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罗森塔尔(М.М.Розентал,1906—1975),苏联著名哲学家,俄罗斯联邦科学功勋活动家。生于文尼察省,1933~1941年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并留校开始了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同时任《文艺批评》杂志的责任编辑,1953~1958年任《哲学问题》杂志的副主编,1966年任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罗森塔尔学术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苏联共产党中央社会科学院度过的,从1946年到逝世的近30年间,他都在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教研室从事科研与宣传活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最重要、最迫切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罗森塔尔获得了劳动红旗勋章和其他一些奖章,还获得了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荣誉证书。
罗森塔尔一生发表了大量论著,其中主要有:《反对文艺理论中的庸俗社会学》(1936)、《唯物辩证法的范畴》(1937)、《普列汉诺夫的美学问题》(1939)、《Н.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观点》(1948)、《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1955)、《辩证逻辑原理》(1960)、《列宁与辩证法》(1963)、《今天列宁的辩证法》(1970)等,此外还发表了其他一些文章和小册子,参加了一些作品的编写工作,如与尤金合编的著名的《简明哲学辞典》曾多次再版,他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64年第二版的作者之一。
罗森塔尔的研究涉及认识论、美学等领域,他还分析了俄国革命民主派特别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观点,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对苏联哲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他对唯物辩证法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体现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辩证逻辑原理》和《列宁与辩证法》三部系列著作中。在这一系列论著中,他首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任务,就是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品中唯物辩证法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并结合最新的社会现实和最新的科学成果,不断赋予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以新的内容。他研究的主要问题有:认识过程中主客观的相互关系,社会生活的辩证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矛盾的特殊性,一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法等。
本书选用的《历史的和逻辑的》一文选自罗森塔尔主编的《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一书,是罗森塔尔关于历史辩证法和辩证逻辑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重要论述。在罗森塔尔看来,“历史的”或“历史的东西”,必须理解为不依赖于意识、不依赖于认识的主体而存在的,在历史上发展着的,不断变化着的客观现实本身。历史范畴反映客观世界在历史上的可变性。“逻辑的”或“逻辑的东西”,是认识和反映现实的形式,是现实在思想中的摹本、摄影,是思想向客体运动的一定次序。逻辑的和历史的这两个概念也表明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现实的方法。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统一的,应当把它们看作是紧密地相互联系着的。在这个统一中,历史的东西,即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决定逻辑的东西,而逻辑的东西则反映历史的东西,这就是说,它对历史的东西来说是第二性的。罗森塔尔强调,辩证逻辑的实质在于从事物的发展上研究事物,因此,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互关系问题,即概念的逻辑反映事物的历史发展的问题,对于辩证逻辑来说,自然是一个首要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于确切反映现实、关于形式(逻辑的东西)同内容(活生生的、永远变化着的、永远发展着的生活、实践)相适应的问题。因此,罗森塔尔认为逻辑和历史二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割裂和对立的。逻辑的认识和历史的认识是两种研究方法,二者虽有区别,但是在具体的认识活动,特别是历史认识活动中具有辩证的相互关系。思维中的逻辑是对思维历史的高度抽象,前者不能离开后者而独立存在。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了康德和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们的“逻辑形式主义”观点,扬弃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对历史和逻辑关系的观点基础上,在认识历史活动中揭示了思维和历史之间的本质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罗森塔尔是在反映论框架中展开关于辩证逻辑的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