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社交尺度
任何事情都有度,在社交过程中,更应把握好它的基本尺度。
每个人做人做事,多少都会受到周围人或环境的影响。交际更是对我们的生活、人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接触的人多了,才能更好地把握好社交的分寸。
1.自尊,更要尊重别人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你常常因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感到委屈、苦恼,甚至怨恨。自尊心人皆有之。在社会交往中,你处处尊重别人,同样别人也会处处尊重你。自尊的人在交往中很有自信心,在与他人交谈时能够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在社交中,自尊心强的人往往性格活泼,喜欢接触人;他们喜欢说心里话,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很容易兴奋、冲动,却很难抑制这种兴奋与冲动。
自尊心较为平常的人能够较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说话办事能够考虑场合和对象;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美好的,不多愁善感,却容易满足;当受到批评和指责时,不会为此感到烦恼不安,但会引起警觉。
自尊心弱的人往往不自信,整天无精打采;他们既感到孤独不幸,又不喜欢交际;他们以沉默回答别人的挑逗。显然自尊心太弱是不利于交往的,倘若把自己看成是生活舞台上可有可无的角色,觉得事事不如人,自暴自弃,实在不利于在社会上立足。
应该具有怎样的自尊心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含义:
第一,爱护名誉。名誉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是社会对一个人价值的衡量。人生在世,应该爱护自己的名誉。
第二,爱护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自己的过去,今天是现在,明天是未来。自尊,就要爱护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三,爱护自己的生命。如狂食暴饮、精神委靡不振、轻生之类的行为,显然都不是自爱的表现。
第四,爱护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自己的生命”。因此,爱护自己,就不能不爱护时间。
第五,爱护人格。人格即人品,也就是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囊括了情操和志趣,谦逊和自尊,忠诚和信义,正直和诚实,勇敢和谨慎,俭朴和慷慨,廉洁和奉公,热忱与淡泊,等等。
简而言之,自尊就是自己瞧得起自己,不因自己的地位低微而自贱,也不因职业平凡而自卑。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做不到这一点,觉得自己这也不舒心,那也不如意,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读者》杂志中有一篇文章,谈到了自尊和自信的问题:很多美国人虽出身微寒,但也是心满意足。当你出入豪华宾馆时,为你叫车的男孩不卑不亢,你会感到他的自信。他未必羡慕你的富有。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职业,活出自己的一份自尊。好些在本国高高在上的各国权贵们,到了美国便感傲气顿失了。
在人生方圆中,自尊是立世之“方”,而尊人则是处世之“圆”。我们在强调自尊的同时,更应重视尊人。
在与人交往时,人们往往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形成尊重与被尊重的默契与和谐,才可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在为人处世方面,既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人在社会上受尊重的程度如何,与他的自身修养通常成正比。在这里,自尊是第一要素,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自尊。
2.信赖,但别轻信
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你信任人,人家才对你忠实。以伟大的风度待人,别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人与人之间相处得融洽,全靠互相信任。朋友之间交往,如果戴起假面具,互相不谈真心话,甚至互相猜忌,互相设防,这样的所谓社交,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信任的感染力是无穷的!
