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米·凯德洛夫(Б.М.Кедров,1903—1985),苏联最杰出、最富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城的革命世家,1922年考入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化学专业。1924~1940年,在保持对哲学浓厚兴趣的同时,凯德洛夫在化学领域中进行学习、试验、研究和教学。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苏联发表后,该书丰富的思想一直是凯德洛夫研究的对象之一。

从1921年到1985年,凯德洛夫在长达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写下了60多部专著,800余篇各类文章,其中主要有:《恩格斯与科学分类》(1945)、《道尔顿的原子论及其哲学意义》(博士论文,1946)、《论自然科学发展道路》(1948)、《否定的否定》(1957)、《论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1961)、《科学分类》(分三卷,1961)、《恩格斯及其先驱》(1961)、《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统一》(1963)、《从列宁到我们的时代》(1965)、《列宁论辩证法要素》(1965)、《对伟大发现的剖析》(1970)、《弗·恩格斯论自然科学的辩证法》(1973)、《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史学说》(1978)、《论辩证法的叙述方式》(1983)、《马克思对未来科学的预见》(1985)、《论科学和技术中的创造活动》(1987)。

凯德洛夫学术兴趣极为广泛,知识领域极其渊博,几乎所有的哲学领域他都涉猎过,而且在每一领域中他都有独特见解,在其中一些领域他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和权威。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恩格斯和列宁的哲学遗产,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范畴工具、辩证法的研究和叙述方法,作为逻辑和认识论的辩证法,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各门科学的相互关系、科学分类和综合;化学、物理学、地质化学、地质学等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自然科学史和哲学史;科学技术革命;门捷列夫学术档案;科学技术创造的认识论和心理学问题;等等。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凯德洛夫基于对科学分类、科学技术创造活动、科学家发现过程和例子的研究,对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这种复杂而又包罗万象的人类文化现象进行了实践和理论、历史和逻辑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凯德洛夫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是完整而统一的。他坚决反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哲学史、伦理、美学和科学无神论七个部分的观点。在认识论领域,凯德洛夫指出,在恩格斯之后,科学仍然在发展和进步,新知识领域不断地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并变成独立的部门科学,并断言:从今天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就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前者在人意识中的反映)。而这也就是说,他的对象在今天就是辩证法和辩证逻辑。所有的一切现在都已归到有关自然、历史和人的思维的部门实证科学中去了。

本文选用凯德洛夫《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在第五章中,凯德洛夫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鲜明的方法表现为从抽象(不发展的、贫乏的规定)上升到具体(充分发展的、丰富的规定)的方法。凯德洛夫以这一方法论为基础,阐述了恩格斯所提出的“两个发现”、“最初的‘细胞’”、发展的机制和“已经发育的身体”等观点。他指出,恩格斯就是这样具体地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用于分析自然科学,这个辩证方法是以考虑到从低级上升到高级,从简单上升到复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为基础的。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具体地分析了他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作出了许多预见。在第六章中,凯德洛夫探讨了恩格斯的一些“天才的预见”,他认为,辩证法在恩格斯那里,就其全部实质来说,是面向着现在和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恩格斯对科学史始终是有兴趣的,因为过去的科学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去推测科学发展规律性的过程,使之有可能了解科学的现在,并展望科学的未来。恩格斯当时在自然科学方面和在辩证地概括自然科学成就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思想,并且他的许多卓越的预言在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被辉煌地证实了。例如,在科学的衔接点上,恩格斯预见到在以前各门独立科学的衔接部分应该发生的情况;在物质的负荷者上,恩格斯批评了机械观念;在自然科学的发展道路上,恩格斯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