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1 / 1)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该学派肯定了人的主观性、意识和自由意志,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是有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低层次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需要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这种“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最佳状态。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人类开创了认识人生,改善人生的新天地,它研究的问题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提出引入深思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够尽善尽美,但这是积极的,对社会的个体、民族乃至人类整体的生活提高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