原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为了使一位偷盗的学生改掉恶习,除了采用管教的方法促使他改变之外,还经常给这位学生以信任。有一次他特意让这位学生带一笔款子,只身送到别的地方。这种信任感动了学生,这位学生终于改掉了偷盗的恶习。
要信任人,必须自信,否则是很容易猜忌别人的;要互相信任必须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在口头上信任别人,而是要拿出具体行动,让别人实实在在感觉到你在相信他。
信赖,但绝不能轻信。轻信,主要是指盲从,即:对人对事不加观察和分析,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就是说,在社交中,既要互相信赖,又不要轻信他人。例如,你明知某个人向来品行不端,你还是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这就叫轻信。你若给人留下轻信的印象,遇事不加考虑,人云亦云,那与你交往的人就会认为你不可靠。轻信,会使善良的人痛心,使骗子得逞;信赖,会使善良人得到安慰,使骗子受到威胁。
3.严己,还要宽人
一般而言,我们对别人总要求得比较严,对自己则要求得较宽松。
严以律己,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主要包括:注意修炼自己的品格,锻炼自己的忍耐力,注意不能因自己的个性而伤害了别人。而一旦不小心伤了人,要主动诚恳认错,向对方赔礼道歉。若与对方发生口角,要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在自己身上找缺点、找差距,少批评别人,不吹毛求疵,事事把方便让给别人,等等。
《菜根谭》中教人处世的智慧之一便是宽容他人。宽容他人方能建立起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方能赢得朋友、赢得佩服与尊敬,方能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恨,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宽容他人,需要自己有度量。不要苛求他人十全十美,不要总挑剔他人的一些小缺点。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日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能远害。”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接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些话说的是与人相处要看到其长处、包容其缺点的道理。要宽以待人,就必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有句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未必愿意。在人际交往中,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使你避免提出别人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将心比心,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会有什么反应和感觉,这样就不难做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在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此类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我们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别人的自由权利,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吹毛求疵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大家只会敬而远之。
4.老练,但别世故
在人与人的交际中,老练成熟是必不可少的,是社交中的上乘修养。老练成熟的人往往会成为社交场合的核心人物。
老练成熟的基本特征:
首先,能够摆正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大处与小节的关系。既看到眼前利益,更看到长远利益;着眼于大处,不围着小节打转转。老练成熟,就是胸有大志,站得高,看得远;有政治头脑,有社会经验,有知识,有学问;遇问题有主见,并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其次,能够摆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社会、人生以及自己有较透彻的了解,不被生活中的人和事所迷惑,不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心应手地为人处事。自制力强,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掌握自己的个性,能够摆正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既重感情,更靠理智行事。
老练成熟,依靠的是知识的长年积累,经验的不断丰富。也就是说,年轻人要尽快地使自己老练成熟起来,不断向年长者学习经验。
但是,老练成熟并不等于圆滑世故。老练成熟,是社交中的“上乘”修养;而圆滑世故,则是社交中易遭人防范的品质。圆滑世故的基本特征也可归纳为三条:
第一,玩世不恭,逢场作戏;
第二,对人“耍心眼”,弄权术,用手段,搞阴谋;
第三,骑墙中庸,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出卖原则。
一般认为,老练成熟的人是可靠的,可以信赖的;而圆滑世故的人是不可靠的,是最危险的人物之一。
给自己一个适合的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都有各自的角色,但这个角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你的一生。
当今社会流行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意思很明确,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谁,不要说出不适合自己身份的话,不要做出不适合自己身份的事,要真正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这样,在社会上为人处事才能更符合分寸。
有些角色是在人出生时就已确定的,比如男人和女人。
有些角色是按自然发展规律自然形成的。人刚一出生,在社会上的角色是婴儿;后来,是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由小学生变为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变为母亲或父亲。
由于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与他人发生关系,所以在社会交往中,人的角色是多变的。例如,一位厂长,回到家里就成了丈夫(对妻子)、父亲(对子女)、儿子(对父亲、母亲)或邻居(对邻居);乘公共汽车时,他是乘客;看电影时,他是观众;行路时,他是行人;到商店买东西,他是顾客;对局长,他是下级;对工人,他是上级;当他讲课的时候,他是老师;当他听课的时候,他是学生;对工厂产品的买主,他是卖主……可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体系中,每个人都是多种社会角色的扮演者,是多种社会角色的集合体。
这就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能简单地、自发地去适应自己的社交角色,而要自觉地按照每一种社会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做。不胜任自己的角色或者犯了角色混乱的错误,这些都不利于对社会交往分寸的把握。
那么,怎样根据社会角色把握社交分寸呢?
