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为契约的形成过程(1 / 1)

无论是单方契约,还是双方契约,在其形成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签约人之间的协商。通过共同的协商来确定所要达成的目标行为,规定出如何测量目标行为,确定执行该行为的时间及强化与惩罚的方式等,最后双方签字形成有效的行为契约。

(一)确定目标行为

签订行为契约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契约中的目标行为。契约中的目标行为必须是客观的、可测量的和可操作的,目标行为应包括非期望行为的减少和期望行为的增多。确定的目标行为应对求助者有意义。前面的例子中,阿尔伯特的目标行为是每周要做以上的6个条款规定的行为才能获得5美元,只有获得5美元才能充当汽车的费用,这些目标行为会使他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得到改善。

(二)规定如何测量目标行为

测量目标行为是指被改变者通过何种标准和途径来证明自己的目标行为是否出现。如在阿尔伯特的例子中,他必须周日到周四晚上能留在家里,或在9:30之前把汽车钥匙交到继父手里;周五、周六晚上能留在家里,或在12:00之前把汽车钥匙交给继父等六项指标。其他的可以用作测量标准的还有减肥契约中的体重,治疗网络成瘾症契约中的每次上网时间等。

(三)确定执行契约中行为的时间

每项契约的内容中必须规定该行为出现或不出现的时间范围。如阿尔伯特完成契约中规定的六项内容的时间是一个星期,而且每一项内容都规定了具体的时间。时间限制能更好地规范被改变者的行为和测量被改变者的行为质量。

(四)确定强化和惩罚的方式及其实施者

契约中对目标行为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对期望行为采取强化方式;另一种是对非期望行为采取惩罚方式。如阿尔伯特能在一周内顺利地完成所规定的六项内容,就能充抵欠继父的5美元;如果不能完成其中的一项,按照不能做到的条款价值,对阿尔伯特在下周限制使用汽车,每缺5美分就限制使用15分钟等。契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同时也要确定好由谁来执行强化和惩罚。如在阿尔伯特执行契约的过程中,是由继父和母亲两个人共同执行强化、惩罚、监督的。如果阿尔伯特做了其他的好事,他可以向继父和母亲提出来,商量这些好行为的价值。契约双方只要提出要求,均可以修改甚至重新订立契约。这样就使患者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对谁负责,能更好地督促患者执行契约。

(五)行为契约通过双方签字生效

行为契约只有在双方互相同意的基础上才能生效。行为契约的签订也至此完成。行为契约签订完成后的下一步工作就是严格实施行为契约中所规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