品尝一次人生的艰辛,经历人生的一次考验。有了这一次次的艰辛和考验,你便跨过了人生的一道坎,你便超越了一次自我,你的人生会在失意中充实和升华。
失意,使人细细品味人生,反复咀嚼苦涩,培养自身悟性,不断完善自己。要做到失意而不失志,痛定思痛,重创业绩。失意,不是一束鲜花,而是一丛荆棘,鲜花虽令人怡情,但常常使人失去警惕;荆棘虽令人心悸,但是使人头脑清醒。
失意在某种意义上就如身处逆境,而逆境恰恰是到达理想境界的必经之途。只要认真对待失意,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形的鞭策,催人奋进。
失意是一帖清醒剂,而清醒剂是一种鞭策,它使人自知不足。知不足则思学习,学习便有知识;知识愈多,愈能善待失意,将失意当做攀登时的手杖。失意,是一面镜子,见“污”而不怒,正视自身,再闯新路。
失意,犹如逆境,而逆境是到达理想境界的通途。英国一位学者曾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作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善待失意,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动力,催人奋进。
失意,催人成长。失意时,我们不被关注,不被重视,没有了得意时的被人恭维和吹捧,没有了推不开的应酬。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人生,去体味生命。我们就能更深刻地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就能更加深刻地去认识世间的美与丑、是与非、对与错、公与不公。
失意,体现真情。失意时,少了平时的那些酒肉朋友,就会知道谁是真正的知己,谁能雪中送炭,可以给你以鼓励和帮助。
失意,陶冶情操。失意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读书,可以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失意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我们平时没有发现的清风明月的美丽,会更深刻地品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的意境之美。
【编者小评】
失意,是人生经验的积累,是未来生活的财富,是步向成功应具的资本。失意是人生的财富,是一块珍宝。失意时,它可以教会我们在一个地方跌倒,而从另一个地方重新站起。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要在受到挫折时不失去自立、自信、自强之心,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条件,我们都可以写就一个大大的“人”字。
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由于人生地不熟、文化差异大、思乡心切加上饮食生活不适应等诸多原因,入学不久他便病倒了,课程落后很多不说,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活费用不够,他的生活甚为窘迫,面临退学的危险。给餐馆打工一小时可以挣几美元,他嫌累不干。几个月下来,他带的费用所剩无几,学校放假时他准备退学回家。
在机场迎接他的是他年近花甲的父亲。当他走下飞机扶梯的时候,立刻看到了久违的父亲,便兴高采烈地向他跑去。父亲脸上堆满了笑容,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儿子。可就在儿子搂到父亲脖子的那一刹那,这位父亲却突然大大地向后退了一步,孩子扑了个空,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他对父亲的举动深为不解。父亲拉起倒在地上的他说:“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当你的支点。你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自立、自信、自强之心,一切全靠你自己!”说完父亲塞给孩子一张返程机票。这位学生没跨进家门便直接登上了返校的航班。
在飞机上他反复回味着父亲的话,想想那重重的一摔以及父亲恳切的表情,他似乎知道该怎么做了。返校后他先找到了一份餐馆洗碗的工作,使自己的生活有了着落。他然后积极地结交外国朋友,熟悉异国文化习俗,融入他们的生活。在学习上,他也十分刻苦、努力,获得了许多教授的赞许。不久他获得了学院里的最高奖学金,且有数篇论文发表在有国际影响的刊物上。
【编者小评】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自一人完成自己的人生的。当然,人在行走中可能会有朋友、亲人的搀扶,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他人,必要时要给自己一个趔趄,只要不轻言放弃,坚持自立、自信、自强,就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事。