1.增强角色意识,适应社交身份
所谓角色意识,就是一个人对社会所要求的角色行为的认识。如果角色意识不强,就会对自己所担当的角色的认识不正确、不深入、不全面,以至于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角色的行为要求去充当另一种角色,这样便容易产生身份混淆的错误。所以,要自觉地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主动地按照社会对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做,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
2.学会变换角色,适应多种身份
一位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胜任教师的角色,回到家里还要胜任丈夫或妻子的角色;不但能在本职工作或专业上应付自如,而且要在一定的社交场合游刃有余。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需求的。增强变换多种角色的能力,就要努力学习,努力实践,增强生活能力,丰富社会经验。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在社会上能够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健康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的基本保证。遗憾的是,却有许多人不懂得怎样更好地与人交往。有的人自以为才高八斗,便目中无人;有的人自以为很谦虚,却让人感到虚伪;有的人自以为很老练,却落得个圆滑世故的评价……凡此种种,大都因为不能摆正自己交往的位置之故。所以,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行得通”、“玩得转”,在言行举止等诸多方面必须符合社会和世俗的各种规矩,必须摆正位置。只有摆正了位置,才能把握好心态,这一点,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成功社交中的心理学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社会便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存在着。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交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伴侣,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接触的必然伴侣。”任何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社交,否则人们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兴趣就无法沟通。任何社交活动,都带有参与者的各自动机,因为需要是社交的前提。无论群体与个体,还是群体与群体,从事社交活动的主体都是个人,其社交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需要,还代表着群体的意向,这就决定了社交心理期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只有较全面地了解社交的各种心理期待,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交往的分寸。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地存活下去,都或多或少地仰仗着群体的支持与帮助。在寻求群体支持与帮助的同时,社交也便随之产生。可见,社交天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所谓需要,是人们对必需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倾向的取舍,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能满足人们的情感,符合人们此时此刻的需要,这样的客观事物就是值得肯定的,被赞许的;反之,就会遭致厌恶与唾弃,引起人们心理的反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的内涵也千变万化。就个体而言,人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就群体来讲,不同的人,需要也不相同。由于需要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递进,其运行转迹也由低级向高级形式转化。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理需要。人为了生存,首先需要饮食。另外像空气、配偶、排泄、睡眠等,都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对人具有自我保存的意义,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人的生存和延续。
第二阶段,安全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等。当人的生理需要基本上获得满足,紧接着就会出现对安全的需求,其目的是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保障个体生活在一个免遭危险的环境中。
第三阶段,归属与爱的需要。人们希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心与爱护,希望从属于一定的群体,为群体所接纳和认同,否则就感到失落、空虚。
第四阶段,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两个方面。自尊是指人们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够胜任工作,并要求独立自由。自尊得到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受到他人尊重是指需要他人给予名誉、地位、权力、赞赏,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对个体而言,他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它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判断与认识。
第五阶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达到完美的境地。这种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马斯洛强调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人们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之后,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需要也存在着差异,有处于支配地位的优势需要,也有处于从属地位的需要。
在社交活动中,掌握需要层次说,就可以明确追求的目标,灵活处理各种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周折,直接达到目的;就可以分清主次,将各种需要合理安排,或寻求同时满足,或寻求分步进行,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交意识,自觉地变换社交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事社交活动。
总之,需要是社交的前提,社交是需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1.亲和性社交心理
作为一个人,无论你的性格多么内向,多么喜欢独处,你都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与周围的一切断绝任何来往。你总是在不知不觉地与人们打着交道,而人们的思想、习俗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往往愿意与他人交往,以朋友多而自豪。这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本能,就是亲和力。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渴望与他人亲近、和谐相处的心理状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儿童依恋父母,老人眷念儿女,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人们就是在这种相亲相偎的关系中,培养才智,增长力量,战胜困难,最终走完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旅程。这种亲和力,既是促使情感归依的起因,又是激发人际交往的动力,它对平衡人类心理,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
