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比较(1 / 1)

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属于联结学习的范畴,都关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规律都需要强化作用的支持,目的都是要引起行为的变化。

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在于强化出现的顺序不同。在反应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几乎同时出现;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条件反射形成之前不给予强化物,强化是伴随条件反射的发生而出现的。因此,反应性条件反射是强化决定反应,即反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发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反应决定强化。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发的,它是由有机体自己表现出来的。换言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结果对某种行为的增减产生影响。凡是其结果可使行为增加的,就称“强化”;凡是其结果可使行为减少的,称为“惩罚”。图2-3和图2-4较好地区别了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的主要差别。

图2-3表示反应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刺激紧接着另一个具有特定反应的刺激后出现,这两个刺激暂时配对,其结果是第一个刺激诱发出和第二个刺激相同的反应。

图2-3 反应性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示意图

图2-4表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一个反应出现后,紧接着特定形式的刺激,结果行为依赖于刺激的强化或惩罚而变化。如果是强化,则反应将趋向于再次发生;如果是惩罚,则反应不会发生。

图2-4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示意图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反应性和操作性两种条件反射。在某些情境中,人们可以从行为系列中选择某种刺激和反应来研究反应性条件反射,也可从同一行为系列的另一个方面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事实上,这两种反射活动是整个行为系列的不同环节,是连续不能分的。例如,某个孩子吃过冰激凌后,感到味道很好,以后听到卖冰激凌小贩的喊叫及铃声后就会出现一个相应的行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