超越自己就能脱颖面出
唯有那些能够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奖赏。坚忍不拔的毅力可以支持人们克服各种困难,使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汤姆尼·卡许年轻时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一个做歌手的梦想。参军后,他买到了把吉他,开始自学弹吉他,并练习唱歌,他甚至自创了一些歌曲。服役期满后,他开始努力工作以实现当一名歌手的夙愿,可是他没有如愿。没有人请他唱歌,就连电台唱片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职位也没能得到。他只得靠做推销员来维持生计。虽然现实生活与他唱歌的志向相去甚远,但是他还是坚持练习唱歌。他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歌唱组合在各个教堂、小镇上巡回演出,后来他灌制的一张唱片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他吸引了两万多名歌迷,金钱和荣誉一下子都来了。他的成功源于他不懈的努力。 然而,接着卡许又经受了第二次考验。经过几年的巡回演出,他被过度的工作拖垮了,晚上须服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且还要吃些兴奋剂来维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他开始沾染上一些恶习——酗酒、服用催眠镇静药和刺激兴奋的药物。他的恶习日渐严重,以致对自己失去了控制能力。他不是出现在舞台上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监狱里。到了1967年,他每天须吃100多片药片。一天早晨,当他要走出佐治亚州的一所监狱时,一位行政司法长官对他说:“汤姆尼·卡许,我把你的钱和麻醉药都还给你,虽然我有权让你进监狱,但没权让你选择自己想干的事,这个权务在你自己的手中。看,这就是你的钱和药片,扔掉药片还是麻醉自己、毁灭自己,你自己选择吧!”
卡许选择了生活。他又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作了肯定,深信自己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纳什维利,并找到他的私人医生。医生不太相信他,认为他很难改掉吃麻醉药的坏毛病,医生告诉他:“戒毒瘾比找上帝还难。”
卡许并没有被医生的话吓倒,他知道“上帝”就在他的心中,他决心“找到上帝”,尽管这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他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奋斗。他把自己锁在卧室里闭门不出,一心一意要戒除毒瘾,为此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整天恶梦连连。后来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他说,他总是昏昏沉沉,好像身体里有许多气球在膨胀,突然一声爆响,只觉得全身都碎了。当时摆在他面前的,一边是麻醉药的引诱,另一边是他奋斗目标的召唤,结果他的信念占了上风。九个星期以后,他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睡觉不再做恶梦,他努力实现着自己的计划。几个月后,他重返舞台,再次引吭高歌。
从人生低谷中走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相处的景况就像季节有着寒暑易节一样,也会有冷暖交替的变化。情场失意、工作不得志、与家人无法沟通甚至是在同事中不被认同……我们常因为无法得到他人或者自己的认可和肯定而陷入低潮。等到清醒过来再作反省的时候,偶尔会觉得当时的行为实在幼稚,或者自责自己曾经为什么那么莽撞、轻率乃至于无知。可是,我们就这样在低潮与清醒中来回摇摆,到了最后还是回到原点,几乎没有任何突破和成长。感觉上,自己就像月亮一样有着阴晴圆缺,仿佛已接受了命运之神预定的安排,内心充满了抱怨和无奈。
当我们处在低潮时,其实正是好好反省,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因为我们在所谓清醒的时候,往往并非是真正的清醒。不管是刻意压抑或者潜意识中,都会在有意或无心的时候,否定了内心种种的孤寂、空虚、疏离的感受,也压抑了由恐惧引起的种种负面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从来没有想过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别人也许曾经也看了大量关于心理励志的书籍,也听到许多朋友的分析和建议。只是到了最后,还是不忘提醒自己这样的话:“书上写的和朋友说的我都懂,不过,懂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就这样,不是畏惧改变,就是不耐于等待,而错失了反省自己的机会!