亲和力的作用:
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曾做过一项实验,将5名自愿配合实验的人分别隔离在5间屋子里,在提供食宿的情况下,使其与外界隔绝。结果坚持时间最短的是20分钟,坚持时间最长的是8天8夜。他们都感到孤独,很难受,心里很紧张。这项实验表明,亲合倾向源于人的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人类喜好合群,组织家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便是极好的证明。孤独使人们恐惧,离群使人们害怕,长久的隔离,会使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变异。
心理学家赫布的“理想水平说”认为,人类的亲合倾向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人们通过亲合,可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对自身也是一种回报。人们的亲合虽源于本能,但却是有目的的,人们通过联合,同自然界、社会作斗争,为生存创造条件。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在付出的同时,也在索取,实际上是进行着时间、金钱、劳动等方面的交换,这是社会交换的需要。正是在亲和力的作用下,人类社会才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日益亲密。
亲和力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使个体从诞生之日起就置身于关怀、爱护的亲情之中一点一滴地受到熏染。亲和力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减少心理障碍产生的几率。人们社交的范围越广,精神生活就越丰富,亲和力就越强,心理发展就越平衡。亲和力是培养良好个性、求取知识、获得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友谊、发展友谊的坚强动力。只要亲合动机纯正,就会赢得许多朋友,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可以说,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人类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密不可分。亲和力使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赞许性社交心理
赞许是一种激励机制,在鼓舞人们勤奋工作、赢得辉煌业绩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赞美他人或被他人赞美,都能带给自己一份心理满足。人们无论做什么,都希望能够做好,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这是大众心态。有了赞许,人们工作热情会更高,信心会更足,会取得比平时更出色的成绩。
(1)赞许是双向的
人们都有被赞许的需要,若能轻轻地美言他人几句,就会很快地赢来对方的好感。一句赞许的话,并没有让你失去什么,反而换来一群朋友。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赞许的优点,只要你细心地观察,冷静地思考,就会在他人身上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自己学习。此时,你的真心赞美不仅没有使你逊色于他人,反而让人觉得你慧眼识人,在赢得对方好感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赞许。主观上,人们赞许他人或希望被他人赞许,是为了自己心理能够获得满足,产生无名的快感。品尝到这种快感的人,是不会吝惜赞许的,因为他深知,这种付出是微乎其微,而收获却不可估量。
(2)赞许的作用
赞许可以调动起人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可以挖掘出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发挥不出来的潜能,化腐朽为神奇,突破许多事业或生活上的难关;可以增强人们的进取心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挥创造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去赞许吧!你的赞许,不仅给他人以喜悦,也丰富了你的心灵,使事业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3)恰当选择赞许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赞许,能否把握好分寸,选择好时机与场合,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惹得对方不满和反感。当你没有看准别人身上的优点时,请不要盲目地去赞美。你的赞许如果不切实际,别人会以为你在故意揭短,使他出丑。赞许时,语言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应有的成绩,也不要轻易去抹杀,让人感觉你的赞许不情愿。如果真是不情愿,那就不如不赞许;既然情愿地赞许了,那就说得真实一些、实在一些,让人感觉受用,心里欢喜。不管你多么会说,都要注意场合,选对时机。再美的语言,不在该说的场合出现,效果也是不佳的。时机的选择,还要看对方是不是有了承受的心理准备。如果对方毫无防备,你的唐突进言,只能使人家惊恐万状,无所适从。那样的话,岂不是双方都很尴尬吗?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一定要端正态度,把握时机,合理使用你的赞许。
把握好开端才有好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纳勃博士在他的《交往:重要的四分钟》一书中写道:“当你在社交场合第一次遇到某人,前四分钟必须绝对认真对待,这样做对许多人的一生都有益处。”
你不难发现大部分人初次遇到某人时,不是专心注意对方,而是把目光投向别处,好像其他事物更有趣些。试想一下,如果别人这样对待你,你大概不会很喜欢他们吧!
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应努力表现出友好及可信,正如:“人们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然而,不应让别人认为你太自信。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同情心,关心和体贴他人,注意对方的兴趣爱好,考虑其所需、顾虑和期望。
了解了以上的观点,有人可能会说:“我的性格决定我表现不出友好和可信,我会被认为不诚实。”为了使这类人养成好的交际习惯,罗纳勃博士打了个比方说:“你通常喜欢用新车,虽然开始并不熟悉它,但总觉得新车比旧车好用。”当你对某人印象确实不好时,装出友好和可信才是不诚实的,但罗纳勃博士认为“完全的诚实”不都适合社交,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前几分钟内。在初次接触的前几分钟内应该尽可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时不要抱怨自己的身体如何,不要讲别人的坏话,也不一定完全讲实话,随便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及对他人的看法即可。
上述观点也适用于对待家庭成员及朋友。对于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来说,在分开一段时间后也会遇到这种问题。罗纳勃博士认为重新团聚时的前几分钟也应认真对待。
怎样使别人喜欢你,使你更容易受到欢迎,更容易交到朋友?世界第二大畅销书《人性的弱点》的作者、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提出了成为大众宠儿的几种方法。任何人都喜欢那些欣赏和关心他们的人,因此最有效的交际窍门是对别人真心实意地感兴趣。要努力学会为别人提供服务,不惜花费时间、精力,诚心诚意地为别人设想和做事情,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微笑不需要花费什么,但却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使那些接受微笑的人获得心理满足。微笑创造出家庭和睦,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微笑是疲倦者的温床,是悲哀者的阳光,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一个会心的微笑,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令对方产生亲切感,让对方主动放弃心理防线,创造良好的交往开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赶快把动人的微笑展露出来吧!
