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中国文化下的设计美学观(1 / 1)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观源远流长,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体现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易经·系辞传上》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虽然自先秦诸子以来,造物的工艺就一直被归于“形而下”的范畴,但从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现出他们的设计艺术观和美的理想,即通过有形之“器”传达无形之“道”。古人强调“技进乎道”,这种美学观认为:技艺的神化,进乎道,亦出乎道,道是技的立足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和激发因素。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对艺术设计作品意境的感受,可以使人进入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精神境界,使审美主体超越感性具体的物象,领悟到某种宇宙或人生真谛的艺术境界。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说:“意境是意、情、理、境、形、神的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形与神是创造意境的前提,形指可视的形象,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形对于形象之外的联想也要依据可视的形象来刺激;神指艺术精神的更高境界,艺术品的传神照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意境之美。艺术创作的主题并不是完全从画面上表现出来,将含蓄之美融人意境之中,始终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家追求的目标,这种艺术境界的追求正是具备了情、景、境、形、神多方面因素,是综合统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