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的类型(1 / 1)

促进是指在行为进行之前或进行之中给予的刺激,它们有助于激发适宜行为的发生。因此,在应用渐隐原理之前,必须先对促进的种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确定在渐隐的过程中所选用的促进类型。

促进一般分为四大类:言语促进、动作促进、环境促进、身体促进。

(一)言语促进

言语促进(verbal promote)又称言语刺激物,是指言语的暗示或线索。当SD(辨别刺激)出现时,因他人的言语行为而引起个体产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就是一种言语促进。比如,老师在教婷婷识字时,在纸上写了一个“民”字,老师指着纸上的字并说“民”,之后婷婷跟着老师说“民”。在这个例子中,老师说出“民”这一行为就是一次言语促进,它使婷婷产生正确的行为反应。他人说的任何言语,只要能够提高正确行为在适宜时间发生的可能性,都可能成为言语促进。言语促进一般包括言语指导、提示、暗示、提问或其他的言语性帮助。

(二)动作促进

动作促进(gestural promote)又称动作刺激物,是指他人所做的某些动作(接触除外)。当SD出现时,因他人的某些动作或运动而引起个体产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就是一种动作促进。比如,老师想要发展“摸你的头部”这个指示的刺激使学生作适当的反应——用手接触自己的头部。老师刚开始训练时,可能自己先将手放在自己的头部,然后对孩子说:“摸你的头部。把你的手拿起来,就像这样,放在你的头部。”在这个例子中,“把你的手拿起来,就像这样,放在你的头部”是一种语言促进,而老师本身的示范,就是一种动作促进。

(三)环境促进

环境促进(environmental promote)又称环境刺激物,是指通过改变环境来引发适当的行为。当SD出现时,因环境的某些方面发生改变而引起个体产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就是一种环境促进。比如,在小明练琴的例子中,数字的逐渐消失就相当于环境促进的渐隐,使得小明将刺激控制转移到各个键符上。又如,教练教小刚击打投掷手扔过来的棒球时,刚开始教练让投掷手扔容易的球,球很慢却恰好投在投手板上使小刚每次正好击中。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就应用了一种环境促进,即通过改变刺激的强度(球投过来的速度)使个体能够产生正确的行为反应(击中球)。

(四)身体促进

身体促进(physical promote)又称身体刺激物或身体引导(physical guidance),是指接触行为者并引导他。当SD出现时,因他人通过身体上的接触而引起个体产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就是一种身体促进。进行身体促进的人和个体一起进行部分或全部的动作,身体促进通常是由训练者手把手地指导个体完成行为。比如,老师教雯雯写“我”字,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握住雯雯的手教她一笔一笔地写。在这个例子中,“老师握住雯雯的手教她一笔一笔地写‘我’字”,这就是一个身体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