请记住,和你谈话的人,对他们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问题,要比对你的需求和问题感兴趣千百倍。当你跟对方谈话时请不要忘了这一点:做一个好的听众,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不幸的是,生活当中大多数的人并不懂得如何听别人讲话,反而总是争着抢着说话,让别人做听众。殊不知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是你沉默和聆听,你需要给予的是耐心、宽容和爱护。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虽然有时勉为其难,但这可以增进对方对你的信任感,与你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来说,聆听有时是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谁不希望别人对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呢?最高明的打动人心的办法是跟对方谈论他们最珍视的事物。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士教授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对方如果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就会乐意为你效劳。在家庭生活中,尤其要注意重视对方。如果你想在家中过得快乐,绝不能责怪妻子的治家本领。相反,你要注意赞赏她的勤快,使她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一些权威人士表示,有些人会借着发疯,从自己的梦幻世界当中寻求到自我满足。一位资深医师曾向外界透露说:不少人之所以会发疯,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找寻不到受重视的感觉。
有人为了追求受重视而精神失常,试想一下如果你给对方一些尊重和肯定,那么结果将是怎样的呢?
眼神在交际中的作用
眼神,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能传递丰富的信息和情感。从交际功能看,眼睛是全身接受非语言交际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在可见范围内发出非语言交际信息的最重要部位。眼神可以传达出多种语言信息,它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讲究。
首先,不同的目光可以传递不同的含义和信息,而接受信息一方可以通过观察眼神了解所发出的信息。这主要取决于瞳孔的变化。一般来说,瞳孔的扩大传达出正面的信息,如表示爱、欢喜或兴奋。相反,瞳孔的缩小则传递出负面的信息,如表示消极、戒备和愤怒等。研究表明,当某人极度兴奋激动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它正常大小的四倍多。反之,某种愤怒或消极的态度能使它的瞳孔缩小到人们称之为“蛇眼”的程度。卓有经验的经商者,可以根据对手对货物是否有兴趣,从而决定要价的高低。除此之外,还能通过眼神注意方向,窥测其意向。实际交往中,人们是不难从目光中了解他人是友善还是敌视,是镇静还是慌乱,是全神贯注还是三心二意。
其次,在口语交际中,目光还能起到组织、控制、启发、鼓励听众的作用,帮助有声语言制造一个有利的交际气氛,以领导主持会议为例:当领导走上讲台,未开口之前,先用目光扫视整个会场,这种扫视能起到组织和控制作用,到会者会立刻停止多余活动,进入听讲状态。会场出现冷场时,领导要善于用鼓励的目光,使准备发言者增添信心,踊跃站起来发言。全场纪律松懈,讲话者过多,领导投过去严厉的目光,并停留一会儿,可使讲话者自动收敛。所以,有经验的领导都善于用目光驾驭整个会场,使会场井然有序而生动活泼。
最后,眼神还有反映深层心理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动作一向被认为是最明确的情感表现,但有些反映深层心理的眼神,却是要认真窥测才能弄懂的。例如,在人际交往中,视线的有意回避,说明他是在掩饰什么或有所愧疚,交际的双方就要从特定的语境中猜测对方目光所体现的心理。如在商业洽谈过程中,有些谈判者眼神闪烁不定,这反映出这些人精神上的不稳定或性格上的不诚实,与这种人洽谈业务时就要特别谨慎,以防上当受骗。所以,在人际沟通中,一方面,我们主张以坦诚的目光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交际双方又要善于解读眼神的信息,从对方眼神中挖掘深层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眼神进行有效的沟通。
既然眼神在人际沟通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就要学会善于运用眼神。
第一,注意视线接触对方的时间。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的脸部的时间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平均值时,可被视为对谈话者本人比谈话内容更感兴趣;低于此平均值时,则表示对谈话内容和谈话者本人都不怎么感兴趣,故在谈话过程中,应掌握好这一时间度。不能直视或长时间地凝视对方,这可以认为是对私人占有空间或势力范围的侵犯,是不礼貌的或挑衅性的行为;完全不看对方,则可认为是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的表现,或者企图掩饰什么,诸如空虚、慌张等。
