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物(1 / 1)

(一)强化物的含义

所谓强化物,是指能够起到强化作用的事件或刺激,或者说这个物品、事件、刺激、环境的呈现或出现会提高个体某个反应发生的概率。比如,为了提高小孩独立生活能力,父母想将其安排在隔壁房间,让年幼小孩单独居住。孩子睡觉前总是哭泣,父母心软,一旦孩子哭泣就去安慰她,小孩就不哭泣了;但是同时,小孩可能会形成只要夜间睡觉前就不停地哭泣的行为反应。在这里,孩子哭泣的行为得到了父母关注(孩子哭泣时的安慰)的不断强化,从而更频繁地表现出来(发生概率增加了)。父母的关注就是强化物。

强化物可以促进某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不同种类的强化物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强化物种类的了解可以进一步促进对强化原理的认识和利用。

(二)强化物的种类

1.消费性强化物

消费性强化物属于无条件强化物,本身具有强化价值,不需要通过和其他无条件强化物的多次重合来形成强化作用,一般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如饮料(或特定品牌的某种饮料)、水果、饼干、糖类、各种小食品等。这类强化物的强化效果,与个体对其需要程度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可能与该类强化物的具体特点(比饮料的口味或品种)与个体的喜好是否一致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此类强化物来强化个体行为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消费性强化物的使用相对要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导致被强化行为的中断而影响强化效果;而且实施的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随时随地根据需要随意使用;同时也可能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有意识地使个体处于饥饿状态,这会涉及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或者过多的某些食物的强化也许会带来肥胖、单纯性营养过剩或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使用消费性强化物一定要慎重考虑,合理应用,否则适得其反。

2.社会性强化物

社会性强化物属于条件强化物,是通过与已具有强化效果的刺激(无条件强化物或其他已经被条件化的强化物)的反复多次的联系而获得了强化的效果,主要包括个体喜欢的语言(主要是对个体行为本身、行为过程或行为结果的赞美、肯定、欣赏、认同)、身体动作(主要是行为个体所接受的、喜欢的身体接触和相应的动作,如表示接受、安慰、同情等的轻拍肩膀、头部、背部、手臂等,表示亲近、接纳和爱意的深情拥抱、亲吻等,表示问候、接纳的握手等)和表情(主要是对个体表示善意、认同、接纳、温和的微笑和点头,诙谐、顽皮、友好的眨眼,寻求支持、理解和认可的目光交流,以及表示强烈关爱、关注、支持、赞同的眼神等对个体有强化作用的社会性行为)等内容。在对个体行为强化过程中,选择对个体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提供的社会性强化物,对个体行为强化的价值会更大一些,如青年人的偶像称赞其某方面的行为比较好、值得保持,会比其父母认同他的良好行为更容易促使个体保持该良好行为,强化效果更好。所以,某些品牌进行推销和宣传时,总是选择与其品牌战略发展有着一定联系的某些偶像、明星作为代言人,这会很好地强化对这些偶像、明星崇拜的个体或群体相应的消费和跟从行为,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

社会性强化物的实施比较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教学中、工作中、人际互动中及各种社会活动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不会干扰或影响到其正在进行的其他活动;同时社会性强化具有间歇强化的特点,可以有效地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维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社会性强化物在实施的时候也要注意实施对象的特点,不能过度使用或连续使用,特别是对人的赞美或颂扬,否则容易导致贬值而失去强化效果。

3.活动性强化物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普林马克(Premack,1965),他认为除了消费性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之外,给予或允许个体参与或从事他所喜欢的活动或行为反应以及获得相关活动的权利等,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强化物,即所谓活动性强化物,这种强化物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如年轻人或儿童喜欢的电脑游戏活动、特定的体育活动(如踢足球、跳绳、游泳等)、野营、爬山或户外活动、好朋友的派对、获得相对自由的空间范围、饲养宠物、外出旅游、逛公园、与父亲一起玩、看电影、看动画片、听MP3、唱卡拉OK、看书,等等。这类强化物的选择和确定过程,一定要多接触个体,才能选择更适合个体形成和改变某些行为的有效强化物;同时,也要考虑到该强化物施与的可能性。

4.反馈性强化物

个人获得在某些行为中的具体表现的数据和信息,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强化物。从本质上看,这种反馈性强化物实际上是一种条件性强化物。这些反馈信息由于经常性地与某些具有强化作用的事件(比如,以食物、水或喜欢的物品为代表的消费性强化物或以赞美、批评等为代表的社会性强化物)联合使用,使其也具备条件强化物的特性,在没有其他相应的强化物伴随时,单独使用也可以发挥其强化作用。认知心理学中涉及的元认知,其实质也是一种反馈性强化物,它对自己认知作出适当评价,结合已有的经验,对目前的认知活动产生相应的调控,进一步强化相应的认知活动。

在行为改变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反馈性强化物的产生的强化效果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论。分歧主要集中在反馈性强化物的强化是否具有稳定性和显著性上。有的研究表明其有时有效,而有时又无效;即使有效,其效果往往不太明显。因此在行为改变技术中,反馈性强化物通常作为一种辅助技术使用,如在生物反馈训练中加以使用,或者是对具有较强的行为自控能力的行为改变者在某些特定行为的改变过程中可以使用,但要随时注意其强化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