人在顺境时得意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能在低潮中苦中寻乐,或者让心情归于平静去认识自己,才能帮助自己随着经验而成长。所以,我们要学会走出人生低谷。
生活中的低谷就像在马路上开车遇到红灯一样,是为了让我们停下来进行短暂休息,伸个懒腰、做做深呼吸来放松紧张的精神,甚至可以看看是否定错了方向。车子在行进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若是没有这些短暂的休息,肯定是无法好好地继续完成旅程的。所以,在低谷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的确,人们在顺境的时候,往往看不清自己,总是在逆境的时候才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当我们走了一段弯路,跌得头破血流时,才会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反省,之后为自己今后的道路设定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目标。当我们走出低谷时,就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自我,我们因此而变得成熟、坚强和理性。
只有经历了实实在在的阵痛,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谨言慎行,正确把握自己。置身于人生的低谷有时会使我们大彻大悟,使我们在人生的低谷中学会品味人生。
如果今天的你正处于低谷之中,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你去认真面对,就一定会有办法。当年,修正药业刚起步时,其主打产品斯达舒的广告被吊销了广审文号。听到这个消息,董事长修涞贵坐在凳子上一个多小时没有站起来。但是,修涞贵没有永远坐下去,他立即组织人力调查事件真相,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最终解决了问题。
低谷让修涞贵清醒地认识了自己。2000年国家药监局发文停止使用含有PPA的感冒药品,修涞贵的得意之作康威双效首当其冲。在吉林省药监局的监督下,所有现存的康威双效被付之一炬,直接和间接损失要超过1亿元。
使修涞贵更为难受的是,同样因PPA而遭封杀的中美史克公司早就进行了新产品的研制,封杀令一出,他们拿掉PPA,换上伪麻黄碱,马上就被批准上市销售。修涞贵这时候看到了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明白了战略眼光的重要。他说:“不但要走路,更要看路。”
纵观大多数成功者,没有不经历低谷的。其实,低谷无非就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它的含义是让你知道,要实现目标,现在你要做什么。如此看来,如果有低谷,那就应该让它来得早一些。
甄继先原本在化妆界颇有名气,但是在2003年由于各方势力的挤压,当他发完员工的工资后,连过年的钱都没有了。他想到了自杀,于是来到山上,准备往下跳。但是看到阳光灿烂,他突然感到有所不甘。
下山后的甄继先面对现实,不再躲避要账和找事的人,重新打出甄继先亲自讲课的广告。当时只有一名学生报名,甄继先对着这个唯一的学生讲了10天课,台下的学生感动得流了泪。最终,甄继先恢复了信誉,走出了低谷。他的故事通过媒体打动了很多人。
我们都渴望成功,喜欢成功之后的甜蜜滋味,但成功的取得又谈何容易!成功的道路上,铺满荆棘,唯有不畏风险,敢于正视挫折,并且战胜挫折,在汗水甚至鲜血的洗历下,也许方能踏上成功的彼岸。
人不能没有希望,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无论身陷怎样的逆境,人都不应绝望,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个明天。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西方有一条哲言,叫“绝望支持着我”。山溪面对峭壁的绝望,一纵而成为瀑布的壮观;枯木面对霜雪的绝望,坚忍而成就春天的蓬勃。把绝望超越世外,把希望留存心中,你将是生活永远的强者。
有人说:“低谷自有低谷的风景。”我要说:低谷是一种美妙的人生品味,它教会了我希望、忍耐和奋斗。低谷的风景忧郁而美丽。
低谷可以使我们变得对生活更执著,更沉着,更热烈。低谷更可以使我们成功后回味无穷。
【编者小评】
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从这个意义来看,艰难险阻并非都是坏事。所以,跌入人生低谷并不可怕 ,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它、跨越它。
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事实已经一次次地证明,遇到挫折时,责怪别人是徒劳无益的。
孩提时,每当我们不小心摔倒后,家长总会赶紧将我们扶起,然后打那个绊倒自己的东西。尽管那样做对于疼痛的减轻并没有直接效果,但能找到一个可以责怪的对象多少算是一种安慰,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责任。
长大后,每当我们碰到挫折时,也总是不自觉地找出许多客观原因来开脱自己,实在找不到原因时就说自己的运气太背。我们并不认为这样开脱自己其实是一种幼稚做法。这与我们从小到大的习惯和思维是分不开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实我们是在想方设法地一次又一次欺骗自己。
几年前,一名年轻人辞了工作下海经商,业务一直不错。最近却走了“霉运”,原本蒸蒸日上的业务突然间屡屡失败,公司里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跟随他左右的两个业务副总“跳槽”到他竞争对手的公司去了。
在内外交困之际,他并没有认真、及时地反省自己,反而一味地指责朋友的背叛。他沉湎于愤怒和伤心之中,不再相信别人,好像所有的人都要背叛他,动不动就发睥气,结果是恶性循环。整个公司上下人心涣散,工作效率低下,给本来不景气的业务雪上加霜,陷入到更大的困境之中。