第二,注意视线停留的部位。从视线停留的部位可反映出人际关系状态有三种:一是视线停留在两眼与胸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这被称之为近亲密注视;二是视线停留在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这被称为社交注视,是社交场合常见的视线交流位置;三是视线停留在对方前额的一个假定的三角形区域,被称为严肃注视。这种注视方式能造成严肃气氛,使对方感觉到你有正经事要谈,这样你本人就保持了主动。在人际沟通中,运用眼神要注意根据关系亲密程度来确定视线停留部位,也可以依据语境、场合来确定。如社交场合运用社交注视;领导找下属谈话,则运用严肃注视;朋友间的交谈,则使用近亲密注视等。
第三,注意眼神变化。眼神的变化能准确传递某种信息。不同的视觉方向表达不同的含义,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忧伤,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蔑视等,不可随便使用。其次,眼神的变化要自如协调,要与有声语言有机地配合在一起,不能只顾眼神。眼神变化要与其他的表情动作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眼神变化后,即完成了一个意思的表达,之后要马上恢复正常,否则就会产生形不达意的后果。
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人际交往中离不开笑,一个没有笑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我们无法完全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微笑来装点自己,因为微笑就是一种最容易为人所接受的礼物。
其实,微笑最简单不过了,动一动脸部的肌肉就行了,但它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对国外某些大百货商店宁可雇用一个小学未毕业但始终面带微笑的女职员,而不雇用一个面孔冷漠的哲学博士这类事件而惊讶不已了。
每个人对自己的容貌都有个大致的印象,因此要设计一个符合自身气质和特点的形象,才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那么,一个人脸上到底是什么使得您讨厌或喜欢他呢?人们对这个问题回答不一,但90%的人会告诉您,他们首先是被一个人的微笑吸引住的。然而,我们还是不要忘记,世上有各式各样的微笑。有虚情假意“交际”式的微笑,就像水龙头一样能够随意开关;有常常为掩盖不愉快或不自在的心情而勉强摆出的微笑;也有真诚、热情、感激的微笑,当然,也只有这种真诚的微笑才永远对我们有益。其他各种笑都只能欺骗极少数的人,并且很快就会露出原形。这种微笑意味深长,要培养这种正确的微笑并不十分困难。如果你能养成一种习惯,常常畅想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且只记住美好的经历,那么这些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你的脸上。
林肯总统的顾问向林肯推荐了一个人,林肯总统见过这个人以后拒绝提拔他了。问及理由时,林肯答道:“我不喜欢此人的脸。”“但这可怜的人对自己的长相是不能负责的啊!”顾问坚持道。林肯说道:“每个40岁开外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脸负责。”
这似乎非常不合情理,难道一个人的脸长得不合总统的胃口就不能为国家做事情吗?林肯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他说的话不妨作这样的解释:在世上生活了40年的人,应该有许许多多东西在他脸上反映出来———他的欢乐、悲哀、失误,还有生活中经历的风雨、痛苦、孤独和失望的感情,还有战胜困难的意志,这些都能够通过人的容貌展现出来。
有一位老先生得了病,头痛、背痛、茶饭无味、委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一位著名的中医给他开了一张方子,让老先生去按方抓药。老先生来到药铺,向卖药的师傅递上方子。师傅接过一看,哈哈大笑,说这方子是治妇科病的,名医犯糊涂了吧?老先生赶忙去找医生,医生却出门了,说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老先生只好揣起方子回家。回家路上,他想糊涂医生开糊涂方,自己竟得了一种内分泌失调的妇女病,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这事说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乐。一个月后,老先生去找医生,笑呵呵地告诉医生方子开错了。医生此时笑着说,这是他故意开错的。老先生是肝气郁结,引起了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症。而笑,则是他给老先生开的“特效方”。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月,老先生光顾着笑了,什么药也没吃,身体却好了。
看到了吗?笑对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心情、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我们事业的成败以及我们生命的意义。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
