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运动。“波普”一词首先出现在艺术和思想领域,表现在设计上,“波普”不仅仅带有大众享有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波普”设计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叛传统的特征。英国是这个时期欧洲最能反映“波普思想”的国家。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早已失去作为世界“设计中心”的地位,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设计水平大大的超过了当时的英国。英国希望通过努力,在设计方面弥补未能真正参加“现代主义运动”的损失。事实上当时英国的设计水平已经落后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要想赶上德国、美国、荷兰、瑞士等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短时间是十分困难的。而“波普”运动则正好给了英国设计一个从侧面发展的“捷径”。战后出生的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和以往的大不相同,美国的大众文化似乎更加适合他们的口味。摇滚乐、好莱坞电影、快餐文化很快被年轻人接受,年轻人似乎更钟爱这种快节奏的文化。现代主义强调理性,重视功能,缺乏人情味的设计风格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的青年消费群体。英国的设计界注意到了青年人的兴趣取向,开始在设计风格上进行转变,从而发起了“波普”设计运动(如图2-6-1)。
图2-6-1
英国的“波普”设计运动开始来源于艺术创作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的一些视觉艺术从业人员,包括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等开始组织起来对美国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对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雷纳·班汉(Reyner Banham)提出美国大众文化背后的金钱问题,认为汽车式样内包含了“性与权利”的内涵。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于1956年利用梦露的肖像、电视机、录音机、通俗海报、健美先生、网球拍等美国大众文化的代表形象,进行拼贴,完成了早期“波普”的代表作《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如图2-6-2)。作者通过照片拼贴的形式将他所理解的美国大众文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在当时的青年设计家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60年代以后,“波普”运动在英国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其中包括大卫,霍克尼、阿兰,琼斯等人。他们的注意力不再像汉密尔顿等人那样集中在美国的电影业和汽车业上,他们主要从“波普”的另外一些更具有视觉影响力的形式,比如连环画、科幻小说、广告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这些元素作为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反映出“大众文化”的本质。
图2-6-2