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用
(一)治疗恐高症的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病人,男,26岁,中学教师,怕上高楼,上楼后有一种想从高楼上跳下去的恐惧感。患者平时个性较内向,不善言笑,工作负责。起因在于,某日给学生补课较疲劳,在四楼办公室工作,偶然抬头向窗外望去,突然感到身处高楼之上,从窗口跳出去,后果不堪设想。自此,这一瞬间的想法长期影响着他,好像老是要从窗口跳出去一般,以致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座椅挪离窗口。这种想要跳下去的恐惧心理常使他心情不能平复,时常惊恐不已,不敢登高上楼。曾经多方求医、服药,均无效果。
治疗师诊断该病人患的是高空恐惧症,采用系统脱敏法予以治疗,并设计了一定的家庭登楼训练活动。第一周,要求每天至少有一次爬上二层楼,并站着向窗外看,此时病人必定会产生大量的惊恐反应,如心跳、出汗等,但不允许逃避,指导其用深呼吸来放松自己,直到心情平静下来。下楼后即写治疗日记,记录上楼后所经历的自我放松的时间和情况以及平复心情。经过一周的治疗,病人上二楼已不再害怕,但再高(即高于二楼)就不行了。
第二周起,治疗师重新规定病人活动,要求每天上三层楼一次,以后每隔三四天再加一层楼。同样运用松弛疗法来克服紧张情绪,逐渐提高高度。经八周后,终于成功地消除了病人的高空恐惧症,使之恢复正常生活。
2.分析
应用系统脱敏疗法在现实中实践的方式治疗这位高空恐惧患者时,循序渐进,从低刺激开始训练,即从低层楼开始训练,等适应了前一段高度后,再适应更高的楼层,符合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每次登楼后都要下来写治疗日记,记录上楼后所经历的自我放松的时间和情况以及平复心情,这样有利于患者通过自省对每一阶段自身问题有深刻理解,有助于强化治疗的效果。
(二)治疗乘机恐惧症的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某大公司的推销员经常乘飞机来往于国内外各大城市,由于近来飞机失事较多而对乘坐飞机产生了恐惧,患了乘机恐惧症,每逢要乘机外出就表现严重的焦虑,有时需要赶时间,不可能每次都提前出发去坐火车。病人的焦虑(恐惧)等级如下。
①乘汽车去机场,看到一指向机场方向的大指路牌。
②进入候机大厅。
③办理去某地航班的登机手续。
④进入安全检查口。
⑤进入机场检票大门口,准备登机。
⑥进入飞机舱内。
⑦坐上靠窗口的座位,从窗口望见机翼与机场。
⑧飞机开始启动,进入跑道。
⑨飞机升空,望见地面房屋逐渐变小远离自己。
⑩飞机进入天空白云之中。
治疗师将上述情境制成幻灯片,按顺序放在幻灯机内。病人坐在舒适的靠背椅子上,使自己全身肌肉放松。对面墙上挂一银幕,病人手握幻灯机开关。先放映第一张幻灯片,病人注视并进行放松训练。如果这一情境不再引起焦虑,也就是说,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即转入注视第二张幻灯片;依次训练,循序渐进。当看到某一张幻灯片(如第6张,进入飞机舱内)时,突然感到焦虑恐慌,肌肉紧张,则可退回到第5张幻灯片,重新进行肌肉放松。确信看到第5张(进入机场检票大门口,准备登机)的情境已无焦虑,再重放第6张,依次反复,直至看到进入飞机舱内时不再焦虑,肌肉放松,再注视下一层次的幻灯片。如病人通过了全部情境,不再出现焦虑,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即可以从模拟情境向现实情境中转移,即陪伴病人乘车去机场,在现场重复上述情境。
2.分析
如果未将焦虑层次制成幻灯片,需要病人记住焦虑层次,或由训练者按顺序下指令,要病人按指令想象这一焦虑情境,如果在想象时肌肉保持松弛,未曾引起焦虑,则要求病人进行高一层次的焦虑情境的想象。
一般说来,只要在模拟情境中能够做到全身处于松弛状态,不再出现焦虑情绪,那么绝大多数病人也能成功地在现实情境中做到,这时治疗即告完成。
(三)治疗异性社交恐惧症的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小南,15岁,性格较内向,每次和女生交往时就面红耳赤,表情和举止都表现得很不自在和尴尬,张口结舌,有时甚至不敢正视对方,感觉一直在被人盯着,有时与女生走在一起都尽量与女生保持很大的一段距离。他对此非常的苦恼,内心非常希望自己也像其他男生一样,能与女生非常轻松自如地交往。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发现他对自己有点不自信,先从他的认知方面进行矫正,要求他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自我评价,完善个性,暗示自己不要任何事情都求全,自己和其他人一样,都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员,并教会了他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之后,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系统脱敏疗法逐渐消除他的社交恐惧心理。具体操作是:小南先坐在躺椅上,保持舒适的坐姿,进行放松训练,每次大概20分钟左右;要求他每天都要主动和女生说话5次,说话的内容由自己来定;和邻座的女同学进行学习讨论,每次5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说话的次数和时间,直到完全消除恐惧心理为止。
2.分析
异性社交恐惧症是神经症中的一种,比较容易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都比较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一些性格内向、缺少自信的青少年比较喜欢过多关注对方是否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害怕对方会给自己不好的评价,从而在言行上表现为避开与他人交往。
在治疗时,系统脱敏疗法与认知疗法的联合应用,比单一地应用系统脱敏疗法能更有效地治疗异性社交恐惧症。如果恐惧症还伴随其他症状,如由焦虑而产生的抑郁情绪,应考虑药物治疗,具体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