其实公司经营上出现了问题,作为公司老总的他,理所当然地应当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自身必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是朋友背叛了自己首先也是自己用人不当;如果老是怪这怪那,把所有的过错归咎于别人头上,那么自己必将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所幸的是他在家人的提醒下终于醒悟过来,开始承认自己在各方面的失误,并客观总结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带来的失败和教训。怨天尤人的人其实是一个懦夫,他不明白凡事只能靠自己,必须面对现实,而不是责怪他人。一味地责怪别人,只会衍生出新的矛盾。即使目前度过了危机,也可能为将来的重蹈覆辙埋下隐患。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非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必须首先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反省是一种解脱,因为我们不肯认错无非是顾及自己的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所有自我的包袱和面子在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误之时就已经悄然放下了,他会因此变得轻松。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善于总结自己的人就会把失败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
反省是一种力量。古人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位勇于承担错误的人,将赢得所有人的钦佩并乐于与其交往。
反省是一种境界。其实就算过错在别人身上,过分地责怪也是于事无补的,生气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从自身检讨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世界上最难以战胜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如果自己能够战胜自己,实际上他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编者小评】
碰到挫折时怪别人是徒劳无益的,我们只能怪自己,这不是让你陷入痛恨自己的过失中,而是给你重新站起的力量和方法。任何时候,这都是最明智、正确的生活态度。
笑看挫折渡难关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遭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在遇到磨难时,失去信心,志气消沉;也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被眼前的困难吓倒,逃避退却,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面对挫折,有的人往往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有的人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有的人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后,像这样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关羽、张飞不幸离世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火烧连营八百里”的狼狈结局。可怜亦可悲!
项羽,在后世看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眉宇之间透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然而,他却是位悲剧英雄。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告别了心爱的虞姬,自刎于乌江。尽管他勇猛无比,慷慨激昂,但在失败面前是个彻头彻尾的懦夫。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已是荒谬之极;他碍于面子,放弃返回江东、东山再起的大好机会,更是令人叹惜不止。在赞美项羽宁死不屈、知耻重义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他能多一些忍辱负重的精神,历史也许就会为此改写,天下也未必落入刘家之手。
项羽的死也宣告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失败。他也许未曾想到有一位后人在历史的幔帐后冷眼旁观着他的叱咤风云和穷途末路,并把这段轰轰烈烈的故事写进了《史记》,他就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于史官世家。受到家庭的影响,他十岁就能诵读古文,二十岁开始到全国各地漫游。天汉三年,司马迁遭受李陵事件的牵连被判死刑。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甘遭宫刑,蒙受奇耻大辱。司马迁在受刑后,虽然精神上受到打击,但并没有消沉气馁,他痛定思痛,发愤著述《史记》,几乎用尽毕生精力,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生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微不足道的潜流,不要让它在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编者小评】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跌倒再爬起其实很简单
有人问一个小朋友,问他是怎样学会滑雪的。那孩子说:“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学会了。”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
一位名人说:“伟大高贵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定的意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标。”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将会经历挫折和坎坷。也许是在蹒跚学步时,也许是在血气方刚时,也许是在耄耋之至时,我们不慎跌倒了。或许跌得很重,或许跌得皮破血流,或许跌得遍体鳞伤,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产生依赖思想,我们万不可倒地不起,应该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尽管会很痛,尽管会很艰难,但一定要重新站起来。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都傲然挺立,一帆风顺,从来不跌倒。跌倒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是否有重新站起来的毅力和勇气。