美国著名的舞蹈家邓肯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深刻:“一个被人称为自私自利的人,并非只因为他寻找自己的利益,而在于他经常忽视别人的利益。”一个人人品的高下或者是否真正为别人着想,经常可以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看出。
“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这是高尔基一生奋斗的经验之谈。他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奉献就是幸福。
马克思从小就立下宏志,不倦地学习、工作,终于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但他为了“奉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一生贫苦,为了买稿纸竟当掉外衣,七个孩子因没有钱治病竟死了四个。但他感到的不是哀怨,而是无比的自豪:“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的人。”
奉献,为什么会感到幸福?我们知道,幸福不仅表现于物欲的满足,更主要的应是精神上的愉悦。无论马克思还是张海迪,他们的奉献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因为他们的奉献将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他们的努力劳动有了成效,内心便产生了幸福感。
对幸福的感觉不同以及幸福观不同,这是由迥异的人生观所决定的。个人主义者总是认为索取就是幸福;只有为他人着想,才能体会到奉献的幸福。
能否“替别人着想”,经常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马路上有一块石头,肯替别人着想,就会随手将它拿到一边,免得行人被绊,或汽车碰到时伤人。进出玻璃弹簧门,在推门之后,看看后面有无人跟进,如有,则挡一挡门,免得后来人被撞。坐电梯时,挡住门,等等后上的人……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往往从这些小事,能看出你是否肯替别人着想。
有钱人会善心大发,捐一所大楼或一笔巨款;政客会蹲下身子,去亲吻一个贫穷的孩子。但他们是真正在“替别人着想”,还是在“表演”?明眼人是会看得出来的。
“肯替别人着想”,它就是毛泽东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一个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总会在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他处处“肯替别人着想”的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和尊重。
一个富翁忧心忡忡地来到教堂。祈祷之后,他去请教牧师。
“我虽然有了金钱,但我感觉自己并不幸福,我甚至不知道我应该用我的金钱做些什么?它能买来欢乐和幸福吗?”
牧师让他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富翁说:“来来往往的人群,多么美妙啊!”
牧师又把一面很大的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看到了我自己,我很沉闷。”
牧师道:“是啊,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制做的,不同的是镜子上镀了一层银粉,而透明的玻璃让你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美丽的世界,没有什么阻拦你的视线,而镀上银粉的玻璃只能看到你自己,是金钱遮住了你心灵的眼睛,你守着你的财富,像守着一个封闭的世界。”
富翁得到了启示,就尽可能地去资助那些困难的人,把自己的关爱送给他人,而得到帮助的人则用无尽的感激和祝福回答他。富翁从此生活得很欢乐,性情也变得开朗了。
戴顿有一篇文章叫《舍己树》,文章的主角是一棵深爱着某个男孩的树。
男孩与树一起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他在树上**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荫下睡觉,树也很留恋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
小男孩一天天长大了,他与树在一起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要生活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于是树就对他说:“拿我的果子去卖吧。”
他拿走了果子卖掉了,树感到很快乐,因为它为男孩做了事。
又是很长一段时间,男孩很久没有回来。树感到心里空****的,有一次树看见男孩走过来,就向他微笑着说:“来啊,让我们一起玩吧!”但是男孩已经长大了,他要到外面去闯世界了,他不愿固守在这里,他要离开眼前的一切。
树很理解他,就毫不犹豫地说:“把我砍倒吧,拿我的树干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航行到达你的目的地了。”
那人就把树砍倒了,造了一艘船到外面去闯世界了。
夏去冬来,时光一年年地过去了,无数个寒冷和寂寞的夜晚,树都在默默地等待,最后,当年那个男孩终于回来了。但他已经满头白发了,衰老和疲惫使他不能再玩耍了,也不能赚钱或出海航行了。
树说:“我还是一个不错的树桩,你何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呢?”
他果然坐下来了,树又是满心欢喜。
其实,奉献就是一种快乐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