“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失败中求胜。”这是成功人士的人生理念,也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许多人要是没有遇到失败,就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干。他们若不遇到极大的挫折,就不知道怎样焕发自己内部贮藏的力量。
对于过去的一切,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段极为痛苦、失望的伤心史。所以,有的人在回想过去时,会觉得自己处处失败、碌碌无为,他们竟然在很有希望成功的事情上失败了,或许他们的亲属朋友竟然离他而去,也许他们曾经失掉了职位,或者经营失败,或者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使自己的家庭得以维系。在这些人看来,自己的前途似乎是十分惨淡。即使有上述的种种不幸,只要你不甘永远屈服,胜利就会向你招手。
失败是对一个人人格的考验。在一个人除了自己的生命之外,一切都已丧失的情况下,内在的力量到底还有多少?没有勇气继续奋斗的人,自认失败的人,那么他所有的能力便会全部消失。只有毫无畏惧、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人生责任的人,才会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伟大的进展。
或许有人要说,已经失败多次了,所以再试也是徒劳无益,这是一种自暴自弃的想法!对意志永不屈服的人,就没有所谓失败。无论成功是多么遥远,失败过多少次,最后的胜利仍然在他的期待之中。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他小说里讲到一个守财奴斯克鲁奇,最初是个爱财如命、一毛不拔、残酷无情的家伙,他甚至把全部的精力都钻在钱眼里。可是到了晚年,他竟然变成一个慷慨的慈善家、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一个真诚爱人的人。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并非完全虚构,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真实的故事。人的本性都可以由恶劣变为善良,人的事业又何尝不能由失败变为成功呢?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许多人失败后又重新站了起来,抱着不屈不挠的无畏精神,向前奋进,最终获得了成功。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时患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时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创作出《第九交响曲》等不朽之作。诺贝尔在研制炸药时,老天好像总是同他作对,经历过无数次的试验,都没有成功。在实验过程中,他的弟弟和父亲都被炸死了,可是诺贝尔没有退缩,他坚强地站了起来,最终制造出炸药。屈原被逐而写出了《离骚》;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写出了《史记》;孙膑残疾而使六国敌军闻风丧胆,可见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每个人在人生之中,总会有挫折和失败。当你失败时,要学会如何站起来,这是很重要的。
美国百货大王梅西1882年生于波士顿,年轻时出过海,以后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卖些针线,铺子很快就倒闭了。一年后他另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仍以失败而告终。
在“淘金热”席卷美国时,梅西在加利福尼亚开了家小饭馆,本以为供应淘金客膳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岂料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什么也买不起。这样一来,小铺又倒闭了。
回到马萨诸塞州之后,梅西满怀信心地干起了布匹服装生意,可是,这一回他不只是倒闭,简直是彻底破产,赔了个精光。
不死心的梅西又跑到新英格兰做布匹服装生意。这一回他时来运转了,他买卖做得很灵活,甚至把生意做到了街上商店。头一天开张时账面上才收入11.08美元,而现在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区的梅西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
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和不幸。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从而使每次挫折都能够深深打击他追求胜利的勇气;成功者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暂时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如果他失去了再次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的输了!
如果一个人把眼光拘泥于挫折的痛感之上,他就很难再抽出身来想一想自己下一步如何努力,最后如何成功。一位拳击运动员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右眼还得睁得大大的,才能够看清敌人,也才能够有机会还手。如果右眼同时闭上,那么不仅右眼要挨拳,恐怕连命也难保!”拳击就是这样,即使面对对手无比强劲的攻击,你还是得睁大眼睛面对受伤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得更惨。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编者小评】
“跌倒了再站起来”,看起来是一句鼓舞失败者最好的话,但是要真正实现,需要的是自我鼓励的品质和勇气。霍金凭着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海论·凯乐凭着自己的辛勤汗水登上了成功的顶峰。失败和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你有从低谷中站起来的勇气、毅力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